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忙忙碌碌,回家後還要面對雜亂的房間,人只會感到越來越壓抑。我們從小就被教育要注意衛生,但是後來面對繁忙的生活,很多人選擇了買買買的解壓方式。家中的東西越來越多,空間越來越小,顯得雜亂無章,影響心情。
斷舍離的生活方式就這樣進入大眾視野,通過對物品的斷舍離,來獲得內心的平靜和安適。定期對這4件東西斷舍離,家庭空間越過越大。
1、過期或臨期的藥品/食品/化妝品
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時效性短!有藥品需求的時候會很急,但是買了之後,可能過幾天病好之後,那些藥品就被遺忘在藥箱裡了。想吃零食的時候恨不得把超市搬回家,但可能開了袋之後,還沒吃完就不想吃了,最後這些食品就被拋棄在一邊,可能直到過期自己都沒發現。
化妝品也是如此,有時候買的護膚品贈送的小樣能放到護膚品用完還沒開封,有時候買的口紅不符合自己的預期也會被放在一邊。這些既然不用還是別讓它們佔用空間了。
2、配件/說明書
有時候買東西經常會收到一些相關的配件,比如買家具贈送的螺絲刀,買衣服贈送的備用紐扣。留之無用,棄之可惜,可能隨手一放就忘了扔哪了。與其讓它們佔用空間,還不如趁早把它們送給樓下的垃圾桶。
還有各種商品的保修卡、說明書等,定期整理,別讓它們在抽屜的角落裡接灰塵了。
3、小件贈品
商場贈送的那套所謂「骨瓷」茶具,加油站贈送的那個劣質玻璃盤子,藥房贈送的那個印著潔爾陰廣告的保溫杯——這些東西放著佔地,外觀低劣也就罷了,材質還未必符合食品要求,真是實打實的雞肋。你真的會用嗎?
4、舊衣鞋帽
不穿的衣服應該早點扔掉,不要想著,沒準以後還有機會穿一穿。甚至那些已經穿不進去的衣服,都會想著,沒準我減肥成功了還能穿。想什麼呢,減肥前的衣服已經配不上現在的你了。
斷舍離的人生,足夠讓人清爽自在。通過日常的收拾整理,改變意識,脫離物慾和執念,擺脫太多的物質束縛,生活才能更加簡單、自由和舒適。
2020年快結束了,如果你還被困在繁瑣苦悶的生活中,不妨來靜下心來閱讀山下英子的《斷舍離》,你會從中發現一種新的生活方式。做物質的減法,精神的加法,才能重拾輕盈精緻的人生。很多時候,每一次斷舍離,可能就意味著一次新生。
也正如山下英子所說:表面上看,斷舍離是一種家居整理的收納術,從深層次來看,這是一種活在當下的人生整理觀。扔掉看得見的東西,改變看不見的世界。斷舍離的主角並不是物品,而是自己,而且時間軸永遠是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