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審視百度的三個增長層次,打開千億美元估值大門

2020-12-06 donews

我想清楚了。先說結論:我打算建倉百度。

2020年以來,要不要買百度股票這個問題,就一直纏繞我聊賴的靈魂。之前也發帖說要做一下百度的估值,看了很久,總覺得百度做的許多事情,比如AI和自動駕駛,雖離貨幣很遠,但離牛b很近。

全世界都在說百度低估,但好像沒有人說,百度到底有多被低估。這就是這次估值應用題,我嘗試向自己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一點最基本的,估值不能混在一起估,百度這種holding company,你不能把她當成個體戶超市生意來估。百度,可以拆成許多個發展階段不同的小百度。

一家公司的發展,以及公司不同業務的人發展,有其生命周期與不同的成熟度。最簡單的,可分為初創期(start),成長期(growth),規模期(scale),成熟期(mature)。成功的公司軌跡都是相似的,但每個階段的斜率各有各的不同。

你會發現,百度所有業務的成熟度,並不在一條橫列的線上,甚至,根本就在一條縱列上。因此估值,就不能用同一種方法,同一套邏輯體系。有的人說百度估值啊簡單,老公司了,又能賺錢,給個整體的P/E,估個明年的盈利,然後XX乘一下。這就有點,老哥裸泳太平洋—— 蝦扯蛋。

百度體系龐復。但核心還是清晰的。可以分為三塊—— 這裡我的切割方法與財報的不同——1. 成熟業務、2. 成長業務、3. 前沿業務。分別對應scale/mature、growth/scale,和start/growth三階段。不同業務用不同方法估值,然後加總的Sum of the Parts ,感覺這事就比較靠譜。

成熟業務,主要包括移動生態。這塊業務貨幣化穩定。在百度生態裡,主要包括搜索與信息流業務。成熟業務產生的是搜索與信息流廣告收入,大多就來自於,就是你手機桌面上那個藍色熊掌App為核心的App矩陣。

成長業務,主要包括成長性高而貨幣化程度也相對高的業務。在這裡主要是指百度智能雲。成長業務收入來源於雲計算,是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的主要焦點、觸點和賣點,to B 的產業智能化是其市場容量。

前沿業務,主要包括成長天花板高、貨幣化遠。在這裡主要是指自動駕駛Apollo和小度智能助手。

有人會問,All in 的 AI呢?AI這塊如糖化在牛奶裡,賦能百度所有的業務,收入也化成大海與星辰,這塊無法單獨拎出來估值。

在定量估值分析之前,關於移動生態,我想先來扯幾句定性的淡。如果你趕時間,可以跳過,直接看後面估值部分。

核心廣告收入這一塊,百度已不是原來的千百度。PC時代百度是國內最大的流量入口,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百度僅僅是眾多超級入口裡的一個,是圍繞百度App的一個App矩陣。

雖然如此,百度App仍然很強。

聚合的內容類App,大家都越做越像,彼此互為整容的模板。你可以打開常用的內容資訊App(百度、今日頭條、知乎、B站),看首頁欄目,基本上第一個是「關注」,第二個是「推薦」,第三個不是「熱榜」就是「熱門」,再不然就是「頭條」。

在整容姐妹花之間,百度如何打出差異化,在於內容分發的「搜索+推薦」機制,以及AI算法下的機制優化。就是所謂的「有事搜一搜,沒事看一看」。按目前大趨勢,主動搜一搜(覓食)的重要性,正在被被動看一看(投餵),越拉越遠。

實現搜+推的載體是百度App的三大支柱——百家號、小程序、託管頁。百家號方便內容生產者一鍵N發;智能小程序——不同於微信小程序的「內循環」——在於打通百度App以外的入口連接;託管頁,在於抓營銷線索,抓轉化。

移動網際網路那麼多年了,坊間一直有兩大錯覺—— 一是QQ App不行了;二是百度 App不行了。但如果去看一看數據,發現根本是幻覺。QQ月活6.2億,百度月活5.4億。QQ全面擁抱年輕人,而百度全面擁抱嗷嗷待哺的投餵人群(42.7%用戶覆蓋率,內容諮詢類第一,來自極光大數據)。

而網際網路廣告模式,也越來越內容化。比如信息流廣告,潤物細無聲,就是你吃著火鍋唱著歌刷著朋友圈,突然某一條就是麻匪的news feed廣告。信息流玩法下,廣告本身就是你消費的內容。我將其稱作廣告即內容,你還要fancy一點的說法,這個模式可以叫 advertising as the content 。

另一個好例子,是直播帶貨。我一直很詫異啊,直播帶貨不就是廣告嗎,誰會在大好春宵時光,花大把非碎片化的時間,去看廣告呢。但大把人會去看李佳琦、辛巴、薇婭。其本質也是內容消費與社交消費。孤單是一個人的直播,直播是一群人的孤單。

百度MEG在移動網際網路上的江湖地位,BAT市值可能已經不太整齊,但用戶規模而言,根據QM數據,百度仍然是移動網際網路用戶滲透率超90%的三巨頭之一。另外從用戶時長而言,百度系的App增幅表現也不錯,優於其他巨頭。當然,騰訊基數大。

開始定量的估值。

首先列公式,sum of the parts,百度估值 = (成熟業務+成長業務+前沿業務+ 長投及淨現金)X (1- holding company 折扣)

1. 成熟業務:搜索+信息流

盈利可確定性強,增長無波瀾,成熟階段,適用P/E估值(或用EV multiple,差別不大)。

成熟業務MEG的收入與利潤來源主要就是搜索與信息流帶來的廣告,topline的收入上廣告業務不太樂觀,2018年以來基本上就沒有像樣增長,基本平如飛機場,2019年收入780億,2020預估能730億。當然,疫情對吃廣告飯是暴擊,這屬於要排除掉的詭異狀態,以2020Q3出現增長來看,2021的收入肯定會反彈。

如果要說topline這塊有增長引擎,我認為大概兩個吧,一是用戶端的增長,百度App 的MAU/DAU 都仍保持10% yoy左右的增速,用戶使用時長也保持近30% yoy 的增加(根據上文提到QM的數據)。站內搜索量也逐漸向疫情前的20%+增長靠攏。百家號也有52%的增長。

二是App站內的廣告收入已佔成熟業務收入的一半,並有兩位數增長—— 這部分為什麼是引擎呢,因為百度逐步將寒窗多年、鍛造數載的AI嵌入推廣服務平臺,提高了CPM(商家需要為一千次展示所付出的成本),夯實了定價權。

所以此消彼長之下,in-App的崛起能夠cover百度的一些夕陽業務的式微,從而總體呈現8%-10%左右的增長,可以期待。

所以成熟業務的topline收入,以2020年的收入基礎上(疫情一次性影響要normalize一下,大約740-750億),2021年給個800億預期,上下10億,比較合理。

成熟業務沒有高增長故事,那有沒有降本增效的劇本?這次conference call我也聽了,聽出了管理層的一個意思,這塊業務吧,未來發展的主旋律不在於增加收入的絕對值,因為覓得新流量太難;這塊業務主旋律在於提高利潤率。

Q3核心業務調整後EBITDA利潤率倒是有46%,創了歷史新高,看起來很美。但這很難持續,費用低的原因是因為疫情之下,一是招人難,二是花不出市場營銷費用,這個EBITDA margin,倒未必是可持續的降本增效的成果。

真正可能降本增效的,是相對於傳統的老業務而言,in-App利潤率天然更高。本質上是TAC成本、COGS成本等會降低;換句話就是說,那些發生在單一超級App入口裡的收入,將能產生更多利潤。

然後這部分運營效率能提高的話,ebit margin有望保持在35%以上(假設搜索+信息流的margin要高於財報中「核心業務」裡其他業務的margin);假設20%的稅率,2021年成熟業務的淨利應該在224億人民幣左右,折34億美元,給個10x-12xP/E,成熟業務毛估估值340-410億美元。

10x-12x 的P/E估值,給一塊以搜索+信息流廣告為收入且有增長預期和降本增效預期的業務,我認為是合理的。畢竟僅僅需要10%-12%的淨利增長,PEG就合理化了。而海外同類公司的P/E都一般都在30x往上。

2. 成長業務:百度智能雲

雲計算+大數據一直是資本的獵場,尤其是對於在如今大環境下,機會成本(利率)無比之低的大資本。因為雲計算+大數據在應用上的無邊際化,是一種不容易受困於增長陷阱的資產。

之前看到關於房地產SaaS明源雲的段子,說以後買房你要戴個摩託頭盔,不然給大數據分析出了你的表情,看穿了你買房的急迫心情,差異化定價反手就是一個殺熟,或者,殺傻。大數據威力如斯,big data is watching you。

由於資本追逐,雲計算(廣義:包含IaaS、PaaS、 SaaS等)公司的估值普遍飄,諸如Snowflake這樣百倍P/S的,使人痛呼南海泡沫。100倍P/S是個什麼概念——同樣的估值水平用在沃爾瑪上,沃爾瑪就要值50萬億,等於美國三年的GDP;可以把美國所有的房子——買上兩遍。

而這塊資產,P/S估值目前看起來是一個行業共識。估值這事沒有絕對的對錯,只有估值方法共識上的合理,共識的估值方法哪怕是錯的——至少在一段時間裡——它仍然是對的。這是遊戲規則。你不能說華爾街都按P/S來估的行業,你非要按P/E估,說他是泡沫。說句實話,是不是泡沫,你說了不算。我說了也不算。

市場是一個接納相對真理而排斥絕對真理的詭局。

另外P/S有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反映資本結構。但負債率相對低的公司,就有可比性;S這個數字不反映盈利能力,但如果大家都不賺錢,或者暫時都不能穩定賺錢,那也有可比性。另外如果盈利很漂移的公司,那也用P/S估,因為至少相對穩定。

從財報可知,百度智能雲Q2收入20億,Q3 22億,Q3 yoy增速達到41%。

做IaaS公有雲的金山雲是唯一較可比的上市公司,IPO時定價大概是5x的2021P/S,且上市後一路走高,目前2021P/S 至少10x以上。金山雲一半業務是CDN,乃是IaaS裡面margin最破產的。無論如何,用10x P/S來估值百度智能雲,不算過分。且金山雲與百度智能雲的收入增速也相仿。

金山雲10x,阿里雲更慷慨了,普遍12x往上。所以行業10x-12x,合理。

另外,我們要看到相對於金山雲,百度雲有三個溢價點:1. AI公有雲市場份額第一;2. 工業質檢市場份額第一;3. 視頻雲市場份額第三;4. 金融雲市場份額第四。(數據皆出自國際數據公司IDC的報告。)

然並卵,出于謹慎起見,我不僅不給溢價,還要打個對摺。雲計算行業競爭太白熱。我只給百度雲5.1x-6x 2021 P/S,也沒啥特殊原因,就是謹慎,就是保險;但為啥不是5x而是5.1x?因為,年輕人不講5的。

(看似戲謔,我只想說明,估值這事兒,it’s just a game,好玩,別搞那麼嚴肅。)

投行給出的百度雲的收入預測,30%-40%的yoy增長,那差不多是2021年110-120億,2022年140-150億,增速也比較合理。以2021年低值110億算,16.7億美元,給5.1x-6x估值,大約是85-100億美元。

3. 前沿業務:自動駕駛+小度

自動駕駛Apollo 挺難估值的,貨幣化不容易。個人覺得自動駕駛最好的貨幣化方法,要麼就是跟特斯拉一樣,隨車賣10000美元/人民幣64000 一套的FSD;要麼就是未來自動駕駛打車,消滅計程車與代駕市場。

因為目前貨幣化的問題,導致美國的谷歌Waymo,GM的Cruise、國內的小馬智行、百度Apollo —— 只有市場前景,但都沒什麼實際收入,這就給估值出了難題。

那自動駕駛的估值只能用可比交易法,或一級市場可比估值法。

先說一下目前市面上對於這幾家的估值情況。

谷歌自動駕駛的親兒子Waymo,估值漂移比較兇,最高的時候Morgan Stanley給的估值是1750億美元,然後跌到1000億,但今年3月最後一輪融資後,估值僅剩300億美元。

Uber最近傳言要將自己的自動駕駛業務賣給Aurora,這一塊上輪投後估值72億美元(但有軟銀的Vision Fund啊,這就有點虛)。

Cruise,在2016年被通用買下的時候是10億美元,上一輪的投後估值是190億。

國內的自動駕駛獨角獸小馬智行,創始人是前百度負責自動駕駛的工程師,上輪投後估值是54億美元。

所以基本上在一級市場上,類似於創新藥研發,同樣都是不賺錢,市場給到54億-300億不等的估值。我認為對比小馬智行,給百度Apollo 70-80億估值,不誇張。

因為比起小馬,Apollo至少有幾個溢價點:1. 最大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2. 專利數1800件,測試裡程超600萬公裡,自動駕駛測試裡程佔比87%,遠領先小馬(見上圖)3. 測試牌照170張,並拿到北京的T4級牌照,是國內唯一拿到此牌的公司。4. 百度是威馬的最大股東,也是蔚來股東,所以有類似FSD的貨幣化路徑。

小度智能助手(智能家居等)這一塊,也參考一級市場,最近一輪外部投資者(CP/E、IDG)的融資,估值30億美元。百度佔股75%,22.5億。

所以前沿業務這一塊,差不多就90-100億美元。

最後就是加上,愛奇藝+攜程+滴滴的股份,再加淨現金,大概約是290億。這塊是明牌,就不展開細說了;懷疑愛奇藝、攜程、滴滴的市場公允價值,那就又是一大篇估值作業。我也不認為市場高估了愛奇藝和攜程。

差不多估值805億-900億美元之間。當然你還可以給個holding company discount,意思就是,業務太複雜的控股型大公司,因為對一些資產沒有實際控制權,或者投資的資產流動性不好,要打個折扣。

但我認為這個就像價投,要給投資公司的內在價值加一個 margin of safety 折扣一樣,比較主觀。老張給10%,老王給20%,這都是自己的投資偏好,還是由你來做葷素搭配。

而目前百度475億美元。所以我心動了,所以我行動了。

聲明:本站轉載此文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本網站對此聲明具有最終解釋權。

相關焦點

  • 外資大幅加倉背景下,重新審視濰柴動力的估值
    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早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濰柴動力即已率先開啟結構調整和轉型之路,利用近10年時間實現了多元化、集團化和國際化發展,抗周期和避風險能力顯著增強,開啟新一輪持續增長通道,實現了二次騰飛。但一些人仍擔憂,自2016年底,此輪重卡行業景氣度已經持續兩年多,未來是否可持續?正是這種擔憂壓抑著濰柴的估值。
  • 百度股價漲逾12%市值破700億美元 Stocksnews給予強力買入評級
    來源:時刻頭條12月31日消息,百度股價再次迎來大漲。周三收盤,百度漲12.59%,報219.63美元,市值逼近750億美元。當天百度股價一度突破220美元,今年百度已累漲約70%。股價大幅上漲反映出了資本市場對百度的技術價值的認可。
  • 百度千億營收背後,BAT還是BAT?
    從百度2018年第三季的財報中,其實已經就能看到百度即將突破千億營收的大關。2018年前三季度百度累計實現營收751億元,當時百度即預計,2018年第四季度的營收將超過251億元,這意味著全年營收將破千億。雖然百度不是第一個突破千億,但從營收的含金量來說,百度的千億營收更具價值。
  • 彭博社:小米450億美元估值過高-虎嗅網
    「所有這些增長預期都未實現,小米現在無法支撐其450億美元估值,」投資公司伯恩斯坦駐香港分析師阿爾伯託·莫爾(Alberto Moel)表示,「有論點稱,小米的業務有點像蘋果,增長很快,但現在他們的增長已沒那麼快,而且表現也沒有蘋果那麼好。」
  • 帶上Apollo,重估百度
    很明顯,百度能逆勢增長,離不開Apollo的助力。這是意外還是合理的修正,要看對Apollo的估值邏輯是什麼。1被「低估」的Apollo首先做個補充,Apollo估值的缺失,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外界不願意為Apollo落地應用前的這段空白時間買單,因為自動駕駛聽起來貌似還很遠。但這種誤判,其實也是因為對Apollo到底在做什麼缺乏了解。
  • 百度造車,圖個吉利?
    雖然平時大夥都是開口閉口就是BAT,畢竟在谷歌退出中國市場以來,百度一直是搜尋引擎的業界大佬。百度搜索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可以撼動。哎,沒辦法,缺乏競爭對手會是這樣。但其實明眼人都知道,近幾年百度的日子過得並不舒坦,去年6月,百度市值跌破 400 億美元,被美團點評超過,也就比京東多5億美元。
  • 英國在線支付獨角獸Checkout融資4.5億美元 估值達150億美元
    新浪科技訊 1月12日晚間消息,據報導,英國在線支付公司Checkout.com今日宣布,已在C輪融資中獲得4.5億美元的投資,為公司估值150億美元。150億美元的估值較去年6月上一輪融資時獲得的55億美元估值增長近兩倍,這也使Checkout.com成為全球第四大最具價值的私人持股金融科技企業。在過去的兩年中,Checkout.com已融資8.3億美元。該公司表示,將進一步擴大在美國的業務,在紐約新開設一個辦事處,並將在丹佛開設另一個辦事處。
  • 百度移動生態下一幕:服務化、人格化
    從營收情況而言,百度實際上一直是國內少數年營收過千億,利潤還很高的企業,但受限於新業務乏力、AI業務的增長預期又過於長遠,並未衝上千億美元市值。  不難發現,近十年的移動網際網路發展,押注平臺化戰略的企業都獲得了業務和資本市場的雙重收穫,而反觀百度的平臺化一向不夠大眾,過去很長時間以來,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百度其實算不上一家全民級的平臺型企業。
  • 虧損賣一臺笑納百萬美元估值,造車新勢力雞犬升天底氣在哪?
    此前一個交易日,三隻中概股集體下挫,小鵬汽車、蔚來跌超10%,理想下跌3.14%。  一位公募基金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儘管中概新能源汽車股的估值已經脫離了基本面,市場仍然願意為新能源車的前景買單,這也與新能源汽車投資者著重未來發展的投資策略有關。  近日,新能源造車中概股紛紛在交付量上給出好消息。
  • 虧損賣一臺笑納百萬美元估值 造車新勢力雞犬升天底氣在哪?
    此前一個交易日,三隻中概股集體下挫,小鵬汽車、蔚來跌超10%,理想下跌3.14%。  一位公募基金的投資經理告訴記者,儘管中概新能源汽車股的估值已經脫離了基本面,市場仍然願意為新能源車的前景買單,這也與新能源汽車投資者著重未來發展的投資策略有關。  近日,新能源造車中概股紛紛在交付量上給出好消息。
  • 百度高管解讀第一財季財報:健康業務流量增長飛速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美股訊 百度今天發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0財年第一財季未經審計財報。報告顯示,百度第一財季總營收為人民幣225億元(約合31.8億美元),同比下降7%;第一財季淨利潤為人民幣4100萬元(約合600萬美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的淨虧損為人民幣3.27億元。
  • 我們研究了7個獨角獸企業,3個估值超百億美元,來看看你認識幾個?
    更準確地說,這是符合長尾分布的,這一規律不僅適用於投資回報也同樣適用於估值分布。比如我們之前統計的103個獨角獸企業中,估值前十名的總數為1971億美金,佔所有獨角獸估值的54%。而其中估值680億美元的Uber就佔了總數的19%。
  • 百度搭錯車了?
    百度打了一波漂亮的翻身戰。2020年3月,百度股價下探至82美元,2021年1月份,一路躍升到248美元,隨後在高點浮動,其中相當一部分是近一個月內增長,顯然和造車消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起碼從資本層面,百度重新贏得了想像空間。造車從PPT到新車落成,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百度有何不同,又有哪些本錢?
  • 估值20億美元的美國網紅狗盒BarkShop如何掘金中國
    (原標題:估值20億美元的美國網紅狗盒BarkShop如何掘金中國)
  • 估值超百億的百度網盤要上市 誰是「絆腳石」?
    百度極少公布百度雲的運營情況,在2019年財報電話會議上,曾首次公布了其營收數據:2018年第4季度實現營收11億元,同比增長一倍以上。 百度網盤業務對標雲存儲巨頭Dropbox,後者成立於2007年,如今用戶超過5億。在虧損多年以後,今年一季度終於實現首次盈利,達到3930萬美元的淨利潤,並預計全年盈利。
  • 估值300億美元!世界第一礦機生產廠商比特大陸要上市了
    比特大陸在過去兩個月中,連續完成兩輪私募融資,估值分別為120億美元和150億美元。本次IPO的主承銷商為中金,上市目標估值為300億美元。來源 | IPO早知道8月4日,IPO早知道曾第一時間獨家報導,比特大陸正式完成Pre-IPO輪籤約,獲10億美元融資。
  • 估值90億美元 談小米三年飛速發展的因素
    此外截至2013年6月底,包括中國大陸、香港、臺灣三地,小米共有1422萬手機用戶;MIUI用戶達2000萬。確實不論你是否喜歡小米,至少到現在來看他確實一步步在發展,短短三年時間,小米是從零到估值90億美元,造就了一個驚人的發展。
  • 廣場舞市場估值千億 明星老師說:感謝這個時代
    她們掌握著家中的財政大權,覆蓋養生、理財、旅遊、採購等各項消費,由此形成一個估值千億人民幣的市場。  2015年8月,文化部、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引導廣場舞活動健康開展的通知》,將廣場舞納入基層社會治理體系,要求各級政府積極引導和推動廣場舞發展,以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為根本,堅持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6年10月19日是廣場舞老師美久的人生巔峰。
  • 2020年美股科技七巨頭總市值增長3.4萬億美元
    2020年美股科技七巨頭總市值增長3.4萬億美元 Yu 發表於 2021-01-12 16:30:00 神州數碼:擬在合肥設立子公司建設信創總部基地 神州數碼公告,子公司北京神碼擬在合肥設立子公司建設信創總部基地
  • 【獵雲早報】聚美優品8650萬美元轉讓寶寶樹4%股份;百度百科上線...
    根據協議,聚美優品將以總金額約8650萬美元的價格向第三方投資者出售這些股權,這些普通股數量約佔交易完成後寶寶樹總發行股權的4%。以此推算,寶寶樹目前的估值約為21.625億美元,約為138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