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執政一年給臺灣民眾帶來什麼?國民黨發言人:幹話

2021-01-16 環球網

民進黨執政一年多隻給臺灣民眾帶來幹話(圖片來源:「中時電子報」)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2月16日報導,島內立場深綠的「新臺灣國策智庫」15日發布民調,「行政院長」賴清德支持度下跌,只剩下約四成,「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宣稱,任何改革實施後,人民才會感受到改革對社會有利,「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來」。對此,國民黨文化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洪孟楷直言,民進黨過去執政一年多時間到底為臺灣民眾帶來些什麼?只怕就是層出不窮的經典「幹話」,若最後民進黨執政只剩幹話被留下,恐怕也離下臺不遠了。

「民調跌都在院長意料之內!」徐國勇聲稱,「勞基法」、「年金改革」等,人民到時候都會有感,真正實施就能夠化解爭議,有句話說「痛苦會過去,美麗會留下來」、「我們當然了解要承受這些痛苦」。

洪孟楷在臉書(Facebook)表示,徐國勇談賴清德民調下跌,以「痛苦會過去」來形容民調數字只是一時;然而,民進黨過去執政一年多時間到底為臺灣民眾帶來些什麼?只怕就是層出不窮的經典「幹話」,而如果最後民進黨執政只剩下一句又一句的幹話被留下,恐怕也就離下臺不遠了。

不論是幹話之首的蔡英文,曾說過的「勞工是我心中最軟的一塊」、「聽到之後、就不要再大聲」,賴清德的「功德說」,以及馮世寬的「100分」,陳時中的「看到百寶箱一開心就想懷孕生子」,和邱議瑩「抗議那些都是放錄音帶」等等,真是所謂族繁不及備載的罄竹難書。每一句聽在人民耳裡就是刺耳,要問民調怎麼提升?他呼籲,民進黨就從官員停止講幹話開始。

洪孟楷又認為,「誰說改革一定讓民調低?」若是福澤利民的改革,全民舉雙手贊成!但就怕是打著「改革」大旗、卻做清算鬥爭之事,看在民眾眼裡正事不做,民調當然低。「不當黨產」、「促轉條例」哪項不是針對性極高?如果民進黨當局成績單攤開,只能拿對付政敵這項來說嘴,這樣帶給臺灣的痛苦恐怕會沒有過去的一天。

不然提到賴清德就想「做功德」、提到蔡英文就想到「自立自強」、提到民進黨就想到「資進黨」,只在人民心中留下「幹話」形象,這將是全民皆輸的局面。

相關焦點

  • 蔡英文執政兩年勝過國民黨8年?遭諷:幹話官員確實多
    中國臺灣網8月5日訊 據臺灣「東森新聞雲」報導,蔡英文4日到宜蘭為民進黨宜蘭縣長參選人陳歐珀造勢,強調民進黨執政兩年來,做的事情比國民黨過去8年還多。國民黨文傳會代主委唐德明諷刺,論「錯誤政策、髮夾彎與幹話官員」,蔡當局執政兩年做的的確比過去20年都多。
  • 【臺灣這一年①】為什麼說無論是國民黨還是民進黨執政,臺灣資本被...
    從去年「5·20」蔡英文當局上臺算起,已有一年光景。這一年臺灣島內發生哪些變化、兩岸關係是否有所轉寰、失去政權的國民黨又能否走出泥沼?上觀新聞推出系列文章「臺灣這一年」。 本文為第一篇,邀請上海交大臺灣研究中心主任林岡教授,討論這一年臺灣「內政」以及蔡英文一年的執政「成績」。
  • 國民黨議員:臺灣越窮,越有利於民進黨執政
    【觀察者網綜合】日前,國臺辦宣布了31項惠臺措施,對此臺灣方面認為此舉會有磁吸效應。中國國民黨桃園市議會黨團書記長林正峰3日接受香港中評社訪問表示,民進黨根本不怕,屆時有錢人及好人才全都跑光,留在臺灣剩下老人、窮人,民進黨只要通過社會福利與補助,滿足基層需求,更有利於執政,更方便統治臺灣。
  • 蔡英文執政半年為何令多數臺灣民眾不滿
    民進黨曾經一度氣勢如虹,在2014年11月29日的臺灣「九合一」地方選舉中,獲得全臺22個縣市長的13席;在2016年1月16日的臺當局領導人和「立委」選舉中大勝,創造了民進黨首次「全面執政」的充分條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挾著689萬多選票、56.12%的得票率的高人氣,在今年5月20日宣誓就任臺當局領導人,至11月20日已執政半年。
  • 民進黨在南臺灣執政一塌糊塗,為何能30年巋然不動?
    即使劉世芳退選了,下一屆高雄市長也還是民進黨的,自謝長廷1998年當選高雄市長後,至今已20年不曾政黨輪替,都由民進黨執政。若再計算被併入高雄市的前高雄縣,綠色執政時程可再往前推到1985年,迄今已超過30年。 不止高雄,整個南臺灣也有類似情況。臺南市自1997年起,一直是民進黨執政,合併前的臺南縣則是1993年起,皆超過20年不曾政黨輪替。
  • 臺灣「阿舅」滿天下 民進黨「執政」家天下?
    (來源:臺灣《聯合報》)  高雄街頭在5月間出現「阿舅回來了」布條,被指是在影射前市長陳菊胞弟陳武進的勢力將班師回朝。不過國民黨團今天也質疑,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蘇嘉全,替任職唐榮總經理的外甥張仲傑包庇弊案,是另一個好有力的阿舅。民進黨派系分贓早已不是新聞,難到現在還要家天下?
  • 國民黨行動了,金門民眾:民進黨「該下地獄」
    儘管如此,民進黨當局依舊憑藉在臺立法機構的席位優勢,強行通過了攸關「萊豬」進口的9項行政命令。在這樣的背景之下,為了繼續抵制「萊豬」,國民黨日前再度發起行動。據《海峽導報》援引臺媒報導,從1月9日起連續2天,國民黨在全臺159個市場或人員聚集點擺攤宣傳聯署,不少民眾不畏低溫到場響應,截至9日下午5點,「反萊豬」案已有2萬6048份聯署書。
  • 若往後20年內都是民進黨執政 臺灣會變成怎樣?
    中國臺灣網4月1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上任以來,支持度持續下跌,許多人憂心會對未來選舉造成重大影響。有網友問及,若往後20年都是由民進黨執政,臺灣會是個什麼樣子的地方,該文引發諸多網友回應。其中有名網友諷刺表示,臺灣會變成有一個最會溝通的當局,「把拒馬愈建愈高」。
  • 民進黨「失政」大公開 國民黨批其沒有謙卑只剩鴨霸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8月17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中國國民黨南投縣黨部、「立委」馬文君與許淑華17日聯合邀請全縣各同業公會、工會及工商、宗教團體舉辦「民進黨失政大公開」座談會,針對「一例一休」、「前瞻計劃」及「宗教團體法」說明該黨團一貫主張以及民眾心聲。
  • 2020臺灣這一年|臺灣政局呈現「綠大藍小白萎縮」態勢
    不論是考試部門、監察部門還是通訊傳播部門的人事任命,都得到了臺灣在野政治勢力和民眾的強烈反彈,被稱為「史上最黑任命」。民進黨的人事任命取得立竿見影效果,如陳耀祥在上任後3個月內便啟動對中天電視臺的調查,並最終「不予換照」,使監督民進黨執政的輿論平臺被迫關閉。 第三,韓國瑜被罷免進一步重創國民黨。
  • 民進黨頻傳「關說」 國民黨質問蔡英文:到底管不管
    民進黨「立委」林岱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立委」林岱樺日前在主持「動保法」協商時,一席「放生論」引起爭議,就連黨內同志都嚴厲批評國民黨發言人李明賢批評「全家就是你家」,民進黨的完全執政,就是完全的吃相難看!並問蔡英文是否要沉默到底。   「綠委」林岱樺主張如果民眾不養動物了,應可送到收容所。日前和林務局長林華慶對於棄養與放生說展開唇槍舌戰,林岱樺接連說出「我就是買了這個,或是無意中人家送我的,但是我想放生,我不能養了!
  • 藍營人士:臺民眾多自認「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國民黨不應棄九...
    對中國國民黨兩岸路線紛擾,資深國民黨中常委範成連接受訪問時表示,臺灣民眾多數都有「我是中國人、也是臺灣人」的想法,國民黨不應該拋棄九二共識,跟著民進黨走,國民黨以現階段在野情形下,只能維持既有兩岸路線。
  • 臺灣「立委」選舉:民進黨61席過半,國民黨38席
    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總共113個席次中,民進黨獲得61席,國民黨獲得38席,臺灣民眾黨獲得5席,「時代力量」獲得3席,「臺灣基進」獲得1席,無黨籍及未經政黨推薦者獲得5席。 (觀察者網 製圖) 民進黨雖較選前減少7席,卻仍可在「立法院」實現單獨過半,再度「完全執政」;國民黨略增3席,但黨主席吳敦義剛好被卡,無緣「立委」。
  • 蔡英文檢討敗選原因 這個說辭又把民眾惹惱了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昨天(4日)再一次檢討敗選原因,這回她的說辭是,要找回曾經的「盟友」,又惹怒了臺灣民眾。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結束,民進黨僅剩6縣市執政權已成定局。然而,自選後至今,作為臺灣地區領導人,且已辭民進黨主席的蔡英文卻屢屢為自家黨派敗選發聲。據臺媒12月4日報導,昨天,蔡英文與民進黨「立委」茶敘時再次討論敗選原因。蔡英文更特別提到,民進黨在執政前,有很多「夥伴」「盟友」,現在也是時候,把這些「盟友」找回來。蔡英文如此言行激起了臺灣民眾的怒火。
  • 民進黨執政到底給了臺灣人民什麼?臺網友一字妙答
    中國臺灣網3月22日訊 民進黨執政快2年,但民眾怨聲多,島內資深氣象專家李富城今(22日)在臉譜網(Facebook)表示,物價電價油價都在飛漲,汙染的空氣越來越嚴重,肺癌患者年年增加,軍公教年薪大砍,還在鬥爭,拼命奪權奪利,提問說
  • 大陸「26條」的暖意與蔡當局的寒意,臺灣民眾會感受不到?
    「26條措施」可以看作去年「惠臺31條」的「升級版」,是一年多來大陸各地臺辦頻頻聽取臺商意見後,所推出更具體全面的對臺措施。據了解,未來各地還會有地方版實施意見,如同豔陽持續高照。今年以來,民進黨借「反修例」,在選前拼命操作冷麵「仇中牌」,原盤算激怒大陸以鐵面對冷麵,好撈選舉利益。
  • 民進黨倒行逆施國民黨民調不升反降?臺學者:江啟臣領導出了問題
    「臺灣民意基金會」日前發布最新政黨支持度民調結果,雖然蔡當局執政爭議大,但民進黨支持度仍領先中國國民黨近兩倍。臺灣中興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袁鶴齡向中評社表示,藍營支持度沒起色有4原因,包括小黨崛起、綠營長期執政影響政治文化生態、藍營黨中央領導不力讓支持者流失、韓國瑜風潮不再等。
  • 蔡英文辭去黨主席、民進黨選舉慘敗!臺灣「九合一」為何翻天?
    高雄曾經是臺灣最富的城市,當年臺灣「錢淹腳目」時,高雄號稱「錢淹肚臍」,然而民進黨在高雄執政20年,高雄卻變得越來越冷清,市容老舊,工業不興,農產品滯銷,年輕人紛紛出走。這次從高雄出走的「北漂」一族紛紛在網絡上呼籲返鄉投票,直接催高了韓國瑜人氣。高雄人耿直、淳樸、講義氣,所以死心塌地相信民進黨,但被騙了20年,也該醒了。
  • 選前「超級星期天」國民黨與民進黨高雄市拼場(圖)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  中國臺灣網12月4日消息昨天是臺北、高雄市長和市議員選舉前的最後一個休息日,國民黨和民進黨都選在這個「超級星期天」在高雄市進行大規模舉造勢。為了爭奪選票,雙方陣營中的重量級人物幾乎全部出動。
  • 臺灣擬開放瘦肉精美豬,蔡正元諷:民進黨執政臺灣人變得身強體壯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日前宣布開放美豬進口,引發各界反彈,遭疑與昔日標準不同。針對蔡英文所說「時空環境改變」,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是蔡變了!」對此,中國國民黨前副秘書長蔡正元諷刺說,現在民進黨執政,臺灣人變得身強體壯,當然可以進口瘦肉精美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