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退路的絕食:柴契爾對愛爾蘭共和軍不妥協

2020-12-05 騰訊網

資料圖:愛爾蘭共和軍武裝分子

近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巡視北愛爾蘭期間,在北愛爾蘭首府貝爾法斯特與北愛第一副部長馬丁·麥克吉尼斯首次握手。馬丁·麥克吉尼斯是前愛爾蘭共和軍領袖,被認為因反對英國統治而策划過多次恐怖襲擊,輿論認為,兩人的這次握手在北愛和平進程中具有重要的象徵意義。

20世紀,愛爾蘭共和軍被認為是國際恐怖主義的重要力量,他們以北愛爾蘭獨立為名,發動了一系列恐怖襲擊事件。為了打擊這個恐怖組織,英國政府專門設立了一個關押愛爾蘭共和軍的監獄———梅茲監獄。1981年,該監獄發生在押犯集體「絕食抗議」事件。因為柴契爾夫人的「鐵血無情」,持續7個月的絕食行動,竟餓斃16人。

上世紀60年代末,主張併入愛爾蘭的天主教派與親英的新教派之間不斷發生暴力衝突,導致英國政府派軍隊進駐北愛爾蘭。英軍的進駐,使一直悄無聲息的愛爾蘭共和軍發生了分裂。掌權的強硬極端分子隨即聲稱,「天主教派社區必須得到保護,而這一使命將由愛爾蘭共和軍來承擔」。

1972年1月30日,天主教徒在北愛的德裡組織大規模遊行,抗議英國政府在北愛實行不經審判便可以拘禁的政策。遊行途中,突然槍聲大作,遊行隊伍頓時失控。混亂中,英軍向人群開槍,有13人被打死。

此後,愛爾蘭共和軍迅速準軍事化,組織目標逐漸轉向「把英國人趕出去」。

回顧上世紀70年代,天主教與新教每年都有幾百人、甚至上千人死於各種暴力活動,雙方的手段都相當兇狠。

愛爾蘭共和軍儘管曾在1975年與政府達成過短暫的停火協議。但是,達成協議不久後,他們便憤怒地指責政府派特工人員對共和軍內部進行滲透。此後,雙方很難再重建彼此的信任,愛爾蘭共和軍所策劃的恐怖襲擊活動也越發升級。1978年2月,愛爾蘭共和軍在貝爾法斯特一家旅館用燃燒彈襲擊旅客,12人在烈焰中喪生,其慘狀令後來趕到的救援人員不寒而慄。幾個月後的一天,英軍名將蒙巴頓與朋友在遊船上狂歡,不料該船已被愛爾蘭共和軍埋放了炸彈。這位曾策劃了印巴分治方案的將軍就此葬身魚腹。

愛爾蘭共和軍對暴力活動的熱衷,使英國政府一度將其歸入犯罪組織,並不承認其政治地位。

而從愛爾蘭共和軍方面來看,其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所發動的一連串的炸彈攻勢並沒有達到自己的目的。於是,他們得出一個結論:如果繼續和英國政府面對面地交鋒,那麼愛爾蘭共和軍非但不會佔到一丁點兒便宜,反而最終可能被一網打盡。經過一番審時度勢之後,這個一心想使北愛爾蘭獨立的恐怖組織決定「以柔克剛」,利用另一種招式來對付一直採取強硬態度的英國政府。於是,就有了1981年震驚世界的「梅茲監獄絕食事件」。

1981年3月1日,關押在貝爾法斯特梅茲監獄中的愛爾蘭共和軍成員桑茲等4人宣布開始絕食。他們的目的很簡單:要求英國政府給予被俘的共和軍成員以「政治犯」待遇,而不是現在的恐怖分子待遇。

桑茲的絕食得到北愛爾蘭天主教徒的熱烈支持。4月10日,即絕食後的第40天,桑茲在北愛爾蘭一個以羅馬天主教徒為主體的選區的補缺選舉中當選為英國下院議員。這樣一來,事情就複雜化了。

英國議會連忙立法,宣布禁止服刑犯人參加競選,但桑茲已經當選,議員身份不容剝奪。桑茲當選後在獄中接見記者時表示,他既不放棄席位,也不放棄絕食鬥爭,不達目的就準備作為一名英國議員而死去。就此,英國的報刊、電臺、電視臺競相報導獄中的絕食情況。於是,桑茲一下子成了一位鼎鼎大名的新聞人物,引起國際上的廣泛注意。愛爾蘭共和國的議員、美國的議員、羅馬教皇的特使、歐洲人權委員會和國際紅十字會的代表接踵來到英國,他們或去梅茲監獄勸說桑茲進食,或去唐寧街十號要求女首相柴契爾夫人「鬆動」一下,給桑茲留條生路,然而都敗興而歸。

4月20日,絕食鬥爭進入第50天,桑茲的健康情況迅速惡化。由於缺少維生素,他的視力接近喪失,意識逐漸模糊。在監獄看過桑茲的3名愛爾蘭議員斷言,桑茲「只能活五六天了」。他們要求緊急會晤柴契爾夫人,並籲請美國政府出面調解。與此同時,監獄外面的共和軍成員開始劫持並焚毀汽車,襲擊警察,揚言一旦桑茲有個三長兩短,他們就要發動「全面進攻」。警方擔心局勢可能進一步惡化,於是國內官員,急電正在海灣國家訪問的柴契爾夫人請示。可是不出所料,等待他們的果然是柴契爾夫人堅定的拒絕。

柴契爾夫人為何對絕食行為如此強硬,隨著當時英國政府內部文件的披露,外界對此有了較為詳細的了解。

英國新近解密的國防部檔案顯示,1976年,英國國會議員加德納曾經遞交了一份名為《特殊分類》的報告。加德納在報告中指出,在監獄中的愛爾蘭共和軍囚犯們肯定會通過某種方式與政府對抗,而這種方式很可能就是絕食。對此加德納暗示英國政府千萬不要妥協,他說如果政府妥協,一直不消停的愛爾蘭共和軍一定會得寸進尺,對於他這份報告,政府十分重視。

大臣們紛紛進言說不能退讓,當時的英國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團結得像一塊磐石一樣,剛剛執政3年的首相柴契爾夫人也不可能向「政府的敵人」投降。

1981年5月5日,在絕食了66天之後,桑茲終於死去。柴契爾夫人在下院發表演說,聲稱:對共和軍囚犯讓步,就等於給他們頒布屠殺無辜的許可證。

此言一出,舉世譁然,抗議之聲不絕於耳。法國喊出「柴契爾夫人是殺人犯」的口號。到5月21日夜11時29分,首批參加絕食的共和軍成員全部死亡,緊接著又有一批囚犯自願接替他們,開始了新的絕食。7個月後,絕食終於停止,但前後已經相繼死去了16名愛爾蘭共和軍成員。在長達7個月的絕食過程中,柴契爾夫人的鐵石心腸給世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鐵娘子」的外號不脛而走。

英國政府的強硬態度,也令愛爾蘭共和軍的名聲空前提高,與此相對應的是北愛爾蘭地區的恐怖爆炸活動驟然增加。平民百姓甚至婦女、兒童都參加了針對英國人的復仇戰鬥。他們拿著自製的燃燒瓶,向英國軍警開火。

自1968年至2002年7月,在英國的北愛爾蘭地區以及愛爾蘭共和國境內共有3600人在暴力衝突中喪生,愛爾蘭共和軍及其他組織至少應對其中2000人的死亡負責。與此同時,國內外的輿論壓力給予愛爾蘭共和軍巨大壓力。而共和軍在經歷了30多年的暴力活動後,已深感窮途末路,最終做出了放棄武裝鬥爭的決定。2005年7月28日,愛爾蘭共和軍正式下令終止武裝鬥爭。它要求所有的愛爾蘭共和軍單位必須放棄使用武器,只通過和平的方式,協助發展純政治和民主計劃。

兩年後,愛爾蘭共和軍所屬的政治組織愛爾蘭新芬黨與親英的北愛爾蘭民族統一黨終於站在了一起,攜手組成新的北愛爾蘭地方自治政府。於是,才有了近日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與前共和軍領袖馬丁·麥克吉尼斯歷史性握手的場面。

相關焦點

  • 愛爾蘭共和軍在7月和12月之間招募了4.5萬名急需的志願者
    26不過,愛爾蘭問題卻是自治領要關心的,尤其是澳大利亞有人口眾多的愛爾蘭社區。史末資將軍預見到英國在愛爾蘭的措施將「毒害」英國與自治領之間的關係。因此1921年6月,他在帝國會議期間抽時間訪問了都柏林,並在那裡以一個英國曾經的敵人身份說服新芬黨領導答應尋求妥協。史末資告訴他們英國絕不會容忍愛爾蘭共和國的存在,但是如今會接受一個作為自治領的愛爾蘭。
  • 血腥星期天,走進北愛爾蘭獨立運動的焦點城市-下
    咖啡我要特別說明一下,來之前就聽說愛爾蘭咖啡很出名,是在咖啡裡兌上威士忌,這回我就點了一份,就是照片中近處的這杯。不得不說酒味兒還真濃,與咖啡的香味不相上下,我懷疑就是愛爾蘭人給自己喝酒找了個藉口。幸好老婆點了杯百利甜咖啡,將傳統愛爾蘭咖啡中的威士忌替換成百利甜酒,味道更柔更甜一些,酒勁兒也更小一些,我覺得這個其實更適合我的口味。
  • 星盤上的T三角格局:永遠的 「鐵娘子」柴契爾夫人
    這位英國第一任女首相,被戲稱為「鐵娘子」的女人,將政治和權利視為自己終生的抱負,從1979年5月上臺,柴契爾夫人連任三屆首相,執政時間長達11年,對英國政局的影響不可謂不大。Gif | on Soogif堅韌果敢的「鐵娘子」 在政客的星盤中,十一宮是最不能忽視的宮位。
  • 愛爾蘭獨立時為什麼沒帶上北愛爾蘭
    其實我們通常所說的「英國」只是一種通俗的說法,事實上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威爾斯、北愛爾蘭四部分共同組成的。如果用我們中國人傳統的「大一統」觀念來理解英國政治,那麼就只能得出隔岸觀火霧裡看花的結論。實際上在英國的傳統文化之中從來就沒有「大英」的認同。蘇格蘭人、威爾斯人、北愛爾蘭人都有各自的民族心理認同。
  • 為了民族獨立,愛爾蘭付出的遠遠不只是北部六郡
    自公元1542年,英國佔領愛爾蘭島,取得了統治權以來,島上的凱爾特人一直都沒有停下來反抗的腳步。公元1801年,英國正式對外宣布合併愛爾蘭,國家對外名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經過兩百多年的同化,原本兩個大島向著同一個國家方向發展的趨勢似乎已經不可逆轉了。
  • 1919年12月愛爾蘭自治法案的草案獲得了內閣批准
    新芬黨的主要目的是讓英國政府明白英國殖民當局的權威已經讓位於愛爾蘭共和國議會,後者將會很快組成影子政府。1919年初夏「麻煩」的第一個階段開始了,愛爾蘭共和軍對皇家愛爾蘭保安部隊展開了系統攻勢。他們通過謀殺警察、突襲警察局、燒毀警察駐地等方法希望嚇阻並最終摧毀英國殖民當局控制愛爾蘭的主要手段——軍警。英國政府曾經控制19世紀80年代愛爾蘭的恐怖熱潮,曾經應對了1798年以及19世紀20年代末、40年代和60年代的大規模社會動蕩和暴亂。至少在英國政府看來,以前曾經奏效的辦法——政治讓步與高壓的結合,沒有理由不會再次起效。
  • 邊界之間:翡翠綠島愛爾蘭的詩與海
    「血腥周日」「絕食抗議」的記憶讓北愛和平進程始終籠罩在陰影之中,以至成為揮之不去的歷史癥結,導致如今的英國依然深陷泥沼,從「脫歐」又到「拖歐」,寸步難行。從我居住的曼徹斯特跨越愛爾蘭海,到北愛首府貝爾法斯特,只需短短四十分鐘的飛行航程。晨曦中,巴士一路駛過街巷,略帶困意的我努力向窗外張望,打量眼前陌生的城市。
  • 闖美國會被捕的「牛頭人」鬧絕食:不是有機食物不吃!法警妥協
    12日,美媒又爆料稱,錢斯利在被關押期間鬧起絕食,堅持不是有機食品就不吃,法警局最終妥協。據《紐約郵報》消息,錢斯利的代理律師在周一(11日)首次開庭時表示,由於錢斯利嚴格的有機飲食習慣,他在被關押期間拒絕進食。法官對此判定美國法警局與錢斯利的律師一同解決這一問題,最終法警局同意向錢斯利提供有機食品。一名法警代表補充稱,食品標準將遵照錢斯利的高要求。
  • 《英倫對決》背後的愛爾蘭問題——託尼·卡蒂教授訪談
    ,系統闡述了作為國際法問題的愛爾蘭問題,並以歷史的洞見增進國際法的理論分析,展示了十二世紀以來英國與愛爾蘭各方圍繞英愛關係的理論和實踐,其中充滿了棘手的複雜性。 此書出版時,愛爾蘭共和軍雖然與英國政府有了一些和平接觸,但仍未解除武裝,北愛爾蘭和平進程在不斷的衝突中依然前景未卜。
  • 柴契爾夫人密件揭訪華細節:拒絕到天安門獻花
    拒絕到天安門獻花  英方時任駐華大使珀西 克拉多克(中文名柯利達)在電報中向柴契爾表達不同看法,稱不應 摳門 ,建議把魚翅等高檔菜品加入菜單並且不要在酒水方面過於節省。 鐵娘子 隨後採納柯利達的建議。  不過,柴契爾也有堅持己見的一面。出訪中國前,柴契爾的私人秘書致信英國外交部,稱不願意向人民英雄紀念碑敬獻花圈。
  • 英民調:柴契爾才是應對疫情最佳首相
    報導指出,那些在柴契爾下臺後才出生的被稱為Z世代的年輕人,更加希望柴契爾還在世,來解決英國目前面臨的新冠疫情和脫歐問題。即使是在她擔任首相期間遭到最多謾罵的蘇格蘭地區,受訪者也懷念她的堅決態度。按照這個民調結果,在她擔任首相早期首先遭到大規模失業衝擊的英格蘭北方人也懷念柴契爾。
  • 「鐵娘子」柴契爾,面對馬島戰爭態度強硬,用武力奪取別國領土!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被稱為「鐵娘子」,一生只在鄧小平手裡打過敗仗。就是這樣一位傳奇的女人,可以稱得上是政壇上的璀璨新星。那麼她究竟是如何成為英國「鐵娘子」的呢?1979年是柴契爾夫人首次當選英國首相。那時候英國已經再也不復二戰前的榮耀,經濟上出現了很大的問題,進入了所謂的滯脹期。
  • 功夫巨星成龍,如今新拍電影不溫不火,實力演員絲毫沒有號召力?
    《英倫對決》是中國與英國聯合製作,其中成龍大哥以主演的身份參與,雖然當時票房並不高但是在我看來絕對稱得上是精彩。作為一部動作懸疑片,成龍當仁不讓的作為武打戲主角。在劇中成龍飾演的是駐紮在英國的個體戶關玉明,本分老實的經營著這家小店與女兒相依為命。但是世事難料,女兒因一次恐怖襲擊中喪命,但當地領導不管不問把這件事情輕視和不作為的行為。
  • 貓咪絕食能絕食多久,野貓絕食餓死嗎,貓絕食什麼情況啊
    由於很多的原因會導致野貓的出現,而野貓常常是不收人控制的,它每天的食物都是不一樣的,是否生病也不得而知。當野貓開始長時間不吃東西的時候,那它的生命就會受到威脅,這時候如果有愛心人士發現的話,希望能找出貓咪絕食的原因,然後給予一些幫助。
  • "紙牌屋"作者道布斯曾從政30年 為柴契爾幕僚長
    【寫作緣起】  被柴契爾夫人狂轟濫炸心情苦悶——  「這是20多年前犯下的一個最光榮、最了不起和最具裡程碑意義的錯誤」  在柴契爾夫人及梅傑時期都在保守黨內和內閣中任過要職……道布斯為何會成為暢銷書作家?
  • 郭一鳴:英國敢不敢再戰馬島 美國態度很關鍵
    因而當前形勢下,英國向阿根廷妥協的機率很大。郭一鳴:問題就在於,阿根廷的強硬能夠撐多久。英國人把軍艦派來了,它能夠強硬,能夠堅持強硬下去嗎?還是最終會妥協,或者說,聯合國出面來斡旋呢?我覺得這裡面,還有一個其他的因素在裡面,就是美國。我們剛才講,美國在1982年的那場戰爭裡面,它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 生活,終有「妥協」,箇中滋味,唯有自己明白
    因為在納沙阿里的心裡,藏著一位永遠不可能忘記的初戀情人——艾琳。就是這一位:(大愛這個鏡頭,很有油畫的感覺有沒有?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從畫裡走出來」是什麼樣的。)於是,面對納沙阿里,她只能裝作不認識,走到轉角處卻獨自落淚。納沙阿里落寞地回家,這時候,他發現小提琴怎麼也拉不出原來的味道。他心裡明白,並不是小提琴出了問題,而是心中的那抹情已經逝去。
  • 相比於北愛爾蘭和蘇格蘭,威爾斯為啥不鬧獨立?
    1949年,愛爾蘭共和國徹底獨立,由於英愛在歷史上的矛盾(當年在愛爾蘭大饑荒中英國政府曾見死不救),愛爾蘭甚至連大英國協都沒有加入,也不再像加拿大、澳大利亞那樣繼續封英國國王為君主,徹底的與英國劃清了界限。
  • 愛爾蘭梗,又稱愛爾蘭紅梗,主要分布在愛爾蘭的山區
    愛爾蘭梗,原產地愛爾蘭,起源於18世紀。 別名愛爾蘭紅梗(Irish Red Terrier)。發源於愛爾蘭科克郡,一般認為是由黑色、棕褐色和小麥色的梗犬交配繁衍形成的品種。粗毛長腿,外貌特別,樣子有點像艾爾谷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