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與昆蟲的戰爭-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1-25 光明數字報

    昆蟲與植物的相生相剋,是大自然最原始、最重要的伴生進化關係,是它們觸動了地球生物優勝劣汰的機關,為生命的綿延不息找到了正確途徑。

 

    最近,科學家在墨西哥狄華坦沙漠峽谷的中心地帶,發現了植物和昆蟲的兩個非常有趣的自然現象:一種植物的葉子在被受到害蟲侵襲時,能夠噴射一種化學毒素,最遠的噴射距離將近2米;一種聰明的昆蟲在察覺自己吃到的樹葉毒素過強時,它們可以準確切斷樹葉的毒素疏導管,巧妙避開這種植物的防禦系統。

 

    這兩個有趣的發現,生動闡釋了植物與昆蟲沒完沒了的戰爭是它們無法規避的宿命。表面上看,植物在與昆蟲的較量中處於下風,是獵物,是弱者。但頑強的求生繁衍本能讓它們不認命、不服輸,個別植物甚至進化出以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的本領。

 

    茅膏菜、錦地羅、豬籠草等便是這一類食蟲植物,這種植物可捕捉昆蟲,然後分泌液體消化吸收蟲體的營養物質。食蟲植物常常生長在草叢或者潮溼的巖面沙土上。它們葉子多呈蓮座狀平鋪地面,寬匙狀的葉子邊緣長滿腺毛,待昆蟲落入,葉面腺毛將蟲體包圍,帶黏性的腺體將昆蟲粘住,然後分泌消化液分解蟲體蛋白質等營養物質,並由葉面吸收。

 

    當然,能吃昆蟲的植物還是極少數,絕大多數植物的抵禦防身術是分泌毒液——即使毒性不能致命,至少也要讓侵犯者滯漲反胃,留下恐懼的記憶。

 

    正如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生物學家吉米·鮑得恩教授所言:「至今人們尚未將植物視為真正鮮活的生命,只有昆蟲知道它們的強悍,它們的進攻有時像兇猛的拳擊手一樣厲害。正是因為植物與昆蟲無休止的較量,才造就了如此繽紛的世界。」

 

    吉米是世界頂尖的生物學家,他利用植物製造和釋放毒素的機理研製的全球首個生物殺蟲劑已經投入生產。

 

    吉米教授研究發現,一種叫山狗菸草的植物,也就是美洲印第安人長期食用的菸草,在遭到侵害時所釋放的反擊毒素是最強的。實地監測結果顯示,枝葉一旦被咬破,瞬間它們就會讓尼古丁充滿全部葉片,把毒素含量迅速提高10倍,一片近一克重的葉子便可以毒死8隻老鼠。

 

    「就是抵抗力很強的昆蟲也會吃不消,菸草天蛾的幼蟲、土松鼠、甚至是體型碩大的母牛吃了這種植物都會中毒很深,我親眼看見過北美野兔吃了這種植物後,立即引起難以治療的腹瀉。」吉米教授說。

 

    吉米教授根據植物可以因需要而誘發出積極防護措施的特性,大膽進行了自己的「植物接種疫苗計劃」,他率自己的專題研究團隊,首先拿葡萄秧苗進行試驗。他們把葡萄秧苗暴露給一些無害的昆蟲,以便激發這種植物的防護機制的生成,當真正害蟲前來攻擊的時候,它們能夠起來抵抗進攻。他們的實驗非常成功,具備極強抗蟲害的葡萄比以往更快地變甜了,提前了它們上市的時間,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吉米教授研製成功的生物殺蟲劑的核心技術,就是在「植物接種疫苗計劃」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專家對吉米教授的研究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認為他的努力終於讓我們看見了人類徹底擺脫化學農藥的美好希望。

 

    正所謂「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對於植物進化出的防護措施,昆蟲也會及時採取行之有效的應對之策。比如,歐洲的防風草網蟲就可以化解防風草中和DNA連結的化學物質中的毒素。目前有足夠的證據證明,很多昆蟲已經找到了破解山狗菸草防護措施的辦法,那就是沿著菸草的莖幹咬噬出一個環狀缺口,以此來切斷植物發送急救信號的通道,這一信息通道一旦被截斷,昆蟲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饕餮美食了。

 

    比這種方式更聰明的是,有些昆蟲還掌握了將植物針對自己的毒素轉變成有益之物的方法。以橡樹葉為食的舞毒蛾幼蟲能夠把植物用來防護侵害的有毒化學物質單寧轉變成自己的武器,藉以抗擊侵犯自己細胞的病毒。舞毒蛾幼蟲僅憑直覺就能察覺面前的食物是否含有單寧,如果沒有它是不會食用的。而在含有單寧的食物中即便添加了一定數量的病毒,它也不會介意,因為單寧可以幫助它抵禦病毒的侵害。

 

相關焦點

  • 西部高校的「黑駿馬」-光明日報-光明網
    【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    賀蘭山色青嵯峨,長風蕩雲生翠波。6月23日上午8點,光明日報、光明網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走進寧夏大學,在招辦主任羅進德帶領下,信息工程學院院長高玉琢、數學統計學院副院長劉國軍、化學化工學院院長倪剛、機械工程學院副院長張波、後勤集團副總經理馬彥峰等與廣大網友實時互動,介紹了寧夏大學學科建設及辦學情況。直播的觀看量達17.7萬,點讚數7.9萬,互動留言量719條。
  • 水杉的遐想-光明日報-光明網
    作者是研究古生代及中生代的地質及植物化石的。」書中的14篇文章分別發表在當時的上海《大公報》、南京《中央日報》和《科學時代》《科學大眾》《讀書通訊》《科學》《科學世界》等報紙雜誌上。     看了這本小冊子,我才知道,水杉與銀杏一樣被稱為植物中的「活化石」,他的發現曾多麼的轟動。
  • 光明日報:菱角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25日 15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光明網社會責任報告(2019年度)
    20餘年來,光明網延伸和發揮光明日報的核心價值和傳統優勢,在新媒體領域開拓創新,形成了強大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5、主動宣介,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  光明網不斷壯大海外社交媒體陣地建設,並積極與捷克《文學報》、塞爾維亞《政治報》、土耳其《光明報》和泰國沙炎叻報業開展合作,著力提高對外傳播能力,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截至2019年底,光明日報臉書粉絲497.2萬、光明網臉書粉絲207.3萬、光明日報推特粉絲24.2萬。
  • 【光明日報】帝王蝶遷徙的秘密
    研究者們也發現,帝王蝶的顏色是由一個肌球蛋白基因控制的,之前沒有發現昆蟲的顏色和這個基因有關,但小鼠身上的一個相關基因——肌球蛋白5a,已經被發現會以相同方式影響皮毛的顏色。  (原載於《光明日報》 2014-11-20 12版)
  • -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網記者 張雪瑩)
  • 困在歷史迷局中的巨獸-光明日報-光明網
    (《觀察家》的艾倫·馬林森點出了本書的真正價值)    作者多米尼克·利芬更是雄心勃勃,從一開始就發出宏願,不但要糾正史學家對俄法戰爭在整個反拿破崙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偏見,還要順便改變更多的讀者從俄羅斯大文豪列夫·託爾斯泰那部不朽史詩《戰爭與和平》中獲得的對俄法戰爭的印象。
  • 子鼠啟新-光明日報-光明網
    而在後來的唐玄宗時代,鼠王傳說進一步傳入中原,演變為天寶元年協助唐軍戰勝吐蕃的戰爭神話。    1976年在陝西興平縣的茂陵一帶,曾出土過一隻西漢時期的圓雕銅鼠。這隻老鼠呈伏地狀,刻工精細,甚至連毫毛都得以鏨刻而出。其口中銜著一枚圓球,一般認為這是葡萄之類的水果,但也可能是表現正在吐寶的老鼠。在後世諸多民間題材藝術品中,我們時常可以看到「吐寶鼠」的身影。
  • 治療鼻炎新方法-光明日報-光明網
    鼻腔的黏膜內分布著豐富的植物神經末稍,當因過敏、冷空氣及煙霧刺激、罹患其他相關疾病等導致植物神經功能出現紊亂時,便可引起鼻黏膜水腫、滲出等一系列病變,出現噴嚏、鼻塞、流涕等鼻炎症狀。    針刀治療是通過松解頸部的相關結構,從而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而蝶顎神經節刺激術是準確刺激位於頜面深部的蝶顎神經節,進一步調節植物神經的功能;兩種技術的結合可較好地恢復鼻黏膜正常的神經支配,從而使鼻炎得到有效的治療。
  • 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光明日報-光明網
    特別是21世紀以來,美國發動或攪動的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利比亞內亂、敘利亞衝突等,戰略利益最終都被視為得不償失。對美強硬的國家如俄羅斯、伊朗等,往往都讓美國的壓制無功而返。這些基本事實與細節的揭示,不僅可以提振我們的信心,更是歷史必然規律的顯現。    在這個方面,日本是一個特例。上世紀80年代,日本在美國強硬的經貿打壓中敗下陣來,致使長期經濟蕭條,教訓非常慘痛。
  • 光明大直播走進武漢大學等5所高校-光明日報-光明網
    【2019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    6月16日,「2019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全媒體團隊走進武漢大學等五所大學。
  • 家雀兒-光明日報-光明網
  • 《昆蟲總動員》,螞蟻之間的戰爭,小瓢蟲的助攻!
    《昆蟲總動員》,螞蟻之間的戰爭,小瓢蟲的助攻!本文原創侵權必究自然在人類眼裡,是一個很美麗,令人心曠神怡的世界。那裡有清新的空氣,有清澈的流水,有各種各樣城市生活裡沒有的新奇植物,以及那些或細小或龐大的動物。
  • 新聞集錦-光明日報-光明網
  • -光明日報-光明網
  • 在母語的屋簷下-光明日報-光明網
  • 蚊子「最愛」咬人嗎-光明日報-光明網
    戰爭壓力促使美國加緊了殺蟲劑的研究,DDT最終從上萬種化合物中勝出,相比於傳統的滅蚊手段,DDT價廉、高效、持久,並且可同時殺滅幼蟲和成蟲,配合飛機噴灑控蚊效果更加顯著。然而,人們後來發現DDT對環境有負面影響,它便逐漸淡出殺蟲劑市場。
  • 雖然是植物,但卻是「食肉植物」,被稱為「昆蟲殺手」
    在廣東的三嶺山、雷州等地區,生長著一種很奇特的植物。這種植物的構造非常複雜,分葉柄,葉身和卷鬚。其卷鬚尾部擴大並反卷形成瓶狀,其瓶狀體的瓶蓋復面上能夠分泌出香味,用以引誘昆蟲「光臨」,由於其「瓶口」光滑,一旦昆蟲經不起香味的誘惑,飛臨了「瓶口」,就會滑落瓶內,從而被瓶底分泌出的液體淹死,最後被這種植物分解吸收。因此,這種植物被稱為「昆蟲殺手」。這種植物的標準名稱叫豬籠草,在1737年時才首次出現於卡羅勒斯·林奈的著作《克利福特園》中,在1753年的《植物種志》 中才被正式命名。
  • 全國首個央地共建電競互娛平臺《雲數光明遊戲》重磅啟動
    雲南網訊近日,雲南廣電網絡集團有限公司、光明網傳媒有限公司、雲南廣電網絡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光明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共同舉行了雲南廣電網絡集團與光明網戰略合作座談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四方將依託5G技術發展趨勢,利用人工智慧、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共同探索新時代文化互娛產品業態,並聯合推出地方大型綠色棋牌遊戲平臺《雲數光明遊戲》及其系列休閒遊戲,打造具備行業領導力的國家級文化互動娛樂平臺。該平臺將是全國電競互娛融合首個央地國企共建平臺。光明網總裁、總編輯楊谷、雲南廣電網絡集團董事長和向東、光明數據總經理李黎君、雲廣數據董事長張芮寧代表四方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 老子「寵辱若驚」新解-光明日報-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