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英子的「斷舍離」理念風靡了中國,那她自己家是什麼樣子的呢?尤其廚具、電器、餐具,還有各個角落裡的油煙和汙漬。今天,整理控小編帶你去看一看山下英子家的廚房。
1.物品觸手可得
一觸即得,不費工夫的廚房
要嚴格控制餐具數量,僅保有稱心如意並願意珍惜的餐具。只要餐具數量不多,即使不逐一對號入座,餐具櫃也會清爽整潔。
「展示性收納」更易取出
上層是九穀燒的「華泉」。中層左側是我喜歡用的九穀燒,右邊的木碗是輪島(日本石川縣北部的城市,漆器製造業發達)漆器。下層左側是德國產的白瓷,右側是泰國青瓷。
2. 7∶5∶1 法則營造雋美空間
水平臺面清潔齊整
這就是前面提到的「水平面上一柄壺」的廚房。合理的美的廚房,看不見的收納要佔七成,看得見的收納佔五成,展示在外的收納佔一成,即「7∶5∶1 法則」。
凸顯物品之美
這柄因其優美的形體曲線而吸引我購買的燒水壺,是價值1 萬日元(約合600 元人民幣)的禮品。我將其單獨擺放在空無一物的廚房空間,使日常用具也如藝術品般被凸顯出來。
3.捨棄抹布
廚房裡晾掛著幾塊抹布很不雅觀。另外,抹布無論從哪個方面講都是個極費工夫的麻煩的存在。因為在擦拭餐具或操作臺後,又會衍生出洗晾抹布這一項善後工作,成了善後之後的善後!
紙巾的優點是用完就扔。我們可以用紙巾擦完盤子再擦操作臺或灶臺,進行多次利用,最後把它扔進垃圾箱,而抹布就沒有這種多用功能。
隨處放置紙巾
在用水處周邊、灶臺周邊等紙巾使用頻率高的地方放置紙巾。可將其與碗、擦絲器、起子等一起收納於水槽下的抽屜裡。
汙漬當場擦淨
紙巾應在需要時觸手可得,因此要在水槽下、灶臺旁、櫥架上等多處放置。
4.冰箱收納妙招
食材在冰箱內一元管理
米、乾貨、調料……所有食材基本上都在冰箱裡一起管理。不受溫度、溼度變化的影響,對經常不在家的我極為適合。
按展示的感覺擺放
將調料瓶或塑料瓶擺放到門擱架上時要有展示意識。瓶與瓶之間稍稍留有間隔,每個瓶子就會擁有自己的「居所」。
夾子也在冰箱裡隨時待命
封袋口用的夾子預先夾在冰箱門擱架上。使用強力專用夾,較厚的袋子也能夾緊保存。
5.輕鬆取得的展示性收納
將切奶酪用的小砧板與鍋墊、防熱手套並排掛在操作臺上方牆面,方便單手輕鬆取下。切菜切肉也可以用這種小砧板。砧板用後經過清洗控水,只需再掛回原處,不需要靠在其他地方晾乾,真是輕鬆極啦!如此做全不費力,可永葆清潔。
展示性收納品掛於開闊空間
無論多精美的珍品在擁擠雜亂的空間裡也會失去存在感與品質。於開闊處簡潔一掛,讓討人喜愛的小砧板更加出彩。
6.不備賓客專用餐具
用好東西,會提升自我認知及自信,相信「自己值得用好東西」!相反,認為東西太好還是不用為妙的人,則給自己貼上了「不配用好東西」的標籤。
把賓客專用的高級盤子杯子從櫥架上取下來,毫不吝惜地使用吧!有客人時,只需將平日裡用的高級餐具拿給賓客使用即可。
7.將垃圾箱收納於水槽下
垃圾箱置於水槽下的抽屜內
將垃圾箱置於產生廚餘垃圾最多的水槽下的抽屜內。最適合做垃圾箱的是花店的正方形紙袋,穩定性好,大小合適。紙袋一旦髒了,它的使命也就結束了。
別吝惜袋子
廚餘垃圾產生後馬上將它裝進小塑膠袋,即便袋內還有空間也要馬上封口並扔進垃圾箱。這樣廚餘垃圾暴露時間短,不會散發異味。
以上這些內容都來自山下英子的最新力作《簡單斷舍離生活:東西越少,內心越豐盛》。山下英子在這本書裡首次公開了自己的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