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2021-01-09 吾谷網

鴕鳥養殖一年出欄,每隻賺400元,合作社成就致富路

養殖一點通2018-05-08 10:03:21

閱讀(4839)

10年前,19歲的王自豪在這裡成了一名鴕鳥養殖員。現在,他是區畜牧研究所鴕鳥養殖場的總經理,是名副其實的廣西「鴕鳥王」。王自豪和鴕鳥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廣西南寧市興寧區邕武路有個鴕鳥養殖場。山坡上,一隻只鴕鳥悠閒地踱著「貓步」,讓人以為到了野生動物園。10年前,19歲的王自豪在這裡成了一名鴕鳥養殖員。現在,他是區畜牧研究所鴕鳥養殖場的總經理,是名副其實的廣西「鴕鳥王」。王自豪和鴕鳥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一股闖勁,讓非洲鴕鳥登陸廣西

說王自豪是「鴕鳥王」,理由很充分:10年前,區畜牧研究所開始鴕鳥養殖項目的時候,剛畢業分配來的王自豪就成了第一批養鴕鳥的人,他也成為廣西最先與鴕鳥「親密接觸」的人;他的鴕鳥養殖場現在是廣西最大規模的鴕鳥養殖基地;10年時間,他積累了豐富的鴕鳥養殖經驗。

鴕鳥養殖:利潤近3成,市場已趨穩定,鴕鳥蛋150元/枚,鴕鳥肉80元/公斤

1996年9月,在經過多輪市場考察之後,廣西畜牧研究所決定發展鴕鳥項目,當時廣西還沒有鴕鳥養殖場,鴕鳥市場一片空白。他們從辛巴威選購的12隻鴕鳥,途經美國、香港,耗時數月,抵達南寧。那時一隻鴕鳥的價位相當於當時的一輛「桑塔納」轎車——價值20萬元。由於路途遙遠,在途中死了5隻,剩下的那7隻鴕鳥也就成為廣西第一批鴕鳥。

之前,王自豪也沒有接觸過鴕鳥這種動物,但是憑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幹勁,他很快馴服了鴕鳥。「鴕鳥是一種喜乾旱、需在沙地活動的鳥種,要求乾旱,沙荒地,但是在南方雨水較多,空氣溼度比較大。所以在養殖過程中,我們確實走了不少彎路。」王自豪說。

由於是野生鴕鳥,還帶著野性,被鴕鳥襲擊是常有的事情。「鴕鳥攻擊人主要是用腿爪,每次被鴕鳥追,我們只好爬到鐵絲網上去,它腿踢不到,用嘴來啄傷害不大。」王自豪介紹說。「揀蛋最有趣,我們一般是三個人進場,一個人負責吸引鴕鳥注意,一個人拿鐵叉警戒,另一個負責揀蛋。鐵叉是我們發明的,鴕鳥追擊來的時候,我們用叉子頂住它胸部,可以暫時抵擋一陣。」雖然鴕鳥野性十足,王自豪和同事還是把這幾隻鴕鳥當作寶貝一樣來對待,傾注了全部的心血。

為了記錄鴕鳥的生活習性,他們每天都要觀察它們。每天鴕鳥要吃多少料,拉多少糞便,它們的性情怎樣,就連鴕鳥每天要動多少次嘴巴都數得一清二楚。「真不是吹牛,鴕鳥每天要動3萬多次嘴巴,這是我們數出來的。」王自豪自豪地說。

經過3年的努力,1999年,鴕鳥養殖項目獲得了廣西農牧漁科技進步三等獎。正當他們沉浸在成功喜悅當中的時候,一場突如其來的打擊幾乎毀滅了信心。1999年,中國鴕鳥市場低迷,全國各地的鴕鳥價格急劇下降,由於養殖成本太高,一些鴕鳥養殖專業戶紛紛脫手,很多養殖戶把鴕鳥送人當了寵物。

「一些同事建議把鴕鳥殺了。」王自豪當時也心灰意冷。但3年的相處,他和鴕鳥有了感情,而且,一旦殺光全部鴕鳥,意味著整個項目失敗。王自豪相信,世界上有著100年的鴕鳥養殖歷史,鴕鳥渾身都是寶,現在鴕鳥市場不好,只不過是沒有產業化商品化,不能殺光鴕鳥!

王自豪認為,鴕鳥養殖要立足實實在在的產業發展。在鴕鳥市場低迷階段,他們繼續努力,連續攻克引種、產蛋、育雛、飼養、防疫等大難關,使孵化率和小鳥成活率不斷提高。2002年,鴕鳥市場重新升溫,養殖場迎來了新生。現在,養殖場擁有種鳥300隻,每年可生產商品鳥2500-3000隻。

一分耕耘,傾注全部的心血

王自豪養殖鴕鳥的10年,有兩個階段讓他畢生難忘。

第一階段就是孵化鴕鳥那一段時間。當時,鴕鳥們開始陸續產蛋,王自豪與同事通過人工孵化,孵出了不少小鴕鳥。因為當時鴕鳥養殖還很少,無技術可以參考,只能自己摸索。面對這些小生命,王自豪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可是,些剛孵出來的鴕鳥一直養不活,看著它們一隻只死去,王自豪和同事們心如刀絞。

「當時一隻小鴕鳥可以賣到5萬元錢。」那時,所裡上上下下都圍著那些鴕鳥轉,想盡了辦法,把小鳥放在墊子上,把肉剁碎蒸成肉餅來餵它們、還用蛋黃餵、用韭菜餵……最後,他們靈機一動,乾脆讓小鴕鳥回歸自然。他們通過人工沙漠,調節空氣溼度,營造了相似野生的環境。終於,小鴕鳥成活了。

小鴕鳥抵抗力比較弱,容易發病。因此,王自豪特別小心,經常晚上睡不著覺,心裡老是惦記著鴕鳥。又過了幾個月,小鴕鳥漸漸長大,並陸陸續續開始產蛋了。看著自己養的鴕鳥產下了蛋,王自豪心裡有說不出的激動。

第二階段是為鴕鳥找銷路那段時間。隨著養殖場鴕鳥越來越多,如何賣出去,成了難題。王自豪製作了精美的宣傳單,挨著每個飯店、酒家去推銷。

剛開始,還有人問:「這鴕鳥是不是保護動物啊?它的肉能吃嗎?」王自豪給記者講了件趣事:「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鴕鳥肉,接受鴕鳥肉,我們到處跑。有時,我們還會拉著鴕鳥一起去推銷。一次,我帶著鴕鳥去柳州找銷路,結果在路上,鴕鳥從運輸車上闖出來了,當時我手裡還拿著一節沒吃完的甘蔗,來不及扔掉,就衝出去追鴕鳥,圍觀的人群見這樣的龐然大物,心裡害怕,沒有人敢上前幫忙。結果,我一手牽著鴕鳥,另一隻手一直攥著那根沒吃完的甘蔗,那形象就像馬戲團的馴獸師。」

那是一段艱難的日子,直到現在,很多人還會記得當年王自豪牽著鴕鳥去推銷的樣子。

鴕鳥養殖:鴕鳥養殖的日常管理

一種願望,幫助農民致富

現在,王自豪的鴕鳥養殖場規模還是廣西最大的,隨著鴕鳥市場的升溫,很多農戶都想嘗試這一個致富門路。看到這個情景,王自豪有個心願。

「鴕鳥以草食為主,鴕鳥生長快,一年長到90多公斤就可出欄。養鴕鳥利潤高,商品鴕鳥肉每公斤能賣50元,比養豬、養牛划算。目前一張鴕鳥皮可賣2000元,市場前景非常好。儘管目前在中國市場上接受鴕鳥肉還有一些困難,但是隨著市場的不斷完善,鴕鳥肉會很快出現在千家萬戶的餐桌上。」王自豪說。

目前,養殖場和青秀區伶俐鎮一些農戶合作的代養制,效果不錯。「農民搞鴕鳥養殖,技術簡單,粗放易行,成本低收效大,但鴕鳥屠宰加工和產品開發,農民卻很難自己解決。所以我們走『公司 農戶』的產業化之路。我們先把雛鳥養到2至3個月,然後把這些鳥交給農戶飼養,8個月後,這些鴕鳥可以長到80公斤左右,我們收購回來,每隻鴕鳥農戶可賺400元,每戶農民可養十多隻。這樣不僅可以減輕鴕鳥養殖場的場地壓力,而且還帶動了農民致富。」一些引進鴕鳥的農戶嘗到了甜頭,目前,很多農民上門尋求代養鴕鳥。

王自豪告訴記者:「鴕鳥產業要做大做強,不僅要依靠養殖場的帶動,更要把鴕鳥養殖推廣到農村的千家萬戶。但長期以來,農民對這一信息知之甚少。按照目前的情況看,我們有信心讓鴕鳥養殖成為農民致富的一條新路。」


相關焦點

  • 伊寧市養殖戶靠鴕鳥走上致富路
    這幾年,鴕鳥養殖在伊寧市部分鄉鎮開始發展起來,克伯克於孜鄉園藝村養殖戶尹秋成就通過養殖鴕鳥走上了致富路。  這幾天,尹秋成正在通過抖音直播的方式向大家介紹他養殖的鴕鳥。尹秋成是2010年開始在霍爾果斯養殖鴕鳥的,當時他花了數萬元從深圳買回6隻種鳥,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和鴕鳥品種改良,慢慢開啟了鴕鳥養殖致富的夢想。
  • 駝鳥養殖,致富項目還是養殖騙局?一隻駝鳥一年能賺10000元
    近幾年,農產品價格波動較大,農民很難從土地裡再刨出「金塊子」,然而,養殖騙局又頻現,每當看見有新養殖項目,農民都心存忌憚,生怕辛苦掙來的血汗錢打了水漂。最近,老農看到一個前景非常廣闊的新興養殖項目,鴕鳥養殖。有條件的農民朋友可以深入了解一下。鴕鳥養殖有哪些利潤?1、鴕鳥肉口感極佳,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胺基酸,其營養價值高於雞肉、牛肉、羊肉等。
  • 甘肅黃土塬小夥林下養鴕鳥 帶領村民致富
    於是,袁博到處尋找適合林下養殖的「寶貝」。錢永旭在收拾雞蛋。 盤小美 攝費了一番功夫後,去年6月,袁博和比自己小3歲的朋友錢永旭共同投資15萬元,在毛寺村流轉50畝林地,建設養殖場,成立慶陽翠翔源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兩批引進5000隻雞苗,同時購買了40多隻種兔,進行自繁自養。
  • 鴕鳥變身「致富鳥」
    這是回鄉創業者王志勇的心裡話…… 初夏時節,來到靈石縣翠峰鎮靳村山巒上的開拓種養專業合作社鴕鳥養殖基地,看到幾百隻大小不同的鴕鳥被圈養在不同的圍場裡,他們或黑或灰,脖子長長,伸展自如,健步如飛。合作社負責人王志勇親切地招呼著鴕鳥們開飯進食,每每看到王志勇熟悉的面孔,這些「大傢伙」們就顯得格外激動興奮。
  • 鴕鳥「馱起」致富路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夏日時節,在江西省餘干縣江埠鄉奔富鴕鳥養殖專業合作社,幾百隻大小不同的鴕鳥被圈養在不同的圍場裡,它們脖子長長,伸展自如,健步如飛。新華網 楊益民 攝圖為餘干縣江埠鄉奔富鴕鳥養殖專業合作社養殖的鴕鳥。新華網 楊益民 攝合作社負責人湯青海正在給他的「寶貝們」餵食。每每看到湯青海熟悉的面孔,這些「寶貝們」就顯得格外激動興奮。新華網 楊益民 攝「一頭成年鴕鳥,平均每天要吃幾公斤的草。」
  • 一隻不過半斤,養一個月可出欄,小夥一年賺40萬,可借鑑嗎?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一隻不過半斤,養一個月可出欄,小夥一年賺40萬,可借鑑嗎?四川小夥小李是個勵志青年也可以說斜槓青年,自己創辦了7年的養殖場,現如今終於實現了夢想,搞養殖場年賺40萬。小李養殖的是一種小動物斑鳩,一隻不過半斤重,養一個月就可以出欄,個頭小成本低周期短,看來風險不會很高。
  • 【脫貧故事】四川涼山發展特色養殖 鴕鳥「馱起」致富夢
    【脫貧故事】四川涼山發展特色養殖 鴕鳥「馱起」致富夢位於四川涼山州普格縣的沐洋鴕鳥專業養殖合作社,現有社員50名,貧困戶30戶。該合作社一期自籌基建引種投入資金110萬元,在普基鎮新農村1組建立養殖場,流轉土地、林地、水田共計100餘畝。現養殖鴕鳥50隻、商品鳥20隻、雉雞300隻、跑山雞2000隻,走出了一條特色致富路。
  • 鴿子養殖合作社助尉犁百姓創收致富
    「從愛鴿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引進的種鴿400餘羽,青年元寶鴿1400羽,已繁育出小鴿200餘羽,讓人太高興了。」  該合作社成立於2018年6月,總投入資金15萬元修建了鴿舍,佔地面積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900平方米,現建有鴿舍17間,辦公室1間,飼料倉儲間1間。
  • 特色鴕鳥養殖讓農民走上致富路
    東北網虎林10月24日訊 慶豐農場鴕鳥養殖戶趙金柱經過10多年的摸索實踐,走出了一條鴕鳥養殖致富路。走進他的鴕鳥養殖場,我們切身感受到了特色養殖、規模養殖帶給他的益處,鴕鳥養殖也讓趙金柱的致富路越走越寬、越走越快。      走進綠樹掩映的駝鳥山莊,一隻只高大的駝鳥在園中漫步,伸著長長的脖子,不時的東張西望,好像在迎接客人的到來。
  • 鴕鳥養殖託起返鄉致富路
    點擊播放 GIF 1.4M鴕鳥養殖託起返鄉致富路總想在家鄉做點什麼的黃金火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鴕鳥養殖是一個發家致富的好項目。在多次外出考察後,他發現,駝鳥對生存的地理條件要求較低,養殖鴕鳥不佔用耕地,不論荒地、丘陵、坡地都可以正常生產、繁殖,而且老家的氣候、日照等條件也非常適宜養殖鴕鳥。
  • 山東諸城:藏香豬「拱」出致富路
    退役軍人鄒術好,建繁育基地,打特色品牌——山東諸城:藏香豬「拱」出致富路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宋學敏 通訊員 徐春光 濰坊報導三年前的12月15日,對於諸城市皇華鎮小尚峪村的鄒術好來說是一個值得驕傲的日子,他因養殖藏香豬榮獲了諸城市創新創業大賽暨雙創成果展三等獎。當年,合作社有8000頭藏香豬仔銷往全國各地,實現銷售收入近千萬元。
  • 養殖梅花鹿一年賺十萬
    沿著彎彎曲曲的盤山小路,我們來到甘肅寧縣太昌鎮任家村的董家山深處,樹林下一排排標準化養殖捨出現在眼前,進入新太養殖合作社的梅花鹿養殖場,以前在電視上、動物園中見到的梅花鹿,三五成群地在林下養殖場內悠然地奔跑、嬉戲,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
  • 養殖竹鼠花豚鼠,合作社裡共致富
    看著手裡嬌憨可愛的小竹鼠,張坊鎮田溪村安福組建檔立卡貧困戶曾建國的臉上溢滿笑容,「擴大竹鼠養殖就是我們2020年的奮鬥目標了。」300多隻竹鼠、200隻花豚鼠、10餘只黑山羊……靠著發展種植和養殖產業,曾建國不僅走出了他自己的脫貧之路,還和當地幾名建檔立卡貧困戶一起成立了合作社,抱團發展,共同奔向致富路。
  • 晉中市靈石縣:鴕鳥養殖大戶王志勇的鄉土情懷
    這是回鄉創業者王志勇的心裡話……近日,記者來到晉中市靈石縣翠峰鎮靳村山巒上的開拓種養專業合作社鴕鳥養殖基地,看到幾百隻大小不同的鴕鳥被圈養在不同的圍場裡,他們或黑或灰,脖子長長,伸展自如,健步如飛。合作社負責人王志勇親切地招呼著鴕鳥們開飯進食。每每看到王志勇熟悉的面孔,這些「大傢伙」們就顯得格外激動興奮。
  • 一隻賣3000元 鎮原農民養殖鴕鳥效益好
    原標題:一隻賣3000元 鎮原農民養殖鴕鳥效益好
  • 黃承法:用「小豚鼠」養出致富路
    ,一隻只豚鼠在豚舍內蹦蹦跳跳著,養殖戶黃承法從豚舍裡隨意捉起一隻豚鼠笑著說:「餵養3個多月就有2斤重了,下個月就可以出欄了。」 黃承法的豚鼠養殖基地,距離安紫高速紫雲北匝道口僅2公裡,基地四周都是鬱鬱蔥蔥的青山,草資源豐富。 「以前我長期在外做點小生意,後來,感覺做生意長期在外勞碌奔波,到後來也存不了多少錢,不如回鄉創業的好。」談起回鄉創業的初衷黃承法如是說。 2016年,黃承法在朋友的介紹下,接觸到了豚鼠養殖。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於平安:養致富兔 奔小康路
    在宜城市王集鎮槐樹村,村民於平安是當地有名的養兔大戶,靠著養殖肉兔,年收入達到百萬元,走上了小康生活道路。於平安是槐樹村第一個嘗試規模養殖肉兔的人。2008年,靠種地為生的於平安偶然在報紙上看到了養兔的新聞,就抱著試一試的態度,花了5000元,從南漳買回30隻種兔。
  • 一隻售價高達3000元,一年可出欄,這樣暴利的養殖項目農民能信嗎
    其實,在養殖行業,並不缺少暴利的項目,只是很少有農民敢於嘗試罷了,近日就有網友諮詢了養殖鴕鳥的項目,說看到外國有人養殖鴕鳥,一隻售價高達3000元,一年可出欄,咱們國家能養殖鴕鳥嗎?這樣暴利的養殖項目農民能信嗎?
  • 寒地養殖鴕鳥 農民增收致富
    原產於非洲的鴕鳥如今成了不少人眼中的養殖新寵,在虎林市就有這一位農民打破地域界線,調整產業結構,搞特色養殖,寒地養殖駝鳥讓他的腰包鼓了起來。 1999年,虎林市農民趙金柱投資30多萬元,建起了黑龍江省東部地區第一家鴕鳥養殖場。
  • ...故事」肉兔養殖讓我走上致富路丨黃平縣舊州鎮岑花村村民雷安健
    2006年以前,在外務工我是廠長,賺了錢之後回家就想自己搞養殖當老闆。我是我們村第一個開上小車的人,養殖失敗後,負債30多萬,我賣車抵債,2014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我叫雷安健,是黔東南州黃平縣舊州鎮岑花村的一個養殖戶,我有過幾次創業失敗的經歷,但我始終保持著樂觀的心態,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找路子、興產業,通過發展肉兔養殖,我在2019年成功摘掉了貧困的「帽子」,過上了幸福的好日子,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