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一市民撿到怪鳥,「鷸蚌相爭」故事主角「鷸」

2021-01-08 7區人家

常州市民張先生撿到一隻小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而這種小鳥,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

丘鷸

10月15日晚上9點,天寧公安分局翠竹派出所民警接到張先生報警求助稱,他在金梅花園小區內撿到一隻怪鳥,可能因為下雨的原因,鳥兒蹲在地上無法飛起來。民警趕到現場,把鳥兒帶回來了派出所。

在派出所裡,民警仔細觀察了下這隻怪鳥。鳥兒比鴿子大,翅膀展開的話,就像老鷹一樣,嘴巴尖而且細長,羽毛呈深褐色。它的身上並沒有明顯的外傷,但是鳥兒膽子很小也很警覺,人一靠近就不停地撲騰,面對食物也不肯吃。

為了救助這隻怪鳥,10月16日上午,民警將它送到了淹城野生動物救助站。經辨認,工作人員告訴民警,這隻怪鳥名叫丘鷸,屬於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古代寓言中「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中的「鷸」說的就是它了。

鳥類研究專家介紹,這種鳥兒生性膽小,見人就躲。因此,平時不多見。經過工作對接,民警將丘鷸移交給了救助站工作人員,期望它在專業人士的照料下,早日恢復活力,重返大自然。

(莫國強 汪磊 圖文報導)

來源:常州晚報

搜索戚區網尋找更多常州事

(www.7quw.com)

相關焦點

  •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專家:是「鷸蚌相爭」裡的鷸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肖麗卿  居民小區自行車庫旁,正在勞作的環衛工撿到一隻受傷的怪鳥,引來一群孩子圍觀。怕它死掉,環衛工買來鳥食和礦泉水,試圖餵養它,可是怪鳥不吃也不喝。隨後,猛禽專家還講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9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這件事。  怪:受傷小鳥說啥也不吃小米  「真沒想到,撿到一隻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卻引發一連串的故事。」環衛工人胡榮富回憶,9月18日7時左右,身為皇姑區文水社區保潔員的他像往常一樣,來到文水街74號樓前進行清掃。
  • 鷸蚌相爭,不一定是漁翁得利,鷸也可以得利
    大家好,這裡是勇哥笑侃影劇,我是小勇,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影劇《鷸》。《鷸》是2016年皮克斯出品的動畫短片。以9.3的高分名列豆瓣短片評分第一名。行業內有句話是,皮克斯出品,必屬精品。皮克斯實至名歸。單說本這逼真到紀錄片程度的畫面,就讓所有動畫電影黯然失色。
  • 冰城市民撿到長嘴鳥經鑑別是「丘鷸」
    生活報訊(記者時繼凱)「鷸蚌相爭」中的「鷸」字是一種鳥的名字,近日哈爾濱市民左先生在香坊區體育頭道街附近就撿到了一隻鷸鳥的同類。 據左先生介紹,12日傍晚,他在巴黎廣場一家門店附近撿到了一隻長嘴鳥,當時這隻鳥受傷飛不動,但會用長嘴啄人的手。生活報記者看到,這隻長嘴鳥的嘴有10釐米長,身上的羽毛為褐色,頭部有黑色條紋。生活報記者將該鳥的照片傳給東北林業大學野生動物資源學院鳥類專家許青老師,經確認,這隻長嘴鳥名叫丘鷸。
  •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長嘴鳥飛到派出所求助 它是鷸蚌相爭的那個鷸 作者:王立軍 侯奕冰 2017-10-21 09:34   來源:瀋陽晚報
  • 金山市民熱心救助兩受傷鳥 一為東方角鴞一為丘鷸
    東方網11月4日消息:昨天,本報接到一名熱心市民來電稱,自己在亭林鎮上拾獲了一隻疑似貓頭鷹的鳥類。因不知如何處理,想請記者幫忙聯繫。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熱心市民告訴記者,前天下午,她路過亭林醫院的體檢中心門口,正巧看到一隻小動物趴在地上一動不動,似乎受了傷,走近一看,好像是只貓頭鷹。
  • 市民撿到神秘長嘴鳥 林業專家表示比較稀有
    本報訊(記者程黎莉)都聽過「鷸蚌相爭」的故事,可鷸長什麼樣還真沒幾個人知道。昨天,市民蒯女士在工業園區星海大廈樓下撿到了一隻受傷的長嘴鳥。她上網查詢後,發現這隻鳥是鷸的一種,還蠻稀有。蒯女士趕忙向林業部門求助,目前這隻鳥已被送往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受救助。
  • 不吃米只吃蟲子 環衛工人撿到受傷怪鳥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志願者肖麗卿居民小區自行車庫旁,正在勞作的環衛工撿到一隻受傷的怪鳥,引來一群孩子圍觀。怕它死掉,環衛工買來鳥食和礦泉水,試圖餵養它,可是怪鳥不吃也不喝。隨後,猛禽專家還講了一個「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故事,給孩子們上了一堂生動的科普課。9月22日,瀋陽晚報、沈報融媒記者採訪了這件事。怪:受傷小鳥說啥也不吃小米「真沒想到,撿到一隻叫不上名字的小鳥,卻引發一連串的故事。」環衛工人胡榮富回憶,9月18日7時左右,身為皇姑區文水社區保潔員的他像往常一樣,來到文水街74號樓前進行清掃。
  •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
    市民撿到長嘴鳥 經鑑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丘鷸」楊先生撿到的丘鷸「鷸蚌相爭」中的「鷸」是一種鳥的名字。4月20日,淇濱區農墾花園A區居民楊先生在散步時就撿到了一隻與鷸鳥同科的丘鷸。楊先生介紹,4月20日上午,他在家門口散步時撿到了一隻長嘴鳥,這隻鳥無明顯外傷,但在地上一動不動。
  • 這就是「鷸蚌相爭」的「鷸」!反嘴鷸北回,歇腳雲龍湖!
    嘴巴上翹像把鏟子   反嘴鷸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當中的「鷸」。  銀鷗要走了,也有要來的  陪伴了徐州人一冬天的銀鷗,隨著天氣轉暖,最近開始北遷。也正是因為有了鳥友們的餵食、徐州市民的友好呵護,雲龍湖的銀鷗不怕人,與人很親近,經常是人越多的地方,它們越會主動飛過來與人互動。 而反嘴鷸就不同。
  • 「鷸蚌相爭」的「鷸」,是什麼動物?雲龍湖現在都是它!
    現在來的是先頭部隊,接下來陸續還會有反嘴鷸來。」嘴巴上翹像把鏟子反嘴鷸就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成語當中的「鷸」。它的嘴巴非常特別,長長的、彎彎的,頂端上翹,看起來像把小鏟子。這像鏟子的嘴巴,也就成為了反嘴鷸最易辨識的標誌。跟體型較大的天鵝、鳳頭麥雞、白鸛、銀鷗相比,反嘴鷸的體型嬌小多了。「反嘴鷸的個頭,相當天銀鷗的1/3那麼大。
  • 南充市民撿到一隻「怪鳥」 竟是「三有動物」
    4月23日, 市民李先生在市玉屏路撿到一隻「怪鳥」。「你看嘛,翅膀這裡受傷了,羽毛上都是血。」當天上午,記者在玉屏路看到李先生蹲在路邊,正在照顧這隻受傷的「怪鳥」。李先生告訴記者,當天上午9時左右,他騎車路過玉屏路時看到路中間站著一隻鳥。
  • 男子路邊撿到一隻鳥,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楚天都市報9月19日訊(記者李慶 通訊員張祖華 黃浩)男子在路邊看到一隻奇怪的鳥,順手就交給民警。經鑑定,這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鷸」,民警當即聯繫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將其送「回家」。9月17日22時許,武漢地鐵6號線唐家墩站民警周元林、宋青正在廳西安檢處巡邏,一男子拿著一隻鳥來到了民警跟前稱,剛剛在附近的馬路上撿到一隻受傷的鳥,希望民警能幫助救治。民警將鳥帶回警務室後,立即與森林公安聯繫,對方建議儘快與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聯繫。民警迅速聯繫上武漢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23時30分許,救護中心工作人員趕到警務室,確認該鳥學名叫丘鷸。
  • 鷸蚌相爭中的《鷸》,六分鐘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豆瓣9.3分
    2016年,皮克斯公司拍出一部6分鐘的動畫短片《鷸》,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在一向岢刻的國內評分軟體豆瓣上,也被十萬八千多人打出了9.3的高分,簡直是令人驚嘆的優秀。我們對鷸鳥的最初記憶,基本上都來源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
  • 鷸蚌相爭中的《鷸》,六分鐘獲得奧斯卡金像獎、豆瓣9.3分
    2016年,皮克斯公司拍出一部6分鐘的動畫短片《鷸》,不僅獲得奧斯卡最佳短片獎,在一向岢刻的國內評分軟體豆瓣上,也被十萬八千多人打出了9.3的高分,簡直是令人驚嘆的優秀。我們對鷸鳥的最初記憶,基本上都來源於「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寓言。拋去寓言的意義,我們可以從中得知鷸鳥的習性是吃海蚌的。故事中的鷸鳥正是如此。
  • #五一小長假# 「鷸蚌相爭」的【鷸】是誰?假期到這裡賞鳥長知識
    您知道「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鷸」是誰嗎?您現在看到的就是大名鼎鼎的「鷸」,是一種珍貴的動物。假期去看看這些優美的水鳥吧,一定會讓您流連忘返。『鷸』也叫「黑嘴鷸」,這種小水鳥,長著黑嘿的嘴巴,可是水鳥中的大明星,因為它們有著讓人羨慕的大長腿,咱們可以叫它們「長腿姑娘」呢。黑色的翅膀搭配上白色的腹部,還有紅色的大長腿,有沒有覺得它們是那麼時尚。
  • 68秒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鷸」你見過嗎?跟著他的鏡頭看鳥...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5日訊 蠣鷸鳥,俗稱「海喜鵲」,「鷸蚌相爭,漁翁得利」裡面那個「鷸」就是蠣鷸鳥。煙臺長島是山東唯一的海島縣,也是中國南北候鳥遷徙路線上最重要的棲息地之一,每年都有上百種候鳥在這片海域繁衍生息。
  • 撿到一隻「怪鳥」 原來是鷹鴞
    他在自家門前撿到一隻「怪鳥」,原來這是一隻鷹鴞。      「我家飛來一隻酷似貓頭鷹的『怪鳥』,擔心是野生保護動物,所以請你們來看看。」前日,家住德陽市區佛山街的市民包維強聯繫森林公安報警稱,他在自家門前撿到一隻「怪鳥」,其身長30釐米左右,圓頭圓腦圓眼睛,長得有些像貓頭鷹。
  • 臨沂市民撿長嘴鳥 原來是鷸蚌相爭成語裡的丘鷸
    2016/10/22 17:51:15   來源:沂蒙晚報     作者:趙澤軍 市民撿到的
  • 江蘇射陽市民送來的「長嘴鳥」 原是寓言中的「丘鷸」
    在「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則寓言故事裡,有一隻鷸鳥為吃河蚌肉,結果被河蚌給夾住了嘴,讓過路的一個漁民意外獲利,但大家都沒有見過這種鷸鳥。10月16日晚上8點多鐘,射陽縣城的一個市民來到射陽縣公安局城南派出所,將一隻長嘴鳥送到值班的民警手中,請他們幫忙處置。
  • 市民撿到受傷鳥不吃不喝可倔了
    遷徙掉隊的它只能等到秋天再放飛  專家說:它學名叫「鷸」,系遷徙中掉隊,一般只吃活魚  「這鳥不知道是什麼品種昨日下午,家住萬柳塘路51號大院的胡先生致電瀋陽晚報新聞熱線,稱他撿到了一隻受傷的小鳥,可這鳥不思飲食。原本它還能發出尖細的叫聲,可如今虛弱得一點動靜都沒有。14時,瀋陽晚報記者趕到現場,看到這隻小鳥也就10多釐米長,羽毛為雜黑褐色,嘴和腳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