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星河融快(ID:rongkuai888),作者:李瑤。
美國企業家與風險資本家、Paypal聯合創始人Peter Thiel曾說:「實際的風險投資回報是符合冪律分布的。」更準確地說,這是符合長尾分布的,這一規律不僅適用於投資回報也同樣適用於估值分布。比如我們之前統計的103個獨角獸企業中,估值前十名的總數為1971億美金,佔所有獨角獸估值的54%。而其中估值680億美元的Uber就佔了總數的19%。
在這103個獨角獸企業中,估值在100億美元以上的只有8個,在交通出行、社交和旅遊三個板塊就有Uber、Airbnb、Pinterest三家,足以看出這三個領域的熱度。今天我們來分析梳理一下這個領域,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在出行交通和社交領域,中國的投資者一直在積極開拓海外市場。阿里巴巴和騰訊無疑是最活躍的投資者,他們都投資了Uber最大的競爭對手Lyft。而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巴巴還投資了「美國微信」Tango。那麼我們接下來我就先做一個整體的分析。
1. 共享經濟是這兩年來最熱的詞了,代表企業Uber、Airbnb也是美國獨角獸中估值最高的,分別達到680億和310億美元。
2. 在這幾個領域的獨角獸中,Airbnb無疑是最受投資機構青睞的,在排名前列的投資機構幾乎都投資了Airbnb。
3. 隨著社交和共享經濟的火熱,這幾個領域的代表企業都在很短的時間內爆發式增長,成為獨角獸的平均時間約為4年。
4. Uber、Airbnb、Lyft和Pinterest的總融資金額都超過了10億美元,Uber的融資金額更是達到了近100億美元。從資本效率看,旅遊領域的平均資本效率最高,達到7.8倍。
2家交通出行領域獨角獸
1)Lyft:汽車出行共享服務平臺
Lyft是一家拼車服務提供商,在美國運營城市已經超過300個,是Uber最大的競爭對手。由於競爭激烈,在部分市場要提供較為大額的補貼,因此燒錢非常厲害。最近Lyft又獲得了新一輪5.5億美元的融資,估值也達到了75億美元。就在上周Lyft宣布與Waymo結盟,希望儘快將自動駕駛車輛技術帶入主流市場。
Lift對每單車費收取20%-25%的提成,在2016年營收約為7億美元,但虧損也很厲害,達到6億美元。
2)Uber:汽車出行共享服務平臺
Uber的模式與Lyft的一樣,雖然Lyft是主要競爭對手,但從規模來看,Uber要比Lyft大很多。2014年,Uber進入中國,但受到滴滴出行的強烈衝擊,2016年,滴滴出行收購優步中國的品牌、業務、數據等全部資產,但優步中國仍舊保持獨立運營。海外市場是Uber的第二創收陣地,Uber已在72個國家超過400個城市開通打車服務。
2016年,Uber的車資總額已超過200億美元,收入達到65億美元,但仍有28億美元的虧損。最近,Uber陷入一系列的醜聞中,一些高管也相繼離職,這使一些用戶轉向了競爭對手Lyft。Uber要走出泥潭還看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3家社交領域獨角獸
3)Nextdoor:鄰裡社交App
Nextdoor是一款鄰裡社交的App,與主流社交網絡開放的特質相反,它打造的是一個封閉的社交網絡——鄰居間的社交。
為了保證接入社區的用戶身份的真實性和安全性,Nextdoor對用戶的信息要求很高,準入的門檻相對主流社交網絡來說也相對高一些,因此它對用戶隱私的安全也特別重視。
所有用戶都必須進行實名註冊並提供真實的住址;而網站上的數據並不會被搜尋引擎抓取,所以其他人無法搜索到某個社區子網站內容。
用戶必須通過認證才能進入社區,驗證的方法有4種:網站可以給填寫地址的用戶寄一張帶有驗證碼的明信片,用戶收到後輸入驗證;或者可以填寫信用卡信息並當場驗證地址;此外,還可以選擇打電話驗證身份,或者讓已經驗證身份的鄰居推薦。一旦註冊成功,用戶的姓名和地址都可以出現在社區的地圖上,而人們也可以自行選擇公開哪部分信息。而所有人在上面的信息都經過加密。
Nextdoor的封閉和私密性讓用戶只能與自己的鄰居互動,這也讓它真正成為了一個由現實生活需求推動的社交網絡。
Nextdoor的盈利方式目前是依靠廣告,將鄰居們相互之間就本地企業給出的所有建議都放到了一個「推薦」的標籤中,允許本地企業註冊創建自己的頁面,付費在其新聞動態中投放廣告性的帖子。最先入駐平臺的品牌包括State Farm、Lowe’s等,Nextdoor收取25美元每千次的展示費用。除此之外,Nextdoor還在嘗試按需服務,例如,用戶可以直接通過Nextdoor預約推薦度較高的水管工或家教,然後從服務費中抽成。
到目前為止,Nextdoor的註冊用戶達到了1000萬人。在美國有12.9萬個社區在使用,覆蓋率達到70%。去年在英國和荷蘭推出後,已經覆蓋了40%的社區。
4)Pinterest:圖片分享社交
Pinterest是一家圖片分享社交網站,採用瀑布流的形式展現圖片內容。Pinterest有兩種盈利模式,一種是聯屬營銷,一種是付費廣告。聯屬營銷是讓商家將其網上商店中產品的連結植入網站,當用戶點擊Pinterest該產品圖片上的「visit site」就可以進入商家網站進行購買,Pinterest獲得銷售提成。
目前Etsy、Gap、Dell等品牌商都在Pinterest上開通了官方認證帳號。付費廣告(Promoted Pin)是2014年推出的,廣告系統允許營銷者對Pinterest網站上的「推薦圖釘」進行競價。Pinterest面向大型品牌廣告主銷售按千次展示成本收費,CPM(每千次展示)約為30-40美元。而Promoted Pin這一自助服務系統面向小型企業,只有當廣告被點擊時,廣告主才需要付費。2016年Pinterest的廣告業務營收預計為5億美元。
到2016年10月,Pinterest的用戶數突破1.5億人,在美國的日均活躍用戶高達5300萬,全球日均活躍用戶超過7000萬,其中超過60%的用戶是女性。
5)Tango:美國版「微信」
Tango成立於2009年,最初只是提供高質量的視頻通訊免費服務,從2012年起擴大成為功能更為廣泛的社交平臺。不僅支持文字和視頻聊天、語音通話、圖片分享、內置單機遊戲,還擁有兩個非常有趣的功能:可用卡通頭像代替用戶說話,和實時濾鏡功能,讓視頻變得更加妙趣橫生。
2013年,Tango與Spotify合作,用戶也可直接在App內部搜索並分享上萬首音樂。2014年3月,阿里巴巴以2.15億美元投資了Tango。目前Tango的收入來源中,一半來自於遊戲、增值功能,另一半來自廣告收入。
Tango在初始階段用戶增長非常快,但之後受到Whatsapp、FacebookMessenger和蘋果的iMessage等的衝擊,活躍用戶數有所下降。2016年2月,Tango擁有3.5億用戶,而Whatsapp的活躍用戶已超過10億。2015年,Tango被迫裁員10%,而且之後嘗試與阿里巴巴合作進軍電商領域,但也沒有成功。
2家旅遊領域獨角獸
6)Airbnb:旅行房屋租賃社區
Airbnb是一家旅行房屋租賃社區,通過P2P的模式面向全球旅客提供房屋租賃對接服務。用戶可通過網絡或手機應用程式發布、搜索度假房屋租賃信息並完成在線預定。Airbnb的商業模式是把旅遊者和家裡有閒置住所的人聯繫在一起,然後收取中介服務費。在用戶完成房間預訂後,Airbnb向房東收取3%的費用,還向訂房用戶收取6-12%的費用。
Airbnb用戶遍布190個國家近34000個城市,發布的房屋租賃信息達到5萬條。Airbnb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盈利,預計2017年仍將實現盈利。
7)JetSmarter:私人飛機共享服務平臺
JetSmarter是一個連接私人飛機和私人航空旅客的服務平臺,其目的是解決私人飛機利用率低下而旅客飛行需求越發龐大的問題。
美國的私人飛機在飛行過程中有超過1/3時間沒有乘客,每架私人飛機平均每年飛行時間約300小時,遠低於理想的1100至1200小時。因此通過JetSmarter,私人飛機所有者能夠提高飛機的利用率從而降低運營成本,而會員也能夠僅花費稍高於頭等艙的價格便享受到私人飛機的服務。JetSmarter 會對用戶進行一個簡單的背景信息核查,之後用戶需要在第一年支付 15000 美元作為「核心會員」費用,此後每年會員費為1.1萬美元。成為會員可以享受大量航班免費出行服務。
截至2016年底,JetSmarter已經擁有6700多個會員,有員工250多人。目前用戶可以使用 JetSmarter預訂50個地區的航班,其中包括紐約、芝加哥、拉斯維加斯、巴黎、倫敦、莫斯科、杜拜、米蘭等。公司計劃到2017年年底,將航線範圍擴大至80-100個地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