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福林麻麻
見過身邊不少孩子,小的時候大大咧咧,跟誰都是自來熟,等到慢慢長大,反倒變得靦腆,遇到生人不愛說話。
對於這種情況很多父母也都有討論過,說他們的孩子越大越不愛說話,但很奇怪的是,父母似乎沒有思考過孩子長大後為什麼會變得跟小時候差那麼多。隨機詢問了身邊的一些父母關於這件事情的看法,他們基本上分為了兩種觀點。
一些父母認為這是孩子成長的過程,變得成熟穩重的標誌,自然不能像小孩子一樣童言無忌。這一點說的是在理的,孩子小的時候少不經事,對於任何事情都保持著好奇心,什麼事情都愛插一嘴,顯得孩子比較愛說話。
而孩子逐漸長大,對很多事情都有了深層次的見解,也就不會像小時候那樣信口胡謅,說話做事都比較有分寸,就像父母所言,變得成熟穩重了,知道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
另一個觀點就是,父母認為是因為和孩子缺少溝通,使得孩子與大人存在代溝,孩子並不是不愛說話了,而是和父母沒有太多的交談,但是和朋友同學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像小時候一樣活潑愛說話。
不置可否,很多孩子的現狀的確是這樣,在同學朋友面前是一個樣子,在家人面前是另一個樣子,就像很多孩子在發朋友圈的時候會把家人屏蔽一樣。
提到朋友圈,很多父母也是知道自己的孩子把自己屏蔽的,但還是默契十足,想著給孩子留一片自己的空間,儘量不去打擾孩子。但是父母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孩子不願意讓你看他的朋友圈,連陌生人都可以看到最近十條狀態,而作為最親近的家人,卻連看朋友圈的資格都沒有。
父母和孩子之間缺乏溝通,不愛說話只是表象,更深層次的原因是關係的疏遠,隨著時間的變化,孩子和父母的距離只會越來越遠,父母能做的也只是目送著孩子遠去。
沒有哪個孩子的性格是說變就變的,都是藏在時間的蛛絲馬跡裡。孩子小時候是純真的無所不言,長大後是思量再三的言有所忌,若是能有所選擇,孩子應該都不想長大吧。
無論是孩子變得成熟穩重也好,還是和父母交流過少也好,父母都應該多關心孩子,畢竟你是孩子最親近的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