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政策實施50年 一半家庭住公屋

2021-01-11 搜狐網
香港公屋政策實施50年 一半家庭住公屋
NEWS.SOHU.COM  2004年02月03日10:51  人民網
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人民網香港2月3日電 昨天,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指出,二次大戰後大量移民湧入香港,本地經濟乘時起飛。這些因素加上土地供應有限,使房屋價格遠遠高於其它地區。為有需要的市民提供資助房屋遂成為香港政府的重要任務,日後也許都不會改變。時至今日,本地200多萬家庭中,大約一半都是資助公共房屋住戶。

  董建華說,自1997年7月1日回歸祖國以來,香港特區政府致力實踐提供資助公營房屋的目標。我們清拆所有臨時房屋區和平房區。現居於不合標準或擁擠居所的市民數目,是歷來最少的。輪候入住公共租住房屋的合資格家庭,數目由1997年的15萬個,減少至目前的約9萬個。同時,平均輪候時間由超過6年下降至僅2年多。

  董建華稱,公營房屋的現行政策,是繼續為有需要的家庭提供資助租住房屋,並把平均輪候時間維持於大約3年。為達到這個目標,我們正為公營房屋計劃尋求新融資方案。主要措施之一,是通過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分拆出售房委會的停車場和零售設施,希望於2004/05年度內上市,藉這創新方法籌措所需資金,推動公營房屋發展。

  據悉,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自1973年起,負責推展香港的資助房屋工作。早期的公營房屋計劃,是為無家可歸或居住環境欠佳的人士,提供只具基本設施的住屋。香港在公營房屋方面的成就,享譽國際。聯合國經濟、社會及文化權利委員會在2001年關於香港的報告中,特別讚揚香港的公營房屋工作。(劉韜)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透視香港公屋制度:一半人口安居的"政府樓"(圖)
    「在香港1/3人住公屋,1/6人住居屋,等於一半人住上了政府樓,你想想還能有多少住房問題?」面對記者,香港特區政府現任教育局局長、前任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滿臉笑容地反問。這種自豪感被傳遞到現任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的臉上,「公屋堪稱香港社會穩定的最重要因素,而且在未來的5~10年內角色不會變。」
  • 香港公屋政策值得借鑑讓公租房真正姓「公」
    當然,這些人前進一步可以進入生活最好的階層,退後一步有可能搬入公屋。因此,單從房屋政策來說,香港奉行的可算是「社會主義」的原則。香港人都住什麼房子目前香港人口的四成八住在公共房屋,其中租住公屋是三成,居屋則是一成八,私人房屋用戶佔人口的五成二左右。
  • 香港將放寬公屋養狗政策
    香港將放寬公屋養狗政策 NEWS.SOHU.COM  2003年09月22日18:01  人民網頁面功能  【我來說兩句】【我要「揪」錯】【推薦】【字體:大 中 小】【列印】 【關閉】     人民網香港
  • 四成香港人租房住 三成人口租住政府公屋
    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至少有11%的人在商品房市場租房,主要有三種人,一是公司租下來給員工住的,二是個人租房,三是換樓客短期租房,他們在房價高的時候把自己的房子賣掉,租房住,等房價跌了再買。林小姐經手的租房交易中,三部分人各佔1/3。  三成人口租住公屋  「香港的房價太高了,我們是買不起的。
  • 香港「90後」為住公屋不要事業 學者:可悲
    香港的低收入人群可以申請公屋,這讓一些年輕人看到了另類的「機會」。一名香港「90後」的小年輕,在網上傳授自己輪候公屋的經驗:滿18歲開始部署,副學士畢業後只做散工確保收入不超標,3年達成上樓大計。此舉惹來網民炮轟。
  • 香港屌絲買房路:等不到公屋就更難住居屋
    這樣的狀況在香港並不少見,近年來申請公屋的人數急速上升。       香港房屋委員會發出的最新公報顯示,截至2014年6月底,公屋申請數為255800宗,較上一季即3月底248100宗再上升3%。其中非長者單身人士的申請宗數,由上一季126200宗,增至6月底130400宗,一般公屋申請則約125,400宗。
  • 香港公屋申請輪候時間延長 將在2020年開始縮短
    中新網11月1日電據香港文匯報報導,香港有關居民輪候公屋時間有增無減。香港房委會10月31日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公屋輪候冊申請約有28.65萬宗,較上季28.83萬宗略減1,800宗。但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上季4.1年延長至4.5年。
  • 香港的公屋與居屋
    前日看香港回歸祖國十年特別節目《巖松看香港:居者有其屋》,很有感觸。香港的「公屋」與「居屋」,已實現了香港55%市民「居者有其屋」願望。香港1978年開始推出的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到2009年,所有的居屋賣掉之後,這個與居者有其屋的計劃就完成了它歷史的任務。
  • 住房創新|香港公屋:一場大火帶來的住房改變
    香港公屋的發展歷史 香港有兩種主要的房屋類型:公共房屋(簡稱公屋)和私有房屋。目前,香港約有近一半的人口住在公屋內。在公屋裡,又分為租賃型公屋和補助型居屋。租賃型公屋主要給符合要求的低收入人群,提供一定租金補助。申請者通常要等2-3年,但近年來等待的時間變得越來越長。
  • 香港人住得很慘嗎?真相是:45%人住公屋,人均收入是深圳6倍!
    至於「棺材房」,據《狀況》數據,香港不帶電錶的「床房」只有3329戶,也就是說,全香港750萬人中只有至多0.04%的人住籠屋,而且據統計時間已經過了5年,現在住籠屋的可能就幾百人了。住籠屋的人數這麼少,原因就是只要有香港合法的居民身份,就可以去申請公屋。
  • 石硤尾:香港公屋政策的起源
    ●內容簡介:始創於2007年9月。《看歷史》是針對城市中產階層重點打造的中國一本新銳歷史類  香港「古惑仔」系列電影的片首有這樣一段話:「1956年(應為1953年),石硤尾大火,港英政府為安置貧民,大量興建徙置區。隨著戰後一代迅速成長,數以萬計家庭生活在狹小單位中,加上父母為口奔馳,填鴨式制度又不完善,很多少年因此走上歧途。徙置區球場是他們發揮精力的英雄地,也是培養古惑仔的溫床。」
  • 香港人住什麼房子 解讀公屋、居屋和夾屋的由來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日前發表任內最後一次施政報告,宣布復建「居屋」,一時成為關注焦點。據最新數據,香港目前約有260萬套房子,為全城逾700萬人口提供棲身之所,其中約有48%的人以不同形式受惠於政府的資助補貼。
  • 香港試水老人免租金居住計劃:近30萬人等公屋,無房者如何安家?
    近期開始落地實施的一個試驗性住房項目,對需長期等候入住心存焦慮及諸種擔憂的部分香港長者(指老年人或老人),有望給他們居家養老提供新途徑;在調控較多的香港公共(資助)住房體系(公屋,類似廉租房)內,亦有望起到「一石二鳥」甚至「一石多鳥」作用。
  • 再看新加坡公屋政策/陸劍寶
    房屋與土地問題已困擾香港多年,新加坡和香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為「亞洲四小龍」,同為華人社會,土地面積、人口、經濟規模、產業結構、營商環境、國際影響力等指標都曾經相似。而目前無論是安居樂業或是困擾香港甚至內地一線城市的房價問題,並沒有在人多地少的新加坡出現。
  • 梁振英今日公布2015施政報告 首推公屋出售政策
    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今日將公布最新一份施政報告,昨日他出席行政會議前表示,政府會多管齊下,增加資助出售房屋和整體房屋的供應量,其中包括首次推出公屋出售政策。  前日香港居屋出售2000多套住宅吸引了4萬人交表申請購買,超額認購達18倍,梁振英指出,新一期居屋出現大比例超額認購,說明私樓樓價上升,不少中產家庭無能力購買私人樓。
  • 香港人買不起房可住公屋 我們該學習什麼?
    同樣面臨著高房價的局面,香港卻有近50%的市民住在保障型住宅中,有專家認為,中央政府應效仿香港做法,加強土地財政支持以及地方政府問責,才能擴大保障房覆蓋範圍,解決夾心層居住困難。但與此同時,香港近50%的市民居住在政府保障型住宅中,難怪談到住房問題,香港人概括得很簡單:「沒錢的找政府,有錢的進市場」。另一方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9年全國房價漲幅超15%,在許多城市房價更是創出歷史新高,但與此同時,國內保障房供應卻只到整個城鎮住房體系的5%左右,大部分買不起商品房、又沒資格住保障房的「夾心層」只能自生自滅,要麼選擇當房奴,要麼成為買不起房的「蝸居人」。
  • 香港35歲以上單身人士申請公屋擬納入3年"上樓"目標
    中新社香港7月25日電(記者 文青)香港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25日開會,討論如何協助35歲以上的單身人士入住公屋,委員會希望待新建公屋單位落成後,可以逐步將他們納入3年「上樓」的承諾當中。  對於有建議認為,可以利用現有公共屋村內的空地或休憩用地,興建「插針式」單棟單身人士公屋,蔡涯棉說,密度較低、休憩地方較多的屋苑,才是適合的選址。  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建議方案令該區人口增加及休憩空間減少,會引起現時公屋居民不滿,他建議政府應先做好社區配套,如交通運輸、空氣流通等,才進行相關計劃,以減低居民不滿。
  • 香港房委會擬收緊富戶政策 以騰出更多公屋
    中新網12月7日電據香港《大公報》報導,為加快香港公屋輪候冊流轉速度,香港房屋委員會計劃收緊「富戶政策」,消息指出,房屋署建議公屋住戶入息和資產限額放寬為四倍和91倍,但租戶只要超出入息和資產「兩大支柱」的其中一項,就被「踢走」,若租戶擁有私人住宅物業,不論是否住滿10年,同樣「無得留低」。
  • 11月22日香港見聞錄|公屋背後:港人的公平與夢想
    了解這些,才能對香港深層次的社會矛盾以及如何紓解這些社會矛盾,有更深刻的認識。公屋起緣香港的公屋體系已存在近70年。它的緣起,來自一段悲慘往事。1953年,聖誕夜。深水埗的寮屋亮起燈光。自此,公營房屋掀開了香港住房新的一頁,也奠定了今天香港的住房政策基礎與發展格局。香港的住房問題,幾乎折射了資本主義社會發展到高峰階段的所有矛盾。令人看不明白的是,回歸22年來,一方面有聲音批評特區政府推地過慢;另一方面,港府提出了大量解決矛盾的方案,推出各種土地開發計劃,幾乎每次都會遭遇反對和抗議。
  • 香港公屋輪候再度延時 公屋排排坐何時到我家
    信息 香港公屋輪候再度延時 公屋排排坐何時到我家 2016,香港公屋輪候申請約有28.83萬宗,一般申請者平均輪候時間為4.1年,較上季度的3.9年延長,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