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6 農夫也瘋狂

農村老話「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文/農夫也瘋狂

曾經吃不飽飯的時代,很多人都夢想著能每天過上大魚大肉的日子,在哪個時代,能天天有肉吃是一種很幸福的生活。可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對生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在的人追求的是不僅要吃飽,而且還要吃好,吃得健康有營養。現在只要願意天天吃肉都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了,經常吃肉的你,可知道不同的肉食怎麼切嗎?在民間就流傳著「橫切牛羊豎切豬,斜切雞順切魚」的俗語,其說的就是關於不同肉食的切法。

橫切牛羊豎切豬

很多人可能有點不太理解的是什麼是「橫切」和「豎切」,其實這個是相對肉的紋理來說的,你仔細看就會發現每種肉其實都有紋路的。牛羊基本上都是瘦肉,是沒多少肥肉的。其意思是說在切牛羊肉的時候,就要逆著肉的紋理來切。一般的做法是刀和肉的紋理呈是垂直的。這樣切出來的牛羊肉片的紋路就是「井」字狀的,喜歡去吃火鍋的應該發現了,火鍋店的肥牛片的紋理都是「井」字狀的,如果是順著牛羊肉的紋理來切的話,那樣煮出來的肉就不容易咬動。

而「豎切豬」指的是在切豬肉的時候,刀要順著肉的紋理來切,這樣切出來的豬肉片的紋路則普遍是呈「川」字狀。如果不這樣切的話,那炒出來的肉會散碎掉!比如你本來是炒辣椒炒肉片的,可是因為肉的切法不當,那炒熟了以後就很有可能是一碗辣椒炒肉沫了,這樣會影響菜品的。

斜切雞順切魚

其實對於雞肉怎麼切,講究並不多。因為相比於前面幾種動物的肉而言,雞肉是非常嫩的,怎麼切都是很好吃的。當然了一些有經驗的廚師會斜著切,這樣切出來的肉片更加好看一些,而且也更難入味。

最後再來說一下順切魚,在烹飪魚的時候,為了更好的入味,都會先在魚身上切上幾刀。其實這個切法也是非常講究的,有經驗的人一般都是順著魚紋切的,也就是順著魚刺的方向切,即從魚頭後面入手,然後切口貼著魚刺向魚尾方向切。為什麼要這樣切呢?一來是美觀性考慮,最大程度保持魚的完整性,二來是可以很好的把魚刺分離出來,在食用的時候就有效避免了魚刺卡喉的情況發生!

看完了是不是感覺做菜的學問挺高深的,其實菜做得好不好,和廚師的刀工也是息息相關的。同一道菜,不同的切法,做出來的效果也是完全不一樣的!你們都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剖腹產橫切好還是豎切好?兩者區別大,看完優缺點再做決定
    說到生產,經歷過的寶媽一定深有體會,順產過程痛苦,尤其是寶寶出生前的折騰,從陣痛到入盆,再到開指,每一個環節都在考驗寶媽忍受疼痛的能力。 「橫切」、「豎切」你會怎麼選?‍
  • 農村老話:「飯前不訓子,睡前不訓妻」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近期整理的一系列農村老話相關的內容,讓很多網友對農村、農民的智慧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於自小在農村長大的小編來說,這些都還只是冰山一角,真正要去了解農民的大智慧,就很有必要去田間地頭、門前樹下與他們當面聊聊天拉拉家常了。就拿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來說,背後也蘊含著深刻的道理。
  • 農村老俗話說「買豬看圈,娶媳婦看院」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俗語經過千百年的傳承,其中勢必有一定的道理,很多老俗語聽起來不順耳,但是話糙理不糙。一、買豬看圈。我家每年都要餵十幾頭小豬,今年養豬比較划算,目前70多斤的小豬可以賣30元1斤。養豬最怕的就是豬得病,豬患病很可能使一年的心血白費。
  • 農村老話「仰頭嫁女,低頭娶妻」是什麼意思?這樣理解有道理嗎?
    農村的老話「仰頭嫁女,低頭娶妻」是什麼意思?這樣理解有道理嗎?正所謂: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句老話。在過去沒有什麼自由戀愛,婚姻都是要聽從父母的安排的,但是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遇到一個合適的人,這樣他們的下半生才能夠幸福。
  • 俗語「戌時不貪食,子時莫戀色,卯時切喝酒」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生活和城市完全相反,在農村生活,每天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雖然質樸,但卻別有一番風味,清晨鳥兒渣渣的叫聲喚醒莊稼人,大家便開始了一天的勞作,相互結伴去往田間地頭,一路有說有笑,夕陽一下,大家又聚攏在一起,說說一天的收穫,聊聊對未來的打算,甭提多開心。
  • 炒豬肉,「順切」或「逆切」?廚師長:切錯了又老又柴,一炒就碎
    炒豬肉,「順切」或「逆切」?廚師長:切錯了又老又柴,一炒就碎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炒豬肉,「順切」或「逆切」?廚師長:切錯了又老又柴,一炒就碎!』很多人覺得只要把肉切成絲或片就行了,這還能切錯?肉就會咬不動,或容易碎,別不信!無論什麼肉,都是有肌肉纖維的,不過有些肉比較粗,比如牛肉;也有些肉比較細,比如雞肉、魚肉等,豬肉的纖維算是中等,那要怎麼切呢?切肉的方法包括順切、逆切、斜切,豬肉應該斜著切。
  • 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
    導讀:冬季來臨,農村俗語「春不撿雞,冬不撿兔」,說的有道理嗎?隨著節氣的更迭,天氣出現了明顯的改變,氣溫的下降,讓人不由自主的會多穿上一些衣物。農村俗語也有很多關於冬天的,其中就有一句:春不撿雞,冬不撿兔,這是為什麼呢?這句俗語也是一句典型的老話,也是多年經驗積累演變而來,其中也是具有一定的道理的,對於這些莫名其妙的死去的野雞或者是野兔,是不能夠隨隨便便的撿回去吃的。尤其是在春季和冬季的時候,這兩個季節分別針對的是春季的雞和冬季的兔,這是什麼緣由呢?
  • 大廚的洋蔥不流淚切法!縱切、橫切的優缺點與技巧解析
    大廚的洋蔥不流淚切法!縱切、橫切的優缺點與技巧解析!網上流傳許多切洋蔥的秘訣,可以降低辣度讓眼睛不流淚;關於將洋蔥快速切丁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就別再人云亦云了!來看看真正的廚師怎麼做,讓小編為您示範熟練的神級切洋蔥技巧,完整解析縱切、橫切的方法與優缺點,無論是廚房新手還是熟手都大有進益!
  • 農村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此話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此話有沒有道理?雞可以下蛋,狗可以看家,貓可以逮老鼠,在村民眼裡都是有用的。所以正是這些原因,農村裡的雞、狗、貓等動物也是很常見,而村民們也是非常樂意養殖這些動物,讓它們為農民們做一些貢獻。
  • 農村老話「男怕磨,女怕泡;雞怕攆,狗怕舔」這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意思就說老人說的很多話都有是有道理,他們都是過來人經歷的事情比較多,吃的鹽都比年輕人多,而年輕人很多事情都不了解如果不聽老人話可能奪走彎路還可能吃虧,其實多聽聽農村一些老人說過的老話確實受益匪淺,雖說現在都是高科技了,但是咱們國人還不是一點一點這麼過來的
  • 農村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 農村很多俗語是告訴我們一些簡單道理,往往是簡短幾個字,但是其內含深層次的含義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半個豬耳一盤菜,切一切,拌一拌,兩分鐘做出冬天也能吃的涼拌菜
    半個豬耳一盤菜,切一切,拌一拌,兩分鐘做出冬天也能吃的涼拌菜豬耳要想好吃,離不了兩樣菜,如今是農村宴席上常見到的一盤菜在滷貨中,我家常買的除了豬大腸,就是滷豬耳了。今天我向大家介紹一種我家鄉的吃法,這種做法,除了自己在家常做,也是出現在農村宴席上頻率最高的一道菜了。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它雖然做法簡單,但卻是非常美味。這道菜四季都可出現,但在冬天味道更好。因為冬天的大蔥蔥白脆,不辣且帶著一絲絲清甜。冬天的香菜長得甜而脆,嚼起來更有味道。香菜和大蔥成了這道菜的標配。
  •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農村有句老話「不捉下山雞,不追上山兔」是啥意思呢?有什麼道理嗎? 偉人領袖說:「群眾是真正的英雄,而我們自己則往往是幼稚可笑的,不了解這一點,就不能得到起碼的知識。」因此,要虛心向人民群眾學習。
  • 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不管是城裡人還是農村人,都有幾個從小一起玩到大的朋友。這些朋友我們都叫「發小」,意思就是從小一起長大,一起玩,一起變大。小時候玩耍的朋友都很單純,每天想著,兄弟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等將來兄弟發財了,一起帶你們一起致富。但是,小時候就是小時候,小時候的天真無邪,長大以後就慢慢變得成熟。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農村對於蓋房子這件事有多重視,想必經常聽村裡老人說的這些俗話就知道了,什麼「做屋不斷層,斷層無後人」,什麼「前山要遠,後山要近」,等等等等,人們在蓋房子前不僅要選擇好打地基的時間,就連房子上梁時間、房屋的布局都格外重視。
  • 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母在不慶生,父在不留須」是啥意思,老農說的有道理嗎我們都知道父母生我們養我們是很不容易的,除了天大地大以外,就是自己的父母最大。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我們永遠都不能忘的。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許多老話,這些老話通常是人們在長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隨著歲月的印證,老話更成為一種寶貴經驗。而其中最為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一些生活類的老話,記得兒時,每到中午吃飯時刻,農村老人就常常端著飯碗在門口上閒聊,常聽到一句「「雞不過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老話。
  •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老話:門前墳,屋後水,家敗人亡子不歸,啥意思?有道理嗎?在以前的農村往往流行著很多老話,這些往往是老一輩總結下來的經典語錄,經過代代相傳,後人也能從中受到深刻的教育。其實大概意思就是一座房屋修建好之後,門前若是有墳墓,後院若是有積水的情況,那麼這就是不吉利的徵兆,暗示著整個家庭都會遭遇巨大的變故,甚至是家破人亡,後代也不得不遠走他鄉,遠離此地。那麼,這樣的說法到底有沒有道理呢?門前的墳墓在古時候都是一個晦氣的代表,古代人迷信自然對於妖魔鬼怪都十分害怕,特別是墳墓這種陰森的地方,大家更是敬而遠之。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過去家家戶戶都養得有豬,還有毛、狗之類的寵物。農民養豬的目的一般就是為了賣錢,另外就是自給自足。但是,就是這些與老百姓朝夕相處的小動物,老祖宗經過長期的生活實踐總結出了許多通俗易懂又富有內涵的俗語,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農村俗語老話:「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頭上頂白布」,啥意思?有道理嗎?過去,在農村老人認為,外來的豬上門,是不吉利的。豬是煞星,豬上門預示著輕則破財,重則家破人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