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養的父母,都在用這3個「黃金教育法則」,讓自己孩子更優秀

2020-11-29 十月呵護

有人說家長就是孩子的一盞明燈,指引孩子走向更好的人生,也有人說家長是孩子的一面旗幟,引領孩子走向更高端的未來。

不過,這世界上沒有天生就完美的父母,只有為了孩子不斷學習的父母,在教育界一直有這3個著名的「黃金教育法則」,不知道你們聽過嗎?

1、魚缸法則:心靈的成長需要自由

案例:將幾條小魚放在一個魚缸裡,養了好幾年,依舊還是那麼小,有一天魚缸被打破了,因為一時找不到別的魚缸,於是就把它們養在院子的池塘裡,沒想這些魚竟然瘋了似的長得很大。

道理:魚需要自由的成長空間,孩子更是如此。

家長經常幫孩子決定一切,就會使得孩子沒有自己的選擇和思想,一直局限在家長設置的「條框」裡,如果家長能夠像散養魚兒一樣,給孩子更多的成長空間,就會使得孩子成長得更快!

2、強化定律:培養好習慣

案例:科學家在水裡放了一堵玻璃牆,把鯨魚和食物各放在一邊,一開始鯨魚猛烈的撞擊著玻璃,後來它終於發現玻璃是撞不開的,於是一段時間以後,它就不再撞擊了,後來科學家把玻璃牆拆了,然而鯨魚還是只在自己那邊活動。

道理:孩子的習慣是被培養的,在一段時間或一些重複的經歷後,這個行為就會被固定下來,形成了習慣。

家長要學會注重細節,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耐心和負責的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好習慣。

3、羅森塔爾效應: 對孩子進行積極期望

案例:曾有一組實驗,對兩組隨意組合的學生分別給予積極和消極的評價,後來結果真的和實驗效果一樣,被鼓勵的孩子變得更加樂觀積極,被消極對待的孩子,愈加自卑頹廢。

道理:在孩子的心目中,家長的鼓勵很重要,如果家長經常能給予他們支持,就會使他們變得更好,同理,如果家長一味的批評孩子,就會使孩子變得更糟糕。

家長要經常鼓勵自己的孩子,挖掘孩子身上的潛力,引導孩子往積極的方向發展,這樣孩子的身心才能更健康。

「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好的父母,會在孩子童年的時候幫助他成為更好的自己,用童年學到的知識和力量去挑戰人生以後要面臨的困難,所以為人父母一定要多學習,今天的這3個著名「黃金教育法則」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教育方法優秀的孩子都離不開這10條黃金教育法則
    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這個過程中,教育者也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自己,了解一些基本的規律和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今天和大家分享10條黃金教育法則,一起來學習一下吧。將所有曲目編號,每堂課,讓學生都隨機抽一個曲目。這樣,寅次重新拾起了學習興趣,因而也更努力地練習。
  • 這10個教育方法,被猶太人稱「黃金法則」,家有孩子的別錯過!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猶太民族是一個非常聰明的民族,教育出來的人很多都是天才,他們堅信:家庭教育方法有多優秀,孩子就會有多優秀。這10個教育方法,被猶太家庭稱為黃金法則,家裡有孩子的一定要知道!
  • 這3個春節禮儀,父母務必要教給孩子,讓孩子更有教養!|伴讀
    在這喜慶的日子裡,我們很容易忽略事情就是孩子的禮儀禮貌的問題。餐桌篇飯桌上,很考驗一個人的教養。作家林清玄在《從食物看人的性格》說:「人總是選擇自己的喜好,這喜好往往與人的性格和本質十分接近,所以從一個人的飲食就可以看出他的人格。」
  • 孩子做事拖拉,父母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上有這2個問題
    孩子拖拉的壞毛病是令很多父母感到頭疼的事情,要怎解決這個問題呢? 我們首先要「批評」一下家長,孩子的任何一種行為都是家長教育方式的反映,不要以為孩子做事拖拉都是孩子的錯,父母們更應該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教育方式出了這2個問題。
  • 疼愛孩子理所應當,過度保護不可取,父母要避免陷入「魚缸法則」
    不過父母對孩子的養育僅僅有掏心掏肺的寵愛是不夠的,此外還應該有把孩子培養成獨立的人的教育智慧。有人說,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是漸行漸遠的,默默地看著孩子走遠的背影是父母的宿命。 雖然這聽起來有些令人沮喪,但是對於孩子的成長而言這卻是必經的一段路,不要讓父母的保護變成妨礙孩子前行的壁壘。
  • 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也是你最重要的事業
    父母傾其一生,都在為孩子努力。忙事業,忙賺錢,希望給更優渥的生活條件,更好的學習環境。可有時卻發現,我們給的並非孩子想要的,便與孩子漸行漸遠。而孩子的成長,又是一場無法撤回的直播,過期彌補無效。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不是只有老師的事,更是你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業。
  • 父母吃飯看手機,卻責怪孩子不好好吃飯?這樣教養孩子有效果嗎?
    等針對這些父母和老師都關注的27個典型問題,一位腦科學、心理學專家——洪蘭教授,和一位常年在一線帶孩子的教育專家,同時也是親子作家、美學生活家——蔡穎卿,2位採用面對面對談的方式,對這些問題作出了智慧的解答。並把這些答案寫成了《教養在生活的細節裡》這本書。
  • 地鐵上一男孩對奶奶破口大罵,孩子有教養和缺教養,差別有多大?
    文丨禾禾媽媽知乎上有這樣一個提問:缺教養的孩子到底有多討厭?其中有一個回答是這樣的:對一個孩子最不好的評價就是「缺教養」3個字了,因為這不僅是對孩子的評價,還是對其父母的評價!02有教養的人,不僅能贏得他人的歡迎與青睞,還能幫助自己拓寬社交圈,從而更容易取得學業和事業上的成功,反之缺教養的人,不僅讓人心生厭煩,還會讓人質疑其父母的品行,所以對於父母來說你的孩子可以不優秀,但是不能沒教養!
  • 世界上最頂級的9大教育法則(父母必讀)
    但是,除此之外,一切都要自己承受,咬牙堅持。 聽完了媽媽這番話,拉吉夫平靜的做完了手術,沒有一點哭鬧。 有遠見的父母,都明白一個道理: 孩子未來要走的路還很長,父母不可能永遠庇佑他們。
  • 大S女兒「公主坐」火了,網友:教育孩子,好的教養才是真正的富養
    現代社會,父母都想儘自己所能給孩子最好的一切。不僅僅是在物質上面想要儘可能給到最好,精神上面也不應該落下。女兒要「窮養」還是要「富養」,社會對於這個話題爭論不休,但大部分有錢人沒有這種苦惱。例如,受到大眾關注的明星子女,他們的飲食和穿著都是奢侈品,這是顯而易見的"富養",王詩齡那句有名的「我是小公主」也確實讓人無法反駁。
  • 《小爸爸》:「合格」的父母,才能教育出優秀的孩子
    其實教育子女的最好方式不光是給子女提供衣食無憂的生活,也不光是助力子女成才成為國家的棟梁,更多的我們要從子女的三觀建立,性格品行和智識教養等方面進行教育,而進行子女教育的前提應當是我們作為父母自身素質的提高。只有我們本身給兒女樹立了好的榜樣,好的模範,才能使兒女更加體會到提升自身素質的重要性,才能使之不斷進步。
  • 這3個英語很溜的孩子,父母用這些方法點燃他們學習熱情
    比起接受老師「填鴨式」的教育和父母「催逼式」的陪寫作業,主動學習和快樂學習的孩子,才能夠真正厚積薄發,將英語融會貫通地應用起來。那麼在孩子英文的啟蒙階段如何點燃孩子學習興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近日我們採訪了3位英語「學霸」的父母,看看他們都有些什麼好方法點燃孩子最初的學習熱情。
  • 動物園內父母帶孩子投餵狼群上黑名單:沒修養的父母,正在毀掉孩子...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每個瞬間,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是在教育自己。 通常,你看到的孩子,其實就是父母自己的影子。 這個影子,無時無刻不在檢驗父母教育的成果。
  • 盡責的父母為孩子拼盡全力,更盡責的父母給孩子恰到好處的愛
    首詞牌、2000首詩以及15000字小說,2年之內出版了3部小說。想要培養一個優秀的女兒本身並沒有錯,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比自己優秀,一代比一代強是中國最傳統的教育觀念,也是最樸素的希望。岑岷峨對女兒的愛護之心無可厚非,他親盡全力為女兒提供最優質的資源和人脈,為她打造一般同齡人甚至成年人都無法夠到的平臺,幾乎就差用直升機把女兒空降到人生金字塔的頂端。
  • 孩子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做到這幾點,孩子將來更優秀
    要知道隨著孩子慢慢地長大,他會有自己的思想,不是父母說什麼就是什麼了,而是學會了頂嘴。  孩子四五歲之後,越來越喜歡頂嘴,吃不吃蔬菜、能不能出去玩、什麼時候做作業......你說他一句,他有十句等在那裡,每一件小事都能引起一次親子戰爭。
  • 孩子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案例 劉女士是一位90後寶媽,他和丈夫對孩子的教育非常注重,但由於夫妻兩人需要上班養家餬口,所以白天孩子都由奶奶來照顧。 而對於孩子愛頂嘴這樣的行為,李玫瑾教授也指出,孩子愛頂嘴的原因在於父母,並與廣大家長分享了她自己的3句話。
  • 《猶太媽媽不買玩具》:比起玩具,猶太媽媽更重視的3個教養秘訣
    孩子玩具堆成山,很多都是玩一兩次就閒置了,甚至還會跟媽媽說:「我好無聊,都沒有好玩的玩具」。對孩子來說,玩具永遠都不嫌多。而作為父母,給孩子買玩具,不光是孩子愛玩,還將玩具當成了能鍛鍊孩子思維的工具。然而那些號稱「開發大腦」的玩具真的能刺激孩子的大腦嗎?真正能陪伴孩子成長的,除了玩具,更重要的是什麼呢?《猶太媽媽不買玩具》這本書中就給了我們答案。
  • 為啥父母要尊重孩子?被父母尊重的孩子往往更優秀,建議父母看看
    文丨飯飯媽 家長是否知道,尊重一個孩子,對他們到底有多大的幫助? 黃磊和孫莉的教育方式,一直都被很多父母關注,每次他們家娃有點風吹草動的事,都會上熱搜,閱讀量和討論量都非常高。
  • 教育孩子總是吃力不討好?父母謹記「刺蝟法則」,距離適當愛適量
    但很多時候,父母給孩子的,和孩子真正想要的,往往很難在同一條直線。這也就導致了父母總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孩子卻總是嫌棄父母「管太多」。在很多的家庭關係中,父母對於自己和孩子之間的距離,總是無法做到「精準衡量」。
  • 孩子貪玩不學習讓人很抓狂?家長做好這4點,成就更優秀的孩子
    從先天的遺傳因素,也就是智力水平和後天的教育環境來講,孩子之間的差距更多的受後天教育環境的影響。俗話說:好的教育,不僅來自於老師,更來源於家長。學校的教育是「葉」的教育,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所以,後天的教育環境可以調整和改善,尤其是父母的家庭教育,對孩子學習成績乃至人生之路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父母磨破嘴皮子,不如做好自己,身教遠勝於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