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31日15:00-16:00,騰訊大秦網微門診欄目第223期,特邀西安大興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四醫大骨外科學博士袁斌針對腰間盤突出症、頸椎病的相關問題進行在線科普與解答。
Q:腰間盤突出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袁主任:腰椎間盤突出症是一種脊柱外科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是指腰椎間盤發生退變性改變以後,在外力的作用下,纖維環部分或全部破裂,單獨或者連同髓核、軟骨終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壓迫竇椎神經和神經根引起的以腰腿痛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變。
Q:腰椎間盤突出為什麼會找上我們?
袁主任:椎間盤突出的原因有很多,但椎間盤退變是根本原因。因為腰椎間盤在脊柱的運動和負荷中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隨著年齡的增長,椎間盤逐漸發生退變,纖維環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漸下降,髓核失去彈性,纖維環逐漸出現裂隙。在退變的基礎上,勞損累積和外力的作用下,椎間盤發生破裂,髓核、纖維環甚至終板向後突出,嚴重者壓迫神經產生症狀。
導致椎間盤退變的原因常見的有:1.損傷:急性的外傷,尤其是積累損傷,反覆的彎腰、扭轉等動作最易引起椎間盤損傷,比如司機和重體力勞動者都容易導致椎間盤的早期退變。2.妊娠:在妊娠期中,整個韌帶系統處於鬆弛狀態,而腰骶部又承受比平時更大的應力,增加了椎間盤突出的風險。3.遺傳因素:小於20歲的青少年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中,約32%有陽性家族史。4.腰骶部發育異常:比如腰椎骶化、骶椎腰化和關節突不對稱等,會導致腰椎受力異常,均會增加椎間盤的損害。
Q:怎樣確定自己患了腰間盤突出症?有哪些症狀?
袁主任:腰椎間盤突出症的主要症狀有腰痛、坐骨神經痛和馬尾症候群。
1.腰痛:腰突症的病人絕大多數有腰痛的症狀,可出現在腿痛之前或之後,主要原因是椎間盤突出刺激了外層纖維環及後縱韌帶中的竇椎神經纖維。2.坐骨神經痛:95%的腰椎間盤突出發生在腰4/5、腰5骶1間隙,因此多伴有坐骨神經痛。坐骨神經痛多為逐漸發生,疼痛為放射性,由臀部、大腿後外側、小腿外側至足背或足跟部。坐骨神經痛可在打噴嚏或咳嗽時腹部壓力增加時疼痛加劇。高位椎間盤突出,比如腰2/3、腰3/4椎間盤,可出現大腿前內側或腹股溝區疼痛。3.馬尾症候群:中央型腰椎間盤突出可壓迫馬尾神經,出現鞍區感覺異常和大小便障礙。急性發病時是急診手術的指徵。
體徵:1.腰椎側凸,是一種為了規避神經根壓迫而產生的姿勢性代償畸形。2.腰部活動受限;以前屈受限最明顯。3.腰部有壓痛和叩擊痛。4.直腿抬高試驗陽性。5.神經系統表現:神經支配區的感覺減退、麻木;肌力下降。膝反射和踝反射的減弱或消失。
Q:腰痛就一定是腰間盤突出麼?
袁主任:不一定。導致腰痛的疾病有很多,脊柱專科裡常見的除了腰突,還有腰肌勞損、第三腰椎橫突症候群、腰椎滑脫、腰椎結核、脊柱腫瘤等。
Q:腰間盤突出患者為什麼會感到腿疼腿麻?
袁主任:腰椎間盤突出導致腿疼腿麻的機制有兩個:1.機械性壓迫:椎間盤內的髓核突入椎管壓迫到神經根而產生症狀。2:炎症反應:人體的髓核是無血管器官,是一種「免疫赦免器官」,當它脫離椎間盤接觸到人體的免疫系統時,人體免疫系統會把它當做進入人體的「異物」,會產生嚴重的免疫排斥反應,在其周圍組織和神經根周圍產生炎症反應,這種炎症反應會對神經產生明顯的刺激症狀。
Q:腰間盤突出症怎樣治療?可以微創治療嗎?
袁主任: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治療包括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具體用什麼方法治療是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來決定的,也就是要把握適應症。
非手術治療的適應症是:初次發病,病程較短的患者;休息後可以自行緩解者;還有就是身體條件不能進行手術者以及不同意手術者。具體的方法是:嚴格臥床休息3周,帶腰圍逐步下地活動;疼痛嚴重者應用非甾體抗炎藥物控制局部的炎症,緩解疼痛;還可以採取牽引和理療的方法。
手術治療的指徵是:1.腰腿痛嚴重,反覆發作,經過半年以上的非手術治療無效,且病情逐漸加重,影響工作和生活者;2.神經功能明顯受累的患者;3.如果出現馬尾症候群,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者,要按照急診進行手術。
經典的手術治療多以開放手術為主,雖然取得了不錯的療效,但是手術創傷比較大,術後恢復要慢一些。近些年,脊柱微創技術的飛速發展,從微創介入手術,如射頻消融、臭氧治療等,到現在可以通過內鏡技術,只需要幾個毫米的切口就可以完成手術,療效好,創傷小,恢復快,可以儘快的回到正常工作和生活。除了以上的手術方式,還可以開展椎間盤纖維環縫合術,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二次椎間盤突出復發的問題。
Q:突出的腰間盤可以通過保守治療復位嗎?
能否復位要取決於椎間盤突出的類型。根據突出的程度和影像學表現可以分為5型:1.膨出型;2.突出型;3.脫出型;4.游離型;5.Schmorl結節及經骨突出型。一般情況下,膨出型可以通過保守治療,比如牽引的方法讓突出的椎間盤復位。其餘4型因纖維環均已破裂,髓核突出較多甚至完全游離出纖維環,保守治療往往療效不佳,多數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Q:腰間盤突出患者可以進行類似於跑步或者力量訓練這些健身項目嗎?
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是可以進行體育鍛鍊的,但要有選擇進行。腰椎間盤最怕扭轉性損傷,在選擇運動時應避免扭腰的劇烈運動。在椎間盤突出的急性期要嚴格臥床休息,不能進行運動。待症狀緩解後,我們推薦進行核心肌群鍛鍊,核心肌群指的是我們腰背部和腹部的肌肉群,加強核心肌群的鍛鍊可以增強腰椎的穩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椎間盤的再次突出。核心肌群的鍛鍊方法推薦小燕飛、平板支撐或者伏地挺身鍛鍊,蛙泳也是不錯的鍛鍊方法。
Q:平時在日常生活中應該怎樣注意預防?
腰椎間盤突出多數是由於後天因素造成的,因此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首先,是要養成正確的姿態,所謂站如松坐如鐘,正確的姿態可以為椎間盤減壓。其次,是要學會正確的持重姿勢,在搬重物時要學會腰背挺直屈膝發力,而不是彎腰直接去搬,彎腰持重會引起椎間盤內的壓力急劇增加,導致椎間盤受傷。第三,是要堅持進行核心肌群的鍛鍊,通過合理有效的鍛鍊維持良好的腰椎穩定性,也可以起到預防椎間盤突出的作用。
Q:什麼是頸椎病?
頸椎病是指因頸椎間盤退變及其繼發性改變,刺激或壓迫相鄰的脊髓、神經、血管等組織而出現的一系列症狀和體徵的症候群。隨著現在電腦手機的大量普及,發病率逐年上升。
Q:得了頸椎病有什麼症狀呢?
頸椎病分為四型,分別是神經根型、脊髓型、椎動脈型和交感型,每一型的症狀都不盡相同。神經根型的典型表現是頸肩痛並向上肢放射,皮膚可有麻木、感覺異常,也可有上肢肌力下降和手指動作不靈活的表現。脊髓型的典型表現是上肢或下肢麻木無力、僵硬、雙足有彩棉花感,身上有束帶感,雙手精細動作障礙,後期可出現大小便功能障礙。椎動脈型的典型表現是頭暈、噁心、耳鳴、偏頭疼等症狀,或者在轉動頸椎時突發眩暈而猝倒。交感型的典型表現是頸部疼痛、頭痛、頭暈、心悸、心律失常,面部或者軀幹麻木發涼、痛覺遲鈍的一系列症狀。
Q:頸椎病會造成哪些嚴重的後果?
頸椎位於脊柱的最上端,其椎管內走行的是脊髓,脊髓是我們的中樞神經,而中樞神經負責支配我們全身的各項活動。嚴重的頸椎病會影響脊髓功能和全身各項機能,因此一旦確診頸椎病應儘快到正規醫院就診。
Q:懷疑得了頸椎病,如何自查?需要做哪些檢查進行診斷?
一旦出現了剛才講到的症狀,建議到正規的醫院進行檢查,常規的檢查有X線、CT和MR檢查。每種檢查都有各自的意義,互相不能替代。檢查完善後,才能明確診斷,找清楚我們的「敵人」是誰,而後再進行治療。
Q:低頭族為什麼容易誘發頸椎病?
正常的頸椎曲度是前凸,長期低頭會導致頸椎的曲度變直,頸後部的肌肉長時間受到牽拉也會引起僵硬、疼痛等不適;低頭時頸椎間盤的壓力上升,易導致頸椎間盤損傷產生頸椎間盤突出,壓迫後方的脊髓和神經根產生相應的症狀。
Q:為什麼頸椎病變會引起頭痛、頭暈?
椎動脈型和交感型頸椎病往往會引起頭疼和頭暈。但兩者又有所區別,椎動脈型是因為椎動脈遭受機械性壓迫或刺激,產生狹窄、痙攣造成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而導致的;而交感型是因為頸椎不穩刺激或壓迫頸部交感神經纖維而產生的症狀。
Q:治療頸椎病都有哪些方法?
治療頸椎病的方法同樣分為非手術治療和手術治療。非手術治療包括頸椎牽引、頸託固定頸部制動、頸部理療、改善不良體位和睡姿等,同時配合非甾體抗炎止痛藥、肌肉鬆弛劑和神經營養藥物等。手術治療要根據患者病情的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方式。
Q:頸椎病在什麼情況下需要手術治療?
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自然病程整體呈良性進展,只有當在充分的(3個月)非手術治療無效以後才考慮進行手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如果應用非手術治療方法有效,可以進行密切的隨訪觀察,如果非手術治療無效,症狀進行性加重,就應該早期進行手術,以避免脊髓損傷加重造成不可逆的後果;椎動脈型和交感型頸椎病症狀表現複雜,診斷較為困難,應先行非手術治療,多數均有所緩解,非手術治療無效時考慮行手術治療。
Q:頸椎病患者可以做按摩和牽引嗎?
頸椎病引起的頸肩部肌肉痙攣性疼痛可以通過按摩和牽引進行治療,但前提是到正規醫院進行科學合理的治療。治療前要通過輔助檢查,明確頸椎病的類型,再決定具體的治療方案。切記不可暴力按摩頸椎,否則可能會引起脊髓損傷,引起嚴重的後果。
Q:頸椎病患者術後的康復訓練需要注意什麼?頸椎病患者在哪些情況下不適宜進行運動功能鍛鍊?
頸椎病患者術後的康復訓練最好在專科醫師的指導下進行。首先要保證手術區域已經癒合良好,頸椎的穩定性能夠滿足康復鍛鍊的要求,才能根據具體的情況選擇合理的康復訓練方法。
在頸椎病急性期時,是不能夠進行運動功能鍛鍊的,否則會有加重病情的危險;應該在病情緩解後,並在專科醫師評估後,才可進行運動功能鍛鍊。
Q:對於呵護我們的脊柱健康,袁主任還有哪些想要對廣大網友強調和補充的?
脊柱是人體的中軸骨骼,是挑起生命的「大梁」。關注脊柱健康,就是呵護生命質量。請關愛我們的脊柱,從點滴做起,享受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