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月島主
來源 | 創業投資家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煩惱。但我們驚訝的發現,寵物與咖啡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事物相結合,竟然可以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文中所說各自行業內的弊端,它們竟可以做到完美的互補。
01:寵物與咖啡
何為人生贏家?是當上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麼?不是,這個梗已經過時了很久了。現如今對於人生贏家有一個新定義,年紀輕輕,貓狗雙全。
現如今社會節奏快,生活壓力大,與寵物相處成為了人們的一種解壓方式。或許是人與人的關係過於複雜,人和動物之間的情感就顯得更加簡單純粹。這種情感在中國尤為明顯,中國人對寵物尤其貓咪和小狗是真愛,平均每6戶人家就有1家人擁有小狗或小貓。中國也是理所當然的寵物大國,正處於寵物市場高速發展的黃金時代。據一組數據顯示
2010年-2016年,中國寵物行業年複合增長率為39.1%,成為各消費品行業增長之首,2016年以後,年均增速仍可達25.85%。2018年,中國寵物市場規模已接近2000億元,年複合增速超過30%,成為了資本垂涎之域。
好,寵物市場先說到這裡,我們將目光轉向另一個行業。
「有些人表面上光鮮亮麗,背地裡卻連車釐子都吃不起。」這句玩笑話今年在社交平臺上火爆異常,實現「車釐子自由」已經成為了實現財務自由的必經之路,成為了人們自我鑑定是否混得足夠好的新標準。與之對應的,這條必經之路上的另一階段,叫「咖啡自由」。
何為「咖啡自由」?是指個人收入較為可觀,可以隨心所欲地享受咖啡。當代年輕人也越來越愛喝咖啡了。悠閒的午後,慵懶地窩在咖啡館裡,品味一杯香濃醇厚的咖啡,實在是一種極品享受。
我國咖啡消費起步晚,但是發展快。根據2018年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咖啡廳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近年來我國咖啡消費量增長迅猛,2013年以來均保持10%以上的增長。2017年中國咖啡消費量為3655千袋,同比增長了29.0%。
星巴克等知名咖啡品牌可謂人盡皆知,中國搖身一邊成為咖啡消費大國。作為咖啡的線下產物,咖啡館的崛起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如下圖所示,我國咖啡廳數量增長增長十分迅速,2007年約有15906家,到2012年,快速增長到31794家,2018年咖啡廳數量則達到了140000家左右,十年左右的時間,翻了九倍。
寵物市場與咖啡館這兩個行業雖然前景光明,卻都存在自己的弊端。寵物行業中主要是對於消費者而言,養寵物不僅需要高成本,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與時間,這讓許多愛貓愛狗人士有心無力,只能望而卻步。
而咖啡館行業的主要問題則在於自身,傳統的快消咖啡、休閒咖啡雖然大量崛起,遍地開花,但真正盈利的咖啡館卻僅佔僅佔30%左右。究其原因,同質化嚴重是個問題,如果不具備自己的特色,很容易在這股咖啡洪流中被淘汰。
不同的行業,不同的煩惱。但我們驚訝的發現,寵物與咖啡這兩個看似不相關的事物相結合,竟然可以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上文所說各自行業內的弊端,它們竟可以做到完美的互補。
這個奇思妙想的產物,就是貓咖。
02:新生兒「貓咖」
貓咖,顧名思義就是以貓咪為主題的咖啡館。在這裡喝咖啡倒成了其次,貓咪才是主角,顧客所追求正是與貓咪玩耍的快樂。
最早在2000年前後,臺灣就出現貓咖的形式,真正興起則是在日本,流行原因說起來則有些傷感。不僅是因為日本人對於貓咪的喜愛,更是由於孤獨感。日本號稱世界上孤獨感最強烈的民族,有三分之一人獨自生活,而且日本很多公寓不能飼養寵物,在大城市生活的日本人,一日之內不與任何人交流就可以「完成」自己的生活,這就是貓咖啡館之所以流行的一個重要原因。
貓咖在中國內地流行則是近幾年才有的趨勢,當然各位不必憂慮,貓咖在中國的爆紅,更多的是因為愛貓人士的喜愛。俗話說的好,何以解憂,唯有吸貓,吸貓一時爽,一直吸貓一直爽。貓和狗作為寵物界的霸主,擁有大批忠實擁躉。
看到這裡有朋友也許會有疑問,為什麼是貓咖而不是狗咖呢?這主要是還是在於兩者與咖啡館的契合程度。咖啡館的環境一般優雅而安靜的,比較符合貓咪高貴冷豔的氣質,而且貓是比較順從的動物,叫起來也不喧鬧,貓咪的接觸過程確實能改善人們的消極情緒。
貓咪療法已被證明是一種可以減輕壓力並改善情緒的方式,符合大部分朋友想要達到減壓的初衷,溫順的貓咪搭配一杯咖啡,簡直絕配。
而小狗的性格則太過熱情,去咖啡館擼狗有反被狗擼的風險,況且小狗還有噪音威脅,一隻小狗叫喚,十幾隻跟著一起叫,那酸爽,簡直不敢想像。
說回貓咖自身的優勢。前文也提到過,對於一部分寵物愛好者來說,飼養寵物的各項成本過大讓他們不得不放棄養寵物的夢想,而貓咖則成為了他們的天堂。
這裡環境優雅,有各種品種的可愛貓咪,貓奴們可以與貓咪親密無間的相處,並且不用擔心貓咪吃喝拉撒各種問題,咖啡館的工作人員會給予貓咪們專業的照顧。
而對於咖啡館來說,貓咖的定價相對於傳統咖啡館要略高一些,收入也更高,但市場依然火爆,因為貓咪主題的咖啡館本身就是特色。
顧客大都是寵物愛好者,他們願意為了與貓相處付出更多費用,給咖啡館提供了穩定的客源。
貓咖的出現,一舉兩得,抓住了兩個產業的痛點。現如今貓咖的火爆程度也是顯而易見的,據不完全統計,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平均貓咖數量已超過百家。
二三線城市的貓咖發展速度也不遑多讓,迎來了從無到有到繁華的蛻變。
就拿島主所在的城市長沙來說,根據相關報導,短短兩年之內長沙已經新開了不下十家貓咖。
作為長沙貓咖界的前輩,喜地私館貓咖時代館主越雅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從2012年開店到現在,店內會員累計超過萬人。」而另一位貓咖界的新人,位於華創國際廣場、開業不足半年的貓大力貓咖餐廳負責人吳佳煌也向記者透露,開店兩個多月,營業額已經超過40萬。
貓咖的春天,真的要來了麼?
03:隱藏的危機
一個新產業的崛起,伴隨著強烈的新鮮感,吸引大眾的好奇心,勢頭猛烈是有可能的。但隨著產業進一步發展,監管機制的完善與力度上升,許多與之相關的問題也會漸漸顯現出來。貓咖繁榮昌盛的背後,同時暗藏著危機。
貓咖的隱患,與它的崛起一樣,歸根結底就是一個字:「貓」。
前問也提到過,養寵物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普通人連養一隻貓都要傷透腦筋,更何況貓咖一次性要養數十隻貓。
打疫苗,餵貓糧,鏟屎,消毒,修建毛髮,定期檢查,養貓是個細緻無比的工程,需要大量人力無力,因此貓咖運營成本是相當高的。
除了讓貓生活的幸福快樂健康,咱們人的安危更是不容小覷,貓咖的收入來源主要還是靠食物飲品,而衛生與食品安全問題則成了重點。在全都是貓咪的咖啡館裡,如何保證端上來的食品是乾淨衛生的呢?社交平臺上就有不少消費者提出了對於貓咖衛生的質疑,比如店內有異味,到處是貓毛之類。再加上有些消費者自己本身就沒有經過消毒處理,交互傳染的風險是極高的,也許是人傳貓,也許是貓傳人,甚至是貓傳貓,人傳人。
如何系在貓咖制定規範統一的制度確保貓和人安全衛生問題,這是貓咖店主面對的難題。
最後,貓咖店主基本上都是寵物愛好者,他們對於貓的照料是專業悉心的。但貓咖作為時下前景被看好的產業,這塊蛋糕是很大的。不乏有投機者出現,他們對於貓一竅不通,只為了蹭熱度謀利,毫無責任心可言,武漢就出現貓咖倒閉,數十隻名貓被鎖店內,無人照料的慘狀。這不僅是經濟問題,更涉及道德問題。開設貓咖資格審核,對於貓咪保護,相應的監管機制都應該完善。畢竟貓咖是因為熱愛而產生的產業,貓咪是可愛的生命,而不是冰冷的賺錢工具。
各位朋友,你對於貓咖看法如何,歡迎留言分享。
參考資料: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咖啡廳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三湘都市報:《長沙咖啡館業態升級 「貓咖」已有約10家》中商產業研究院:《星巴克關閉店面 深度剖析中國咖啡廳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百度百科:貓咪咖啡館貓與愛的世界:《武漢貓咖倒閉,數十隻名貓被鎖店內,無人照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