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來說一說,「銀雀山漢墓竹簡」。它是於1972年出土,在山東銀雀山兩座漢墓中。它也是全國規模較大的古墓群之一。銀雀山出土的文物有竹簡,漆木器,陶瓷,銅器和錢幣等,在這所有出土的文物中,意義最重大的就是竹簡。竹簡上面的文字是早期隸書。
竹簡中有中國古代四大兵法,《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六韜》,《尉繚子》,還有一些其它先秦古籍,《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經》,《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等書籍。在這所有的書籍中,《孫子兵法》名氣最大,被評為「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之一。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稱為「兵學聖典」。它一共13篇,已經誕生2500多年了,而且歷朝歷代都有在研究它。現在《孫子兵法》已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它曾在亞馬遜網站上軍事類排名第一,歷史亞洲內排名第一,哲學東方類第一,也是華盛頓郵報的最佳暢銷書。
《孫子兵法》也是美國西點軍校和哈佛商學院高級管理人才的培訓必讀教材。《孫子兵法》的核心在於挑戰規則,規則就是沒有規則。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孫臏兵法》是《孫子兵法》後「孫子學派」的另一力作。《孫臏兵法》是戰國道家文化氣息達成,大概在東漢末年失傳。
歷史上曾經有人將孫臏與孫子當作一人,將《孫子兵法》與《孫臏兵法》當作一部兵法。到銀雀山漢簡出土後才算解開了這一千古之謎。《六韜》是中國古代先秦時期著名的黃老道家典籍,曾普遍認為是姜子牙所著,但是作者已不可考。它精彩的部分就是戰略論與戰術論。
但是從南宋開始,《太公六韜》一直被懷疑為偽書,特別是清代,更被確認為偽書,直到漢簡出土後,才證明它是真實存在的。它是中國古代漢族軍事思想精華的集中體現被譽為「兵家權謀類的始祖」。《六韜》還詳細地論述了將領的自主問題,核心是「將在外,君有所不受」。
過去一直被疑古派認為是偽書的《尉繚子》,也被長期冷落。關於它的作者,成書年代以及性質歸屬等,歷朝歷代都有爭議。漢簡的出土,說明了《尉繚子》是成書於戰國時代的,書中的某些思想接近於法家,全文中處處可見「謀殺」這樣的詞彙,大力提倡場連坐保甲制度。
漢簡中有一本書叫做《相狗經》,書中詳細的記載了有關識別狗種類的方法,怎樣了解狗的品性,給狗相面等。主要目的是為了讓養狗人怎樣挑選到好的看家狗。它是中國發現的,最早有關於「相狗」的書籍。銀雀山漢墓中還出土了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它是中國迄今發現最早最完整的古代歷譜。
銀雀山漢墓的竹簡包括完整件和裁剪共4942件。其中的竹簡與「馬王堆」,「兵馬俑」等齊名,成為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喜歡小編文章的小夥伴們,歡迎點讚留言關注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