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滑脫分幾度?哪些情況要手術?——上海市一脊柱外科付強

2020-12-06 騰訊網

專家簡介:付強,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微創中心主任,主任醫師,醫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市科技啟明星。擅長各種複雜脊柱疾病的國際先進治療,包括青少年脊柱側凸微創矯形、脊柱腫瘤切除、脊髓損傷神經功能的修復重建、重度腰椎滑脫症固定融合等。

腰椎滑脫是脊柱外科常見的疾病之一,是指腰椎因椎體間連接異常發生上位椎體相對於下位椎體表面部分或全部的滑移。腰椎滑脫髮病率在我國約為4.7-5%,最常見的部位是腰4-腰5,腰5-骶1節段,其中腰5椎體發生率為82-90%。在我國腰椎滑脫髮病年齡多在20-50歲,男性明顯多於女性。

腰椎滑脫患者早期不一定有症狀,部分患者可感到腰骶痛,多為鈍痛。疼痛可在勞累後逐漸出現,或在一次扭傷後持續存在,站立、彎腰時較重,臥床休息後減輕或消失。腰痛初為間歇性,以後則可呈持續性,嚴重者影響正常生活,休息也不能緩解。如果滑脫程度較大,可因壓迫到神經或脊髓而出現下肢放射痛、麻木等症狀,嚴重者還可出現「間歇性跛行」(即單次不能走太遠,走一會兒就需要坐下或蹲下休息會才能再次行走),少數嚴重者可出現下肢乏力、鞍區麻木及大小便功能障礙的症狀,極少數重度滑脫(尤其是高處墜落或者車禍等外傷引起)可引起下肢癱瘓。

腰椎滑脫的原因至今尚不十分明確,大量研究表明主要為慢性勞損和應力性損傷。慢性勞損主要是人體處於站位時下腰椎負重較大,導致前移的分力作用於骨質相對薄弱的峽部,長期反覆作用可導致疲勞性骨折及慢性勞損損傷。應力性損傷多見於競技運動現場或強勞動搬運工,腰椎峽部可因急性外傷,尤其是後伸性外傷產生急性骨折,發生腰椎滑脫。

腰椎滑脫的診斷和程度判定主要依據X線平片檢查。疑診本病者應常規拍攝正位、側位及左、右斜位片。臨床常用的4度分級法,是將下位椎體上緣分為4等份,根據上位椎體相對下位椎體移位的程度分為I-IV度。I度指上位椎體相對於下位椎體移位不超過1/4,II度指移位在1/4到2/4之間,III度、IV度以此類推。另外,CT和MRI檢查可以明確脊髓或神經根受壓情況,協助鑑別診斷。

腰椎滑脫怎麼治療呢?不是所有的腰椎滑脫都需要治療,很多早期患者是在檢查其他問題時偶然發現的,並沒有症狀。有腰痛的患者也不是都需要手術治療,對於I度以內的患者大多數可通過臥床休息、腰部制動保護(比如圍腰或支具)、藥物治療(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外敷膏藥等)、物理治療(電療、熱療等)等來達到很好的緩解,對於發育未成熟的青少年尤其適合。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腰部肌肉功能鍛鍊很重要,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腰背痛症狀,還可增加脊柱穩定性,避免腰椎滑脫加劇。功能鍛鍊不建議太劇烈,比較合適的有小燕飛、遊泳、慢跑等有氧運動。

但無論是吃止痛藥還是戴圍腰,都是治標不治本,只是暫時緩解腰痛的症狀,不能從根本上解決腰椎滑脫的病理改變。而且這些保守療法有一定的療程限制,一般是4-6周,不能太長時間。如果在正規嚴格地保守治療後,症狀還是不見好轉或反覆發作,那麼就需要重新評估患者是否需要做手術。當出現如下情況就需要考慮手術治療:(1)II度以下滑脫,頑固性下腰部疼痛或下腰部疼痛加劇,經保守治療效果欠佳;(2)伴有椎間盤突出或椎管狹窄出現下肢神經根性痛、間歇性跛行或馬尾神經受壓症狀;(3)病程較長並有逐漸加重趨勢,症狀輕重與滑脫加重程度和椎間盤退變程度相符,影像學檢查證實滑脫進展;(4)III度以上滑脫。手術前需要對患者年齡、滑脫類型、滑脫程度、椎間盤及椎管的狀態做出綜合評價,從而選擇適當的手術方法,以期取得預想中的效果。

滑脫椎體的融合是手術治療的最終目的。手術治療過程包括:(1)給受壓神經組織減壓,緩解症狀。(2)將滑脫的椎體儘可能復位,可切除部分附件和椎間盤使復位更容易;(3)固定、融合滑脫椎體與鄰近椎體,重建腰椎的穩定性,這是保證手術長遠效果的重要步驟。可以進行椎體間植骨融合或橫突間植骨融合。手術在減壓、復位、融合這幾個步驟中要有所側重,同時結合相關的影像學檢查制定出合理的手術方案。

另外,常規的手術方法創傷大、恢復慢,多需要輸血,病人不易接受,因此可以選擇採用微創手術。目前腰椎滑脫的微創手術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基於通道或內鏡技術下的微創,在身上打「眼」放「管道或內鏡」,通過「管道或內鏡」放置手術器械,可以精準完成椎體固定及植骨融合等操作。二是小切口手術,即採用特殊的設備如導航設備,精準定位手術部位,儘量在小刀口下完成經皮打釘、減壓、復位和植骨融合等操作。微創手術與常規開放式手術相比,具有有創傷小、出血少、恢復快的優點。一般來說,腰椎滑脫II度及以下適合做微創手術,效果達到甚至優於常規手術。

相關焦點

  • 新型武器 精準打擊——泰安市中醫醫院脊柱外科以超聲骨刀完成腰椎...
    通訊員 張男近日,泰安市中醫醫院脊柱外科在超聲骨刀的幫助下完成一例腰椎滑脫腰椎管狹窄切開減壓植骨融合內固定術。泰安市中醫醫院脊柱外科醫師王乃舜對患者詳細查體並完善相關檢查後,發現患者多節段椎間盤突出,以腰4、5椎間盤為重,並相應黃韌帶肥厚,腰4椎體滑脫,腰椎管嚴重狹窄,遂建議患者住院手術治療考慮患者腰椎管狹窄嚴重,黏連較重,傳統骨科器械操作時神經損傷風險極高,王乃舜決定採用一種新型的外科手術工具——超聲骨刀為患者進行手術,術中以超聲骨刀切斷椎板
  • 濰坊市人民醫院脊柱外科二區開展UBE(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手術
    大眾網·海報新聞 濰坊報導近日,脊柱外科二區團隊成功開展UBE(單側雙通道脊柱內鏡技術)手術。副主任醫師劉偉強在術中術前影像資料術中情況術前術後三維重建對比患者因「反覆腰痛伴左下肢放射痛5月餘」入院脊柱外科二區,診斷「腰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
  • 腰椎滑脫和腰椎間盤突出是一回事嗎?可以做牽引和按摩嗎
    腰椎滑脫是現在脊柱疾病中比較多見的一種症狀,主要疼痛表現為腰骶部疼痛、壓迫坐骨神經導致下肢疼痛、間歇性跛行等。因為與腰椎間盤突出表現的症狀類似,很多人將其混為一談,只有通過去醫院拍片才知道真實情況。腰椎滑脫有哪些類型腰椎滑脫一般可以分為先天性滑脫、峽部裂型腰椎滑脫、創傷性滑脫、退行性病變導致的滑脫和病理性滑脫這幾個類型:一、先天性滑脫這種情況比較少見,一般是因為在嬰幼兒時期或者是青少年時期,骨骼的生長發育出現異常,腰骶部椎體排列序列發生了異常,導致椎體發生向前或者向後滑脫。
  • 腰椎出問題,身子「歪了」怎麼辦?
    廣醫三院脊柱外科吳增暉教授團隊通過微創極外側入路腰椎融合手術,不用在脊柱上「打釘」,便助她側彎的腰椎重新塑形,恢復椎間高度和腰椎曲度,重新挺直了腰杆,第二天陳姨便可下床活動了。 專家提醒,如果出現腰背部疼痛合併下肢疼痛麻木、步行乏力,應及時就醫、及早幹預。 腰椎側傾,身子都「歪了」!
  • 脊柱手術後醫生頻繁和你「握腳」?3種情況要掌握
    手術後,外科醫生需要到病人身邊查房,以及時了解病人的術後恢復情況,及時調整治療策略。那麼你想像中的脊柱手術後醫生查房會是一種什麼情景呢?事實上,當做完脊柱手術後,醫生除了關注病人的各項生命體徵,如心跳、血壓、體溫等指標,以及手術切口的引流和癒合情況外,還喜歡關注病人的腳(包括整個下肢),甚至喜歡在病人腳上捏捏戳戳,讓病人和家屬摸不著頭腦。好奇如你,一定滿腦子問號。
  • 微創脊柱大型義診活動將在我院舉行
    如您患有腰椎間盤突出、腰椎滑脫、椎管狹窄、脊柱側彎等脊柱疾病或您有以下症狀均可來我院進行專家面診:腰疼、下肢放射性疼痛、馬尾神經疼、腰部活動受限、間歇性跛行、腰骶部疼痛等。特邀專家團(共8位)>梁裕 主任醫師 /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學瑞金醫院脊柱外科擅長:脊柱骨折脫位伴神經損傷、脊柱畸形、脊柱退行性疾病等微創手術治療
  • 廣州日報數字報-腰椎出問題 身子「歪了」怎麼辦?
    隨後,她竟發展到整個上半身都向左側「歪」,站都站不直,連走路都十分困難,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她整個脊梁左側嚴重傾斜,被確診為腰椎管狹窄症和腰椎滑脫、腰椎不穩,怎麼辦?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脊柱外科教授吳增暉說,其實像陳姨這樣的脊柱側彎臨床上並不少見,很多老年人或多或少腰椎都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變形,但彎曲到一定程度,會嚴重影響脊柱的穩定性和平衡,出現明顯疼痛、影響正常生活,需儘早幹預。
  • 脊柱外科手術引入超聲骨刀
    【深圳商報訊】(記者 彭蓓 通訊員 帥菲菲 王璐鑫)昨日,美國BoneScalpel超聲骨刀技術轉化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脊柱外科舉行,該院成為我市首個將超聲骨刀廣泛應用於脊柱疾病手術的醫院。 據市二醫院脊柱外科主任楊欣建介紹,超聲骨刀是一種新型手術器械,在脊柱外科手術中應用較多。
  • 山東電力中心醫院脊柱外科,守護健康的「頂梁柱」
    婁奶奶講起自己病情總是一臉愁苦。目前針對脊柱轉移瘤單純放療或化療效果多不理想,而外科手術切除病變椎體雖可清除病灶重建脊柱的穩定性,但該方法創傷大、出血多、併發症高,且對年老體弱的患者是極大的挑戰。脊柱內鏡技術成為患者口中的「福蔭」於明光脊柱工作團隊自成立以來,幾十年一直致力於脊柱微創治療,以脊柱疾病無創-介入手術-微創手術-開放手術一體化為特色,以脊柱疾病最先進的診療技術研究和應用為主要工作方向。
  • @飽受腰疼折磨的你,這種腰椎微創手術嘉定就能做啦
    脊柱疾病患者「有救」啦~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脊柱中心在安亭醫院開門診了!此次坐診醫生簡介 蔣雷生:主任醫師、教授、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周四下午(以預約為準)蔣盛旦: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每月第一個周六上午(以預約為準)鄭新峰: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周四下午(以預約為準)近日,在上海交通大學附屬新華醫院脊柱外科蔣雷生教授的指導下,安亭醫院成功為一名頑固性盤源性腰痛的患者,實施微創腰椎斜外側椎間植骨融合手術,這也是嘉定區開展的首例融合手術。
  • 這樣坐才能保護好腰椎!
    腰椎承載著人類幾乎整個軀幹和上肢的重量,維持著身體的平衡,讓人能直立行走。人很多活動的完成都需要腰部的支撐,如果腰椎受到傷害,腰酸背痛等問題就會隨之而來,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腰椎受到傷害往往來自於不良坐姿,長期伏案工作者尤其要注意。
  • 腰大肌外側微小創傷入路脊柱融合手術的運動神經損傷
    自2006年首次有外科醫生介紹前路經腰大肌外側微小創傷入路治療脊柱疾病以來,該技術手段開始得到了極大的推廣和普及,隨著該入路應用的增多,脊柱外科醫生開始對該入路的相關併發症產生了興趣。
  • 脊柱手術後疼痛治療方法的選擇
    脊柱手術後仍舊疼痛怎麼辦?如何去治療?就這個熱門話題,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骨科賀石生教授作了如下解答。賀石生教授是我國著名脊柱外科和脊柱微創外科專家,由賀石生教授牽頭,2016年即成立了同濟大學醫學院脊柱疼痛醫學研究所。賀石生教授現為該研究所所長,同時也是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脊柱疼痛專業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
  • 飛利浦發布VR「黑科技」:助力外科醫生精確完成脊柱手術
    1月12日,飛利浦宣布了一項「有趣的」手術導航技術新突破——「VR」功能。該技術已經應用於他們複合手術室的微創脊柱外科手術中。下圖即為飛利浦手術導航系統所呈現的「VR」視圖,難道就是在三維圖像上再加一張圖?長見識了!
  • Scopis推出首款MR全息導航平臺,HoloLens造福脊柱外科手術
    作為微軟發布的一款可穿戴式AR設備,HoloLens自推出以來就被運用於各個領域。近日,一家專門從事手術導航和醫療AR/MR技術的公司Scopis,藉助HoloLens搭建了一個專門用於幫助脊柱手術的新平臺。
  • 呵護脊柱健康 正確認識腰間盤突出與頸椎病
    2020年12月31日15:00-16:00,騰訊大秦網微門診欄目第223期,特邀西安大興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四醫大骨外科學博士袁斌針對腰間盤突出症、頸椎病的相關問題進行在線科普與解答。
  • 通用固定夾 + 椎間融合新技術治療脊柱退變
    腰椎融合術廣泛用於保守治療失敗的腰椎退行性變,腰椎退變時腰骶部生理序列喪失、腰椎後凸與腰痛及生活質量差密切相關。
  • 一小時問診|脊柱問題不容小視,出現疼痛疲勞該怎麼辦?
    其實大多數人一生中頸椎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適,但許多人平時並沒有注重脊柱健康問題,加上錯誤的生活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導致頸、腰椎等脊柱疾病。明日(6月17日)下午2點-3點,山東電力中心醫院脊柱外科主任、主任醫師於明光將做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情報站,於讀者進行交流互動。如果您有脊柱相關的問題,都可以直接發到齊魯壹點情報站,屆時於明光主任將在線為大家答疑解惑。
  • 哈爾濱一初三女生不但腰間盤突出,脊柱還彎了
    初二下學期時,由於功課比較多,小思經常學習到深夜,一坐就是五六幾個小時。不知不覺中,小思開始感覺到腰痛,同時左腿也開始麻木和疼痛。由於性格內向,一開始她並沒有跟家長說起此事,隨著症狀越來越重,左腿越來越疼,小思連腰也開始直不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