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落地杜拜!金鑼集團「環保方案」暢銷「一帶一路」
近日,山東金鑼水務公司在杜拜建設的汙水處理項目建成運營,成為目前唯一獲準進入阿聯市場的中國汙水處理企業。
據悉,杜拜項目總投資7000多萬人民幣,由中方出資、建設和運維,預計年收益超過1100萬元,20年後項目將整體移交當地政府。
外界關心的是,本次落地杜拜的汙水處理項目有何亮點?金鑼水務「環保方案」憑何走出國門,暢銷國外?
金鑼汙水處理項目落地杜拜
眾所周知,杜拜處於沙漠環境,水資源短缺,且居民聚居區分散,不適合鋪設管網建設大規模汙水處理廠。此前,當地多選用韓國、日本的設備,但剩餘汙泥不達標經常困擾客戶,而這正是金鑼汙水處理技術的優勢。
位於杜拜DIC號居住區的這個項目,每天可處理汙水5500立方米,滿足16000多居民使用。杜拜自來水價格每立方米近20元人民幣,而這個項目處理後的中水價格,只有每立方米5.7元。
山東金鑼水務杜拜分公司總經理張廣前說:「我們的汙水處理系統汙泥產量少,汙泥產量僅為傳統工藝產泥量的15%-20%左右,正是憑藉技術優勢,在這一項目中脫穎而出。」
雖然掌握核心技術,但項目剛剛落地杜拜的時候,因高溫和風沙影響,汙水含油量和含沙雜質濃度都較高,設備一度無法正常運轉,項目組和當地環保、技術人員共同攻關,連續試驗3個月,終於攻克難題。
山東金鑼水務杜拜分公司經理劉志凱說:「我們提高了設備的耐高溫、防沙塵性能,並且增加了冷卻系統來降低設備的運行溫度,以適應和滿足不斷發展的海外市場需求。」
阿聯杜拜DIC居民區業主巴布對此感謝道:「他們(中國企業)來到這裡,建起了非常大的一體化分散式汙水處理廠,中國公司的技術不僅很棒,而且成本也低,非常感謝。」
實際上,作為一家大型肉類養殖、屠宰和深加工企業,汙水處理曾是金鑼集團的巨大痛點。
金鑼水務有限公司技術員王佩利說:「肉製品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廢水,環保部門也會對我們追責,為了治理這部分汙染,我們每年投入兩千萬到三千萬進行環境治理。」
為啃下這個硬骨頭,企業組建團隊研發攻關,歷經十多年,開發出一套佔地少、模塊化、成本低、出水質量穩定的分散式汙水處理方案。不必鋪設管線建設汙水處理廠,實現就地收集、就地淨化;汙泥減量技術,淨化過程基本不產生剩餘汙泥,而是把汙泥變成生物菌群。
金鑼水務成功培養出優勢菌種,這樣在系統中(活性)汙泥可以實現無限次循環,系統中汙泥總量達到平衡,在汙水處理達標的同時,實現了汙泥過程減量。
走在前列,打造全球產業布局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金鑼水務的首次成功落地實踐。早在2017年,金鑼水務就採用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技術和設備,運用「設備租賃運維」模式,全面參與治理蘭山區柳青河全流域生活汙水,按照汙水「就地收集、就地處理」的原則,點源點穴治汙,探索形成大型社區運用現有管道溝渠收集處理和一定半徑內分散村居「分散收集、罐車拉運、集中處理」的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蘭山模式」,成功實現「收集、處理、運維」三位一體長效機制。點源治理後的出水水質經檢測,主要指標達到《城鎮汙水處理廠汙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排放標準。
「蘭山模式」出水水質穩定、使用壽命長、綜合運維成本低,有效解決了城鄉接合部網不完善造成的汙水直排現象,以及農村社區及偏遠地區的汙水處理難題,實現了有效治理全域覆蓋,為農村水汙染治理、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振興提供了借鑑良方。
基於「蘭山模式」在蘭山區柳青河全流域黑臭水體治理的成功實踐,金鑼集團董事長周連奎被聘為柳青河的「企業河長」。
事實上,金鑼集團通過「點源治理、支流淨化、面源控制」的治理方式不但解決了柳青河黑臭水體汙染的問題,還為蘭山區黑臭水體全流域治理提供了樣板,並建立起政府+企業的合作新模式。
據了解,「蘭山模式」曾一度獲央視一套《晚間新聞》、央視二套《正點財經》、央視十三套《24小時》、山東衛視《新聞聯播》、齊魯頻道《每日新聞》等各大電視媒體爭相報導並點讚,甚至在不久前的央視《新聞聯播》中,金鑼集團水汙染防治的「蘭山模式」又再次被報導。
本次金鑼水務落地阿聯,是金鑼水務藉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膽「走出去」的成功實踐。目前,金鑼水務已掌握14項發明專利、4項國際專利,建立起了一整套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分散式汙水處理方案。這種方案不僅在我國北京、浙江、重慶、福建、雲南、黑龍江、陝西、山西等十多個省份大面積推廣,且已進入沙特、印尼、埃及、南非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不久前,金鑼水務又和阿聯籤訂10萬立方米汙水處理項目,建成後將服務當地30萬人口。作為一家專業化水處理企業,金鑼水務憑藉超前的戰略眼光,通過一系列產業布局,將汙水處理從國內推向國際,是中國汙水處理的一次突破。
依託「一帶一路」,助推國內國際「雙循環」
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金鑼水務積極打通國內外市場,持續把握行業發展周期。
金鑼水務公司副總經理郝如傑表示:「我們從最初投資花錢搞環保、搞治理,到現在我們靠環保產業來掙錢,已經形成了年產值五億元的規模,發展成為金鑼集團五大支柱產業之一。」
近年來,金鑼水務有限公司深入貫徹國家「生態文明戰略」,藉助自主智慧財產權技術研發的一體化汙水處理設備,積極參與各級黨委政府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項目,在管網無法覆蓋的鄉村偏遠地區,從群眾身邊的農村生活汙水、河段黑臭水體治理入手,形成了城鄉水汙染治理「蘭山新模式」和黑臭水體治理「柳青河樣本」,屢獲點讚。
有業內人士表示,金鑼水務投資「一帶一路」的環保產業,不僅讓中國的綠色發展走出了國門,而且助推了國內國際雙循環,為行業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另一方面,金鑼水務牢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理念,主動承擔了企業在環保方面的社會責任和使命擔當,值得全社會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