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象|《十面埋伏》誰都聽過,但你真了解中國琵琶的歷史嗎?

2020-12-07 靜象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這首最著名的,描繪琵琶彈奏過程中聲與情的完美交融的長詩,想來絕大部分人都聽過。

琵琶音色清脆,曲調起伏,情思悲切婉轉,最終惹得詩人「江州司馬青衫溼」,寫下一首《琵琶行》,成為千年傳唱的一段佳話。

但琵琶作為一種樂器,對它,你又真正了解多少呢?

「批把」與「琵琶」

批把,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這段話描述的是琵琶的兩種基本彈奏方法,右手向前彈叫「批」,右手向後撥叫「把」。

到了魏晉時期,人們根據「琴」「瑟」等樂器的命名方式,為「批把」也去偏旁,頭頂加上一對「王」字,才成就了「琵琶」這個我們熟悉的名字。

不過一直到唐代以前,「琵琶」這個稱呼都不僅僅指現在我們熟知的琵琶,而是包括了所有以「批」「把」為主要演奏方法的相似彈撥樂器。

比如現在的月琴、柳琴、阮等等。

南北朝時,來自西域的曲項琵琶傳入中原。與漢民族自有的「秦琵琶」、「漢琵琶」雜處一室,相互摩擦融合。

此時,琵琶的樣式種類可謂豐富無比,直項、曲項、橫抱、豎抱、圓腹、梨形……而這林林總總的彈撥樂器,仍然統稱為「琵琶」。

唐朝開放而多元的文化包容了幾乎所有的外域風情,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燕樂」取代了以鐘磬為主音的雅樂在宮廷生活中的地位,而在唐朝的梨園中,琵琶大放異彩,成為了「樂隊的主唱」。

唐代文人詩歌中更是經常描寫到聽琵琶的場景,所謂「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

也正是在這個最開闊繁華的時代,「琵琶」兩字漸漸開始專指曲項琵琶了。

除此之外,在唐代,琵琶的彈法也發生了巨大的轉變。

最為突出的就是從橫抱轉為豎抱,從撥彈逐漸改為指彈。

在曲項琵琶剛剛傳入中國時,彈奏曲項琵琶需要使用這樣的木撥子。

唐代貞觀初年左右,指彈出現。宋代基本處於指彈與撥彈並存狀態,到了明清,撥彈就完全被指彈取代了。

宋元時代,不同樣式的琵琶有了更加詳細的名稱界定。

像是大琵琶、小琵琶、蛇皮琵琶、屈茨琵琶、直頸琵琶、曲頸琵琶、雲和琵琶……各種各樣的名稱,都紛紛湧現出來。

如同其他民族樂器一樣,在清代,琵琶演奏也開始分流別派。而琵琶的形制,在明清便基本固定得與現代不相上下了。

直到上世紀60年代,以直項取代了曲項,以鋼弦取代了絲弦,現代琵琶便徹底完成了對古代形制的繼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①張飛飛《論宋詞中的琵琶藝術》;鄭州: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②張靜波《琵琶與中國文化》,《藝術探索》,2005年2月,74-77頁

③孫麗偉《琵琶文化論》;福州:福建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相關焦點

  • 這麼多樂器,為什麼喜歡琵琶呢?學琵琶真的很難嗎?
    琵琶簡介琵琶(英文名"Lute"),中國傳統撥弦類樂器,被稱為「彈撥樂器之王」 。木製,音箱呈半梨形,上裝四弦,原先是用絲線,現多用鋼絲、鋼繩、尼龍製成。頸與面板上設用以確定音位的「相」和「品」。演奏時豎抱,左手按弦,右手五指彈奏,是可獨奏、伴奏、重奏、合奏的重要民族樂器。
  • 可曾記得《十面埋伏》?老一輩琵琶演奏家劉德海去世,享年83歲
    消息,我國著名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一代宗師劉德海於4月11日14時25分在北京去世,享年83歲,其代表作有《十面埋伏》、《草原小姐妹》等。劉德海先生1937年生於上海,自幼學習琵琶等多種民族樂器。1957年進入中央音樂學院深造,同時接受系統的西方音樂教育。
  • 中國民族樂器-琵琶基礎知識
    中國民族樂器中,琵琶是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樂器,也是音樂表現的一個重要形式。以下這些內容都是較為實用的基礎入門知識,請您知悉。一、琵琶-知識概述琵琶,是指多種彈撥樂器,柳琴、月琴等,都可以稱之為琵琶類樂器。琵琶的歷史非常悠久,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的琵琶樂器大約在秦朝時期出現,而魏晉時期左右,才有了正式的名稱「琵琶」。
  • 你真的了解中國八大菜系嗎?有些菜名你可能聽都沒聽過!
    中國自古是一個將「吃」作為人類首要任務的國家,所以也一直有民以食為天這句話。中國的飲食文化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古代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會製作各式各樣美味的食物。比如我們現在吃的桂花糕、鏡花糕等,一直到現在人們都很愛吃。並且不同的地域,更是有著自己的飲食文化。
  • 《十面埋伏》:他們彼此覺得愛人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就是因為他們倆都是很棒的演員,而且長得很帥、很漂亮。網這部電影拍得很好看,所有的場景超級美。導演用了很多特殊效果,我覺得花了蠻大的錢對劇情來說,這部電影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跟邏輯有關)當然我要記得這是愛情片、故事片,所以有的邏輯問題是理所當然的。其實我已經看過了俄文十面埋伏的版本三四次。
  • 琵琶演奏家俞冰和朋友們這樣玩
    管子也叫篦篥,距今已有兩千多年歷史,多用於軍中和民間,但很少出現在國樂作品中。有一年在日本巡演,俞冰眼見著日本皇室一位演奏家吹篦篥,「聲音太美了,太好聽了!」樂器雖古老,曲子的曲風卻非常當代、非常世界,他當即就發願,要為管子寫一首新作品。俞冰是琵琶演奏家,然而不管是本人創作,還是找作曲家委約,他的視野都不局限於琵琶。
  • 火必思、天琴、八角月琴、卡龍琴和蝶式箏,這些樂器你聽過嗎?
    作為一個混合民族的同一國家,文化可算是精彩紛呈,各名族都有自己的文化,經過時間的流淌,留下了很多的寶貴財富。我們今天來看看這些你沒見過的樂器。火必思、天琴、八角月琴、卡龍琴和蝶式箏,這些樂器你聽過嗎?約於唐代從中亞傳入中國,又名渾不似,「和必斯」、「虎撥思」、「琥珀詞」、「吳撥思」、「胡不思」和「胡撥四」等。見於元代,盛行於明代,清朝的時候列入國樂,但是清朝以後不幸後失傳了。好在建國後重新研製成功。民間稱其為胡不兒或渾不似。有四弦、長柄、無品、音箱梨形,明代時民間相當盛行。傳說王昭君去匈奴路上,曾在馬上彈奏琵琶。
  • 我敢打賭,你根本分不清這些樂器誰是誰
    很多人都知道琵琶是一種傳統樂器,也知道大概的形狀,但是把它和柳琴放在一起你還分得清嗎?如果把樂器家族裡的一些相似撥弦樂器放在一起,你能認識幾種呢?我們先來看一看下面的兩組圖片,看看你能否分得清它們誰是誰?
  • 秋天到鳴蟲叫,老蔣玩蟲記之金琵琶1:3分鐘帶你認識金琵琶
    這個秋天,老蔣就帶你認識各種有趣的鳴蟲,包括捕捉和飼養技巧等等。條件允許的話,老蔣也會嘗試錄製部分小精靈的天籟之音,上傳音頻給大家聆聽,歡迎你的關注和交流哦。金琵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金琵琶有怎樣的形態特徵?金琵琶又名寶塔蛉、柴蛉、土蛉、草金鐘、雲斑金蟋,屬直翅目蟋蟀科。它體長20毫米左右,身寬約8毫米,觸鬚長30毫米左右。由於它形似小巧玲瓏的金色琵琶,因此被名為「金琵琶」;其鳴叫的聲音聽起來好似金—金蛣蛉,金—金蛣蛉」,因而又叫「金蛣蛉」。歐美又稱它為「褐色灌叢蟀」,日本人稱其為「松蟲」。
  • 947獨家報導 | 琵琶大師林石城與高虹師徒專輯獲全球音樂獎
    這是一張具有歷史意義的專輯,是1996年林石城教授與學生高虹在美國為期兩個月的巡演期間錄音的。1996年美國首版發行,由林石城教授親筆題詞並選擇曲目。1996年時任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的李煥之題詞這張專輯除了包含林先生浦東派的代表作品外,還有高虹最為珍視的兩首作品:琵琶二重奏《行街四合》和琵琶與中阮二重奏《春江花月夜》。
  • 中國歷史的「三大」名酒,白酒卻沒上榜,你都了解嗎
    中國擁有幾千年的酒文化,可是很多人都只知道茅臺以及五糧液,實際上在中國歷史上的名酒排行上,白酒根本就沒有上榜。因為在中國,蒸餾酒最早是在明初出現,在之前中國歷史最悠久的酒屬於黃酒。黃酒是以大米、黍米、粟為原料,酒精含量比較低,大致為為14%—20%,屬於低度釀造酒。
  • 關於中國歷史中的十大用兵陣法,你知道幾種?它們真的存在嗎?
    輪迴千載時光去,歷史長歌代相傳,大家好,我是輪迴千百。說起用兵之道,那麼我們不不提起"布陣"一詞,在我們中國的歷史長河中,有關於排兵布陣的兵書可謂是琳琅滿目,陣法也稱之為"布陣",那麼,什麼是陣法呢?攻擊蛇尾蛇頭會咬你,待蛇頭蛇尾相連遂成絞殺之勢,所以要破此陣一定要在其形成絞殺之勢之前,揪其首,夾其尾,斬其腰,使其首尾不能相顧,衝散其陣型,其陣勢則不攻自破。
  • 專訪「音樂外交官」趙聰:琵琶有語咱來畫,天下文藝是一家 || 藝咖
    可以說,從秦朝傳入中國開始,在幾千年中國文化史演變的過程中,琵琶演奏作為一門民間以及宮廷雅俗共賞的表演藝術,從不曾退場。縱然琵琶最早的形態是個舶來品,但畢竟在中國經歷了幾千年的「本土化」改造,於是在琵琶名家趙聰看來:在中國,琵琶是一個完全中國性的樂器。
  • 純音樂 |《琵琶語》清亮婉約,曼妙清純
    ©點擊上方音頻收聽音樂《琵琶語》由音樂家林海創作完成,出自2003年的專輯《琵琶相》,是電影《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中的背景音樂、
  • 中國十大樂器之一的琵琶種類有哪些?
    中國十大樂器之一的琵琶種類有哪些?「『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日批,引手卻日把,象其鼓時,引以為名也」。最早被稱為「琵琶」的樂器大約在中國秦朝出現。五弦琵琶漢魏之交,由西域樂人經「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中國。
  • 演講前的「十面埋伏」與「三查八對」,你準備好了嗎?
    一、演講前的十面埋伏1、演講主題主題一定要很鮮明,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解決什麼問題來的,這既有利於自己的內容準備,也決定了觀眾看了之後會不會認真參與或分享傳播。2、演講提綱很多人為了能順暢自如地演講,喜歡背稿,而這恰恰又增加了遺忘的概率和忘稿連接的憂慮。
  •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美人計,你了解嗎?
    中國歷史上那些著名美人計,你了解嗎?中國民間傳統常有三十六計之說,其中最香豔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美人計了,而美人計,也往往屢試不爽,能奏奇效。那麼你知道哪些美人計呢?王昭君大漢對匈奴性賄賂的和親牌王昭君,名嬙,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漢南郡秭歸人,今湖北省宜昌市興山縣人,漢族人,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晉朝時為避司馬昭諱,又稱「明妃」,王明君。昭君出塞也因此成為一個經典的歷史時刻,不斷在典籍和舞臺上重現,後人評述「和親果使邊烽消,鹿閣何人許共論」,不失為對她的壯舉的公允之斷。
  • 《琵琶行》中的琵琶女後來怎樣了?
    白居易的《琵琶行》向來膾炙人口,成為唐詩中的名篇。而其中的琵琶女也因此成名,其命運受到了許多人的關注。那麼,後來這個琵琶女怎樣了?有沒有因為《琵琶行》的流行而改變自己的不幸處境?琵琶女對於這個問題,古人也非常關切。
  • 人民日報發布的中國文化知識100題,你真不一定知道!
    ,利用算盤能進行開平方的運算嗎? A 、壓軸戲 B 、大軸戲 46、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詞來源於什麼? A 、製造琵琶的材料 B 、演奏琵琶的方式 47、切脈是中醫獨創的診法,中醫把脈時摸的是? A 、靜脈 B 、動脈 48、我國古代的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的雅稱,請問我們常說的「潤筆」指的是什麼?
  • 抖音仨四嘞嘞是誰唱的什麼歌? 猜不透北笙Remix版你聽過嗎?
    抖音仨四嘞嘞是誰唱的什麼歌? 猜不透北笙Remix版你聽過嗎?時間:2019-04-29 15:03   來源:愛福清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抖音仨四嘞嘞是誰唱的什麼歌? 猜不透北笙Remix版你聽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