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去年基於共享風潮的miniK投資熱,K歌行業的各個參與方在今年真正迎來了百花齊放。新的線下K歌產品、重新起步的連鎖KTV、尚在萌芽中的家庭K歌市場以及K歌小程序的出現無疑會對K歌行業的未來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作者|查沁君
編輯|齊朋利
設計|託馬斯
經歷了去年miniK行業的爆發之後,2018年的國內K歌市場正在迎來更多機會。
今年6月,樂徽科技宣布完成數千萬融資。在三個月前,樂徽在廣州開設了第一家以社群互動為核心的LIVEHOUSE自助店,其核心產品是一款開放式舞臺機。開放式舞臺機的出現打破了以往K歌的封閉狀態,是線下K歌行業又一全新產品。
創立於2014年的唱吧麥頌同樣在2018年迎來了自己的「最好時代」。今年4月,唱吧麥頌完成億元A輪融資,這是目前連鎖KTV行業最大的單筆A輪融資。同時唱吧麥頌的融資也標誌著曾一度被人唱衰的KTV行業正在重新受到資本認可。
作為國內最大卡拉OK設備和系統服務商的雷石也在一周前完成近2億元B輪融資。早在去年,雷石就攜新產品雷石WOW屋宣布all in miniK。而在完成B輪融資之後,雷石今年宣布進軍家庭K歌系統並喊出了全場景音樂互動娛樂的口號。
與此同時,兩大線上K歌巨頭的對壘也在持續升級。線上K歌的領頭羊全民K歌宣布推出自助店布局線下,並投資了KTV聚會娛樂增值服務運營商K米。全民K歌的老對手唱吧則開始發力小程序,其K歌小程序上線兩周即獲得300萬用戶。
相比去年基於共享風潮的miniK投資熱,K歌行業的各個參與方在今年真正迎來了全面開花。新的線下K歌產品、重新起步的連鎖KTV、尚在萌芽中的家庭K歌市場以及K歌小程序的出現無疑會對K歌行業的未來產生更深遠的影響。
同時這也驗證了K歌在中國乃至東亞仍然是一門需求旺盛的長青行業。無論是早年KTV的衰落還是miniK在今年的啞火更多是產品層面的失策。事實上,K歌依然是當前國人最習慣的娛樂方式,剩下要比的就是誰能更好地滿足用戶需求。
冰與火
上世紀七十時代,日本人井上大佑在因緣際會下發明了卡拉OK,在哈日風潮的襲卷下卡拉OK跨洋登陸中國。國民的K歌基因由此被喚醒,兼具聚會與娛樂場景的KTV如雨後春筍般在大陸迅速紮根生長,並在90年代迎來快速發展期。
以做多媒體光碟起家的雷石正是看準了這個機遇。雷石創立於1997年,在2001年,雷石推出KTV機頂盒,由此正式成為了KTV市場的一份子。在之後的十年裡,KTV市場一路上升並在2010年達到頂峰。根據國家統計局的統計,截止到2007年底,中國有規模的KTV企業就已經達到了27207家。
但就在2010年,KTV行業開始迎來下滑拐點。KTV行業的兩大主力會所式KTV和量販式KTV都遭遇了發展困境,最著名的案例就是被譽為「京城KTV朝拜地」的錢櫃KTV大範圍裁撤北京門店。此外,樂聖KTV、麥樂迪、萬達大歌星、同一首歌KTV等品牌在2013到2016年間都存在關閉部門門店甚至全面歇業的情況。
如果說反腐是導致會所KTV衰落的主因,量販式KTV則面臨著更多市場挑戰。一路上漲的租金、同質化競爭、過高的人力成本,另外很重要的一點是KTV對於年輕用戶吸引力的下降。雷石CEO馬傑曾談到,用戶的時間正在被手機、遊戲分流,「以前去KTV都是唱三四個小時,現在沒有那麼多時間,KTV不是必選了。」
就在傳統KTV身陷凜冬之時,唱吧麥頌誕生了。
2014年,定位是新型音樂聚會KTV的唱吧麥頌正式創立。面對KTV行業普遍面臨的租金和人力成本的問題,唱吧麥頌提出了「小快靈」的經營模式。具體來說就是走精品mini店路線,投資加盟成本低;產品迭代快;「靈」是差異化市場布局和精細化運營,唱吧麥頌在學校、社區、商業廣場等不同位置有不同運營方案。
在唱吧麥頌CEO韓俏帆看來,公眾認為KTV衰落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開在核心商務地段的KTV影響大,一旦消失就會給用戶造成KTV不行的認知。「但這是個別現象,公眾娛樂有很多替代品,但無論怎麼選擇,聚會的剛需這一點是不變的。」
最早唱吧麥頌實行直營模式,在創立兩年後,唱吧麥頌才只有30多家直營店。韓俏帆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加入唱吧麥頌之前,韓俏帆曾在7-11、7天酒店等連鎖企業任職,正是在其推動下,7天酒店實現了從3家門店到2000+門店的快速擴張。而韓俏帆2016年到來後改直營為加盟模式,門店數量由此增長了十倍。
截至去年12月,唱吧麥頌全國門店超過300家,其中僅北京就有超過60家店。
除了經營模式,唱吧麥頌與傳統KTV另一大不同在於有線上K歌平臺唱吧的支持。2012年,離開阿里巴巴的陳華將線上K歌作為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方向。陳華曾談到,很多人喜歡唱歌,但是能去KTV的機會是非常少的,唱吧把K歌搬到手機上,用戶就自然會來,而且傳統KTV倒閉正是唱吧進入這個行業的機會。
陳華
「只要草根用戶有唱歌的需求,唱吧就能活下去。」陳華表示。2012年5月底唱吧上架APP Store,作為一款開創性的社交K歌應用,上線3天便衝到App Store免費金榜的前十名,日活用戶達數百萬。到2013年10月,唱吧用戶已經過億。
與此同時,唱吧開始布局線下K歌,唱吧麥頌正是唱吧投資成立的子品牌。在陳華看來,線上K歌是要解決陌生人場景裡寂寞與互動的需求,而線下KTV則是定位於熟人場景要解決交友聚會的問題。
在唱吧與唱吧麥頌的合作上,唱吧麥頌可以依託唱吧品牌和用戶優勢來低成本獲客,其次雙方還進行了線上線下打通,用戶可以通過唱吧預約唱吧麥頌的房間,同時唱吧麥頌還推出了手機一鍵錄音、錄製MV、線上直播、好友即時互動、唱吧秀、APP歌單導入等功能與玩法。這些合作旨在提升KTV對年輕人的吸引力。
在今年4月完成億元融資之後,唱吧麥頌提出了未來三年做到百城千店萬房的目標。為強化管理團隊,唱吧麥頌還先後引進了CMO、CFO等高管,「說實話,CFO對於一般企業來說很奢侈,但是如果你要開1000多家門店,配備CFO是一個很重要的起點。」韓俏帆說。
盛與衰
在與唱吧麥頌合作之後,唱吧在2017年初再次發起了K歌行業的新戰役。2017年2月22日,唱吧宣布戰略投資咪噠miniK的運營公司艾美科技。就在一天前,友唱M-Bar宣布獲得3000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為母公司友寶在線。國內最大自動售貨機製作商與線上K歌巨頭的先後跟進掀開了miniK爭奪戰的序幕。
事實上,從2016年下半年開始,miniK就已經出現在商場、電影院等人流量較大的場所裡。甚至早在2016年1月,友唱M-bar就獲得了友寶數百萬天使輪投資。唱吧則在2016年11月開始接觸咪噠miniK,三個月後雙方正式達成合作。
咪噠miniK的製作公司艾美科技最早做遊戲機起家,從2013年開始,艾美科技愛是研發mini K歌房設備。最終投放市場的產品是一個擁有透明外殼,佔地1.5米、高2.15米,可容納兩人,內部有自助點歌機和麥克風的可移動K歌房。市面上其他miniK產品基本都與咪噠miniK有著相似的產品外觀與功能設計。
miniK受到資本追捧的重要原因在於,miniK可移動並且可以按分鐘點歌,這適應了用戶碎片化時間K歌或休閒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多miniK加盟商都表示,miniK的營收水平很高,除去成本和地租,最快數月就能回本。從2015年開始,友唱m-bar、聆嗒miniK、科美唱吧、愛唱love sing等線下minK品牌相繼出現。
唱吧投資咪噠miniK的邏輯在於聚焦於線下碎片化K歌的場景的miniK是對線上唱吧的重要場景補充,而且miniK產品形態和網絡連接非常緊密,這被唱吧認為是應該自然延伸的一個市場。到2017年11月,咪噠miniK在全國已經投放了15000臺。在咪噠miniK的產品體驗上,陳華還曾表示自己手裡還藏有「核武器」。
在咪噠之外,友唱M-bar依託母公司友寶在線在自動售貨機領域積累的產品製作優勢和渠道布點優勢成為整個miniK市場裡的跑的最快的那個。在2017年,友5友唱M-bar為友寶在線帶來了1.95億收入,在2016年該項業務收入只有99萬。
其中收入的80%來自用戶點播唱歌,還有一部分營收來自售賣設備系統的版權和服務費用,其產品本身則仍按出廠價售賣,目的是要拓展客戶資源。
雷石也在2017年7月正式推出雷石WOW屋加入miniK大戰。在《三聲》的採訪中,雷石CEO馬傑曾表示,「你們可以忘掉雷石以前的標籤,現在就是要集中精力all in miniK,這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某種程度上可能要大於現有的KTV市場。」
雷石在miniK產品上的一大優勢在於擁有近60萬版權曲庫,且在點歌作業系統上經驗豐富,曲庫數量和版權問題是此前各家miniK生產商一直都沒解決的問題。
與All in的戰略相對應,雷石在miniK點位布局上也更激進。與其他廠商挑選人流量大的點位來布局不同,雷石是通過集團層面的合作來全線推進。在去年,雷石先後與萬達、華誼、星美等院線籤約,籤約影院數量佔到全國總數量的三分之二。在商超領域,雷石也與大悅城、家樂福、沃爾瑪等公司達成了協議。
與此同時,TME旗下的全民K歌也開始布局K歌自助店。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北上廣深等城市均出現全民K歌自助店的身影。根據報導,全民K歌宣稱其在2018年的目標是新增300家店,2019年則要達到1000家店。
但儘管有資本的大力加持,miniK行業的天花板還是不可避免地顯現了。進入到2018年,miniK市場幾乎沒有資本和玩家再進入,而頭部miniK玩家在營收上也並未達到預期效果。
時隔一年,在今年再次接受《三聲》採訪時,雷石CEO馬傑表示,目前雷石WOW屋在市場上投放量在一萬臺左右,相比巔峰有所減少。對於miniK的營收規模,馬傑給出的回答是「略有盈餘」。
馬傑談到,從去年九、十月份開始,雷石WOW屋的營收水平相比之前開始明顯下降。原因有兩個,一是租金,在人流量大的點位上場地方也會提升價格。二是季節,在秋冬季,用戶使用miniK的頻次明顯下降,這直接影響到了營收水平。
友唱M-bar的工作人員表示,由於友寶在渠道上能力很強,全國有超過70家分公司,這讓友唱M-bar在搶佔好點位上更佔優勢,同時友唱M-bar 80%的產品都能夠自營和自己做設備維護,這進一步提升了友唱M-bar的營收水平。
同時該工作人員表示,miniK雖然是一個非常具有市場潛力的行業,但也不是來了就能賺到錢。「它和點位的質量是有關係的,好的點位才有好的營收。第二個是規模,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才能保障盈利,那些做的不好的品牌可能就是在這兩點上出現了策略的失誤。它的爆發和沉寂是可以想到的,這需要我們不斷給用戶提供一些更新的玩法來持續發展。」
夜與晝
「KTV行業已經到了產品革命性轉型的前夜。」就在去年miniK行業爆發時,曾在傳統KTV行業工作逾10年的嚴秋樸正在開發一款類似的移動K歌設備。到2017年8月,第一款K歌房原型機正式面世,嚴秋樸成立樂徽科技正式重返K歌市場。
嚴秋樸
在推出K歌房之後,嚴秋樸很快找到正在大力布局線下的全民K歌一起合作開設了全民K歌自助店,短短幾個月時間,樂徽就擁有了十多家全民K歌自助店。
從外觀看,樂徽的K歌房像是一個兩倍大小的miniK,其核心功能同樣是K歌。但嚴秋樸卻告訴三聲,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別。首先樂徽的K歌房不是單個點位投放,不針對用戶的碎片化時間消費。其次樂徽的K歌房具有實時視頻連麥合唱的功能,這能夠讓不同城市的不同用戶可以實時面對面唱歌。
在嚴秋樸看來,碎片化時間是迷你KTV吸引客流的一個好的入口,但不是讓項目長期生存下去的理由。「碎片化時間不會讓客人在核心體驗上產生好的效果,客人只需要來打發時間,哪個品牌沒那麼重要,甚至裡面是不是唱歌都沒關係。」
今年5月,樂徽推出了全民K歌實體店新版本——LIVEHOUSE自助店。LIVEHOUSE自助店的大小在180平到300平之間,其中包含開放式舞臺機、K歌房、觀眾休閒區三大區域,全程自助式消費。
實時視頻連麥合唱和開放式舞臺機真正實現了嚴秋樸的完整構想。在嚴秋樸的規劃裡,樂徽要通過實時連麥合唱和開放式舞臺打破傳統KTV封閉的空間狀態,讓用戶之間產生連接,K歌自助店也會變為社群活動中心。之後樂徽會利用微信群、小程序來沉澱用戶,最終打造「融合線上線下的音樂主題年輕人社交社群實體店」。
這意味著樂徽並非miniK市場的後起之秀,而是線下K歌行業新業態的創造者。
LIVEHOUSE自助店的舞臺機向所有顧客開放,手機掃碼支付即可登臺演唱,同時顧客可在現場掃碼打賞臺上演唱的顧客並互動。現場互動之外,店裡還自發形成了500人規模的登臺演唱過的顧客組成的社群。基於社群,樂徽還推出了單身派對、生日同慶會等活動,每次活動有數百人參加。
由於全自助加上面積只有一般量販式KTV面積的三分之一,LIVEHOUSE自助店的整體成本是量販式KTV的20%到25%左右。這讓LIVEHOUSE自助店能夠接受物業裡房租更高更好的位置,更好的位置就意味著更大的人流。
但這並不是LIVEHOUSE自助店營收的核心。在嚴秋樸看來,通過社群和活動提升用戶到店率和復購率是LIVEHOUSE自助店的最大特色。「如果沒有社交和社群,我根本不會做這個事。所有以消費娛樂為體驗的實體店,只有有社交的時候才有足夠強的生命力和足夠寬的護城河。這可能是之後消費娛樂實體店的一個方向。」
雷石今年在繼續布局minik的同時將大力開拓家庭K歌市場以及相關硬體產品的研發。雷石布局家庭K歌領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雷石之前做的家庭K歌產品的用戶規模正在以每年翻兩番的速度在快速發展,「到今天我們認為家庭K歌已經到了一個爆發的前夜。」馬傑說。
而具體進入家庭K歌市場的產品則是包括移動K歌臺以及藍牙耳機在內的相關硬體。在馬傑看來,家庭K歌將是一個潛在用戶規模過億的市場。
對於miniK市場,雷石今年將轉換投放邏輯,不再追求點位數量,而是要採取免租分成的模式以分擔風險,同時基於季節因素,布點也會向餐廳包房等場所滲透。在產品上,雷石還會在雷石WOW屋增設自動販售設施以擴展新的營收來源。
同樣植根於線下的唱吧麥頌在融資之後宣布了品牌升級,未來唱吧麥頌將基於音樂聚會這一場景為用戶提供全場景音樂聚會產品和服務。除了拓展門店數量,唱吧麥頌還推出了新的場景產品麥頌星球,同時唱吧麥頌還將與微博、抖音等平臺合作推出「戲精大舞臺」等系列K歌活動。
在韓俏帆看來,KTV行業是一個長青的千億級別的市場,因為無論市場上出現再多娛樂產品,用戶聚會娛樂的需求一直存在。「國內KTV行業很大一部分仍然零散存在的螞蟻市場,唱吧麥頌只不過先走了一步。我們希望未來不僅僅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連鎖品牌,我們更希望成為推動帶領新娛樂浪潮的音樂聚會運營商。」
與唱吧麥頌關係密切的唱吧也在今年找到了新方向。就在今年3月,TME投資了KTV聚會娛樂增值服務運營商K米,這意味著全民K歌在miniK之外又進入了傳統KTV領域。和唱吧一樣,全民K歌也完成了線上、線下、miniK的一體布局。作為全民K歌老對手的唱吧則更進一步盯上了當前大熱的微信小程序。
進軍小程序,陳華看重的是「增量市場」。在陳華看來,目前獨立App的增量用戶在減少,用戶換手機和換App的頻率都在下降,微信已經覆蓋了用戶日常90%的需求,未來的增長點在小程序。
今年8月,唱吧推出「唱吧K歌」小程序,上線兩周用戶達到300萬。「我們把小程序當作一個端,把流量引進App不是目的,我的目的是在小程序裡創造一個完整的App形成閉環。到時候,很多人不需要知道app的存在,他只需知道小程序裡就有很多同伴。」陳華說,未來唱吧計劃上線更多唱歌小程序形成產品矩陣。
從線下十年粗放式生長後迎來的寒冬期,到乘著網際網路快車擁抱線上移動K歌,再到去年miniK的資本熱,今年的K歌小程序、家庭KTV、自助店等新玩法,讓這個極為熱愛KTV的市場,看到了更多新可能。
三聲原創內容 轉載請聯繫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