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人爭睹一條蠶 這家工廠飼養的蠶寶寶成了網紅

2021-01-17 浙江在線

  「看,這種蠶寶寶,它不吃桑葉,吃的是飼料。」

  「瞧它爬上去了,已經開始吐絲了,哇,它慢慢把自己圍起來了。」

  昨天上午,在杭州夢想小鎮的2019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天天新物種」發布現場,巴貝工廠化飼養的蠶寶寶甫一亮相,就引來了眾人的圍觀。父母帶著孩子,丈夫帶著妻子,媒體記者拍個不停……大家都想一睹這種不用吃桑葉的蠶寶寶的風採。一位年輕的爸爸抱著兒子,從最小的蠶寶寶一直到滿滿一盆繭子,把整個流程都看了一遍。

  昨天上午10點30分,「天天新物種」準時發布,巴貝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金耀亮相,這位用了7年時間才將它們「孵」出來的「蠶爸爸」,花了15分鐘時間,把工廠化養蠶徹底改寫5000年養蠶史的故事講了一遍。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蠶是吃著桑葉慢慢長大的,可是在「天天新物種」發布會上,看著白白胖胖的蠶寶寶吃著人工飼料結出蠶絲品質達國標5A級的繭,人們發現這家領帶企業竟然主導了一場絲綢產業新革命。

  發布會現場的蠶寶寶從嵊州遠道而來,已經在杭州「住」了3天,每天都吸引著一波波「粉絲」從杭州各個角落趕到夢想小鎮來看它們。記者昨天在夢想小鎮未來科技城的雙創活動周現場看到,雖然展示項目多達170餘個,但蠶寶寶們因其可愛的外形和人們對「工廠化養蠶」的好奇,當仁不讓地成了眾多項目中的網紅和明星。不僅參觀者感到新鮮,場館的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都經常慕名前來圍觀。據巴貝現場講解的工作人員說,參觀人數多的時候,喉嚨都啞了。

  據了解,這些平時躲在無菌環境裡的蠶寶寶們,還是第一次這麼長時間直接暴露在露天環境中,巴貝陌桑高科副總經理何銳敏說,這也充分體現了蠶寶寶的抗病毒能力在增強。

  雙創活動周期間發布的「新物種」,是歷時3個月面向全國範圍徵集,又從優秀項目中篩選出來的創新、尖端、前沿、顛覆性項目,主要來自人工智慧、無人駕駛、航空航天、生物基因、虛擬實境等領域。從13日到19日,來自13家企業的14件和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新物種」陸續發布,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是其發布的第5個項目。


相關焦點

  • 蠶寶寶走進工廠吃飼料
    不同的是,嵊州領帶龍頭企業——浙江巴貝集團歷時7年,在工廠化養蠶方面實現世界領先。不久前,浙江巴貝集團投資3.5億元、可年產1萬噸鮮繭的全齡人工飼料工廠化養蠶一期項目,在嵊州正式投產。  對這一產業創舉,省農業農村廳蠶桑領域首席專家吳海平高度評價。
  • 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幼兒園>幼兒園教案>正文大班主題教案:認識蠶寶寶   設計思想   絢麗多彩的中國絲綢,一直為古今中外人們所讚頌。
  • 蠶寶寶丨蛻變計劃—小小蠶農招募中...
    養蠶寶寶,勾起了我們多少兒時的回憶,當蠶寶寶還是卵的時候,我們為了讓它們快點孵出來,還在上面蓋上棉花,增加溫度,當蠶寶寶孵出來的時候,我們會小心翼翼屏住呼吸把小小的蠶寶寶移到鋪滿新鮮桑葉的鐵皮筆盒中,希望它們快快吃,快快長大,長得白白胖胖的!
  • 聚焦 蠶寶寶回家啦
    ,它們中的5隻蠶寶寶已經在太空吐絲結繭。這些蠶寶寶怎麼選出來的呢?又經過了怎麼樣的訓練呢?聽聽植保學院張龍教授怎麼說:   送至酒泉前,108名蠶寶寶在實驗室被挑選出來 蠶在太空的飼養條件要求也很高,我們專門設計了一個有防震功能的飼養盒,保證在飛船發射、返回過程中,蠶不會受到嚴重衝擊。
  • 蠶工坊: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
    有天,一個可愛的小寶寶來問俺「寶寶吃飯渴了要喝飲料、喝果汁、喝湯水、吃水果,那麼蠶寶寶渴了,喝什麼水啊?」,這個問題對於有著數十年養蠶經驗的蠶悟達人來說,不是什麼難題。其實蠶寶寶從出生到結繭到產卵,整個過程中都不直接喝水的,家庭侍養玩家大概都如此(當然專業的工廠養殖可能會有所不同)。民間養蠶時有一個講法「桑葉有水汽,蠶寶會拉稀,之後鐵定要歸西」。
  • 幼兒生命教育:養蠶寶寶,了解蠶的一生
    經歷蠶卵—蟻蠶—熟蠶—蠶繭—蠶蛾幾個階段後,蠶寶寶的生命即走向終結,這就是它們短暫的一生。園所自備:蠶卵、養蠶的大紙盒、鵝毛、新鮮桑葉、養蠶飼料。3.激發幼兒對自然環境探索的興趣,培養幼兒關愛生命、熱愛生命的情感。4.在探究中學會運用語言及圖像的方式描述自己的發現。幼兒擺弄蠶的一生圖卡,將蠶的各個成長階段的圖片按順序排列,了解蠶的生長曆程。
  • 圖解蠶寶寶變成飛蛾的過程,蠶的一生​歷程是怎樣的?
    蠶寶寶以桑葉為生,不斷吃桑葉後身體便成白色,一段時間後它便開始脫皮。脫皮時約有一天的時間,如睡眠般的不吃也不動,這叫「休眠」。經過一次脫皮後,就是二齡幼蟲,它脫一次皮就算增加一歲,幼蟲共要脫皮四次,成為五齡幼蟲,再吃桑葉8天成為熟蠶,開始吐絲結繭。
  • 蠶寶寶
    我們去天潤苑大姐那裡看蠶寶寶,開開兒子的好奇心。
  • 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
    蠶寶寶也叫桑蠶、家蠶,是完全變態昆蟲,桑葉為食,一生經過卵、幼蟲、蛹、成蟲等四個形態和生理機能完全不同的發育階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蠶寶寶的生長過程圖片詳解吧!蠶寶寶以卵繁殖,蠶卵看上去很像細粒芝麻,寬約1毫米,厚約0.5毫米,當溫度升高了蠶卵就開始發育,經過7-15天,當蠶卵變得透明並可以看到裡面的輪廓,就表示蠶寶寶快要出來了!(圖:蠶寶寶的卵)
  • 蠶寶寶一年「吐」4萬元
    前昨兩天,記者在萊西多個鄉鎮採訪發現,忙碌了近一個月的養蠶人到了收穫季,看著蠶寶寶從吐絲到結繭,是蠶農最高興的時候。據介紹,萊西養蠶人主要分布在200多個村莊,產量和品質在整個山東省排在前列。餵養:一日三餐伺候蠶寶寶    「從早上就開始忙活了,因為這些蠶寶寶需要精細的照顧。」前天上午,萊西市河頭店鎮大嵐村蠶農王仁波和妻子一大早就趕到自家的桑樹園,開始採摘桑葉。
  • 蠶寶寶讓我親手來養你
    蠶寶寶有幾隻腳?蠶的一生要蛻幾次皮?蠶在晚上還吃桑葉嗎?……昨天上午,3000多名孩子在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領到一隻裝有蠶寶寶的飼養盒和一把桑葉,帶著無數的問題,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銀桑杯」杭州市少兒養蠶實踐活動。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養蠶知識和桑蠶文化,杭州青少年活動中心、桐鄉市銀桑被服有限公司聯合舉辦了這次實踐活動。
  • 時代變了,蠶寶寶都不吃桑葉了,吃飼料的蠶,會吐什麼絲?
    蠶能吐出來的絲能夠製作成光滑的絲綢,一直以來我國都是絲綢製造的大國,產量佔據了全世界70%,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千萬養蠶人的辛苦勞作。養蠶是一種繁瑣的工作,眾所周知蠶吃桑葉, 因此養殖戶們常要採集新鮮桑葉,還要保證桑葉既新鮮又乾淨,每天分批投喂。只有這樣不分日夜的照顧, 才能使蠶寶寶吐出好絲。雖說這個行業的利潤比較客觀,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人們賺的都是實實在在的辛苦錢。
  • 蠶寶寶生長全過程
    早早的就採了桑樹上最好、最嫩的桑葉,切成一小片一小片的,剛剛出生的蠶寶寶,放在了剛剛採回來的桑葉上,黑黑小小的!一片葉子夠很多個蠶寶寶吃的。剛出生的蠶寶寶只能吃,剛發出來的嫩葉,吃不了較老的葉子。
  • 【飼養指南系列】 11:蠶寶寶的一生
    【幼蟲階段】幼蟲階段共五個蠶齡組成蟻蠶,每個蠶齡間,會眠、蛻皮,然後進入下一個齡期。蠶寶寶幼蟲期各個齡期有不等長的幾天就要眠一次,不吃不喝也不動。經過眠之後,就會開始蛻皮。每蛻皮一次的蠶就多了一齡,蛻四次皮就到了五齡蠶。為什麼會蛻皮呢?
  • 5分鐘看完蠶寶寶的生命旅程
    3、盒子的底部可以鋪一層白紙,再放桑葉,再將蠶寶寶輕輕的轉移到桑葉上。4、桑葉要嫩綠,比較適合初生的蠶。初生的蠶食量比較小,可以把桑葉剪成一條一條。5、溫度差不多的情況下,蠶寶寶孵化出來的速度是差不多的,放腋下臺 燈下可以加速蠶寶寶的孵化,但不能加熱太久。6、幼蟲有絲,不太好轉移,怎麼辦?
  • 奇怪蠶寶寶不吐絲即化蛹
    晨報訊(記者陳奇雄)成熟的蠶寶寶不吐絲結繭,直接變成蛹,這是怎麼回事?昨日,洪山一女孩稱她養了一條這樣的怪蠶,並問該蛹能否化為蛾。女孩說,自己已向包括父母在內的數十人覓求答案,但無果。  女孩姓郭,家住魯巷雙塘小區,是魯巷小學六年級學生。上月,她養了10多條桑蠶,用桑葉餵養它們。前幾天,這些蠶寶寶進入結繭期。
  • 浙大學子破解了蠶寶寶的「鐵蠶」病
    播報員:浙大動物科學院特種經濟動物飼養專業二年級博士黃凌霞  上任宣言:我對蠶桑很有熱情,廣西宜州的蠶桑種植史不及杭嘉湖平原悠久,技術發展還比較落後,但對於一個非常適合蠶桑發展的水土來講,是一個新興之地,很希望為當地辦點實事!
  • 桑葉與蠶寶寶(新時代之光)
    一條平整寬闊的柏油路直插沃野,新耕的水田像鏡子一樣,映照出雲霧的萬千姿態。一輛高大的農用拖拉機威風地駛過側畔,車尾還粘著溼漉漉的新泥。這裡是江西省修水縣的西南郊,一個曾經的深度貧困村。然而如今,穿過一幢一幢灰瓦白牆的農家宅院,我在這裡已找不到貧窮的痕跡。橫平豎直的田間,鋪展開一望無邊的桑林。桑樹不高,卻枝葉蔥蘢,每一片葉子都肥美而多汁,綠得精神。
  • 科學網—蠶寶寶,你為啥只愛吃桑葉?
    蠶寶寶,你為啥只愛吃桑葉?譚安江告訴《中國科學報》,昆蟲的取食偏好和對食物的選擇具有高度多樣性,而植食性昆蟲的取食行為主要由化學感受體系(嗅覺和味覺)決定。數量眾多的「嗅覺受體」和「味覺受體」基因在植食性昆蟲的宿主植物定位及可食性鑑別等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對比「嗅覺受體」的研究,「味覺受體」的作用機理更複雜,其研究相對滯後,目前功能得到鑑定的「味覺受體」數量也非常少。
  • 是什麼驚擾了蠶寶寶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屬小學三年級(2)班 王悅萌我們家養了一些蠶寶寶,看著它們由剛剛孵化出來的蟻蠶成長為褪過皮的一齡蠶、二齡蠶,我非常開心。一天我在觀察它們時,妹妹無意間朝著它們大喊一聲,所有的蠶寶寶好像受到了驚嚇,同時抬起了頭。我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心想:妹妹喊叫時,既發出聲音,又產生氣流,到底是氣流還是聲音驚嚇了蠶寶寶?為了解開這個謎團,我做了一個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