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土生土長的靳村人,回到老家創業,踏實些,有種歸屬感。」這是回鄉創業者王志勇的心裡話……
近日,記者來到晉中市靈石縣翠峰鎮靳村山巒上的開拓種養專業合作社鴕鳥養殖基地,看到幾百隻大小不同的鴕鳥被圈養在不同的圍場裡,他們或黑或灰,脖子長長,伸展自如,健步如飛。合作社負責人王志勇親切地招呼著鴕鳥們開飯進食。每每看到王志勇熟悉的面孔,這些「大傢伙」們就顯得格外激動興奮。
王志勇是一名退伍軍人,早年在外打拼事業有成,但是他毅然決然放棄在外的事業,返回養育他的一方水土,他說:「從小看到父母還有村裡邊的人起早貪黑,非常辛苦,但是一年到頭也掙不下幾個錢,我心裡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一定回村裡邊,帶動鄉親們過更好一點的生活。」
經過多方走訪考察,2015年他帶領村民成立了開拓種養專業合作社,跨領域轉變的挑戰、創業初期的艱辛,給他和他的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憑藉早年在軍隊鍛鍊出的頑強個性和堅韌毅力,王志勇「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攻堅克難,目前鴕鳥養殖合作社逐漸步入正軌,已具有成熟的養殖環境、完善的養殖條件和專業的養殖技術人員,初步形成了「專業合作社+農戶代養+產品加工基地+生態旅遊」發展模式,為鄉親們摸索出了一條鴕鳥養殖的致富路。
王志勇告訴記者:「合作社現在養殖鴕鳥300餘只,鴯鶓100餘只,都是抓幼崽回來養,差不多要養殖一年,高度達到兩米七左右、重量達到兩百斤以上兩百五左右就可以出售。」
據王志勇介紹,鴕鳥的環境適應能力、抗疫能力極強,對食物要求也不高,而且鴕鳥渾身都是寶貝,它的皮質是很好的皮革材料,鴕鳥肉和蛋營養價值高,在市場上很暢銷。「目前市場上鴕鳥蛋的平均售價在200多元一個,每公斤鴕鳥肉在130元左右,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增收項目。」王志勇信心滿滿。
合作社從創立之初就吸納了周邊20餘名村民就業,同時還通過讓貧困戶代養鴕鳥的模式,給予貧困戶相應的報酬,既讓貧困戶學會了養殖鴕鳥的技術,也找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門路,王志勇回鄉創業的初衷也得以實現。
隨著養殖鴕鳥業逐步走上正軌,後期發展規劃也在王志勇的腦海中形成,他認為企業的多元化經營很重要,振興鄉村也同樣重要。「我們要以鴕鳥養殖為核心,發展鴕鳥上下遊產業鏈條,打造山西省首家以鴕鳥為主題、特色顯著的生態農業公園,從而真正提高綜合效益,同步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王志勇規劃著未來。
如今,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山頂公園——靈石縣翠峰山公園內的鴕鳥主題農業公園已經初具雛形,園內基礎設施設備也在不斷完善中。(文 王紅霞 圖 張翼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