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們喝醉酒後,往往能寫下千古名篇?李白、李清照表示的確可以

2021-01-11 歷史鑑賞者

不愛喝酒的詩人,不是一位好詩人。---一位愛喝酒的詩人。

詩文化,的確是值得我們每個中國人都感到自豪的一種文化。其實酒文化,也是一種非常歷史悠久的文化。

只不過普通人喝酒常常會誤事,所以不提倡大家沒事兒就喝酒。當詩文化和酒文化,融合在一起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之間會產生非常奇妙的化學反應。

詩文化變得更加富有韻味,而酒文化也得到了一種升華。兩者相得益彰,實在是太奇妙。尤其是歷史上那些喝醉酒賦詩的詩人們,更是給這兩種文化,注入了最直接的靈魂。

一、酒壯慫人膽還是酒後吐真言?喝了酒寫出來的詩,才是最真切的詩。

看過《水滸傳》的朋友,一定還記得宋江當年在潯陽樓上寫下了這麼一首詩:

心在山東身在吳,飄蓬江海謾嗟籲。他時若遂凌雲志,敢笑黃巢不丈夫!---鄆城宋江作。

你寫就寫好了,為啥後面還要加一個落款呢?這首詩很顯然就是一首反詩,由此可見宋江骨子裡都是有反叛之心的,但是他卻用若干好漢們的生命,打造出了一個虛情假意的忠義宋江形象。

可是酒醒了以後的宋江,在得知這件事以後,立刻被嚇出了一身汗。你說說,這是不是酒壯慫人膽?

與其是這麼說,倒不如說是酒後吐真言。宋江就是有謀反的心思,就是想要建立一番功勳,但是醒著的時候,絕對不能暴露出來,只有在喝醉的時候才能說一兩句真心話。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其實是有很多的,喝醉了酒,寫出來的詩詞更加情真意切,因此大量詩人都會借著酒把自己內心的想法說出來。

曹操在平定大北方以後,那叫一個高興啊,立刻帶兵南下,打算吞滅荊襄,攻取東吳,繼而一統天下。這個時候他在赤壁大戰前夕,就曾經喝著酒寫下了這麼一些詩句: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這首詩的境界實在是太高,不得不佩服曹操就是個全才。這個時候的曹操很高興啊,一邊喝著杜康酒,一邊唱著自己剛寫下的詩句。

而且他還表達了自己對前程的願望,他就希望自己能夠成為周公,可以輔佐明君,讓天下歸於一統。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得出,曹操是個城府極深的人,就算是喝醉了,這哥們都不說真心話,他是要做周公嗎?他分明是要做周文王好不好!

二、借酒澆愁,寫出來的詩詞,表達了真情。

詩詞大致上可以分為兩種意境,一種是開闊胸懷,歌頌各種正能量的,俗稱豪放派詩詞。還有一種則是表達自己內心的憂愁,將愁緒寫進詩詞裡面。

著名憂國憂民大詩人杜甫,雖然已經過得衣不蔽體了,卻還依舊想著天下人的安危,在一邊喝酒一邊發牢騷的時候,曾經寫下:

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杜甫晚年的確非常悽涼,他寫下這首詩的時候,其實天下人也都處於這種憂愁的狀態之中。但是他不敢去罵那些當權者啊,只好把所有的愁緒都注入了酒杯之中。

著名女詞人李清照,誰也想不到,這位小姐姐居然是個「酒鬼」。沒啥事兒就喝兩杯,高興了喝兩杯,傷心了喝兩杯,沒有什麼情緒了,還是要喝兩杯。

不過也正是他在喝兩杯的情況下,寫下了若干表達內心情緒的詩詞,讓人讀起來,實在是讚不絕口。

比如說這首《如夢令》: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她在溪亭喝酒喝了一整天,太陽都下山了,她才把自己給喝了個半醉。於是就乘著小船回家,結果因為有點醉了,所以壓根就忘了回家的路。這裡提醒一下,危險動作,小朋友們切莫模仿。

還有這首《訴衷情》,也是喝醉了才寫的:

夜來沉醉卸妝遲,梅萼插殘枝。酒醒燻破春睡,夢遠不成歸。人悄悄,月依依,翠簾垂。更挼殘蕊,更捻餘香,更得些時。

寫這首詞的時候,李清照已經嫁給了自己的丈夫趙明誠。但是趙明誠一心學習,跟李清照是聚少離多,因此李清照一個人的時候,就喜歡喝酒,喝醉了就把情思寄托在詩詞之中。

那時候朱熹畢竟還沒有出來,所以女性相對來說還是比較自由的。尤其是李清照這種大家閨秀,可不是明清時期那種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類型。

她們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生活,尤其是讀過書的女人,那更不一樣了。李清照有一次喝得酩酊大醉,寫下了這麼一首《鳳凰臺上憶吹簫》:

香冷金猊,被翻紅浪,起來慵自梳頭。任寶奩塵滿,日上簾鉤。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新來瘦,非幹病酒,不是悲秋。休休,這回去也,千萬遍《陽關》,也則難留。念武陵人遠,煙鎖秦樓。惟有樓前流水,應念我、終日凝眸。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

這回她是真的喝醉了,因此才敢寫下了如此大膽的一首詞。把自己形容成了一個不梳洗打扮的宅女,整天就躲在家裡喝酒。這次一覺睡醒,太陽已經曬屁股了。雖然最近有點消瘦,但還要強行解釋,這可不是因為酒喝多了。

三、喝酒寫詩,咋能沒有李白的事情呢?

有那麼一小撮詩人,他們就是天才,而酒就是他們催發才氣的一種催化劑,你說要命不要命?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就是李白老爺子了。

李白是著名的詩仙,而且還是酒中仙。只要碰到酒,這哥們就能寫下各種千古名篇,你實在是不得不佩服。

李白一個人呆著的時候,也會喝酒,喝著喝著就寫下了《月下獨酌》: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相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身為李白的頂級小迷弟,杜甫曾經讚嘆李白的才情和酒是絕配,也曾經為他寫下了這麼一首詩:

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

啥意思?就是李白喝多少酒,就能寫多少詩,長安城內的酒家都給喝打烊了,他的才情都還沒用完。就算皇帝喊他他也不去,為啥?因為他說自己是酒中仙。瀟灑的要死,快活的要死,有沒有?

總結:小酌一杯,的確可以讓人舒展情懷。

在不耽誤事情的情況下,小酌一杯,這是詩人們的慣例。不光以上這些詩人,其實歷史上還有很多跟酒沾邊的著名詩人。

比如說高產詩人陸遊,在自己寫的詩詞裡面,就有1729次提到過喝酒,你說他醉不醉?瀟灑詩人蘇軾,在自己的詩詞裡,也提到過738次喝酒的事情。

白居易提到了674次喝酒,其中這一句更是讓若干後世文人,想著在冬天小酌一杯,感受氣氛: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參考資料:《全唐詩》、《全宋詞》

這套《全唐詩》和那些喝醉的詩人們一樣很優秀,喜歡詩詞的朋友們,可以收藏一套,傳世也是不錯的。

相關焦點

  • 李白醉酒後寫一上聯,酒醒後自己也對不出,上聯成千古絕對
    作為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詩人,李白所留下來的詩作是非常多的,從他的詩作當中我們也能夠感受到李白的豪情萬丈,也終於了解為何李白能夠讓高力士和楊貴妃都在自己面前丟了臉面。李白的一生當中一直在不斷的學習,他的文學素養是非常高的,同時因為走遍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反倒讓李白的文學造詣更加提升。
  • 「我想與你喝酒」,白居易僅用20個字,將這句話寫成了千古名篇
    「我想與你喝酒」,白居易僅用20個字,將這句話寫成了千古名篇!俗話說,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中國是的詩歷史悠久,中國的酒也源淵流長。中國的詩人似乎尤其愛酒,寫下了無數關於酒的膾炙人口的詩句。酒與詩,承載著中國詩人千百年的靈動與情感。還有句話說: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陶淵明愛酒,留下了不朽的飲酒詩,「忽與一樽酒,日夕歡相持「。
  • 這些詩詞都是她喝醉後寫的!
    提到愛喝酒的詩人,大多數人第一反應便是李白吧!畢竟李白可是出了名的酒鬼,但是你可知道,李清照對酒的喜愛絲毫不遜李白!(以下文章時間順序並不一定正確)嫁人前,飲的是少女心事《如夢令》其一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青春年少的李清照,酒後醉到記不起回家的路,泛舟又誤入藕花深處。驚醒了一灘的白鷺,四處紛飛。
  • 李白求愛卻遭拒絕!寫下酸溜溜的一首詩,卻成為千古名篇
    李白作為唐朝名滿天下的大才子,自然有很多女人仰慕於他。因此李白的女人緣是很好的,然而李白也有碰壁的時候。李白有一首詩就描寫了他的一次豔遇。然而這次豔遇並不成功,在他向女子求愛的時候,卻慘遭拒絕。於是李白回去之後,心情失落之下便寫了一首酸溜溜的詩。
  • 李白很肉麻的一首詩,28字「吹捧」楊貴妃,開頭兩句成千古名句
    李白作為唐代鼎鼎大名的詩人,在中國可以說家喻戶曉,後人稱他為「詩仙」,李白寫的詩有多厲害?看看教科書中李白作品出現的頻率就知道了。毫不誇張的說,李白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雖然時過境遷,但李白的詩依舊受人追捧,獲得了無數人的讚美。
  • 人不出名詩出名:詩人名字都沒留下,卻寫出勸人惜時的千古名篇!
    回到古代當個詩人實在是一份性價比超高的職業,不用像李杜、蘇辛那樣做傳奇詩人,寫詩也不一定會給當下的生活帶來本質上的改變,像孟郊,寫了一輩子詩,那麼出名的大詩人,科舉照樣不中,生活依然貧苦,但是,可以千古留名啊!古代文人士大夫,最大的追求不就是被後世永遠相傳嗎?
  • 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一代詩仙李白
    如果沒有這種強烈的自我約束如何有底氣寫下「大略駕群才」的豪言。俠,無論是古代還是今天,永遠是人們迫切的精神呼喚。而俠讓李白的詩句帶上了俠的豪氣,帶上了劍的鋒利。詩人離不開酒。大多數中國人做不了俠,也佩不了劍,卻都可以來一次一醉方休。
  • 李白描寫美人的一首詩,無一「美」字卻美到窒息,僅28字流傳千古
    說到唐代最負盛名的詩人,大家首先想到的一定是李白和杜甫,杜甫生前還曾用「白也詞無敵,飄然思不群」這句話來形容李白,他的意思是說,李白的詩歌無人能敵,他的作品中有一股與生俱來的氣勢。李白作為「詩仙」,他的作品無疑是浪漫的,而這份獨一無二的浪漫,正是來自於他自身。但是一個人飄逸久了,難免也會被塵世中的事物所吸引。
  • 李清照,你能矜持一點嗎?李清照:不能
    人美路子野少女時期的李清照可謂是「白富美」的代名詞,她出生於官宦書香門第,她的父親出身進士,並且還是大文豪蘇軾的學生,生母雖在她兩歲時過世,父親續弦的繼母卻是一個有一定文學造詣的女性。五歲時,李清照就表現出與其他女孩不同,不愛女紅,唯愛讀書寫字,繼母也很支持她。於是當別家的閨中小姐們都在認真學習女紅,李清照卻在老爸的影響下飽讀詩書、博古通今。
  •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如今成千古絕唱,多次選入課本
    「千古才女」李清照的詞名傳京師,如今成千古絕唱,多次選入課本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早期生活優裕,其父李格非藏書甚富,她小時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環境中打下文學基礎。出嫁後與夫趙明誠共同致力於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時,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閒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
  • 李清照瞧不起前人詠梅詩,提筆寫下千古名作,最後5個讓人斷腸
    」世人皆知李清照論才氣是千古第一女詞人,卻很少有人知道,若論狂傲她更是首屈一指,烏江臨畔,一首《夏日絕句》diss全大宋的男人貪生怕死。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誰能想到這類政治題材的詩,在當時都是士大夫的事情。而當時李清照提筆寫出:何為出站輒披靡,傳為荔枝多馬死。一位閨閣中的少女能有這樣的見地, 甚至要比張耒的詩立意還高。李清照的詩又似是男子。
  • 「滿船清夢壓星河」:詩人醉酒後,寫出一首如夢似幻的詩
    詩人們在飲酒之後,往往想像力迸發,寫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篇名句。比如李白獨自飲酒後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蘇軾醉酒後發出了「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感慨,連女詞人李清照也嗜酒如命,她存世的詞作中,超過一半都與飲酒相關。元代詩人唐溫如是一個很陌生的名字,但是他的這首醉酒詩,虛實結合,給人夢幻般的感受,足以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 李白這句詩明明沒什麼水平,卻被陸遊點石成金,寫成一首愛情名篇
    但本期這首李白的詩好像就不是這麼回事了。李白當年讀完陶淵明的《桃花源》,寫下了這首七言詩,說實話與李白的其它詩作相比,這首詩寫得並不算高明,我們來看一看:露暗煙濃草色新,一翻流水滿溪春。可憐漁父重來訪,只見桃花不見人。在李白平生的千首作品中,這首詩算不上有名氣。詩的前兩句寫景,描寫的是桃花源四周的景色,寫得倒是清麗動人,頗有李白詩仙之風。
  • 李清照16歲時,寫下這首詞,句句是經典,在當時名震京城
    提起宋詞之美,當屬婉約派詞人李清照所作的作品。她自小就受家庭薰陶,飽讀詩書且頗具天賦。這位稱得上「千古第一才女」的李清照,不僅在宋詞史上有重要的位置,就是中華文華的歷史長河中,也是獨樹一幟的。她生性獨立,少女之時俏皮可愛,古靈精怪,不懼世俗之眼光。
  • 李白酒後寫出一上聯,對仗工整意境深遠,楹聯專家認為:無人能對
    李白是我國唐代中期的詩人,他所留下作品經久不衰。後人曾用"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誇讚李白對文化的貢獻。李白曾遊歷五湖四海,寫下許多著名的詩句。不過,有一次李白途經某小鎮時,因喝得銘酊大醉隨手寫下一副上聯。千年之後,能夠工整對出這副楹聯的下聯,也實屬不易。
  • 唐朝女道士飽受相思之苦,無聊時寫下一首詩,流傳至今成千古名篇
    不可否認,其中的確有很多對紅塵心灰意冷的人,但是當時大部分的女道士雖已出家,但是依然熱愛著浪漫的紅塵。其中就有一位非常著名的女道士,人們都把她稱作是「女中詩豪」,同時她也是詩人劉長卿的好朋友。她能夠被冠上詩豪的名號,文學造詣自然不會低。
  • 蘇軾喝多回到家中,被門童鎖在外面,獨自走到江邊,寫下傳世名篇
    在唐朝的盛世結束之後,很久都沒有像李白一樣的痴迷作詩和喝酒的文學家了,在他之後,豪放派的詩句似乎已經絕跡了。直到東坡先生的出現,讓文學界變得熠熠生輝,他順著風升到了詩詞界的巔峰,然後又自己變成了一陣風,吹拂著宋朝的疆土,把已經絕跡的豪放的詩詞作品再一次帶到了大眾的視野當中。赤壁是歸蘇軾所有的,嬋娟是歸蘇軾所有的,宋朝的雪也是歸舒適度額。
  • 後人嘲諷李白,韓愈憤而反駁,寫下流傳千古的罵詩
    杜甫的價值被發掘,這是一件好事,然而,元白二人卻抨擊李白,認為他華而不實。比如白居易就評價詩仙「才矣,奇矣,人不逮矣」,他認為詩歌應該「為君、為臣、為民、為物、為事而作,不為文而作也」,而李白只講文學性,沒有揭露現實的一面,不足為後世效仿。元稹更過分,他為杜甫寫了墓志銘,高度評價杜甫的文學水平,認為自西漢開始,沒有一個詩人能與杜甫相比。
  • 兩首反襯手法的古詩詞,李白豪邁不羈,李清照頓挫有致
    例如南北朝詩人王籍的「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用蟬噪和鳥鳴來反襯林靜山幽。再如,唐代文豪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也是如今的尋常反襯歷史的滄桑。下面介紹兩首反襯手法的古詩詞,李白豪邁不羈,李清照頓挫有致。
  • 中唐詩人武元衡的千古名篇,句句簡單,但含蓄耐讀
    武元衡,是唐朝的鐵血宰相,也是一位大詩人。他的這首《春興》,是千古名篇,很多人都讀過。如果您初讀這首詩,會覺得很簡單。但如果您仔細推敲,又會充滿疑惑。但是,詩人的思鄉情是如何產生的?春風為什麼能讓詩人產生思鄉之情?這個問題就很難回答。如果您心中有答案,不妨留言呢,看看我們的理解是不是一樣。我們來仔細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