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最終的含義到底是什麼呢?不要理解錯啊「上篇」

2021-01-08 蓮花又再開

佛法最終的奧義是什麼呢?其實之前也說過了。大道至簡就是不二法門。沒有別的什麼含義了。之所以還是老生常談,是因為和一位網友探討了一下這個問題,其中有好些問題,所以再次全面的探討一下,把有所有疑問的問題共同解析一下。

問題之一:不二法門,不分別對錯善惡是不是就和斷空之見一樣,認為沒有因果之報,落入錯誤的斷空之見呢?首先不二不是空,斷空之見認為一切皆空,認為好壞對錯都是空,所以做對也是空做錯也是空,沒有因果之報,反正都是空做錯做對都一樣,最終都是空。這不是不二法門的含義,再次了解一下什麼是不二法門。

不二法門到底是什麼含義呢,首先經常可以從佛教書籍中看到這樣的話,一心之內遍含輪迴與涅槃,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最著名的佛語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即便達到佛的境界地獄還存在,那涅槃到底有什麼作用呢?其實即便達到佛的境界也一樣會有六道輪迴,這也是佛語中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為什麼會存在的原因。不懂法的就像之前比喻過的看見杏嘴裡會泛酸的人,因為他看見杏後產生了分別認為這個不好吃有酸味,產生逆反心理同時身體會有感受嘴裡即便沒吃也會有酸味產生,而且身體實實在在的感受到酸味了。而有的人無所謂不分別,看見杏嘴裡不泛酸。杏好比輪迴,普通人看見輪迴產生恐懼憂慮等等各種痛苦的情緒,就和看見杏嘴裡泛酸一樣。成佛呢一樣會有輪迴,但佛不會分別天道很舒服地獄很痛苦,因為不分別就沒有所謂的舒服和痛苦之分。舉個生活中的例子,感受一下不分別專一的實例。

這個列子尤其是男生或打過拳的人最能深刻體會,打架的時候注意力高度集中,當時不會感覺疼痛,一旦結束心裡放鬆下來,立刻感到疼痛發現自己居然受傷了,其實在打鬥中早已受傷了,只是你心裡高度集中於一點忘卻疼痛和受傷這件事。當然有人會說那是人分泌的荷爾蒙,所以不會疼痛,當你不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時給你喝荷爾蒙你也一樣會疼。心裡會產生很大的實體感受,相信很多人知道那個割腕的實驗,沒割開手腕但讓他聽水滴聲誤以為割開了,結果這位做實驗的死刑犯人真的死了。成佛的人就像這樣高度集中,即便有地獄現前或天堂現前都不會有痛苦和喜愛的情緒出現,平等的去接受,所以才有六道眾生皆平等之說因為佛從來不分別優劣好壞,佛如果分別好壞就不會傳法於那些有過殺生犯過錯的人,也不會說眾生平等這句話了。傳不同教法可不是佛分別眾生有優劣之分,而是出於慈悲好讓人更快地理解佛法而因材施教,這可不是佛在分別,在佛心中弟子都是一樣的。所以那些說佛都分別不同的人,還傳授不同法的人只是你心裡的分別,不是佛的分別,就好像我不能認為我的思維就一定適合你思維是一樣的,何況是佛這麼有智慧的人,怎麼能用你那世俗的思維去想像,除非你也能打坐七天不動一下,否則不要妄加揣測佛意,說佛也是有分別的,佛只說過眾生平等。

因為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迦葉尊者那樣不用言語用心就能悟道,所以才會說法。對理解程度不一樣的人,傳同一種法如果當事人不理解就會產生謗法的言論。就好像拿著花對所有人說這就是法的真相,肯定有人會不理解而產生誹謗的言論。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理解言語是表達不了法的本質的。之所以說法是通過文字讓你反觀內心,了解那不可言說的法性奧義。有些人只對文字做片面的理解,而不領會法性的真正密意。文字只是指月亮的手指,你不能忘了你最終的目的是什麼,不是手指而是月亮。有些朋友拿文字中的東西去作為法性的指標,文字說的所有都只是權益之說,不是法性本身。如果是還幹什麼把正眼法藏傳於,一句話也沒說的迦葉尊者呢?不論什麼時候都應該關注內心,而不應該關注外在的東西或形式。之前發過關於密宗的一篇文章,有人就說用人骨做法器多殘忍,還有雙身修法,這還不是邪法嗎?現在科技發達了骨灰可以做成鑽石,那是不是做成鑽石就不是邪法了呢?佛法告訴你不要向外求,要向內心證悟,可是你始終在意外在形式,那你看過密宗的書籍中關於心的奧義嗎?佛教觀修之法中還有白骨觀呢。為什麼會用人骨做法器呢?人總是害怕死,不管什麼時候也是喜生厭死,所以有的法師發現有這樣的問題,就會用自己死後的骨頭做成法器讓弟子使用,目的是讓他直面死亡的恐懼。就好像人害怕獅子一樣,但你長時間和獅子接觸後你就不會有對獅子的恐懼。相信好多人從媒體裡也看到過類似的事件。所以說他是為了他弟子的問題而創造這樣的法器,好讓他證悟。你沒這樣的問題或者不適合你,就認為是邪法嗎?這不有失偏薄嗎。有人說違反戒律,篇幅原因下篇在介紹。【未完待續】感謝關注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真正佛法?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個認識,什麼是佛法?按照我們常規的認識,寫在佛經上的,就是佛法,就像在現實生活中,寫在法律條文中的文字就是法律一樣。但是,佛法並不是佛經上寫的那些文字,而且,也不是釋迦摩尼佛說的那些話。這些,我們一般都以為是佛法的,其實都不是佛法。這是我們的誤解!那麼,什麼是佛法呢?
  • 日語:「別に」和「大丈夫」「何でもない」各自所表達的隱藏含義
    她回答:很簡單跟朋友的回答是:「なんでもない」、「大丈夫」。普通關係的話:「なんでもないです」、「大丈夫です」不過,九州妹子說,我當時不論是說:「何でもない」「大丈夫です」或者是本州妹子能理解的錯誤造句「何もない」,都不會讓她心情好一些。
  • 佛法往生論:佛弟子「往生淨土」3種條件,一次滿足!
    一般的生命都會不停的「有漏」輪迴,而這個過程就是造成各種麻煩與痛苦。2. 佛法的核心就是不要再有漏輪迴。3. 我們之所以會有有漏輪迴,是受3股力量影響:本能求生欲、生前情緒與行為(業力)累積。4.在臨終的時候,我們會因為內在、外在的各種逼迫,而導致產生「情緒」來反應:憤怒、不舍等等,這是影響輪迴的第二股力量:本能,讓我們會「再次投生」,但是投生為什麼呢?下世要投生為人、天、鬼、還是貓貓狗狗?佛法不認為這是受「閻羅大王」等等外力的審判,而是受臨終前的情緒所影響。
  • 微信「敲打」表情到底是什麼意思?騰訊設計師:你該醒醒了
    常用的「微笑」表情,老一輩用是真誠微笑,年輕人用是呵呵、不想理你。「破涕為笑」的表情不是真哭,而是笑哭了。「敲打」表情不是真想拿錘打你......其他的請大家補充......科普表情,人人有責。不過問題來了,這個的表情到底是啥意思呢?
  • 常讀金剛經,理解三段論,你說的話就是佛法!
    像這樣重複的句式,在金剛經中,經常會看到,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弄懂這種句式,所要表達的含義,那麼我們自己說出來的話,也可以成為真理。其實道理很簡單,佛法不是佛法,只是叫佛法而已。佛法是什麼?佛經是佛法嗎?佛說的話是佛法嗎?哪一句話又能代表佛法?這與老子口中說的道一樣,道是不能用語言文字表達出來的,只要一說出來,就已經不是道了,佛法也一樣,說出來也就不是佛法了,為了方便理解,勉強給佛法取個名字,就叫佛法。其實真正的佛法,不是佛說的法,更不是一個名詞,真正的佛法無法表達。
  • 微信中「敲打」表情到底是什麼意思?騰訊設計師:木魚敲打小和尚
    常用的「微笑」表情,老一輩用是真誠微笑,年輕人用是呵呵、不想理你。「破涕為笑」的表情不是真哭,而是笑哭了。「敲打」表情不是真想拿錘打你......其他的請大家補充......科普表情,人人有責。不過問題來了,這個的表情到底是啥意思呢?騰訊官方表示,有幸請來「敲打」表情的參與設計者,為我們來答疑解惑:Q:「敲打」表情是怎麼想出來的呢?它到底是個啥意思?
  • 佛法開示:什麼是信佛,信為道源功德母,很多人理解錯了
    說到修行佛法,很多初學佛人並沒有真正地理解這個信佛的意思,往往成了妄執心,成了流於片面,非常偏執的我見。真正的信佛的意思,其實是體悟、信解的意思,什麼是體道,就是悟道。親自悟到菩提真義,見到這個世間一切的實質。
  • 「發物」是什麼、到底有哪些?生病到底能不能吃「發物」?
    只是,究竟什麼是發物?到底哪些食物屬於發物?很多人卻說不清楚,並且不同人的說辭還不一樣。本期,小薇就來聊聊「發物」這事兒。究竟什麼是「發物」?大家可以試著跟朋友一起舉例說說,生活中有哪些發物,最終你會發現屬於「發物」範疇的食物真是太多了:大到豬牛羊肉、魚蝦海鮮、菌菇豆類、蔬菜水果,小到蔥姜蒜等配菜佐料,都可能是發物,並且對同一種食物是否是發物,還有不同看法。但實際上,無論是現代醫學還是中國傳統醫學中,都沒有發物的說法。即便在中醫學的專業著作、工具書中,也沒有發物的專門注釋。
  • 海濤法師:修五戒十善,常行布施,聽聞佛法,你會有人天福報!
    「守五戒」、「修十善業」、「護持三寶」、「常行布施」、「聽聞佛法」,我們聽聞佛法,我們就知道要去持戒布施,了解三寶的意義,所以進一步,我們不孝順的人會變孝順,不禮貌的變禮貌,所以持戒布施。嘴巴——「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進一步我們天天都講真實語,特別是佛法是最好的真實語,講柔軟語。所以各位講話的口氣要改變,要溫柔又體貼,好不好?講話要如黃鶯,別像只烏鴉,你要開始改變啊。
  • 「超度」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原來是這樣的,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佛教,以及佛菩薩的願力都以「普度眾生」為根本,為什麼要普度眾生呢?因為眾生是集眾多煩惱而生。度眾生,度眾生,是度盡眾生心靈上的煩惱,使煩惱的心變成清涼的心;度犯戒的心變成持戒清淨的心;度愚痴的心變成智慧的心……是度你內心裏面的眾生,是度你心中那些充塞你心竅的眾生。
  • 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什麼意思?很多人理解錯了
    誰騙得了誰呢?再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人,哪一個不都是煩惱重重,問題一大堆?有錢的比沒錢的更累!他認為:每個人都想逃避苦追求樂,我卻沒見一個人真正做到過。就像我們的身體有病要吃藥,我們的心靈疾病也需要吃藥,這個(藥)就是佛法啊!藥的功效很厲害,他認為。他說,學佛可以徹底解決心靈的一切煩惱和痛苦,心靈轉變了,外部的世界和自身的命運也隨之改變。
  • 日本年輕人常說的「やばい」到底是什麼意思?
    「やばい」日本年輕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比如說「あの映畫はやばい!」。如果我們查字典就會發現,「やばい」這個詞在字典上的解釋是「危險的,不妙的,對自己不利的」,也可以翻譯成「糟了,壞了」的意思。但上面那句話極有可能是表示「那部電影太棒了」的意思!
  • 日語近義詞辨析「向け」「向き」
    今天的日語近義詞辨析欄目中,我們來講講日語裡兩個類似的接/尾詞「~向け」「~向き」。它們都可以接續在名詞後面,表示「面向~的」,「適合~的」,比如:この映畫は子供向けの映畫だ。兩種說法都可以,但它們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跟小編來看一下。「向け」和「向き」的區別我們先對比兩個更典型的例句吧:このアニメは幼児向けに作られた。
  • 佛經中最常見的「佛」字,也是最容易被大家理解錯的,為什麼呢
    題記:讀了十幾年的佛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這句經文的含義一直困擾著我,一直沒有著落,今天終於有了清晰而明確的答案。「佛」字出自佛經,常見於佛家經典之中,絕大多數的佛經經文都以「如是我聞,一時,佛在……」開始,佛經是釋迦牟尼對弟子們的相應開示,是佛法舍利。
  • 日語裡的「さすが」到底什麼意思?
    各位學日語的小夥伴大家好,今天小編要帶大家看看日語中一個很常用的副詞「さすが」的用法。在動漫裡,如果某個角色很厲害,那麼大家會說「さすがだね」,意思是「不愧是你啊!」「さすが」的由來很多人都不知道「さすが」的漢字寫作「流石」,這是一個來自於中國的典故。
  • 看看它正確的含義「上」
    因為人總會有邊見和固有的思維,來去錯誤的理解話語和文字,所以佛祖把正眼法藏傳於真正懂得本性只有一個微笑而不語的迦葉尊者。但為了啟發世人佛陀用了不同的說法和比喻。想通過這些說教來讓你明白自己的心性。佛法不是應試考試,即便你能倒背如流,如果還是沒理解什麼是佛法的本意,那你不還是一個門外漢嗎?或者像某些人口中的只在乎外相的所謂的外道,如果你學者佛法卻不了解法意,只在乎經文的字詞。
  • 日語中的「何」讀「なん」還是「なに」?
    」(什麼)的空耳,它的日文漢字寫作「何」。那麼,在看到前兩句話時,你是否還能在第一時間內念出正確的發音呢?如果這兩句中「何」的發音讓你十分糾結,那麼,言吉君教你一招快速區分「なに」和「なん」在日語中發音的方法。回到上文,我們繼續分析。其實①②句中的「何」既可以讀作「なに」也可以讀作「なん」。而不同讀法所代表的句子含義卻有所不同。
  • 汽車的「AUTO」配置與含義解析:小小單詞釋義豐富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AUTO是什麼意思?很多汽車相關的機構與ID,都會以「某某·AUTO」進行命名。其實含義非常簡單:auto=汽車,只是並不只這一層含義而已。至於為何業內習慣於使用一些德文單詞,原因主要在於德系汽車的品牌影響力足夠大;因為主力品牌以合資模式進入國內車市銷售的時間點很早,在汽車文化形成的階段,幾乎是伯來哪些品牌就會熱門哪些品牌;最終形成非常大的品牌號召力,甚至會形成從製造到評測流程的語言習慣。
  • 龍樹菩薩:什麼是「阿惟越致」?如何斷「變易生死」念佛往生
    行菩薩道,達至「阿惟越致」,有難亦有易龍樹菩薩在《易行品》云:佛法有無量門:如世間道,有難有易;陸道步行則苦,水道乘船則樂。菩薩道亦如是:或有勤行精進;或有以信方便,易行疾至阿惟越致地者。什麼是「阿惟越致」?意即「不退轉」。
  • 出浴室10分鐘「門縫冒出哀怨狗頭」! 媽崩潰:你到底做了什麼
    國外一名飼主日前分享一段愛犬搗亂的影片,這天她剛幫米格魯班尼(Benny)洗完澡,正準備去浴室拿寵物用的爽身粉,才離開大約10分鐘,回來就發現心急的班尼為了要找馬麻,竟然把門咬破一個大洞,還哀怨的露出狗頭迎接,讓飼主當場崩潰直呼,「你到底做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