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養殖一點通2018-05-08 10:03:21
閱讀(4839)
10年前,19歲的王自豪在這裡成了一名鴕鳥養殖員。現在,他是區畜牧研究所鴕鳥養殖場的總經理,是名副其實的廣西「鴕鳥王」。王自豪和鴕鳥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廣西南寧市興寧區邕武路有個鴕鳥養殖場。山坡上,一隻只鴕鳥悠閒地踱著「貓步」,讓人以為到了野生動物園。10年前,19歲的王自豪在這裡成了一名鴕鳥養殖員。現在,他是區畜牧研究所鴕鳥養殖場的總經理,是名副其實的廣西「鴕鳥王」。王自豪和鴕鳥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股闖勁,讓非洲鴕鳥登陸廣西
說王自豪是「鴕鳥王」,理由很充分:10年前,區畜牧研究所開始鴕鳥養殖項目的時候,剛畢業分配來的王自豪就成了第一批養鴕鳥的人,他也成為廣西最先與鴕鳥「親密接觸」的人;他的鴕鳥養殖場現在是廣西最大規模的鴕鳥養殖基地;10年時間,他積累了豐富的鴕鳥養殖經驗。
鴕鳥養殖:利潤近3成,市場已趨穩定,鴕鳥蛋150元/枚,鴕鳥肉80元/公斤
1996年9月,在經過多輪市場考察之後,廣西畜牧研究所決定發展鴕鳥項目,當時廣西還沒有鴕鳥養殖場,鴕鳥市場一片空白。他們從辛巴威選購的12隻鴕鳥,途經美國、香港,耗時數月,抵達南寧。那時一隻鴕鳥的價位相當於當時的一輛「桑塔納」轎車——價值20萬元。由於路途遙遠,在途中死了5隻,剩下的那7隻鴕鳥也就成為廣西第一批鴕鳥。
之前,王自豪也沒有接觸過鴕鳥這種動物,但是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他很快馴服了鴕鳥。「鴕鳥是一種喜乾旱、需在沙地活動的鳥種,要求乾旱,沙荒地,但是在南方雨水較多,空氣溼度比較大。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我們確實走了不少彎路。」王自豪說。
由於是野生鴕鳥,還帶著野性,被鴕鳥襲擊是常有的事情。「鴕鳥攻擊人主要是用腿爪,每次被鴕鳥追,我們只好爬到鐵絲網上去,它腿踢不到,用嘴來啄傷害不大。」王自豪介紹說。「揀蛋最有趣,我們一般是三個人進場,一個人負責吸引鴕鳥注意,一個人拿鐵叉警戒,另一個負責揀蛋。鐵叉是我們發明的,鴕鳥追擊來的時候,我們用叉子頂住它胸部,可以暫時抵擋一陣。」雖然鴕鳥野性十足,王自豪和同事還是把這幾隻鴕鳥當作寶貝一樣來對待,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為了記錄鴕鳥的生活習性,他們每天都要觀察它們。每天鴕鳥要吃多少料,拉多少糞便,它們的性情怎樣,就連鴕鳥每天要動多少次嘴巴都數得一清二楚。「真不是吹牛,鴕鳥每天要動3萬多次嘴巴,這是我們數出來的。」王自豪自豪地說。
經過3年的努力,1999年,鴕鳥養殖項目獲得了廣西農牧漁科技進步三等獎。正當他們沉浸在成功喜悅當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幾乎毀滅了信心。1999年,中國鴕鳥市場低迷,全國各地的鴕鳥價格急劇下降,由於養殖成本太高,一些鴕鳥養殖專業戶紛紛脫手,很多養殖戶把鴕鳥送人當了寵物。
「一些同事建議把鴕鳥殺了。」王自豪當時也心灰意冷。但3年的相處,他和鴕鳥有了感情,而且,一旦殺光全部鴕鳥,意味著整個項目失敗。王自豪相信,世界上有著100年的鴕鳥養殖歷史,鴕鳥渾身都是寶,現在鴕鳥市場不好,只不過是沒有產業化商品化,不能殺光鴕鳥!
王自豪認為,鴕鳥養殖要立足實實在在的產業發展。在鴕鳥市場低迷階段,他們繼續努力,連續攻克引種、產蛋、育雛、飼養、防疫等大難關,使孵化率和小鳥成活率不斷提高。2002年,鴕鳥市場重新升溫,養殖場迎來了新生。現在,養殖場擁有種鳥300隻,每年可生產商品鳥2500-3000隻。
一分耕耘,傾注全部的心血
王自豪養殖鴕鳥的10年,有兩個階段讓他畢生難忘。
第一階段就是孵化鴕鳥那一段時間。當時,鴕鳥們開始陸續產蛋,王自豪與同事通過人工孵化,孵出了不少小鴕鳥。因為當時鴕鳥養殖還很少,無技術可以參考,只能自己摸索。面對這些小生命,王自豪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可是,些剛孵出來的鴕鳥一直養不活,看著它們一隻只死去,王自豪和同事們心如刀絞。
「當時一隻小鴕鳥可以賣到5萬元錢。」那時,所裡上上下下都圍著那些鴕鳥轉,想盡了辦法,把小鳥放在墊子上,把肉剁碎蒸成肉餅來餵它們、還用蛋黃餵、用韭菜餵……最後,他們靈機一動,乾脆讓小鴕鳥回歸自然。他們通過人工沙漠,調節空氣溼度,營造了相似野生的環境。終於,小鴕鳥成活了。
小鴕鳥抵抗力比較弱,容易發病。因此,王自豪特別小心,經常晚上睡不著覺,心裡老是惦記著鴕鳥。又過了幾個月,小鴕鳥漸漸長大,並陸陸續續開始產蛋了。看著自己養的鴕鳥產下了蛋,王自豪心裡有說不出的激動。
第二階段是為鴕鳥找銷路那段時間。隨著養殖場鴕鳥越來越多,如何賣出去,成了難題。王自豪製作了精美的宣傳單,挨著每個飯店、酒家去推銷。
剛開始,還有人問:「這鴕鳥是不是保護動物啊?它的肉能吃嗎?」王自豪給記者講了件趣事:「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鴕鳥肉,接受鴕鳥肉,我們到處跑。有時,我們還會拉著鴕鳥一起去推銷。一次,我帶著鴕鳥去柳州找銷路,結果在路上,鴕鳥從運輸車上闖出來了,當時我手裡還拿著一節沒吃完的甘蔗,來不及扔掉,就衝出去追鴕鳥,圍觀的人群見這樣的龐然大物,心裡害怕,沒有人敢上前幫忙。結果,我一手牽著鴕鳥,另一隻手一直攥著那根沒吃完的甘蔗,那形象就像馬戲團的馴獸師。」
那是一段艱難的日子,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會記得當年王自豪牽著鴕鳥去推銷的樣子。
鴕鳥養殖:鴕鳥養殖的日常管理
一種願望,幫助農民致富
現在,王自豪的鴕鳥養殖場規模還是廣西最大的,隨著鴕鳥市場的升溫,很多農戶都想嘗試這一個致富門路。看到這個情景,王自豪有個心願。
「鴕鳥以草食為主,鴕鳥生長快,一年長到90多公斤就可出欄。養鴕鳥利潤高,商品鴕鳥肉每公斤能賣50元,比養豬、養牛划算。目前一張鴕鳥皮可賣2000元,市場前景非常好。儘管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接受鴕鳥肉還有一些困難,但是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鴕鳥肉會很快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王自豪說。
目前,養殖場和青秀區伶俐鎮一些農戶合作的代養制,效果不錯。「農民搞鴕鳥養殖,技術簡單,粗放易行,成本低收效大,但鴕鳥屠宰加工和產品開發,農民卻很難自己解決。所以我們走『公司 農戶』的產業化之路。我們先把雛鳥養到2至3個月,然後把這些鳥交給農戶飼養,8個月後,這些鴕鳥可以長到80公斤左右,我們收購回來,每隻鴕鳥農戶可賺400元,每戶農民可養十多隻。這樣不僅可以減輕鴕鳥養殖場的場地壓力,而且還帶動了農民致富。」一些引進鴕鳥的農戶嘗到了甜頭,目前,很多農民上門尋求代養鴕鳥。
王自豪告訴記者:「鴕鳥產業要做大做強,不僅要依靠養殖場的帶動,更要把鴕鳥養殖推廣到農村的千家萬戶。但長期以來,農民對這一信息知之甚少。按照目前的情況看,我們有信心讓鴕鳥養殖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