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08」號白鶴連續兩年從俄羅斯飛抵鄱陽湖的報導,引發了廣泛關注。近年來,江西的自然生態環境日漸趨好,除了白鶴等國際瀕危遷徙鳥類對江西青睞有加外,還有不少中國特有鳥類生活在江西境內,如擁有「鳥中熊貓」之稱的中華秋沙鴨和「雉類王國中的名角顯貴」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等。
鳥類資源是重要的生態旅遊資源。江西省科學院生物資源研究所副所長、江西省動物學會副理事長戴年華研究員表示,豐富的鳥類資源將極大地推動江西省「綠色生態」休閒旅遊事業的發展。
經過多年的觀察和研究,戴年華向《江南星期6》的讀者們推薦了6大觀鳥勝地。
NO1 鄱陽湖
招牌鳥:鶴、鸛、雁、鷸
鄱陽湖是江西乃至中國和全球最重要的鳥類聚集地。鄱陽湖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泊溼地,夏季,迎接來自東南亞等地的百萬隻夏候鳥繁衍後代;冬季,吸引來自西伯利亞和中國北方地區數量龐大的冬候鳥種群棲息。
每年秋冬枯水季節,鄱陽湖地區顯現大面積淺水湖灘,大量水草、魚蝦、螺蚌等為各種鳥類提供了豐富的食物。百餘種、數十萬隻候鳥飛到鄱陽湖棲息越冬,其中佔全球數量95%的白鶴、90%的東方白鸛、70%的小天鵝、60%的鴻雁、50%的白枕鶴等,都把鄱陽湖作為越冬的主戰場,越冬候鳥的數量之大和珍稀種類之多在全球絕無僅有。
江西省12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鳥類中,除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中華秋沙鴨、金雕、白肩雕、白尾海雕外,其他均與鄱陽湖有關。2013鄱陽湖國家溼地公園帳篷觀鳥節,已於11月8日在鄱陽縣開幕。
最佳觀鳥時間:11月至翌年3月
NO2 婺源
招牌鳥:黃喉噪鶥、白腿小隼、鴛鴦
婺源縣近年來有觀察記錄的鳥類有17目53科252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野生鳥種有中華秋沙鴨、白頸長尾雉和黃腹角雉;國家Ⅱ級保護的有20多種,如鴛鴦、白鷳、勺雞、白腿小隼、林雕、烏雕等;省級保護的有50多種,其中黃喉噪鶥華南亞種是婺源特有的珍稀近危鳥種。
婺源的鴛鴦湖是亞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野生鴛鴦越冬棲息地,被海內外媒體譽為「生態奇觀」,每年來此越冬的鴛鴦數量都在3000隻以上,並在次年5月飛回西伯利亞和長白山。越冬的中華秋沙鴨已增至60隻。婺源常見的白腿小隼,是婺源的明星鳥,來婺源觀鳥拍鳥的,莫不以此為目標鳥。此外,還有白頸長尾雉、白鷳、
褐林鴞、花頭鵂鶹、領鵂鶹、斑頭鵂鶹、鷹鴞、壽帶、灰卷尾、黑枕黃鸝、灰腹鷹、短
尾鴉雀等,棲息於大片天然次生常綠闊葉林生境。
最佳觀鳥時間:5~7月、11月至翌年2月
NO3 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招牌鳥:黃腹角雉
武夷山脈享有「華東屋脊」之稱,保護區內最高峰為2160.8米,因海拔高差大,保護區內的鳥類呈明顯垂直分布狀,觀鳥者可以觀賞到不同種類的林鳥。當然,最有名的當屬黃腹角雉。保護區內的鉛山縣被授予「中國黃腹角雉之鄉」稱號,目前有黃腹角雉500多隻。
因此,觀鳥界有「在武夷山遇不到黃腹角雉就等於沒去過武夷山」的說法。其他特色鳥種還有白眉山鷓鴣、白頸長尾雉、大黃冠啄木鳥、點胸鴉雀、褐灰雀、勺雞等。曾有觀鳥愛好者在江西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創造了6天目擊100種鳥的記錄。
最佳觀鳥時間:5月
NO4 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招牌鳥:白頸長尾雉
保護區位於九嶺山脈中段,森林覆蓋率達95%,地帶性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完好,是鳥類棲息繁衍的理想王國。保護區堪稱雉類樂園,棲息有白頸長尾雉、黃腹角雉、白鷳、勺雞、灰胸竹雞等多種雉類動物,多達上千隻的白頸長尾雉是目前中國發現最大的野生種群。
因此,該保護區被《亞洲鳥類紅皮書》列為雉類重要的分布區之一。此外,還有鴛鴦、黑鳶、蒼鷹、赤腹鷹、鳳頭鷹、松雀鷹、灰臉鵟\鷹、紅隼、紅腳隼、灰背隼、小鴉鵑、斑頭鵂鶹、鹰鵰、雀鷹、仙八色鶇、小鴉鵑等國家保護鳥類。
最佳觀鳥時間:11月至翌年2月
NO5 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招牌鳥:海南虎斑鳽、斑頭大翠鳥
九連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保存有較大面積的原生性常綠闊葉林,素有「生物資源基因庫」之美譽。保護區因斑頭大翠鳥和世界極度瀕危、中國獨有的海南虎斑鳽而盛名。除此之外還有黃腹角錐、白鷳、鴛鴦、黃嘴慄啄木鳥、領雀嘴鵯、長尾縫葉鶯、紅頭山雀、黑領椋鳥、暗綠繡眼鳥、白喉紅臀鵯、樹鷚、紅頭穗鶥、白鶺鴒、黑喉紅臀鵯、東方大葦鶯、白眉姬鶲、黃眉姬鶲、絲光椋鳥等鳥類236種鳥,堪稱「鳥類的天堂」。
最佳觀鳥時間:5~7月
NO6 遂川「千年鳥道」
招牌鳥:棕三趾鶉、毛腳燕、鱗頭樹鶯
千年鳥道(也稱「遂川鳥道」),中國第二大鳥道,位於遂川縣西南部,包括營盤圩鄉、戴家埔鄉和高坪鎮等數個鄉鎮,面積達5000萬公頃,是途經華中地區遷徙鳥類的必經「隘口」,也是遷徙鳥類往返俄羅斯、中國北方地區與東南亞乃至澳大利亞、紐西蘭等路線上的關鍵點之一。
每年夏秋交替,來自內蒙古草原、華北平原的數十萬隻候鳥開始集群往江西遷飛。在山脈的指引下,候鳥們會在遂川短暫的停留。一旦低溫襲來,伴隨著強勁的氣流,鳥群便飛躍羅霄山脈,振翅南飛。年復一年,路線不改。這些天空中自由的精靈,在群山間演繹著遷徙的史詩。據當地野生動物保護站工作人員統計,遂川鳥道面積達5000公頃,「過路」的鳥類有近160種。其中,有棕三趾鶉、毛腳燕、鱗頭樹鶯等受國家保護的珍稀鳥類達30多種。
最佳觀鳥時間:3~4月、9~10月
策劃/記者陳明華 文/記者石鵬 實習生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