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穗子的動物園歷年來的居民總計如下:黑影和潘妮是貓。禮物也是貓:外婆送給阿奶的貓。小黃是小麻雀。麻花兒是一隻會飛的蘆花雞。小燕子是穗子飼養的第一個動物。漢斯是豬王。查理說自己不是烏鴉。可利亞、壯壯、張金鳳、李大龍、巴比和顆韌都是狗,身份分別是小偷、流民和農民、盲聾通靈者……」
在讀《穗子的動物園》前,我一直對寵物沒有特別的喜好,從未有過豢養它們的念頭。
總覺得,我們似乎還沒到可以養寵物的年歲。原先,工作忙,每天晚上十點左右才下班回到家,老人幫忙帶孩子。雖然聽說過養寵物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可我們只是動動嘴,到老人那裡就會平添一份家務,畢竟是只活物,再怎麼樣也得費些心思。待到我全職在家,兩個娃已讓我忙到飛起,無論如何再沒有一點點多餘的愛心耐心分給其他。
《穗子的動物園》讓我第一次離動物這麼近。它讓我看到一隻狗、一隻貓、一隻雞、一隻麻雀……都不再是平時的樣子,它們變得不簡單,有著豐富的情感,這不僅使它們的生命變得豐富,也讓它們的存在變得深刻。
而這一切都源於主人公穗子有一顆敏感而又柔軟的心。她太愛動物了,動物之於她,是朋友甚至家人。因此,她能觀察到它們特別細微的動作表情,體察它們不為人知的情緒。她永遠不會高高在上地作為人類施捨自己多餘的憐愛,而是秉持著萬物平等的生命哲學,走進動物的世界,也讓動物走入到自己的生命中。
正如本書的作者嚴歌苓說的那樣「別總記著,是我們在餵養它們,其實已忘了,是它們一直在餵養我們。」
一、 每一隻小動物身上都承載著穗子生命裡的一段日子
用最愛的布拉吉兜回的小黃,和外公一起救治餵養的小野貓黑影,對「我和哥哥的成長做出了重大的蛋白質貢獻」的麻花兒,祖母的好夥伴貓咪,「我」有生以來獨自擁有的第一隻寵物小燕子,陪伴「我們」青春躁動的軍營時代的藏獒顆韌,以及和「我們」一家東奔西走的小狗可利亞,還有壯壯、張金鳳、李大龍……它們都參與和見證了穗子人生的不同階段,在她的生命裡留下深深的印記。
回顧過往,某一段記憶之所以特別清晰,往往是因為具體的事或物。於穗子而言,每隻動物就像一粒珍珠,串起了她的過去。讓往事一幀一幀鮮活地留存在腦海裡,裹著時代的氣息,也帶著那時的心情。
就像小黃留給穗子的,不僅是那條因為兜著它而沾滿血跡的布拉吉,以及外婆如何救治受傷的它。還有穗子的父親,是如何從一個有才學有激情的人,變得謙卑隱忍,變得顧家。帶著穗子去郊區打獵,在葷菜稀缺的年代,用一桿氣槍給餐桌帶來驚喜成了當時唯一能給他帶來成就感的事。
穗子和小黃
就像黑影和麻花兒,在缺吃少喝的年代盡職盡責地保證著小主人成長期的營養。麻花兒是只母雞,它的蛋一個個地被穗子和哥哥吃掉。黑影是只小野貓,它充分利用骨子裡的野性,飛簷走壁,「殺人越貨」,偷來了火腿、慄子給小主人吃。最終毫不意外地慘死在饑荒年頭兇猛的同它爭食的人類手中。
麻花兒
顆韌是穗子當年和戰友一同飼養的一隻藏獒。縱然它與他們的相識和分離都充斥著悽慘和傷痛,卻留給了他們一段苦澀又美好的青春回憶。
……
時光裡所有的悲苦幸福、失落高興、哀怨甜蜜、無奈與溫情最終都被定格在一隻只小動物身上,它們曾經那麼真實地在穗子的生命中存在過。每一隻小動物既是它們自身,卻又不僅僅只代表自己。它們還承載著穗子生命裡的一段日子。在那段日子裡有它們、有穗子、還有陪伴著穗子的外婆、外公、奶奶、母親、父親、顧媽、以及軍營裡的兄弟姐妹……
二、 動物的靈性一半源於天生,一半源於一雙充滿愛的眼睛
靈性是生靈進化過程中思維迸發的一種外在體現,外在表現行為差異,內在體現心理變化。(摘自百度百科)
有愛,才能讀得懂靈性。
在《穗子的動物園》中,有很多小動物的神態和細節描寫。有時會覺得嚴歌苓寫的不是一隻動物,而是穗子生活裡不可或缺的親人。因為只有帶著真真切切的愛,才能走進它們的世界。
潘妮和老坎
比如穗子的婆婆家曾養過一隻貓潘妮和一隻狗老坎,書中寫到:「老坎跟所有老了的生命一樣,有著不潔的氣味,讓你懷疑它雖然便溺頻頻,卻便溺不盡,有一部分總是浸泡著它自身。在我狠搓兩手的時候,直覺到兩道冷冷的目光:潘妮的目光。潘妮半睜著眼睛,臥在廚房櫃檯上,把我多半嫌棄小半憐憫的心看得洞穿。」
比如野貓黑影:「它慢慢地走過來,後腿一屈,跳上了八仙桌。它在桌上巡察一番,不時回過臉看一眼狂喜的外公。它兩眼半眯,窄窄的琥珀目光投到他眉飛色舞的臉上。它的表情是輕蔑的,認為這位人類的蒼老成員沒什麼出息。」
黑影
再比如寫顆韌:「當我們喚它、餵它,它臉上會出現孤兒特有的誇張的感恩。」「它漸漸留心到我們都在看它,也覺出我們目光所含的水分,它動作慢下來,最後停了,與我們面面相覷。」
本書收錄了作者十二篇散文和兩篇小說,每一篇都有很多這樣深刻細膩的描寫。誠然,貓貓狗狗,以及各種小動物本身都有著與生俱來的靈性,但若沒有像愛孩子一樣愛著這些小動物,又怎會有如此細膩的觀察,又怎能直擊它們的心,看得出它們如此豐富的情感?
就像穗子的朋友漢娜,能和動物無障礙地溝通,可以融入到動物的世界裡,「只要她跟一個動物單獨待幾分鐘,無論哪種動物對她都很服帖、很親。」而事實上,這樣一個外人眼裡的超能力,不過是因為她對動物超乎尋常的喜愛。
漢娜和巴比
這份喜愛,必然會通過她的眼神、動作、語氣傳遞給動物,當動物感受到這樣的溝通不是敷衍,而是尊重和愛時,人與動物之間便建立了一種和諧的關係,這就是融合。在融合的狀態下,就有了關注、默契和愛,就會走進彼此的世界,讀懂彼此的心。
因此也可以說,動物的靈性是被人類的愛發現和激發出來的。一個對小動物完全無感的人,永遠也看不出動物的靈性。而對於一個真正喜愛動物的人來說,就是一隻麻雀、一隻小燕子也有它豐富完整的精神世界。
三、 我們在餵養它們的同時,它們也在餵養我們
「施愛者,被奉還與愛,自然界總這麼公平,總這麼或明或暗地對稱。」
漢娜因為照顧既盲又聾的巴比,掙夠了一座房子的錢,著實令人羨慕,但那是「漢娜早年豢養救助的無數動物,全都附著在一個巴比身上,報答了漢娜。」
除了這般能看得到的好處,對人類來講,被奉還的愛還有被給予的溫暖,對心靈的洗滌,以及心智的漸漸成熟,只要真心付出,就能從那一隻只小動物身上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奶奶和貓咪
1、 豢養小動物的過程,讓萬物平等的理念在穗子心裡紮根
穗子對身邊的小動物不僅有愛,還有尊重。或者是因為愛,所以尊重。她把它們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
大概是受外婆的影響吧,她對身邊所有的動物,都起了名字,包括樹林裡只撞見過幾次的野豬, 「給任何動物命名,其實是一種儀式,登記下它作為一個生命出現的偶然性,作為個體存在的唯一性」。
穗子還總會不自覺地認為動物有著和人類一樣的情感。老貓潘妮最後的不辭而別,在穗子看來那是它悄悄地走回自然,迎接自己的最後一口呼吸,因為它是愛體面的。被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折磨地無法站立的壯壯,背著所有人跌跌撞撞舉步維艱地開始生命中第二次學步練習。因為它的自尊心不允許讓別人看出自己的殘疾和笨拙。
無法行走的壯壯和它的專車
在豢養的過程中,才會漸漸滋生出一種萬物平等的生命觀。同時正是由於沒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才會懷著深深的共情豢養動物。世上的因與果,就是這麼循環往復。在穗子眼裡,它們不是寵物,而是家裡的一員,是她的親人。
2、 一隻狗的離去,引發對樸素的自然觀、存在哲學的思考
經歷過動物的生死後,穗子變得不再那麼自信,開始反思刻意的善是否只是一種自我感動、自我滿足的矯情。
穗子從農村領養了兩隻狗張金鳳和李大龍。她不想看到它們整日地被拴在院子裡看家護院,不想它們在接近冰點的氣溫中「被栓在冰冷的鐵鏈上,一整夜躺在冰冷的土地上」,於是,就把它們帶到北京,有專職保姆一天三次地溜它們。後來,保姆結婚生子,把兩隻狗帶回老家繼續看管。兩隻狗習慣了每天出去閒逛的生活節奏,到點依然出去溜達。但保姆因為自己有了孩子,不能再繼續跟著了。沒多久,張金鳳就在一次閒逛中被人亂棍打死。
穗子聽說後,難受極了,但她沒有怪任何人。她豁然明白:
「上帝是不能扮演的,你以為你插手了一隻狗的天命安排,截斷了它吃魚骨頭、露宿寒冬野外的生活,是為了它好,拯救了它,其實只是自己太自負……人畜相生相剋,相互養活著,一條天然紐帶延續了千萬年,我這種書生氣的拯救,其實是做給自己看的,讓自己心裡舒服,少一分不忍,然而沒有發現其中的造作和矯情。」
在這個故事中,作者還講到穗子在農村曾見過的一個女孩。她沒有家,在村裡東家混一頓西家混一頓地長大,不僅沒餓著,反而長得結結實實。其中有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樣稀鬆平常,沒有一句安慰憐憫的話,也沒有一句感恩戴德的話。」
樸素的自然觀和生存哲學,沒那麼多科學的方法,更不會寄放那麼多的情感,只是循著天理天條,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可能多少有些簡單粗暴,但它畢竟是延續了千萬年的一種被自然認可,被時間證明的生存模式。更何況這其中誰說沒有善意和溫情呢?
張金鳳的死與穗子本無關,她卻歸咎於自己的自負。不過,她的自責和反思恰恰可以讓她的心靈得以沉澱,讓心智更加成熟,使她在更深層的思考中變得更加謙卑和平和。雖然形式是遺憾的,但或許這正是有著地包天的嘴,乖巧愛笑的張金鳳奉還給穗子的愛。
四、 結語
上個月,上海的一名外賣小哥和一位好心路人共同救助了一隻受傷的流浪狗。後來在當地派出所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狗的主人。原來這隻狗是被故意遺棄的。狗狗老了,於是狗主人就選擇把它丟出去,讓它自生自滅。
狗沒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自由,但狗主人有。我想,在這位狗主人心裡,它無論陪伴過他多少日夜,都始終是只狗而已。而他,作為人類,更作為它的主人,理所當然地擁有它命運的決定權。
當下,這樣的人或許還不少吧?縱然他們偶爾牽著狗繩,盡一點主人的義務(或許都沒那麼純粹),但他們永遠都不會更不想走進它們的世界。沒有愛,就看不到它們的靈性。沒有靈性的動物於他們,只是無聊時的玩物,新鮮感過後的棄物。
不禁感慨,動物也有命數。遇到了穗子、漢娜、外賣小哥和好心路人這樣真心喜愛小動物的人,它們就能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度過有尊嚴的一生。可要是遇到了一個淺薄、野蠻、自私、冷血的主人,它們或許只能把身體裡所有與生俱來的靈性,全部都用來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