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秒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鷸」你見過嗎?跟著他的鏡頭看鳥...

2021-01-08 瀟湘晨報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5日訊 蠣鷸鳥,俗稱「海喜鵲」,「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裡面那個「鷸」就是蠣鷸鳥。

煙臺長島是山東唯一的海島縣,也是中國南北候鳥遷徙路線上最重要的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有上百種候鳥在這片海域繁衍生息。王成軍是長島郵政分公司商業廣告部的一名職工,也是長島有名的攝影愛好者。因為工作原因,王成軍經常需要外出拍攝圖片。

2009年拍片的時候,王成軍突然發現一對特別漂亮的蠣鷸鳥,抽空就盯著它們拍,沒想到把蠣鷸鳥孵化、教子的鏡頭全部拍了下來。從那以後,他便與海鳥結緣,鳥兒的每一次飛翔、每一次跳躍,都讓他怦然心動。如今他已經拍攝了200多種鳥的活動場景,長島現有鳥類的七成以上都留在了他的鏡頭中,這其中有不少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

王成軍拍鳥、懂鳥,更愛鳥,每年四月到六月,大批候鳥來到長島棲息繁衍,王成軍經常作為志願者守護鳥蛋。

閃電新聞記者 李婧 劉博達 劉玉峰 報導

【來源:閃電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鷸蚌相爭,不一定是漁翁得利,鷸也可以得利
    大家好,這裡是勇哥笑侃影劇,我是小勇,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影劇《鷸》。《鷸》是2016年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以9.3的高分名列豆瓣短片評分第一名。行業內有句話是,皮克斯出品,必屬精品。皮克斯實至名歸。單說本這逼真到紀錄片程度的畫面,就讓所有動畫電影黯然失色。
  • 鷸蚌相爭的「鷸」,竟然這麼美!你見過嗎?它來麗水了!
    有句典故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但是你知道「鷸」長什麼樣子嗎?大長腿黑白相間的羽毛細長而向上反翹的嘴是ta沒錯了!
  • 常州一市民撿到怪鳥,「鷸蚌相爭」故事主角「鷸」
    常州市民張先生撿到一隻小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而這種小鳥,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丘鷸10月15日晚上9點,天寧公安分局翠竹派出所民警接到張先生報警求助稱,他在金梅花園小區內撿到一隻怪鳥,可能因為下雨的原因,鳥兒蹲在地上無法飛起來。
  • #五一小長假# 「鷸蚌相爭」的【鷸】是誰?假期到這裡賞鳥長知識
    您知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鷸」是誰嗎?您現在看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鷸」,是一種珍貴的動物。假期去看看這些優美的水鳥吧,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鷸』也叫「黑嘴鷸」,這種小水鳥,長著黑嘿的嘴巴,可是水鳥中的大明星,因為它們有著讓人羨慕的大長腿,咱們可以叫它們「長腿姑娘」呢。黑色的翅膀搭配上白色的腹部,還有紅色的大長腿,有沒有覺得它們是那麼時尚。
  • 鷸蚌相爭中的《鷸》,六分鐘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豆瓣9.3分
    2016年,皮克斯公司拍出一部6分鐘的動畫短片《鷸》,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在一向岢刻的國內評分軟體豆瓣上,也被十萬八千多人打出了9.3的高分,簡直是令人驚嘆的優秀。我們對鷸鳥的最初記憶,基本上都來源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
  • 鷸蚌相爭中的《鷸》,六分鐘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豆瓣9.3分
    2016年,皮克斯公司拍出一部6分鐘的動畫短片《鷸》,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在一向岢刻的國內評分軟體豆瓣上,也被十萬八千多人打出了9.3的高分,簡直是令人驚嘆的優秀。我們對鷸鳥的最初記憶,基本上都來源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拋去寓言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中得知鷸鳥的習性是吃海蚌的。故事中的鷸鳥正是如此。
  •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作者:王立軍 侯奕冰 2017-10-21 09:34   來源:瀋陽晚報
  •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專家:是「鷸蚌相爭」裡的鷸
    隨後,猛禽專家還講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9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這件事。  怪:受傷小鳥說啥也不吃小米  「真沒想到,撿到一隻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卻引發一連串的故事。」環衛工人胡榮富回憶,9月18日7時左右,身為皇姑區文水社區保潔員的他像往常一樣,來到文水街74號樓前進行清掃。
  • 聽過「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卻不知道鷸鳥長這樣兒
    □記者李嵐文圖    本報訊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大多人都知道,可真正見過鷸鳥的人並不多。這不,一隻從東北向南方遷徙的丘鷸,前天晚上途經鄭州市航海路與秦嶺路交叉口立交橋時從空中墜落。路邊環衛工見狀,將它抱起送到附近的63路公交車調度室。
  • 這就是「鷸蚌相爭」的「鷸」!反嘴鷸北回,歇腳雲龍湖!
    嘴巴上翹像把鏟子   反嘴鷸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當中的「鷸」。連結: 反嘴鷸是鶴形目反嘴鷸科反嘴鷸屬的一種腿特別長的涉水鳥。東西兩半球都有分布。生活在溼地和靠近海灣鹼性的湖裡。背部有醒目的黑色和白色標誌,腹部灰白色,體長約38~45釐米。
  • 豆瓣9.3超高分,奧斯卡獲獎短片《鷸 Piper》
    「鷸」這個字,你能讀出它的發音嗎? 單獨看上去這個字很陌生,但跟在成語裡面讀就郎朗上口! 跟著我一起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神奇,「鷸」這個字的發音瞬間就讀出來了!!! (還不知道的,可以去百度了哦~~)
  • 你無法感同身受。沒見過鷸,你不會知道蚌有多痛
    鷸蚌相爭,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教育中,用來啟蒙孩童的經典篇章,可謂家喻戶曉,人盡皆知。但是文化其實是有地域隔閡的,比如我以前就從來沒有見過「鷸」這種生物,因此「鷸蚌相爭」在我頭腦中屬於一個沒有直觀感受的故事,只是個「傳說」。直到2018年,在雙溪布洛溼地公園,第一次見到從北方越冬來的鷸群,真讓我大開眼界。想不到它們的嘴,居然那麼長,像刀一樣鋒利!
  • 「鷸蚌相爭」的「鷸」,是什麼動物?雲龍湖現在都是它!
    現在來的是先頭部隊,接下來陸續還會有反嘴鷸來。」嘴巴上翹像把鏟子反嘴鷸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當中的「鷸」。它的嘴巴非常特別,長長的、彎彎的,頂端上翹,看起來像把小鏟子。這像鏟子的嘴巴,也就成為了反嘴鷸最易辨識的標誌。跟體型較大的天鵝、鳳頭麥雞、白鸛、銀鷗相比,反嘴鷸的體型嬌小多了。「反嘴鷸的個頭,相當天銀鷗的1/3那麼大。
  • 「鷸蚌相爭」當中的「鷸」 最近成群結隊地到揚州了
    「鷸(yù)蚌( bàng)相爭,漁翁得利。」提起「鷸」,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這句話了。雖然這句話你我耳熟能詳,但在生活中,您認識鷸嗎?您見過鷸嗎?現在,好機會來了。眼下正是候鳥遷徙季,成群結隊的鷸鳥正從揚州經過。這不,就在昨天,在臨江路一處池塘,記者就「偶遇」了一群鷸鳥。
  • 兩白頭翁纏鬥扭打,下一畫面讓人驚,真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她說,正懊惱沒拍到精彩鏡頭,這時牠們隨即又飛到車道上打起來,想說機不可失,趕緊拍照。「沒想到卻有一隻貓突然跑到鏡頭裡,一口就咬住這兩隻白頭翁,我驚嚇過度,待回神過來,要把貓趕走,希望牠能放下口中的白頭翁,但徒勞無功,貓隨即咬著白頭翁躲進牆壁縫隙。」「看到這一幕,心裡十分震驚、不舍、難過。」
  • 「鷸蚌相爭」的鷸鳥你見過嗎?體力不支跌落地上,幸虧遇到他們!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廣超 通訊員 王利生「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俗語相信大多人都知道,可真正見過鷸鳥的人並不多。
  • 「鷸蚌相爭」中的鷸鳥在樺甸出現
    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大多數人都知道,可真正見過鷸鳥的人並不多。5月8日,市林業局接到樺效鄉民友村馬某電話,說在村裡遛彎時發現一隻「長嘴鳥」,不知道是否屬於保護動物,需要救助。 接到電話後,市林業局工作人員迅速趕到馬某家,經鑑定,這隻「長嘴鳥」正是成語中提到的鷸鳥中的一種,叫丘鷸。
  • 「鷸蚌相爭」的主角就是它 反嘴鷸首次現身南京濱江溼地
    中國江蘇網訊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個典故人人皆知,但反嘴鷸卻很少有人見過。12月18日上午,在南京浦囗濱江溼地處,有市民發現,濱江溼地裡多了一些以前沒見過的鳥兒,長腿、體形略胖、黑白相間。可能是因為水草多了,這裡就如生態溼地一樣,每年不僅吸引大批水鳥前來,如白鷺和魚鷹(鸕鷀),也吸引了從未見過的反嘴鷸飛來。  反嘴鷸的個頭不算小,體長約40釐米,它們頭頂黑色、身體白色,翼尖、翼斑和肩部鑲有寬闊的黑邊,看上去好像身披白色長袍,佩戴著黑色綬帶的紳士。它們的嘴長而尖細,前端大幅度向上翹,正合了「反嘴」的雅號,所以比較容易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