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就要到了,各地習俗不一樣,但是吃粽子卻是公認的習俗,而由於南北方的差異,粽子的口味和形狀也大不相同,而且隨人們的個性化需求的提高,一些獨特的、新奇的網紅粽子仿佛更受大家的追捧,比如「七龍珠」,其實是七顆蛋黃加醬肉而已,不管是奇葩粽還是網紅粽,我覺得粽子最初的味道,更能代表節日的味道。
紅棗粽子是最常見也最久遠的一種粽子,幾乎一提到端午節吃粽子,大家會立馬想到紅棗粽,就像一說北方過年就要吃餃子一樣,紅棗粽子雖普通,但沒有一種粽子能取代它在人們心中的位置和記憶,它的清香和甜蜜,牢牢地印在人們心中。白裡透紅,與眾不同,咬一口黏黏糯糯,好生甜蜜。
也許你會說了,包啥餡都行,難得是不會包啊,其實粽子包法很簡單,只需折三下,纏一圈繩子就行了。今天曦媽就用圖文並茂的形式,拆解包粽子的每一個步驟,尤其是包的手法,保證一看就會,學會了包粽子,想吃啥餡就包啥餡,個個飽滿緊實,這個最基本的步驟學會了,以後再也不用買著吃了。
紅棗粽
材料:江米500克、黃河大米200克、紅棗適量、白糖適量、粽葉適量、葡萄乾適量、麻繩一捆。
做法:1.先泡江米,至少泡4小時,泡好的江米一捏就碎,可以順帶一起泡點葡萄乾。喜歡甜的可以在泡的時候加些糖。
2.粽子最好選用鮮粽葉,一個是新鮮、味道足,另一個就是容易操作。幹粽葉的話,建議泡一晚上,完全地將粽葉泡軟才可以,否則包的時候容易撕裂漏米。
3.按照5:2的比例放入江米和黃河大米,放少許的白糖拌勻,粽子餡就做好了。
4. 包粽子。取一片葉子,剪掉葉子根部的硬的部位,大概在葉子的三分之一處,將三分之一的葉子折到三分之二的葉子上,形成漏鬥狀,塞一勺米用勺子壓緊,中間加一顆紅棗,塞滿米為止,再將餘下的三分之二葉子對摺,完全的蓋住米,然後左手抓住漏鬥,右手壓緊葉子,將剩餘的葉子捏緊折向一邊,用繩子捆起來就行了。這步驟總共折三次,纏一圈繩子。
5.粽子冷水下鍋,鍋中再添加少量的糖,選擇用壓力煲八寶粥模式,煮出來的粽子更加的黏糯。
紅棗粽緊實無空隙,加少許的黃河大米(黃河水灌溉的大米香甜軟糯),更加增添了粽子的米香味,純江米的粽子過於黏,缺少米香氣,適當的添加大米更提香,清淡的粽香味滿屋飄香,一斤米做了滿滿的兩大鍋,比起賣的簡直太實惠,相信你學會了做法,再也不想出去買了,甜鹹度自己把控,更多了些許的隨意。
小貼士:1.幹粽葉一定要泡透,尤其是新手,建議選用鮮粽葉。2.這款包粽子的方法適合各種粽子,餡料自己隨意。
大家好,我是曦媽,非常的歡迎大家與我共同探討美食家常做法,用最簡單的食材,做出不一般的味道,力爭將所有小吃搬進自家廚房,歡迎各位食友在下方留言,提出寶貴建議,互相切磋手藝,互相學習,讓我們共同在做美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