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有一種謎一般的飲品,一經問世便長盛不衰,它可以叫不同名字,也可以有不同口味,更有甚者可以是榴槤味,鰻魚味,或者只是橘子味、櫻桃味。重點是一旦嘗試便難以忘懷,那股混合著氣泡的液體滋滋作響,入口後瞬間又在舌尖「炸裂」,與此同時大腦也開始放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清醒,不久一股濁濁的氣體從胃中嗝出,身心仿佛受到了一場洗滌,而這一切僅僅是一瓶汽水產生的神奇效應。
關於汽水是何時進入中國的,還得慢慢道來。秉持著對天然氣泡水的喜愛,英國化學家約瑟夫·普裡斯特利於1768年找到了把二氧化碳直接溶解在水裡的方法,在清代同治(1862-1874)時期,作為舶來品的汽水正式進入中國,被冠以「荷蘭水」的名字。
晚清文人葛元煦在《滬遊雜記》中描繪了1876年的上海風貌,其中關於荷蘭水便有記載:夏令有荷蘭水、檸檬水,系機器灌水與汽入於瓶中,開時,其塞爆出,慎防彈中面目。隨到隨飲,可解散暑氣。
1907年《時事畫報》
至於為什麼最初汽水的名字是荷蘭水,一說可以見晚清徐珂(1869年-1928年)的《清稗類鈔·飲食類》:以碳酸氣及酒石酸或枸櫞酸加糖及其他種果汁製成者,如檸檬水之類皆是。吾國初稱西洋貨品多曰荷蘭,故沿稱荷蘭水,實非荷蘭人所創,亦非產於荷蘭也。而另一種說法則是日本受到荷蘭影響,早期亦將汽水稱為荷蘭水,ラムネ(加味的碳酸水)的詞源解釋之一便是オランダ水(荷蘭水)。而中文的稱呼是受到日本習慣的影響。
無論如何,「荷蘭水「的名字成因離不開荷蘭曾經盛極一時的海上霸權。當然對於中國而言,荷蘭只是在一眾貿易往來國中的之一,而對於日本,荷蘭卻在整整兩百年裡,扮演著日本的唯一。「之一「和」唯一「就讓歷史發生著截然不同的走向。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徽章:VOC
17世紀的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早在1601年,荷蘭商船最初到達亞洲,便要求與當時的明朝政府通商,不過沒能如願。當然一次的失敗阻撓不了他們的決心,160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VOC)成立。1624年之後,荷蘭一度侵佔臺灣,方便來華貿易。到1662年,鄭成功收復臺灣後,荷蘭人失去臺灣據點,轉而以印度尼西亞的巴達維亞(今名雅加達)為中心與中國商船間接貿易,再把貨物轉運歐洲。
清朝入主中原後,順治朝於1656年施行的「禁海令」使得中國對外貿易全面禁止,日本取代中國成為亞洲瓷器的主要出口國,因貿易港口在伊萬裡市,所以被稱為「伊萬裡瓷」,通過荷蘭東印度公司,這類瓷器風靡歐洲(三十年後開放海禁,因歐洲市場需求,景德鎮也生產過類似日本風格的瓷器)。
江戶時代 菊花紋雙耳蓋碗
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
清康熙 青花礬紅描金松鼠葡萄紋將軍罐
上海觀復博物館藏
實際上荷蘭人早在1609年(慶長14年)便開始對日貿易,同年在平戶建立商館,當然之後荷蘭能成為日本的「唯一」,靠的是策略而非單純的運氣。
早於荷蘭之前,葡萄牙、西班牙便與日本進行貿易,兩國的傳教士同時在日本傳播基督教,德川幕府認為基督教嚴重影響其統制的穩定,於是頒布「元和二年禁教令」,甚至轉而與兩國斷交。到了17世紀30年代,日本開始鎖國政策,信奉新教的荷蘭則答應幕府政府僅通商不傳教,這也恰好是幕府所需,荷蘭成功成為日本兩百年鎖國時期唯一貿易交往的西方國家,成為最大的贏家。
江戶時期 VOC紋(荷蘭東印度公司縮寫)青花盤
日本江戶東京博物館藏
而在1683年康熙結束海禁,荷蘭不滿在華既得利益,多次派使團企圖與清廷談判,甚至不惜成為清政府朝貢國之一,希望換取貿易自由,當然結果是令人失望的。雍正七年(1729年)荷蘭獲得清政府批准在廣州設立商館。1757年乾隆皇帝下令將所有沿海貿易港口關閉,只開放廣州口岸,開始了長達85年的廣州「一口通商」時代。下圖是藏於上海觀復博物館的東西館粉彩十三行潘趣酒碗,畫片正是廣州十三行的風景,可以在酒碗的一面從左至右看到瑞典、英國和荷蘭的國旗。十三行商館沿江的廣場專門設有各來華貿易國樹立各國國旗的地方。
清乾隆 粉彩十三行潘趣酒碗
上海觀復博物館藏
在日本鎖國時期的兩百年裡(1639-1853),通過荷蘭人傳入的西洋學被稱為蘭學,以18世紀初《解剖學圖譜》這本荷蘭解剖醫書的出現成為了蘭學誕生標誌。當時杉田玄白等人偶得此書後頗有興趣,親自觀摩人體解剖後竟與書上圖例完全一致,從而衝擊著已有認知,認識到東方古典中醫的不足,他們學習荷蘭語,花費五年之久進行翻譯,在十一次修訂後,於1774年出版了日文版的《解剖新書》。 也正因為蘭學帶動了日本醫學發展,1805年日本醫生華岡青洲使用全身麻醉完成乳腺切割手術。
1774年刊行《解剖新書》(複製品)
華岡青洲手術場景
日本醫學的現代化僅僅是蘭學影響力的一小點,更重要的是這使得日本有識之士認識到西方學術的價值,並在日本國內產生了連鎖反應。之後又有一些蘭學家創辦蘭塾,即由蘭學家講授蘭學研究知識的學堂,培養人才。從1744年到1852年,雖然是鎖國的狀態下,日本的蘭學翻譯學者達到117人,翻譯著作500多部,囊括醫學、天文、地理,物理、化學,哲學、語言學等等,涵蓋面極廣。
木骨模型
日本上野科學博物館藏
1853年日本發生「黑船事件「,美國海軍準將培裡率領艦隊威逼日本幕府打開國門,與十多年前的清政府一樣,日本被迫結束鎖國時代。憑藉著百多年的蘭學歷史,積累了一定的西方科學和對西方的了解,日本在近代化道路中走的更為決絕和從容。歷史的成因必然是極為複雜的,但是反觀中國在鴉片戰爭戰敗後「西學東漸」之路,不禁令人唏噓。
至於荷蘭水,在20世紀初上海,香港,廣州地區,最先有了本土的汽水品牌。特別是在香港這個名字被延用很久,雖然沒有一瓶是荷蘭而來,「荷蘭水「卻成為了一代人的童年記憶。其實所謂名字,原本就是充滿著主觀和隨意,畢竟每一個人都有一份獨特的汽水回憶,這可以是北冰洋,也可以是彈珠汽水,再比如在中國叫荷蘭豆的蔬菜在荷蘭叫中國豆,而叫荷蘭豬的又未必是豬。
作者:觀復居居
觀復文物攝影:觀復胡胡
觀復博物館(北京館)參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
上海觀復博物館參觀地址:上海市浦東新區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上海中心大廈37層
更多觀復博物館的故事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觀復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