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望姊妹船攜手凱旋 2020年累計航行約9.5萬海裡

2021-01-14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1月12日電 (郭超凱 亓創 王雪巖)記者從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獲悉,1月12日下午,該部所屬的遠望3號船與遠望6號船,攜手返回母港。兩船2020年累計航行約9.5萬海裡,圓滿實現了年度試驗任務滿堂紅。

2020年,遠望3號船累計出航120天,航行約3.5萬海裡,圓滿完成了5次各類型試驗任務。特別是本航次任務中,遠望3號船全體船員克服了出航時間長、任務難度大、節奏轉換快、測量海域氣象多變等困難,在10天時間內,高效完成了高分十四號衛星發射、嫦娥五號返回器著陸兩次海上測控任務。

遠望3號船黨委書記董相奎表示:「兩次任務圓滿成功,極大鼓舞了全船科技人員的鬥志,也為2020年度的試驗任務畫上圓滿句號。這次停靠碼頭,我們會進行短暫休整並進行補給,休整過後將再度出發,執行新的任務。」

與遠望3號船相同,遠望6號船在2020年度的各類試驗任務中表現同樣出彩。過去的一年,遠望6號船累計出航240餘天,累計航行近6萬海裡,圓滿完成了以長徵八號火箭首飛為代表的7次海上測控任務,同時該船也創造了一個航次橫跨三大洋的戰績。

在採訪中,遠望6號船人力資源部主任羅海艇告訴記者:「2020年遠望6號船出海天數、累計航程都是建船以來單年度之最。近幾年來,中國航天發射任務已呈現高密度、高風險、高難度的『三高』態勢,作為中國海上測控的主要力量,遠望6號船接下來還將繼續參加多個任務,目前船上科技人員已經開始新年度任務準備工作。」

據了解,遠望5號船已於1月初出發,遠望7號船也將於本月中旬揚帆遠航,後續它們將相繼拉開中國衛星海上測控部新年度海上測控任務的帷幕。(完)

相關焦點

  • 遠望5號船圓滿完成亞太6D通信衛星海上測控任務
    中新網遠望5號船7月10日電 (高超 王煦之 亓創)中國9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通信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遠在太平洋預定海域的遠望5號船精準測控,圓滿完成衛星海上測控任務。7月9日,中國成功發射亞太6D通信衛星。
  • 富山縣冰見富山灣遊覽船開始運營 可欣賞富山灣獨特景觀和遠望立山...
    人民網東京4月7日電 據日本《北陸·信越觀光指南》報導,圍繞富山縣冰見市的富山灣遊覽的海上遊覽船「冰見海上Cruising」從5日開始正式開始了今年的運營。除了少部分期間,海上遊覽船會經營到11月下旬,遊客可以乘坐該遊覽船將冰見的海上景觀、漁業勞作情景等盡收眼底。
  • 「海洋六號」今晨凱旋,快圍觀從深海帶回了啥?
    歷時122天,航程近35000千米,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海洋六號」船完成中國地質調查局深海地質第8航次和中國大洋第55航次科考任務,23日上午滿載科考成果徐徐返靠廣州海洋地質專用碼頭。
  • 25000海裡,二戰中蘇聯無武裝破冰船竟在敵軍襲擾下完成環球航行
    破冰船"米高揚"號(1938年以前名為"施密特"號О.Ю.Шмидт),1935年11月在尼古拉耶夫動工建造。該船總排水量11242噸,航速15.5節,續航力6000海裡。顯然,這艘破冰船不是為了黑海而建,而是北極。當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時,破冰船建造基本結束。 6月28日,它做為輔助巡洋艦編入黑海艦隊。
  • 「雪龍2」號乘風破浪 雙向破冰 智能航行
    圖為2019年12月,「雪龍2」號突破南極層冰區駛入浮冰區。(中國船舶集團第七Ο八研究所供圖)圖為2020年7月15日,「雪龍2」號停泊在位於上海的中國極地考察國內基地碼頭。當日,由自然資源部組織的中國第11次北極科學考察隊,乘坐「雪龍2」號出發,執行科學考察任務。
  • 今日海運丨一船斷成兩截;一船沉沒125人跳海;一船5名船員失蹤;海盜愈發猖獗(2020.10.28)
    事故發生地點  馬來西亞海事執法局表示,其收到位於美裡瓜拉巴蘭約7.7海裡處的「Dayang Topaz"號船沉沒的緊急信號後,立即協同海上救援中心展開大規模搜救行動,出動了多艘救援船,並安排附近的的船舶前往現場協助救援
  • 公務船|Cat(卡特)船用動力設備助力海南海事局巡邏船
    2020年5月20日,由武船集團船舶公司為海南海事局承建的兩艘60米級B型海事巡邏船「海巡1110」和「海巡1111」在海南省海口市海事監管碼頭順利籤字交付。該型船是海南海事局打造的中型巡邏船,交付後將服務於我國三沙和洋浦海域的巡邏、監管和應急任務。
  • 「蛟龍」號138天航行1.83萬海裡 中國大洋38航次取得5大科學成果
    新華社青島6月23日電 題:「蛟龍」號138天航行1.83萬海裡中國大洋38航次取得5大科學成果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劉詩平、張旭東  向陽紅09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及全體科考隊員23日順利返回青島,這標誌著2017年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中國大洋38航次)順利結束。
  • 中國科考船遭日方無理騷擾,中國船霸氣回應:正在調查海水溫度
    衝之鳥礁周圍200海裡內魚種(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嘉庚」號海洋考察船 來源:廈門大學本報記者 趙雨笙日本共同社24日報導稱,日本外務省通過外交渠道向中國政府提出交涉,抗議中國科考船「嘉庚」號23日「在衝之鳥島近海的專屬經濟區擅自實施海洋調查」
  • 青島「獨臂船長」3年環球航行五跨赤道,還曾拿假槍嚇退海盜
    在他的操作下,「青島夢想號」一路乘風破浪,在3年的時間裡,途經四大洋40多個國家和地區,五跨赤道,航程3.4萬海裡(6萬3千公裡),於2020年6月,成功回到了航行起點——葡萄牙海域。這是中國首次雙體帆船環球航行的記錄。如果說這次環球航海是一次壯舉,那這個壯舉的完成者徐京坤,他的個人經歷更像一場奇蹟:沒有左手,山裡孩子,學歷不過初中。
  • 航海日記:睡溼床板、抓老鼠…聽遠望7號船員講故事
    溫孟馨 攝  電氣工程師孟海輝:我曾三進三出奪命氣旋  41歲的孟海輝是遠望7號的電氣工程師,負責的是全船的電力供應,至今已在遠望號上工作了24年,大家都喚他「老孟」。孟海輝在遠望7號輪機部中央集控室值班。 宋東瑞 攝  老孟是個「工作狂」。
  • 我國將建全球首艘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科考船
    12月18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中船黃埔文衝船舶有限公司、中國艦船研究設計中心和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珠海)在珠海籤訂智能型無人系統支持母船設計建造合同。該船是全球首艘可智能遙控、自主航行的科考船,也是全球首艘實現空、海、潛無人系統協同作業的母船,可為我國拓展海洋科學、建設海洋強國、發展社會經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利器。
  • 軍民兩用半潛船可支援臺海作戰?沒必要過分解讀
    分析人士普遍將入列半潛船與美軍的遠徵船塢運輸艦相比,甚至稱其可用於支援臺海作戰。但也有專家表示,該半潛船的用途不限於用作海上應急搶修平臺,但也沒必要過度解讀其軍事意義。據報導,前不久一艘軍民兩用半潛運輸船貫徹國防要求「入列」,標誌著我軍戰損艦船有了專屬「座駕」。根據這篇文章的描述,該半潛船應是3月14日在江蘇啟東正式投入使用的我國首艘軍民兩用5萬噸級半潛船「振華33」號。
  • 美國也被「自由航行」!俄羅斯戰機現身美西海岸,距離僅12海裡
    也是因為有著最厲害的海軍實力,打著「自由航行」的旗號幾乎闖遍世界每一片海域,想方設法向世界各國顯擺自己強大的軍事實力,或者先進的武器裝備,來保證自己可以對其他國家起到足夠的威懾作用。
  • 博敏電子:減持計劃到期,股東謝小梅累計減持約359萬股
    博敏電子:減持計劃到期,股東謝小梅累計減持約359萬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03 21:17:34
  • 中國海警大噸位執法船1月13日巡航我釣魚島領海
    根據中國海警官方微博消息,2020年最後一次巡航釣魚島是中國海警2502艦艇編隊於12月9日在我釣魚島領海內巡航。資料圖:中國海警編隊「中國海警1401」船是新建造的中國海警4000噸級執法船舶,船長99米,型寬15.2米,設計吃水5.6米,設計航速19.1節,續航力12000海裡,自持力45天,載員57人。
  • 大批海警船擺出戰鬥姿態,日本漁民怒吼奇恥大辱
    據日本廣播協會電視臺(NHK)12月23日報導,12月23日凌晨,4艘中方海警船在釣魚島附近海域巡航。日本海上保安本部第11管區稱,在釣魚島外側「連接水域」航行的4艘中方海警船中的2艘(1401艦與2302艦),於23日凌晨3點進入了釣魚島列嶼的赤尾嶼以南19至21公裡的海域內航行,並採取了接近日本漁船的舉動。據悉,中方1401艦與2302艦在釣魚島海域對日本漁船實施了連續16小時的監視、跟蹤和驅離的執法行動。對此,日本海上保安本部發出警告,要求進入相關海域的船隻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