【記者在現場】海南:巧借「鸚鵡」趨利避害-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2020-11-30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記者 袁迎蕾 通訊員 張亞傑 敖傑

  在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還只是菲律賓以東洋面的熱帶擾動時,它就已被海南氣象部門密切監視。路徑穩定、移速快的小小「鸚鵡」,兼具強度弱、結構不對稱的特點,並且給南海東北部和海南島東部海面帶來強風雨天氣,瓊州海峽航線也於6月13日15時起全線停航。

  海南氣象部門提前嚴密監測,緊盯颱風「鸚鵡」,在築牢氣象防災減災第一道防線的同時,抓住有利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將氣象趨利避害的效能最大化。

  緊盯「鸚鵡」,新技術新手段「上線」

  今年入汛以來,海南颱風災害影響評估三維模擬系統投入運行。

  這個由海南省氣象局研發的省重點項目,實現了從天氣預報向影響預報和風險預警的轉變,可為政府部門防汛指揮決策提供更加專業化和信息化的技術支撐。

  6月11日20時,位於菲律賓東部近海熱帶擾動加強為熱帶低壓。該系統第一時間監測到颱風生成和發展,通過實時站點監測、雷達回波、衛星雲圖等手段全方位監測颱風動向,讓預報員全面了解颱風動態;通過智能網格預報中的大風、降水數據,以及經濟、人口、船舶等承災體空間分布,進行災害影響評估,並通過三維模擬展示評估結果。「預計,未來24小時該熱帶低壓對海南省經濟、人口、交通、船舶等沒有明顯影響。」系統持續逐小時滾動更新評估結果,及時發布颱風災害評估信息。

  緊抓「鸚鵡」,人工增雨緩解旱情

  今年以來,海南氣象乾旱呈階段性發展。截至6月14日,15個市縣出現不同程度的氣象乾旱。中國氣象局和海南省政府高度重視,要求抓住有利時機,聚焦前期受高溫影響乾旱地區,科學、安全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鸚鵡」登陸前後水汽條件好,有利於開展作業。省人工影響天氣中心邢峰華早早坐在指揮臺前,與空域管制人員、市縣作業人員密切聯繫。

  與指揮作業的邢峰華一樣,一線作業人員為了抓住有利時機,密切緊盯挑燈夜戰。14日凌晨3時30分,作業指揮人員監測到三亞以南的海面上有對流雲生成。三亞市氣象局柯賢章、麥世堅、梁正鵬3名作業人員立即到達指定地點,並於6時12分在吉陽區大茅山莊附近成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截至6月15日8時,海口、三亞、儋州、樂東、東方等17個市縣成功實施人工增雨作業133次,發射火箭彈260枚,燃燒催化煙條37根,作業效果明顯。據統計,14日8時至15日8時,增雨點附近普降大到暴雨。

  緊跟「鸚鵡」,預報預警全方位發布

  準確的預報是做好氣象服務的前提。在海南,將預報預警信息傳遞給社會公眾的最為特殊的一種方式,當屬北鬥船載終端了。

  5月20日起,海南氣象部門對全省所有大中型漁船上的北鬥船載終端全面更新升級,「海南省氣象局海洋漁船氣象信息衛星發送系統」升級成為「北鬥船載終端可視化氣象預警系統」,可實現在北鬥船載終端上顯示颱風、海上雷雨大風、大霧等信息的功能。

  據統計,6月11日21時50分至6月14日12時,海南氣象部門通過該系統向全省6166艘漁船發送颱風預警信息和海洋預報26次。

  此外,海南氣象部門基於微博、微信、手機App、抖音、今日頭條等新媒體及傳統媒體平臺,及時對外發布文字、圖解、視頻等形式的「鸚鵡」相關預報預警信息融媒體產品,為公眾提供了有關颱風「鸚鵡」的融媒體「科普盛宴」。

  (來源:《中國氣象報》2020年6月16日二版 責任編輯:張林)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協助莫三比克應對熱帶氣旋影響-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記者盧健 郝靜 通訊員胡曉平報導 4月25日,中國氣象局接受莫三比克國家氣象局申請,迎來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新用戶。  中國氣象局在2018年發布風雲氣象衛星國際用戶防災減災應急保障機制。國際用戶在遭受颱風、暴雨、強對流、森林草原火災、沙塵暴等災害時,可申請啟動該機制,中國氣象局將調動值班的風雲氣象衛星,對特定區域進行高頻次觀測,為其防災減災救災提供及時信息保障。  近期,非洲國家連續遭受強熱帶氣旋侵襲。
  • 洪澤湖畔的雷達衛士-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何悅 吳序鵬 肖晨  4月10日一大早,江蘇省淮安市氣象局裝備中心主任許波和同事簡單吃過早飯就趕赴洪澤雷達站,進行例行的雷達巡檢維護。  淮安新一代都卜勒天氣雷達位於洪澤湖畔,雷達塔樓距離市氣象局有60多公裡。由於洪澤湖的湖底高出裡下河地區8米至10米,是名副其實的「懸湖」,都卜勒天氣雷達的建成,對洪澤湖區域的氣象防災減災發揮了巨大的預警和保障作用。  經過將近一個半小時的車程,車輛終於到達了正在進行裝修的塔樓前。
  • 應對颱風「鸚鵡」 中國氣象局啟動四級應急響應
    中國天氣網訊 據來自中國氣象局應急辦消息,針對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經綜合研判和應急會商,中國氣象局領導今日(13日)17時啟動Ⅳ級應急響應。據監測,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熱帶風暴)6日13日16時中心位置位於北緯19.4度、東經115.2度,中央氣象臺已發布颱風藍色預警。預計,「鸚鵡」將以每小時15~20公裡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並將於14日上午在廣東臺山到湛江一帶沿海登陸。
  • 行進中國精彩故事:親吻大地嗅泥香-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 李豔琴  54歲的烏馬爾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樂市氣象局的一名「老兵」。1983年從新疆氣象學校農業氣象專業畢業後,烏馬爾江一直在博樂市氣象局從事農氣服務工作。2014年2月,「新疆20萬幹部下基層」的號角響徹天山南北,烏馬爾江主動請纓,作為博樂市氣象局首批下基層幹部,懷著對新農村建設的忠誠與執著,用樸實的情懷譜寫動人的奉獻之歌。
  • 颱風的形成條件-中國氣象局政府門戶網站
  • 「鸚鵡」在香港西貢登陸
    聯繫我們 網站地圖 新聞熱線 加入收藏 首頁 部門概況 防災減災 氣候變化 氣象科技 數據共享 氣象科普 氣象標準政務公開政策法規 招標採購 國際交流 教育培訓 人事任免 天氣預報 氣象預警 監測實況 奧運氣象 氣象新聞 圖片新聞 專題報導訪談直播黨風廉政 公眾留言 網上調查 投訴信箱 諮詢反饋 意見徵集  當前位置
  • 中國氣象局舉行9月新聞發布會
    9月5日,中國氣象局舉行9月新聞發布會。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巡視員李明媚、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高拴柱、國家氣候中心氣候服務室首席艾婉秀出席發布會,介紹8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徵、8月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及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今年以來我國颱風特徵和颱風氣象服務情況等,並回答記者提問。中國氣象局氣象宣傳與科普中心副主任楊晉輝主持新聞發布會。
  • 啟航自貿港,揚帆新海南!海南國際傳播中心與中國國際電視臺實現央...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月8日消息(記者 王景瑄)「海南作為中國最大的熱帶島嶼,讓你盡享歷史、娛樂與冒險。而如今,海南正站在一個全新的起點。讓我們一起去海南吧!」歲末年初,海南國際傳播中心、海南國際傳播網(英文簡稱HICN)攜手中國國際電視臺(英文簡稱CGTN),聯合製作「啟航自貿港,揚帆新海南」特別節目,並於1月8日晚上在CGTN電視頻道《世界觀察》(World Insight with Tian Wei)欄目時段播出。
  • 騰訊正式進軍門戶網站?QQ.com正式開通測試
    騰訊進軍門戶網站的傳言已經得到證實,19日晚間,記者獲悉,騰訊的「www.QQ.com」域名將以娛樂型門戶網站的姿態浮出水面,於今天(20日)測試開通。  騰訊的一位人士告訴記者,QQ.com的定位是娛樂門戶網站,與傳統的新浪、搜狐、網易三大門戶並不一致,因此「騰訊進軍門戶」的說法並不十分確切。
  •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標識發布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2日訊 (記者 潘世鵬)記者11月2日從海南省新聞辦組織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形象標識正式對外發布。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標識由上方的寫意五指山和海南長臂猿、中間的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中英文名稱和下方的紅色印章標識等部分組成,在視覺上形成了濃厚的中國風,具有很強的形象代表性。
  • 中國氣象局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
    歡迎大家前來參加中國氣象局2011年9月新聞發布會。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領導和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陳振林;國家氣象中心天氣預報室正研高工王秀文女士;國家氣候中心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首席專家陳峪女士。 今天我們的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有四個方面:第一,2011年夏季和8月份全國天氣氣候的特徵,主要天氣氣候的回顧。
  • 預計14日登陸我國的首臺「鸚鵡」有哪些特點和影響?
    今年第2號颱風「鸚鵡」將於6月14日登陸廣東沿海。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進行詳細解讀。
  • 中國政府網:為構建和諧社會開一扇明亮的窗
    為構建和諧社會開一扇明亮的窗 ——寫在中國政府網試開通一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電(記者 張宗堂)從2005年10月1日試開通至今,我國政府網站建設的核心工程和標誌性工程--中國政府網整整一歲了!
  • 颱風「鸚鵡」今將正面登陸廣東!多部門預警齊發
    中新網北京6月14日電 根據最新的氣象預報,今年首個登陸中國的颱風「鸚鵡」將於14日上午在廣東沿海登陸。受颱風影響,相關地區鐵路、航運、景區等紛紛暫停運營,多地多部門密集部署防臺措施,嚴陣以待。陳驥旻 攝時間短、強度弱 「鸚鵡」或將緩解區域乾旱作為今年即將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鸚鵡」有哪些特點?會帶來哪些影響?「據統計,每年登陸我國的首個颱風的平均日期是6月29日。『鸚鵡』若14日登陸,就會比平均日期偏早約半個月。」 中國氣象局颱風與海洋氣象預報中心首席預報員張玲表示。
  • 淺談地方門戶網站的發展方向
    就是在最近的一兩年裡,全國各個地方的門戶型網站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如今的地方門戶網站已經從省、市級發展到縣級了。而且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這些新的門戶網站各個都號稱是「XX第一門戶網站」。接下來就和大家探討一下這些地方的第一門戶網站發展方向。地方門戶網站最主要的形式是媒體、社區、電子商務,從這三點出發,既可確定地方門戶的大方向。一個地方的門戶網站,一定要有地方的特色。
  • 政務信息「傳聲筒」 數字時代新門戶
    2020年12月18日,清華大學國家治理研究院、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發布《2020年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廣州分別在副省級城市和省會城市兩項排名中獲得第一。本次評選以推動「整體聯動、高效惠民」網上政府建設,促進各級政府提高工作透明度、參與度和服務能力為目標,從信息公開、政策解讀、在線服務、互動交流、展現標識、監督管理和傳播應用7個方面對各級政府網站進行綜合評估,評估對象包括681家各級政府門戶網站。
  • 地方門戶網站:十年磨一劍 能否扛O2O大梁?
    在中國網際網路界,有這麼一大批特殊的群體:個人站長。但一直被忽視,能脫穎而出的,也不是很多,被網際網路大潮所湮滅。這個群體,仿佛還停留在上個世紀那個年代,比如:大部分網站,都還在做門戶,都有一個BBS,甚至,還在做那老掉牙的分類信息,開鎖、疏通下水管、找工作、二手買賣,都能從這些網站去找到。
  • 海南陸地珍稀動物:鸚鵡
    鸚鵡是典型的熱帶鳥類,海南島只有一種,叫緋胸鸚鵡,又叫海南鸚鵡。海南鸚鵡額部和頸側有黑帶,嘴紅色或黑色,體羽以綠色為主,尾羽天藍色,羽衣鮮豔華麗,形態安逸,令人喜愛,是馳名中外的名貴觀賞鳥。轉自搜狐  海南島尖峰嶺、壩王嶺、吊羅山等幾大林區氣候溫暖,林木豐茂,盛產各種野果,給海南鸚鵡提供了生存繁衍的有利條件。轉自搜狐  海南鸚鵡生性機靈,多築巢於幾十米高的樹上,若發現林中有人它決不往巢內飛。
  • 全國政府網站和政務新媒體這些年,從清「殭屍」到「指尖辦」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31個省份政府門戶網站均開設疫情防控專欄,第一時間集中發布疫情信息,廣東省政府門戶網站推出「粵企政策通」,方便企業查詢惠企政策、申請惠企項目,北京市政府門戶聚合辦事服務功能,提供「辦好一件事」等集成服務。
  • 關於我們_附件_中國政府網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門戶網站(簡稱「中國政府網」)是在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同志關懷、指導下,由國家信息化領導小組批准建設的。  中國政府網作為我國電子政務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是公眾與政府互動的渠道,對於促進政務公開、推進依法行政、接受公眾監督、改進行政管理、全面履行政府職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政府網是國務院和國務院各部門,以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在國際網際網路上發布政府信息和提供在線服務的綜合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