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咱們《養魚說》發布了一篇關於水草泥會影響魚缸水質變酸的話題文章,引起了一些魚友的重視,表示對自己比較有幫助。不過,同時也提出了另外一個問題:怎麼樣調節魚缸水質呢?
那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一下,調節魚缸水質的兩種辦法,第一種方法主要是當水質太酸的時候如何調回中性或者弱鹼性,第二種方法就是當水質偏鹼性怎麼樣調為中性或者弱酸性。
首先我們先來說一說第一種情況,當水質太酸的時候怎麼樣調節?首先水質太酸它是指PH低於6的情況下,一般PH=7就是中性,那麼PH越往7以下水質就越酸,如果低於6這個水已經是比較酸了。
一般不適應水質太酸的觀賞魚有金魚,錦鯉魚,鸚鵡魚,羅漢魚等這些常見的比較喜歡中性水和弱鹼性水的觀賞魚。另外孔雀魚也不能用太酸的水去飼養,因為非常容易造成它們的尾巴縮起來。
所以飼養這些觀賞魚,一般我們南方地區水質都會比較偏酸,如果加上太久沒換水,那麼水就可能對觀賞魚的影響比較大了。這個時候我們要再過濾的濾槽裡面加入比較大量的珊瑚骨,因為珊瑚骨本身也是一種濾材,但由於它的結構比較特殊,所以溶解在水裡面可以釋放出一些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讓水慢慢的呈現出弱鹼性。最後和原本比較酸的水去中和,這樣就可以把水慢慢調回中性了。
接著我們來說說第二種情況,就是當水質太鹼的時候,水質太鹼一般指PH值高於8,這個時候水就太鹼了。因為PH7為中性,那麼越往7以上的水就越呈現出鹼性的狀態。
一般不喜歡弱鹼性的觀賞魚有神仙魚燈魚,老鼠魚,鬥魚,它們大部分都是來自南美洲以及東南亞一帶的觀賞魚。這些地區由於氣溫比較暖和,因此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所以這些地區的水質一般都老化的比較快。所以也常常呈現出弱酸性的狀態,因此這些地方的觀賞魚一般都不喜歡太鹼性的水。
那麼如果在北方地區一般自來水原來的水質就比較偏向鹼性的話,可以在自來水裡面加入沉木或者是欖仁葉(懶人葉),這兩種物質都可以在水裡釋放單寧酸,可以幫助調節水質。不過現在市面上的沉木質量都沒有以前那麼好,所以建議大家用的話,還是用懶人葉比較簡單方便。
以上就是咱們兩種常用的調節水質的方法,也是非常實際有效,並且無論是珊瑚骨,還是沉木、欖仁葉都是非常容易獲取的素材。希望可以幫助大家調節出魚缸裡面更適合觀賞魚的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