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歌苓新書《穗子的動物園》:因為有愛,才讀得懂靈性

2021-01-10 蒙蒙王的碎碎念

「穗子的動物園歷年來的居民總計如下:黑影和潘妮是貓。禮物也是貓:外婆送給阿奶的貓。小黃是小麻雀。麻花兒是一隻會飛的蘆花雞。小燕子是穗子飼養的第一個動物。漢斯是豬王。查理說自己不是烏鴉。可利亞、壯壯、張金鳳、李大龍、巴比和顆韌都是狗,身份分別是小偷、流民和農民、盲聾通靈者……」

在讀《穗子的動物園》前,我一直對寵物沒有特別的喜好,從未有過豢養它們的念頭。

總覺得,我們似乎還沒到可以養寵物的年歲。原先,工作忙,每天晚上十點左右才下班回到家,老人幫忙帶孩子。雖然聽說過養寵物可以培養孩子的愛心,可我們只是動動嘴,到老人那裡就會平添一份家務,畢竟是只活物,再怎麼樣也得費些心思。待到我全職在家,兩個娃已讓我忙到飛起,無論如何再沒有一點點多餘的愛心耐心分給其他。

《穗子的動物園》讓我第一次離動物這麼近。它讓我看到一隻狗、一隻貓、一隻雞、一隻麻雀……都不再是平時的樣子,它們變得不簡單,有著豐富的情感,這不僅使它們的生命變得豐富,也讓它們的存在變得深刻。

而這一切都源於主人公穗子有一顆敏感而又柔軟的心。她太愛動物了,動物之於她,是朋友甚至家人。因此,她能觀察到它們特別細微的動作表情,體察它們不為人知的情緒。她永遠不會高高在上地作為人類施捨自己多餘的憐愛,而是秉持著萬物平等的生命哲學,走進動物的世界,也讓動物走入到自己的生命中。

正如本書的作者嚴歌苓說的那樣「別總記著,是我們在餵養它們,其實已忘了,是它們一直在餵養我們。」

一、 每一隻小動物身上都承載著穗子生命裡的一段日子

用最愛的布拉吉兜回的小黃,和外公一起救治餵養的小野貓黑影,對「我和哥哥的成長做出了重大的蛋白質貢獻」的麻花兒,祖母的好夥伴貓咪,「我」有生以來獨自擁有的第一隻寵物小燕子,陪伴「我們」青春躁動的軍營時代的藏獒顆韌,以及和「我們」一家東奔西走的小狗可利亞,還有壯壯、張金鳳、李大龍……它們都參與和見證了穗子人生的不同階段,在她的生命裡留下深深的印記。

回顧過往,某一段記憶之所以特別清晰,往往是因為具體的事或物。於穗子而言,每隻動物就像一粒珍珠,串起了她的過去。讓往事一幀一幀鮮活地留存在腦海裡,裹著時代的氣息,也帶著那時的心情。

就像小黃留給穗子的,不僅是那條因為兜著它而沾滿血跡的布拉吉,以及外婆如何救治受傷的它。還有穗子的父親,是如何從一個有才學有激情的人,變得謙卑隱忍,變得顧家。帶著穗子去郊區打獵,在葷菜稀缺的年代,用一桿氣槍給餐桌帶來驚喜成了當時唯一能給他帶來成就感的事。

穗子和小黃

就像黑影和麻花兒,在缺吃少喝的年代盡職盡責地保證著小主人成長期的營養。麻花兒是只母雞,它的蛋一個個地被穗子和哥哥吃掉。黑影是只小野貓,它充分利用骨子裡的野性,飛簷走壁,「殺人越貨」,偷來了火腿、慄子給小主人吃。最終毫不意外地慘死在饑荒年頭兇猛的同它爭食的人類手中。

麻花兒

顆韌是穗子當年和戰友一同飼養的一隻藏獒。縱然它與他們的相識和分離都充斥著悽慘和傷痛,卻留給了他們一段苦澀又美好的青春回憶。

……

時光裡所有的悲苦幸福、失落高興、哀怨甜蜜、無奈與溫情最終都被定格在一隻只小動物身上,它們曾經那麼真實地在穗子的生命中存在過。每一隻小動物既是它們自身,卻又不僅僅只代表自己。它們還承載著穗子生命裡的一段日子。在那段日子裡有它們、有穗子、還有陪伴著穗子的外婆、外公、奶奶、母親、父親、顧媽、以及軍營裡的兄弟姐妹……

二、 動物的靈性一半源於天生,一半源於一雙充滿愛的眼睛

靈性是生靈進化過程中思維迸發的一種外在體現,外在表現行為差異,內在體現心理變化。(摘自百度百科)

有愛,才能讀得懂靈性。

在《穗子的動物園》中,有很多小動物的神態和細節描寫。有時會覺得嚴歌苓寫的不是一隻動物,而是穗子生活裡不可或缺的親人。因為只有帶著真真切切的愛,才能走進它們的世界。

潘妮和老坎

比如穗子的婆婆家曾養過一隻貓潘妮和一隻狗老坎,書中寫到:「老坎跟所有老了的生命一樣,有著不潔的氣味,讓你懷疑它雖然便溺頻頻,卻便溺不盡,有一部分總是浸泡著它自身。在我狠搓兩手的時候,直覺到兩道冷冷的目光:潘妮的目光。潘妮半睜著眼睛,臥在廚房櫃檯上,把我多半嫌棄小半憐憫的心看得洞穿。」

比如野貓黑影:「它慢慢地走過來,後腿一屈,跳上了八仙桌。它在桌上巡察一番,不時回過臉看一眼狂喜的外公。它兩眼半眯,窄窄的琥珀目光投到他眉飛色舞的臉上。它的表情是輕蔑的,認為這位人類的蒼老成員沒什麼出息。」

黑影

再比如寫顆韌:「當我們喚它、餵它,它臉上會出現孤兒特有的誇張的感恩。」「它漸漸留心到我們都在看它,也覺出我們目光所含的水分,它動作慢下來,最後停了,與我們面面相覷。」

本書收錄了作者十二篇散文和兩篇小說,每一篇都有很多這樣深刻細膩的描寫。誠然,貓貓狗狗,以及各種小動物本身都有著與生俱來的靈性,但若沒有像愛孩子一樣愛著這些小動物,又怎會有如此細膩的觀察,又怎能直擊它們的心,看得出它們如此豐富的情感?

就像穗子的朋友漢娜,能和動物無障礙地溝通,可以融入到動物的世界裡,「只要她跟一個動物單獨待幾分鐘,無論哪種動物對她都很服帖、很親。」而事實上,這樣一個外人眼裡的超能力,不過是因為她對動物超乎尋常的喜愛。

漢娜和巴比

這份喜愛,必然會通過她的眼神、動作、語氣傳遞給動物,當動物感受到這樣的溝通不是敷衍,而是尊重和愛時,人與動物之間便建立了一種和諧的關係,這就是融合。在融合的狀態下,就有了關注、默契和愛,就會走進彼此的世界,讀懂彼此的心。

因此也可以說,動物的靈性是被人類的愛發現和激發出來的。一個對小動物完全無感的人,永遠也看不出動物的靈性。而對於一個真正喜愛動物的人來說,就是一隻麻雀、一隻小燕子也有它豐富完整的精神世界。

三、 我們在餵養它們的同時,它們也在餵養我們

「施愛者,被奉還與愛,自然界總這麼公平,總這麼或明或暗地對稱。」

漢娜因為照顧既盲又聾的巴比,掙夠了一座房子的錢,著實令人羨慕,但那是「漢娜早年豢養救助的無數動物,全都附著在一個巴比身上,報答了漢娜。」

除了這般能看得到的好處,對人類來講,被奉還的愛還有被給予的溫暖,對心靈的洗滌,以及心智的漸漸成熟,只要真心付出,就能從那一隻只小動物身上得到很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奶奶和貓咪

1、 豢養小動物的過程,讓萬物平等的理念在穗子心裡紮根

穗子對身邊的小動物不僅有愛,還有尊重。或者是因為愛,所以尊重。她把它們看作是生命的一部分。

大概是受外婆的影響吧,她對身邊所有的動物,都起了名字,包括樹林裡只撞見過幾次的野豬, 「給任何動物命名,其實是一種儀式,登記下它作為一個生命出現的偶然性,作為個體存在的唯一性」。

穗子還總會不自覺地認為動物有著和人類一樣的情感。老貓潘妮最後的不辭而別,在穗子看來那是它悄悄地走回自然,迎接自己的最後一口呼吸,因為它是愛體面的。被嚴重的風溼性關節炎折磨地無法站立的壯壯,背著所有人跌跌撞撞舉步維艱地開始生命中第二次學步練習。因為它的自尊心不允許讓別人看出自己的殘疾和笨拙。

無法行走的壯壯和它的專車

在豢養的過程中,才會漸漸滋生出一種萬物平等的生命觀。同時正是由於沒有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才會懷著深深的共情豢養動物。世上的因與果,就是這麼循環往復。在穗子眼裡,它們不是寵物,而是家裡的一員,是她的親人。

2、 一隻狗的離去,引發對樸素的自然觀、存在哲學的思考

經歷過動物的生死後,穗子變得不再那麼自信,開始反思刻意的善是否只是一種自我感動、自我滿足的矯情。

穗子從農村領養了兩隻狗張金鳳和李大龍。她不想看到它們整日地被拴在院子裡看家護院,不想它們在接近冰點的氣溫中「被栓在冰冷的鐵鏈上,一整夜躺在冰冷的土地上」,於是,就把它們帶到北京,有專職保姆一天三次地溜它們。後來,保姆結婚生子,把兩隻狗帶回老家繼續看管。兩隻狗習慣了每天出去閒逛的生活節奏,到點依然出去溜達。但保姆因為自己有了孩子,不能再繼續跟著了。沒多久,張金鳳就在一次閒逛中被人亂棍打死。

穗子聽說後,難受極了,但她沒有怪任何人。她豁然明白:

「上帝是不能扮演的,你以為你插手了一隻狗的天命安排,截斷了它吃魚骨頭、露宿寒冬野外的生活,是為了它好,拯救了它,其實只是自己太自負……人畜相生相剋,相互養活著,一條天然紐帶延續了千萬年,我這種書生氣的拯救,其實是做給自己看的,讓自己心裡舒服,少一分不忍,然而沒有發現其中的造作和矯情。」

在這個故事中,作者還講到穗子在農村曾見過的一個女孩。她沒有家,在村裡東家混一頓西家混一頓地長大,不僅沒餓著,反而長得結結實實。其中有句話讓我感觸很深:「施予者和接受者同樣稀鬆平常,沒有一句安慰憐憫的話,也沒有一句感恩戴德的話。」

樸素的自然觀和生存哲學,沒那麼多科學的方法,更不會寄放那麼多的情感,只是循著天理天條,一代一代生生不息。可能多少有些簡單粗暴,但它畢竟是延續了千萬年的一種被自然認可,被時間證明的生存模式。更何況這其中誰說沒有善意和溫情呢?

張金鳳的死與穗子本無關,她卻歸咎於自己的自負。不過,她的自責和反思恰恰可以讓她的心靈得以沉澱,讓心智更加成熟,使她在更深層的思考中變得更加謙卑和平和。雖然形式是遺憾的,但或許這正是有著地包天的嘴,乖巧愛笑的張金鳳奉還給穗子的愛。

四、 結語

上個月,上海的一名外賣小哥和一位好心路人共同救助了一隻受傷的流浪狗。後來在當地派出所的幫助下他們找到了狗的主人。原來這隻狗是被故意遺棄的。狗狗老了,於是狗主人就選擇把它丟出去,讓它自生自滅。

狗沒有掌控自己命運的自由,但狗主人有。我想,在這位狗主人心裡,它無論陪伴過他多少日夜,都始終是只狗而已。而他,作為人類,更作為它的主人,理所當然地擁有它命運的決定權。

當下,這樣的人或許還不少吧?縱然他們偶爾牽著狗繩,盡一點主人的義務(或許都沒那麼純粹),但他們永遠都不會更不想走進它們的世界。沒有愛,就看不到它們的靈性。沒有靈性的動物於他們,只是無聊時的玩物,新鮮感過後的棄物。

不禁感慨,動物也有命數。遇到了穗子、漢娜、外賣小哥和好心路人這樣真心喜愛小動物的人,它們就能作為一個生命的個體,度過有尊嚴的一生。可要是遇到了一個淺薄、野蠻、自私、冷血的主人,它們或許只能把身體裡所有與生俱來的靈性,全部都用來認命。

相關焦點

  • 嚴歌苓:「我常常會疼痛, 為了一些沒有辦法去救助的生命」
    《穗子的動物園》以動物為主角,人則是配角,嚴歌苓希望以此換位思考人與動物、人與自然的關係。(沈禕/圖)(本文首發於2020年1月16日《南方周末》)在新書《穗子的動物園》中,嚴歌苓講的全是與動物相關的故事,靈感來自她養過的一隻名叫壯壯的松獅,它的去世給嚴歌苓留下了深深的創傷。好友虹影在2019年威尼斯電影節期間讀到了壯壯的故事,她對嚴歌苓說:「你把壯壯當作一個生命平等對待和尊敬,這是最可貴的。」
  • 嚴歌苓新作 為什麼讓動物做主角?
    近日,著名作家嚴歌苓的新書《穗子的動物園》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現已全面上市,並在11月15日下午兩點在首都圖書館A座2層報告廳召開主題為「萬物有靈——嚴歌苓和它們一起經歷的時代與生活」的北京新書發布會,這一發布會同時也是「嚴歌苓動物保護慈善金捐贈」的正式啟動儀式。
  • 每年將捐10萬用於保護小動物,嚴歌苓這樣做,竟和《芳華》有關
    近日,著名作家嚴歌苓的新書《穗子的動物園》在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非虛構新作:講述人與動物的情緣《穗子的動物園》是嚴歌苓諸多著作中很特別的一本書,這本一本動物題材故事合集,包括了十二篇非虛構和兩篇小說。除《狗小偷》和《可利亞在非洲》的主人公是同一隻小狗外,其餘每篇故事都以一兩隻不同動物為主角,偶爾還有其他動物和人類的配角穿插其間。
  • 《貝肯熊2:金牌特工》攜手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亮相新書發布會
    2019年11月15日下午,嚴歌苓新作《穗子的動物園》發布會在首都圖書館舉行,本次活動由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人民文學出版社、首都圖書館主辦。貝肯熊歡樂「亂入」嚴歌苓新書發布會,現場深受讀者喜愛值得一提的是,將於2020年元旦上映的喜劇動畫《貝肯熊2:金牌特工》中的主角貝肯熊,以人偶形象「空降」本次新書發布會現場,與嘉賓、讀者們頻頻歡樂互動,盡顯角色蠢萌、調皮搗蛋的一面。貝肯熊在現場與嚴歌苓、嘉賓史航、張梓琳逗趣互動,並送上自己形象的玩偶伴手禮,貝肯也在現場圓夢,拿到了嚴歌苓女士的籤名新書。
  • 觀《一隻狗的使命》,對照貝利三生三世尋舊主,三讀《壯壯小傳》
    ,讓與之比肩的閨蜜虹影讀了淚奔,讓尚無名望的我唏噓動容,一讀,再讀!歡迎親愛的小夥伴跟隨乾隆娣三讀嚴歌苓的《壯壯小傳》!每一個生死關頭,讀者都可深切地感受到嚴歌苓的珍愛動物之心:不惜一切代價,全力救助,用心呵護!壯壯,它是一條真實的生命!怎能輕言放棄!嚴歌苓正是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故事,在《穗子的動物園》裡向讀者傳達著愛的主題。
  • 一生經歷七個男人,嚴歌苓筆下這個「風流」寡婦,其實愛得很高級
    嚴歌苓藉助朱梅的這個比喻,隱晦地點出了葡萄身上「能滋潤男人」的性活力。這對年輕的男女就這樣在夜色中互訴衷腸,私定終身。葡萄還想請求公爹孫懷清把她嫁給琴師。可天意弄人,戲班子因為得罪了軍官,被迫出逃,琴師匆忙之中只是託人給葡萄留下了一枚戒指。葡萄心都碎了,她那麼愛他啊,她要等朱梅。可朱梅因為癆病,最終死在了半路上。葡萄知道後哭得滿臉是淚。
  • 嚴歌苓與她的電視連續劇《你遲到的許多年》
    小時候,嚴歌苓就覺得讀書很有趣,一本書就是一個五彩繽紛的小世界,迷得她的一顆童心沉浸在書海裡。她有一個作家爸爸,又有一個演員媽媽,家裡的藏書遮蔽了四壁。若說博覽群書,她的條件得天獨厚。不到8歲,她就會背《唐詩三百首》。像別的女孩子愛跳猴皮筋似的,她愛一個人待在書房裡,覺著看書比什麼都好玩。
  • 錦鯉魚怎麼養才有靈性?
    鯉魚一直以來深受廣大愛好者的喜愛,呆萌的樣子飽覽全家的寵愛,並且錦鯉魚會在養殖過程變得越來越有靈性,錦鯉魚怎麼養才有靈性?錦鯉魚怎麼養有靈性我認為又有這樣的說法:凡是有生命的生物都是有靈性的。錦鯉本身更是具有靈性。怎樣將其靈性發揮出來才是關鍵。
  • 國際坎坷浪漫的多角戀故事,嚴歌苓經典小說《小姨多鶴》
    越是讀嚴歌苓越是暗暗地佩服這個才華橫溢毅力超人見識廣博的魅力女人啊。閱讀不跟風,甚至雞蛋裡挑骨頭對嚴歌苓我還是給予高度的評價,難得的大才女。她寫作跳出了民族的偏見性、局限性,她寫作做到了文採與思想的共同升華。《小姨多鶴》看著這個書名我都覺得喜歡,我也確實覺得嚴歌苓的多數作品起的名字都非常迷人有韻味。
  • 《溫室裡的加穗子》這部電視劇,你看過嗎?
    是啊,不是所有人都有運氣能安寢壽終,乘著自己還能呼吸著世間的空氣、感受著世間的美好,看到藍藍的天空、青青的草兒、美麗的花朵,應該感激著上天,每天都要努力的生活,笑著面對所發生的事情,不管發生什麼事,都應該「睡飽覺,吃飽飯,不要放開喜歡的人的手」,對著自己喜歡的人好好表達這份情意,對著喜歡、愛自己的人表示感謝,向著劇中的加穗子學習,努力做到能讓別人幸福的人!
  • 中文十級才看得懂,別說外國人懵了,中國人自己都一臉迷惑!
    中文十級才看得懂,別說外國人懵了,中國人自己都一臉迷惑!看看上面這位老外讀的句子:「用毒毒毒蛇毒蛇會不會被毒死?」一句話裡面有著五個「毒」字,讀起來的繞口,關鍵詞意思和詞性都不一樣,感覺這位小哥已經懵了。有些句子咱們中國人自覺乍一看都一頭霧水,「今天下雨,我騎車差點摔倒,好在我一把把把把住了。」
  • 劉德華黃曉明新作曝劇情 嚴歌苓《寄居者》立項
    由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的電影《寄居者》也正式立項,範冰冰有望出演該片女主角。電影《愛上賊中賊》是王晶在《澳門風雲》系列後再開的新作,劉德華不僅是監製,還是男主角,而且將搭檔黃曉明。據了解,這部影片還有劉嘉玲、王祖藍、沈騰、戚薇等演員參演。在公示表中,給出的劇情十分簡潔:香港臥底女警「童」奉命捉拿國際黑幫老大雕爺。
  • 嚴歌苓:那時候,他的目光帶葷腥,你心裡身體裡都是愛 | 星期天文學
    現在回憶,他的謙恭和羞澀是有來由的,似乎他本能地知道「標兵」不是個本事,不能安身立命,不能指它吃飯。這是他的英明,他的先見。他又笑笑,下巴示意手裡操作的甜品,土傢伙,不過好吃,保你愛吃!我心裡空空的,他每句侉音十足的普通話都在裡面起回音。雷鋒也幹這個?用弄吃的示愛?……在我混亂並陰暗的內心,主要感覺竟然是受寵若驚。劉峰不單是團幹部,人家現在是黨委成員了。
  • 《溫室裡的加穗子》:淺析女主是如何成為不合格的成年人的
    在日劇《溫室裡的加穗子》中我們可以用上這樣的一句話來形容主人公加穗子的真實寫照:「我感覺自己還是個孩子,只是表現得像個大人」這部高分日劇。與其說是一部家庭倫理劇,不如說是一部針對依賴者的成長勵志劇。劇情在第1集的時候,女大學生加穗子畢業在即,可是開始找不到工作。
  • 讀西方文學中的「塔樓」詩——《沙侖的玫瑰》新書分享會在滬舉行
    中新網上海新聞9月26日電(周卓傲)26日下午,復旦大學外文學院英文系副教授包慧怡、法文系副教授陳杰、德文系副教授姜林靜三位老師,來到申城最高書店——朵雲書院分享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新書
  • 高畑充希主演《被保護過度的加穗子》 第三集創高收視紀錄
    人民網東京7月31日電 日本頻道綜合日本時尚娛樂網站Modelpress報導,由女演員高畑充希主演的電視劇《被保護過度的加穗子》於每周三晚10點開始在日本電視臺播出。這部電視劇是一部家庭喜劇,講述了21歲的加穗子是一名被「純粹培養」長大的女大學生,她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要依靠父母,從小一直被過度保護。但當加穗子從「抗菌的溫室」跳入「充滿各種細菌的世界」中後,有一種她自己也不曾注意到的「力量」正在她的身上覺醒。高畑充希飾演加穗子,竹內涼真飾演大學生麥野初。麥野初性格怪癖,愛開玩笑,並且不輕易展示自己真實的內心世界。 瞬間最高收視率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