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經濟學」盛行,請寵物幫忙賺錢
長沙咖啡館業態升級,「貓咖」已有約10家 價格高出三成,衛生及安全也有爭議
消費者在店內享受與貓咪的美好時光。
■記者 朱蓉 實習生 黃亞蘋
胖乎乎的英國短毛貓、懶洋洋的布偶貓、溫順黏人的加菲貓……如今,隨著憨態可掬的貓咪受歡迎程度越來越高,能夠一邊用餐一邊與各個品種的貓咪來個近距離接觸的「貓咖」也開始成為時尚新貴,受到年輕人市民的喜愛——作為一種治癒系寵物,貓咪開始成為文藝青年們去咖啡館的另一個理由。
不過,當「寵物不得入內」的餐廳與貓咪結合而產生化學反應,貓咖也因為其衛生以及食品安全問題受到不少消費者的質疑。如何才能完善貓咖業態,而貓咖是否又是傳統咖啡廳的升級首選?
傳統咖啡店遇冷
請來貓咪幫忙
4月7日下午,儘管是工作日,但在萌喵咖啡屋內仍有十多位消費者在店內享受與貓咪的美好時光。一位正在店內「擼貓」的白領周小姐表示,她是萌喵咖啡屋的常客,周末「爆滿」幾乎是這家店的常態。
事實上,在傳統咖啡館業態疲軟、兩極分化嚴重的狀況下,一種以貓咪為主題的咖啡館正在長沙的街頭悄然興起,貓咪咖啡業態或成為一種咖啡館的升級,吸引了眾多消費者到店消費。
《2015年中國咖啡行業調研報告》顯示,中國咖啡館數量從2008年的2萬餘家增至目前的10餘萬家,其中盈利的咖啡館僅佔30%左右。
「在中國,咖啡正經歷從商務咖啡到主題咖啡的業態升級。傳統的快消咖啡、休閒咖啡在長沙已是遍地開花,缺少特色所以業績也不太理想,但主題咖啡勢頭正猛,是咖啡業態中衍生出的一個細分市場。」一位業內人士坦言。
「貓咖模式最早發源於中國臺灣,爆紅應該是在日本。2014年在網上看到貓咖的形式很有創意,才開始著手開店。」萌喵咖啡屋店主李晶向記者回憶起他的開店經歷,「開始貓咖裝修的時候只知道長沙有一家貓咖,沒想到這兩年一下子開了很多家。」據記者不完全統計,以萌貓咖啡屋、喜地私館貓咖時代為例,長沙的貓咪咖啡館已有約10家。
在記者的隨機採訪中,60%的消費者均表示去過貓咪咖啡館,工作壓力大、沒時間照顧寵物成為他們願意去貓咖消費的主要原因。「貓咪咖啡館的貓咪品種豐富,一些名貴的貓自己買不起,但貓咖可以滿足我對寵物貓的所有需求。」從事傳媒行業的趙小姐向記者說道。
「從2012年開店到現在,店內會員累計超過萬人。」喜地私館貓咖時代館主越雅潔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透露。此外,位於華創國際廣場、開業不足半年的貓大力貓咖餐廳負責人吳佳煌也向記者透露,開店兩個多月,營業額已經超過40萬。
一組組驚人的銷售數字無不在說明,貓咖在近兩年來發展迅猛,且越來越受到消費者的歡迎。
價格媲美星巴克
食品安全惹人憂
如今,去貓咖「擼貓」,然後拍照發朋友圈是一件值得「曬」出來的時髦事兒。儘管如此,貓咪咖啡館內售賣的單品價格往往高於市價,也有消費者表示有些吃不消。以貓大力貓咖餐廳為例,店內一杯抹茶拿鐵售價為48元,與星巴克同類單品34元的價格相比,還高出近三成。
「產品價格確實比市均價要高一些,應該跟星巴克差不多吧,貴出來的一部分只能算作玩貓的門票,不然我們沒法支付高昂的開銷。」在記者的採訪中,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店主如此表示。
除了價格相對較高之外,貓咪咖啡館的衛生以及食品安全問題同樣引起不少消費者的質疑。
一位長沙市民在某貓咖體驗後就向記者吐槽,咖啡店面積不大,貓卻有一二十隻,進門之後一股濃鬱的動物氣味迎面而來,「儘管貓咪的指甲都剪得很短,但餵貓的時候稍不留神,它的牙齒可能就會掛到你。」
採訪中,記者發現,在喜地私館貓咖時代,消費者不需要做任何消毒措施便可進入消費,儘管越雅潔表示每隻貓都會進行嚴格的消毒以及定期檢查,但還是有消費者對貓咖的環境衛生問題擔心。「貓爬來爬去的,總覺得不太乾淨。」暱稱為快樂人生_2959的食客在某大眾點評軟體上寫下了這樣的評論。
此外,儘管貓咖都禁止到店自帶食物餵貓,有的甚至禁止16歲以下未成年人到店消費,但據記者觀察發現,在不少貓咖內,被當作「侍應」的貓咪通常呈現出一種疲憊之態,有些即使你把食物放到它嘴邊它也愛理不理。「有些貓確實很累,一些顧客還絲毫不考慮貓的感受強行將它們抱起。這些標榜高冷、傲嬌的貓咪,也在貓咖內被強行馴化了。」愛貓人士黃小姐說出了自己的無奈。
競爭壓力雖大
前景仍被看好
「開一個貓咖只能說緩解了養貓的壓力,賺不到什麼錢。」長沙喵倉見負責人表示,貓糧、零食、定期體檢等,一隻貓的月開銷往往超過千元,若加上店面的消毒、門面、人工等,開銷就更大,「而且到了雨季,就算是周末,貓咖的生意也不是特別好。」
儘管如今長沙的貓咖已呈現出「遍地開花」的態勢來,但實際上,貓咖的生意也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好做。在記者的採訪中,多家貓咖的負責人均表示開貓咖目前只能達到收支平衡的狀態。「即使旺季月營業額有十萬左右,月盈利也不超過20%。比起上班的白領,我們才是真正的貓奴。」萌貓咖啡館店主李晶笑言。
他表示,「無論是什麼產業,在爆發期後都會面臨行業洗牌。隨著長沙貓咪咖啡館的競爭加劇,擁有自己的特色才能佔據較大的市場份額。」目前,在萌貓咖啡館的一樓,李晶已嘗試打造小型「狗咖」,這是他轉型的第一步。
「目前貓咪主題咖啡館還是一個小眾市場,治癒系的貓咪作為許多消費者放鬆壓力的新對象,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高。」越雅潔對記者說,「今後我們會更加關注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並且提供定製化服務、完善周邊產業,只有這樣才能滿足顧客的多元化需求。」
「消費人群很多,蛋糕很大,一個人也吃不完。」吳佳煌這樣描述他認為的貓咪主題市場,「其實現在很多一線城市貓主體餐廳很多,越來越多人愛貓、了解貓,這個市場就在競爭中越來越規範與完善。」
聲音
貓咖興起的背後
是「親密經濟學」
與隨處可見遛狗一族牽出門的各品種的狗相比,貓更加神秘且少見。貓咪的主人戲稱自己為「鏟屎官」,更從側面反映出這種動物的並不「平易近人」。
長沙某貓舍負責人朱先生在接受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就表示,「貓咖的形式,讓不少名貴、高冷的貓貼近了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而貓作為一種半馴化的動物,一般擁有自己的思考,與人的相處也不會過於親密,所以成為寵物主題餐廳的首選。」
長沙小動物保護協會負責人殷瑛則認為,寵物市場的不斷升級間接刺激了消費市場。據她介紹,近兩年來,長沙養貓的人增加了30%左右,「可愛的小貓給他們帶來的視覺衝擊促使養貓一族越來越多,而很多人養寵物時追求品種,供給市場的壯大也間接刺激了消費市場的擴張。」
對於各類主題餐廳、咖啡館中,為何貓咖近兩年來快速發展,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心理諮詢中心主任、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胡健認為,這與當今社會人與人之間信任感、親密度越來越薄弱不無關係。她認為,如今社會要求人要獨立,導致人們很難把自己脆弱的一面展示給他人,但其實人在脆弱時是需要陪伴的,「貓是比較順從的動物,叫起來也不喧鬧,它的觸感像毛絨玩具一樣讓人覺得舒服,貓咪的接觸過程確實能改善人們的消極情緒。」
延伸
王思聰愛犬「王可可」
微博擁有210萬粉絲
除了在貓咖、狗咖裡邊是主角,萌寵們在網絡上也是絕對的主角,吸粉能力和吸金能力都是「槓槓的」。
微博人氣博主「回憶專用小馬甲」,靠記錄狗和貓的日常生活,已經擁有了2784萬的粉絲,廣告接到手軟,同時也出版了書籍,受到廣大粉絲的追捧。業內人士稱該博主年收入已破百萬。
而一些名人養的狗,也是靠「賣萌」為主人吸金無數。如韓寒的狗狗「馬達加斯加」,微博上擁有334萬的粉絲,每次韓寒有電影上映或者參加各種活動,「小馬達」都會站臺,為主人聚攏人氣。
被稱為「國民老公」的王思聰,他的愛犬王可可被稱為「狗生贏家」,微博上擁有210萬的粉絲。王可可除了每天在微博上曬曬自己的「名媛」生活之外,也時不時替主人打打廣告,宣傳自家的寵物店和網絡平臺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