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學佛之人應該知道佛經是幹什麼用的
佛經是幹什麼用的?有一些人始終有錯誤理解了,首先佛經是啟發你智慧本性的知識,好像開門的鑰匙。但它不是本性或佛性。你是需要通過它來了解你本性的,但它可不是你的本性。佛經亦記載過文字,不能代表佛性。能了解本性的人,知道語言或文字不能真實代表本性。因為人總會有邊見和固有的思維,來去錯誤的理解話語和文字,所以佛祖把正眼法藏傳於真正懂得本性只有一個微笑而不語的迦葉尊者。但為了啟發世人佛陀用了不同的說法和比喻。想通過這些說教來讓你明白自己的心性。
佛法不是應試考試,即便你能倒背如流,如果還是沒理解什麼是佛法的本意,那你不還是一個門外漢嗎?或者像某些人口中的只在乎外相的所謂的外道,如果你學者佛法卻不了解法意,只在乎經文的字詞。那你是不是一個只在乎外相的人呢?佛也曾說過不以外相見如來。佛陀的意思是覺悟者,什麼是覺悟者就是真實了解自己的人。
什麼是真實的了解你自己呢?佛是通過反觀內心,知道自己心性的。並沒有文字的指導,一切的外在的詞語和物體代表不了佛性。佛經也是通過說教和比喻,讓你自己琢磨自性的。如果佛經上的文字就是法性,那只要背過是不是都是佛呢?引經據典可以但請真實的理解法性再引經據典,而不要片面地拿出一段來去說事。
什麼是佛法?為何有不同
什麼是佛法?佛法就是讓你擺脫煩惱,成為一個有智慧覺悟的人。這因該是某些號稱懂佛法之人,能夠理解的吧。那好既然佛法的本質是讓你擺脫煩惱獲得自在成為一個智者。那你就應該知道,煩惱從何而來,如何斷除。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還談什麼懂佛法,只知道佛經的文字連為什麼這樣做都不知道,那還談你是什麼智者,你不過只是鸚鵡學舌,根本不知道經的含義。
既然看經書,那應該知道維摩詰經中的論述,眾香國的菩薩,聽都沒聽說過這樣的法,前所未聞。維摩詰菩薩回答說此國土中的眾生,頑固而桀驁不馴,難以教化,所以世尊便以強硬的說法教育制服他們。便對他們說三種惡道的艱難,說殺害生命,便遭殺生惡報,說偷盜搶劫,便遭不與取得惡報,說有男盜女娼行為,便遭邪淫的惡報。說若毀失戒律,便遭毀禁的惡報等等。一直到所有這些不同的說法,都是因為人心桀驁而難以教化,好比猿猴,浮躁不安,只有用不同的方法控制其心意,才能調伏。這是摘自備受佛祖推崇的維摩詰經中的論述。
佛法的核心【智慧】
什麼是佛法的核心,不是文字不是所謂的各種條條框框,沒有別的就是智慧。什麼是智慧?智慧就是知道煩惱是怎麼來的,怎麼才能沒有煩惱。首先你自己思維一下你自己的心是什麼樣的,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一念。它是有嗎?好像是沒有,因為我們通常把有實體的稱之為有,那這一念是無馬?好像也不是,因為我們把什麼都沒有才稱之為無,它還有這一念所以不能說是無。佛法有個稱謂叫不二法門。因為你的心既不能說是有也不能說是無,所以只能是不二。為什麼說不二,是怕人墜入邊見。
煩惱是怎麼來的呢?就是你妄自分別你那不能分別的心。分別出各種名相和所謂的文字詞語的意思。可實際上你分別出來的各種名相和文字沒有任何意義。有幾種錯誤的思維呢?我們現在了解一下
一·關於冥想的錯誤思維
舉個關於名相的例子,就拿常見的狗來說吧。我們給這種動物起名叫狗,可事實上它只是我們心裡的妄想,分別出來的一個詞彙吧了。有人會說怎麼會呢?你總是瞎說,那咱們共同分析一下看是不是妄想呢?狗這個稱謂如果是狗自己告訴我們它叫狗的話,可能還有可信度畢竟當事人因該最了解自己叫什麼名字。就好像我們認識陌生人,不能你說對方叫張三對方就叫張三吧,你想知道對方叫什麼,必須是對方告訴你他叫什麼名字吧。所以我們對這個世界,分別出的各種名相都是虛妄不實的。因為全是我們自己心裡的妄想。像樹木和山川等等名相,沒有一個是事物本身告訴我們它的名稱的。
所以佛經上說不以名相見如來之面,因為沒有一個是真實的稱謂。怎麼斷除煩惱下篇再做論述【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