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報記者 張逸菲/文 左冬辰/圖
鴨子和咖啡,原本是兩個毫不相干的元素,最近組合起來卻異常的火。最近,鄭州有家咖啡店火了,因為店裡以每隻近萬元的高價,引進了不少柯爾鴨。顧客進店喝咖啡、吃點心之餘,還能逮住鴨子來擼。而記者採訪發現,其實除了鴨子咖啡館,貓咪咖啡館、犬類咖啡館也相繼在鄭州出現。
咖啡館為什麼要引進寵物?
5月7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位於鄭州優勝北路的柯柯柴屋,這是一家由幾位95後開的寵物咖啡館,裡面「營業」的,是五隻柯基犬、三隻柴犬和十隻柯爾鴨。據了解,十隻柯爾鴨都是從國外進口,「遠渡重洋」來到鄭州市。柯爾鴨不是普通的鴨子,一年前因王思聰幾萬元一隻的購買行為,而風靡網絡。
店長羅家言對河南商報記者說,柯柯柴屋是鄭州市首家引進異寵的寵物咖啡館。
柯柯柴屋一共有兩層,一樓是八隻狗活動和營業的區域,二樓則是柯爾鴨們的天地。店內的空間比較大,一樓除了放置一些矮桌椅供客人坐下擼狗,還有一個小區域,提供給客人玩桌遊。柯柯柴屋在今年一月中旬試營業,疫情緩和後,4月7日重新開始營業。
柯爾鴨們顏值頗高,除了三隻異色的柯爾鴨,剩下七隻通體雪白。它們吃鴨糧和麵包蟲、蝦皮,羅家言和夥伴們專門購買了一些活蟲。
不僅吃的好,店裡還有一個小水池,供柯爾鴨們下水洗澡遊泳。生活條件優越,十隻柯爾鴨個個兒圓滾滾,身上絨毛細軟,十分好「擼」:「就是脾氣不是特別好,客人有時會被它們捉弄,它們會啄客人的手。」羅家言笑道。
馬上進入夏天,寵物咖啡館的氣味問題怎麼解決?羅家言說,沒有別的辦法,只能勤快點,店裡每天至少要拖四遍地。
除了異寵咖啡館,今年年初,鄭州市還新開了首家狗咖,這家名為禧柴柯的狗咖位於鄭州市二七萬達的寫字樓內,店主是在重慶上大學的兩個小夥伴常清璇和袁白。
5月9日,河南商報記者來到禧柴柯,店面不大,大概三四十平方米。店內有一隻阿拉斯加犬、兩隻柴犬和三隻柯基犬。中午十二點起是營業時間,不一會,就有幾批年輕人前來,他們在門口換上鞋套、用免洗酒精給雙手消毒、去前臺點上飲品,就可以開始「擼狗」了。
在鄭州,最少不了的寵物咖啡館就是貓咖。花園路國貿寫字樓及附近,就有十幾間貓咖。小雯從2013年就開始經營貓咖,算是鄭州市內的首批。5月8日上午11點,記者來到這家貓咖,剛剛營業,店內大貓小貓或仰或臥,慵懶地攤在貓爬架或地板上,好像還沒從瞌睡中醒過來。店內只有小雯一人麻利地忙來忙去。
在企查查中搜索關鍵詞「寵物咖啡館」,河南商報記者發現,全國範圍內有853家符合條件的企業,這還不包括以其他註冊形式進行經營的寵物咖啡館。
怎麼想著去開這麼一家投入成本大、且品種特殊的寵物屋呢?
羅家言說,最開始,他們希望這個寵物屋,能為很多不方便養寵物的家庭,提供一個有愛的、與小動物接觸的場所:「特別是一些小孩子,很多都很想養寵物,但是家裡條件不太允許。」羅家言解釋道:「來我們的寵物屋,他們可以跟小狗、小鴨子近距離接觸,同時,父母也可以陪同小孩和寵物玩樂,也能加深親子關係。」
同時她還聯想到,前幾年在國外上學,每學期期末考試前,學校都會組織校園農場活動,與小動物接觸,緩解考前焦慮。自家寵物的存在,給客人們帶來更多安慰,羅家言和夥伴們覺得,寵物咖啡館被賦予更多的意義。
「城市越大、壓力越大,更多年輕人願意選擇養寵物作為陪伴,如果沒有條件,就願意去寵物咖啡館消費,在寵物身上找尋溫暖。」一位來寵物咖的年輕女生對河南商報記者說:「我願意在『毛茸茸的朋友』身上花費更多的錢。」
在一個團購APP上,河南商報記者看到了很多消費者對寵物咖啡館的評價,大多數消費者,都會對店內萌寵提供的「陪伴」服務表示滿意,一位消費者還留言,稱自己近日工作壓力大,生活中也遭遇不順,來到寵物咖內,摸著寵物軟軟的貓、看到它們單純又治癒的笑容時,心一下子被溫暖了,覺得有束光照了進來。
河南商報記者探訪了鄭州市內多家寵物咖發現,店主基本都是90後。
常清璇和袁白才20出頭,還有兩個月才大學畢業,據了解,她們在大三時,在重慶首家狗咖做兼職,那時是2018年5月。
「快畢業了,我們想嘗試自己創業。因為之前在狗咖兼職過,又很喜歡狗,所以就想把創業的項目與自己喜歡的東西結合在一起。」袁白告訴河南商報記者。
在鄭州,寵物咖啡館可以算是「舶來品」,現在在經營的店主,多多少少都學習了其他城市的經驗和模式。羅家言說,當她和夥伴們有了開寵物咖的想法後,一位夥伴專門去上海學習。包括經營貓咖已經七年的小雯,最初的概念,也是弟弟在上海反覆體驗和學習才獲得的。
常清璇和袁白更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僅僅憑藉對狗的喜愛和一些兼職經驗,就孤軍奮戰,來到人生地不熟的鄭州,帶著六隻狗子從零打拼。
河南商報記者發現,鄭州市的寵物咖啡館消費模式比較單一,基本上大同小異:客人進店一般會有固定的門票費或者最低消費,消費內容通常是飲品和甜點。
小雯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貓咖2013年開業至今,自己也算見證了寵物咖啡館在鄭州市的發展。現在,貓咖遍地,但她覺得,寵物咖的生意並沒有想像中好做:「我都不知道,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想開寵物咖。」小雯苦笑了一下。
在很多人眼中,開寵物咖啡館總會帶些文藝和閒適,店主們身穿好看的圍裙,悠閒地調配飲品,陽光透過玻璃窗,灑進店裡,看著寵物們玩鬧,輕鬆地掙著錢。
可真當理想照進現實,收穫滿滿的,是一地狗毛、鴨毛和貓毛。
店主們不約而同的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店內最大的開支,就是寵物們的花費。除了它們的口糧,平時還需要洗澡、打掃衛生。羅家言的店裡僱了幾位員工,即使這樣,她也需要時常巡店。
常清璇和袁白更有發言權,兩個二十多歲的小姑娘,才開店沒兩天就趕上疫情,零收入三個月不說,過年也沒有回家,在店裡打地鋪照顧六條狗子,還硬生生的學會了做飯。
「日常對於寵物的照顧還不算什麼,最怕的就是寵物們生病。」在鄭州經營貓咖的劉念念說,寵物沒有醫保,一生病,錢譁譁地投,一個月的收入很可能就沒了。
「如果再與客人有一些糾紛,那情況更糟。」袁白說,雖然有進店須知,她們也就可能發生的情況進行告知,但避免不了意外的發生。
據悉,在今年疫情重創下,天津一家貓文化咖啡館,通過做抖音和直播,尋找到了新的出口。抖音粉絲達一百餘萬、獲贊近千萬,門店地址瀏覽量達近3億次,僅營業20天,就做到了大眾點評全天津熱門排行榜的第一名。
如今,寵物咖啡館在鄭州越來越多,競爭日益激烈,店主們如何做出差異化,打出獨特的品牌效應?店主們是否考慮利用新媒體手段,做店鋪的線上品牌運營?
劉念念說,她註冊了抖音帳號,運營才一個月,只發些養貓的小知識,就已經擁有三萬多粉絲。劉念念告訴河南商報記者,她的愛人之前學過剪輯視頻,偶然發了視頻試水,沒想到成績還不錯:「就是精力不夠,想好好運營,但是拍素材再剪輯,有點費時。」
河南商報記者了解到,精力不夠成為制約鄭州市內寵物咖啡館開展線上運營的掣肘,目前,各種寵物咖都是由個體經營,很多店主本身年齡偏小,之前沒有相關經驗,對於店面管理層面,沒有系統的全面的規範。
羅家言說,柯柯柴屋運行了公眾號,針對店鋪舉辦的活動做一些線上互動和宣傳,除此之外,對於其他形式的宣傳,沒有做過多關注。
談及對目前店面的維護,幾位店主基本都表示,先照顧好眼前。工作量太大,還沒到營業時間,店主們通常抓緊時間收拾衛生,儘量減少寵物產生的異味;到了營業時間,一方面要看著客人與寵物的互動、一方面還要做飲品食物、另一方面還要處理各種瑣碎的突發情況。
袁白說,因為店面小,她們經歷了前來排隊的客人在門外等的太久而給的差評。寵物咖啡館這種寵物經濟下的新業態,哪怕在鄭州出現時間已不短,但發展狀態還顯得有些「佛系」。(文中羅家言、袁白、常清璇、小雯均為化名)
(編輯 吉倩倩 吳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