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變身「致富鳥」

2020-11-29 人民網山西視窗

「我是土生土長的靳村人,回到老家創業,踏實些,有種歸屬感。」這是回鄉創業者王志勇的心裡話……

初夏時節,來到靈石縣翠峰鎮靳村山巒上的開拓種養專業合作社鴕鳥養殖基地,看到幾百隻大小不同的鴕鳥被圈養在不同的圍場裡,他們或黑或灰,脖子長長,伸展自如,健步如飛。合作社負責人王志勇親切地招呼著鴕鳥們開飯進食,每每看到王志勇熟悉的面孔,這些「大傢伙」們就顯得格外激動興奮。

王志勇早年在外打拼事業有成,但是他毅然決然放棄在外的事業,返回養育他的一方水土。他說:「從小看到父母還有村裡邊的人起早貪黑,非常辛苦,但是一年到頭也掙不下幾個錢,我心裡就想,如果有一天,我一定回村裡邊,帶動鄉親們過更好一點的生活。」

經過多方走訪考察,2015年,他帶領村民成立了開拓種養專業合作社,跨領域轉變的挑戰、創業初期的艱辛,給他和他的團隊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憑藉頑強個性和堅韌毅力,王志勇「摸著石頭過河」,一步一步攻堅克難,目前鴕鳥養殖合作社逐漸步入正軌,已具有成熟的養殖環境、完善的養殖條件和專業的養殖技術人員,初步形成了「專業合作社+農戶代養+產品加工基地+生態旅遊」發展模式,為鄉親們摸索出了一條鴕鳥養殖的致富路。

「合作社現在養殖鴕鳥300餘只,鴯鶓100餘只,都是抓幼崽回來養,差不多要養殖一年,高度達到兩米七左右、體重達到兩百斤以上就可以出售。」

據王志勇介紹,鴕鳥的環境適應能力、抗疫能力極強,對食物要求也不高,而且鴕鳥渾身都是寶貝,鴕鳥肉和蛋營養價值高。「目前市場上鴕鳥蛋的平均售價在200多元一個,每公斤鴕鳥肉在130元左右,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增收項目。」王志勇信心滿滿。

合作社從創立之初就吸納了周邊20餘名村民就業,同時還通過讓貧困戶代養鴕鳥的模式,給予貧困戶相應的報酬,既讓貧困戶學會了養殖鴕鳥的技術,也找到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門路,王志勇回鄉創業的初衷也得以實現。

隨著養殖駝鳥業逐步走上正軌,後期發展規劃也在王志勇的腦海中形成,他認為企業的多元化經營很重要,振興鄉村也同樣重要,「我們要以鴕鳥養殖為核心,發展鴕鳥上下遊產業鏈條,打造山西省首家以鴕鳥為主題、特色顯著的生態農業公園,從而真正提高綜合效益,同步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

如今,在華北地區最大的山頂公園——靈石縣翠峰山公園內的鴕鳥主題農業公園已經初具雛形,園內基礎設施設備也在不斷完善中。(王紅霞 張翼晶)

(責編:趙芳、常慧忠)

推薦閱讀

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看清徐如何破題志之所趨不可阻,窮山距海不能限。面對新的發展形勢,2020年1月,清徐縣委十四屆十二次全會暨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黨建立縣、企業強縣、科教興縣、產業富縣、環境靚縣」五大方略,全力推動高質量轉型發展。

段禹光:泥火交融 「陶」醉平陽為集中展示臨汾第二屆「平陽工匠」的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本網陸續推出「平陽工匠·匠心築夢」專欄,以此激勵社會大眾凝聚奮進力量,積極創新作為,在全力以赴推進高質量轉型發展的徵程中奮勇爭先、再創佳績!

相關焦點

  • 鴕鳥養殖成肇州縣光明村農民致富增收新路子
    說到鴕鳥,每個人都不應該陌生。它是生活在天氣比較炎熱的非洲和澳洲的一種大鳥,但氣候寒冷的黑龍江省肇州縣雙發鄉光明村卻養殖鴕鳥成功,鴕鳥渾身都是寶,經濟效益可觀,為肇州縣農民又增添了一條新的致富路。 走進位於雙發鄉光明村的鴕鳥養殖基地,40隻已經飼養兩年多的鴕鳥眼下都已經重達200斤,近3米高。
  • 跟著非洲鴕鳥 跑出一條致富路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鴕鳥在哪裡?在非洲大陸地上的動物世界裡?或是在野生動物園裡?錯,它們出現在鳳陽縣臨淮關鎮姚灣村鴕鳥養殖基地裡。  9月17日,「改革開放四十年,扶貧攻堅看鳳陽」媒體採訪團來到臨淮關鎮姚灣村韓氏養殖有限公司,探訪鴕鳥養殖帶動當地貧困戶致富的新路子。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
  • 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由於路途遙遠,在途中死了5隻,剩下的那7隻鴕鳥也就成為廣西第一批鴕鳥。之前,王自豪也沒有接觸過鴕鳥這種動物,但是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他很快馴服了鴕鳥。「鴕鳥是一種喜乾旱、需在沙地活動的鳥種,要求乾旱,沙荒地,但是在南方雨水較多,空氣溼度比較大。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我們確實走了不少彎路。」王自豪說。由於是野生鴕鳥,還帶著野性,被鴕鳥襲擊是常有的事情。
  • 特色鴕鳥養殖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東北網虎林10月24日訊 慶豐農場鴕鳥養殖戶趙金柱經過10多年的摸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鴕鳥養殖致富路。走進他的鴕鳥養殖場,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特色養殖、規模養殖帶給他的益處,鴕鳥養殖也讓趙金柱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走進綠樹掩映的駝鳥山莊,一隻只高大的駝鳥在園中漫步,伸著長長的脖子,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來。
  • 甘肅黃土塬小夥林下養鴕鳥 帶領村民致富
    談起養鴕鳥,袁博說,通過一檔電視節目了解到,人工飼養鴕鳥效益很可觀,便和錢永旭商量試養鴕鳥。袁博很快付諸行動,到陝西、河北等地的養殖場考察取經,整整花了一個月時間,在陝西學習鴕鳥養殖技術。今年4月份,兩人投資8萬多元,從河北石家莊引進28隻鴕鳥進行養殖。平日裡,兩人分工悉心照料這批「致富鳥」。
  • 河南鄭州男子養鴕鳥致富,年銷售額達700多萬元
    說到鴕鳥,大家可能都不陌生——不就是動物園裡那種個子比人還高、跑起來賊快、下的蛋也特別大的鳥嗎?然而,河南鄭州的馬建,就是靠著人工飼養鴕鳥,一年的銷售額達到700多萬元!近日,《致富經》報導了馬建轉行養鴕鳥遇挫,在多個領域開拓銷售渠道,圍繞鴕鳥打造出農、旅、文相結合的產業鏈的事跡。
  • 寒地養殖鴕鳥 農民增收致富
    原產於非洲的鴕鳥如今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養殖新寵,在虎林市就有這一位農民打破地域界線,調整產業結構,搞特色養殖,寒地養殖駝鳥讓他的腰包鼓了起來。 1999年,虎林市農民趙金柱投資30多萬元,建起了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第一家鴕鳥養殖場。
  • 鴕鳥養殖託起返鄉致富路
    點擊播放 GIF 1.4M鴕鳥養殖託起返鄉致富路總想在家鄉做點什麼的黃金火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鴕鳥養殖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項目。在多次外出考察後,他發現,駝鳥對生存的地理條件要求較低,養殖鴕鳥不佔用耕地,不論荒地、丘陵、坡地都可以正常生產、繁殖,而且老家的氣候、日照等條件也非常適宜養殖鴕鳥。
  • 世界上最大的鳥:鴕鳥
    /01/鴕鳥是世界上最大的鳥,成鳥身高可達2.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雖然鴕鳥不會飛,但是它奔跑的速度比馬還快!同時,粗壯的雙腿還是它的主要防衛武器,甚至可以致獅、豹於死地!/02/雞、火雞與鴕鳥共同生活在一個動物園裡,於是它們相遇的時候,難免就會彼此打量一下,比一下個頭的大小。如果是兩隻雞相遇的時候,雙方的印象大概是這樣的:切,你比我要小!如果是一隻雞與一隻火雞相遇,火雞會認為自己比雞大得多;而雞則認為,其實咱倆個頭差不多嘛。如果是一隻雞與一隻鴕鳥相遇,雞一般都會承認對方的個頭確實比自己大得多。
  •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時間:2015-12-10 13:38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鴕鳥也是鳥 但為什麼不會飛? 很多人不明白,鴕鳥也是鳥,但為什麼不會飛嗎? 其實鳥兒能飛需具有兩大特點:一是長有羽毛的翅膀;二是體態輕盈。
  • 烏拉特草原驚現非洲鴕鳥
    ,一群非洲鴕鳥已安家,吸引眾人眼球,還為牧民敲開了致富門。近些年,旗委政府加大力度恢復、保護草場生態環境,實行禁牧,牧民積極響應,開始為增收致富找出路。去年,竇紅光到河北考察致富項目,看到了養殖鴕鳥的前景,他二話不說就回牧區蓋圈舍
  • 非洲鴕鳥一隻價格多錢後備種鳥鴕鳥苗
    非洲鴕鳥一隻價格多錢後備種鳥鴕鳥苗近幾年,在我國一些地區興起鴕鳥養殖熱,養殖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化經營的趨勢正逐步形成。有關專家認為,鴕鳥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鴕鳥產業蘊藏巨大的發展潛力,我國中西部地區適宜推廣鴕鳥養殖。鴕鳥原產於非洲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鳥類。
  • 最大的鳥是鴕鳥,最小的鳥是蜂鳥,那嘴巴最大的鳥呢?
    1.最大的鳥:非洲鴕鳥非洲鴕鳥屬鴕形目鴕鳥科,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鳥類,成鳥身高可達2.5米,雄鴕鳥體重可達150千克。當然了鴕鳥蛋也是最大的鳥蛋,重量可達1.5公斤,相當於21個雞蛋的重量。雞蛋和鴕鳥蛋2.最能飛行體重最重的鳥:柯利鳥相比非洲鴕鳥,柯利鳥的體重要輕一些,可它厲害之處在於會飛呀。
  • 漯河老漢脫貧後養鴕鳥致富,一隻能賣1萬多元
    「牛羊我自己不好養,這鴕鳥不僅利潤高,而且不容易生病,養大以後很強壯!」7月20日,家住漯河市臨潁縣王孟鎮石拐村的脫貧戶郭發安,說起自己養殖鴕鳥一事時表示,明年還要繼續擴大養殖規模。隨著脫貧攻堅工作的深入開展和一項項優惠政策的穩步推進,讓郭發安看到了增收致富的希望。這幾年,郭發安通過小額貸款養殖小香豬,在2019年實現脫貧,但是這並沒有讓他停下繼續致富的步伐。郭發安喜歡養殖一些別人不敢養的稀罕品種,今年,他通過朋友介紹和推薦,購買了十隻鴕鳥幼崽在自己家的院子裡養殖。
  • 潘連生養殖鴕鳥「放飛」致富夢
    【連網】 提起鴕鳥,絕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是澳洲或動物園,殊不知鴕鳥養殖已成為一種全新的創業致富方式,灌南縣百祿鎮的潘連生就抓住了這一商機,成了遠近聞名的「鴕鳥達人」。昨日,筆者在百祿中小企業園一角看到,雖然天氣寒冷,但潘連生的養殖園卻一派火熱,養殖園內已有鴕鳥50多隻,另有孔雀、番鴨、綠頭鵝和野雞等小型特禽300多隻。即將告別單打獨鬥,潘連生要帶領當地更多的農民走上一條特別的養殖致富之路。一次偶然的機會,潘連生在電視上看到了鴕鳥養殖的大好前景,一下子就萌生了養鴕鳥的念頭,並很快付諸行動。
  • 一隻賣3000元 鎮原農民養殖鴕鳥效益好
    「鴕鳥全身都是寶,除了鴕鳥肉可以賺取利潤之外,鴕鳥蛋以及鴕鳥皮都是很好的利潤收入,養鴕鳥是很好的投資項目。」李金權一邊給鴕鳥餵食,一邊高興地對筆者說。一次偶然的機會,有著致富夢的李金權從快手上了解到養殖鴕鳥利潤大,他便有了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決定要養殖鴕鳥。  2019年5月,李金權拿出自己多年的積蓄作為啟動資金,從慶陽市宏發養殖場購回25隻鴕鳥幼苗,並籤訂了合作協議,開啟了他的特色養殖之路。  李金權說,鴕鳥養殖需要大面積的棚舍,為了節省開支,他選擇在自家舊莊處建棚舍,利用自家田地產的雜糧和飼草餵養。
  • 地球上最大的鳥——象鳥、恐鳥、鴕鳥和鴯鶓
    古顎總目中有我們已知的世界上最大的幾種鳥:生活在馬達加斯加的象鳥(又稱隆鳥);生活在紐西蘭的恐鳥;生活在非洲的鴕鳥;生活在澳大利亞的鴯鶓。今天來認識一下這些不會飛的巨鳥。第一個出場的是象鳥(又稱隆鳥)(aepyornis maximus)
  • 鴕鳥是鳥,為什麼不會飛?
    從定義上來,鳥類是兩足,恆溫,卵生,前肢演化成翅膀,具有堅硬的啄的脊椎動物,符合這一定義的就是鳥了呀,鴕鳥就符合這一定義。從生理特徵上來講,鳥類骨骼中空並且高度癒合,除了平胸總目(也就是以鴕鳥為代表的一類鳥)外胸骨發達,便於胸肌附著;體表被羽;呼吸時利用微氣管進行氣體交換,具有氣囊;沒有牙齒,消化系統短,利用尿酸進行代謝,鴕鳥也具有這些生理特徵。
  • 菏澤單縣:返鄉創業顯身手 特色養殖巧致富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4日訊 菏澤市單縣曹莊鄉農民孫傳本特種養殖巧致富,事業有成後他又選擇返鄉創業,為家鄉的建設添磚加瓦。在單縣曹莊鴕鳥養殖繁育基地裡,記者看到幾十隻非洲鴕鳥正在悠閒散步,據基地負責人孫傳本介紹,鴕鳥全身是寶,經濟效益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