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在錦江區各個街道、社區出現了一個個嶄新的書架,裡面整齊地擺放著各式各樣的圖書,可供市民借閱,這就是共享書屋——小新書屋。
借閱、捐書功能齊全可以看到,「小新書屋」大約佔地5平方米,目前存有500本圖書,每天能借出近80本,內包含各種不同類型的圖書;市民僅需用手機掃一掃書屋玻璃門上的二維碼,就可以開櫃借書或還書。
據介紹,「小新書屋」目前已經開通了微信小程序跟APP兩種借書方式。使用微信小程序借書時,市民只需打開微信掃描二維碼並使用電話號碼註冊,然後交99塊錢的押金即可。「註冊成功後,用戶會進入到一個地圖界面,上面顯示書屋的定位,橙色的書本圖標代表已經建好的書屋,灰色書本圖標代表正在建設中的書屋。」據「小新書屋」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根據當前定位,用戶可以查看書屋位置,在書屋窗口找到自己想要借的書本,點擊開櫃,取出要借的書,關閉櫃門即可。借書的時候,書櫃系統會自動識別用戶取出的書籍,跟馬雲的無人超市有點類似,所以,還書的時候也要還同一本書。」
跟微信小程序借書流程一樣,「小新書屋」APP借書也十分方便,不同的是,在APP裡增加了預約功能,「用戶可以在APP裡面選擇自己想要看的書,點擊預約,選擇提書的站點,預約成功後工作人員會在1-3個工作日內日把你預約的圖書放在站點,到時候直接去借書就可以了。」書屋工作人員告訴筆者。此外,「小新書屋」APP還增加了搜索功能,只要輸入作者或者書名,圖書的的狀態就會顯示出來,用戶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選擇靈活借閱。
除了借閱圖書,作為共享書屋,「小新書屋」還有捐書的功能,據悉,當捐出的書被其他人有償借出時,共享書屋將會給予捐書者50%的收益回報。
共享書屋大受市民歡迎家住錦江區國槐路社區的王女士有個9歲的女兒,女兒十分愛讀書,因為工作忙碌,王女士和丈夫並不能經常陪女兒去書店裡看書、買書,如今,隨著「小新書屋」的出現,王女士再也不用擔心女兒沒書看了。
從今年年初開始,一個個裝有約500本圖書的共享書屋便陸續出現在錦江區的街頭巷尾,市民只需掃碼就可以從中借閱任何一本圖書,五毛錢一天,隨借隨還。「當我們把書籍送到讀者身邊,大家的讀書熱情超過了我們的預期。」共享書屋「小新書屋」聯合創始人鄭元華說。
「小新書屋」不僅可以借閱,還能夠在讀者之間共享圖書。市民陳女士的兒子因為喜歡閱讀,在家裡買了很多書籍,但很多看過後就閒置了,導致書架都已經放不下。「知道『小新書屋』能共享圖書後,我和兒子便立即決定把家裡閒置的圖書捐出來,既是想要把好的圖書分享給大家,也希望大家能喜歡上閱讀,養成讀書的好習慣。」陳女士說。通過掃碼共享圖書,3個月時間,陳女士已經收穫了200元的「讀書券」,可用來繼續借閱圖書。
共享閱讀的方式,不僅讓圖書唾手可「讀」,「不打烊」的書屋也正在成為傳統購買、借閱方式的有益補充。根據借閱數據顯示,每天18:00-22:00是借閱的最高峰,佔借閱量的70%;最有趣的是每天凌晨2:00-4:00,都有二三十本圖書被借出,成為午夜靈魂的伴侶。
鋼琴家魯賓斯坦曾說:「評價一座城市,要看它擁有多少書店。」回暖的書店和新興閱讀方式正在成為文化的傳遞者和讀者的「詩意棲居地」,新的閱讀文化氛圍也正在錦江區悄然形成。 (王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