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三次統一臺灣都是通過戰爭,第四次會以什麼方式呢?
歷史上三次統一臺灣都是靠的武力,證明戰爭統一臺灣可能是最快的方法。自元朝開始對臺灣地區受大陸管轄以來。歷史上,臺灣總計四次與大陸分離或者淪為殖民地,前三次都是通過戰爭手段而回到大陸懷抱。第四次到底會怎樣?
【第一次】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入侵南臺灣,後西班牙入侵北臺灣,1642年西班牙被荷蘭驅離。臺灣淪為荷蘭殖民地。1652年郭懷一領導一次最大規模的武裝起義,但被鎮壓。
直到166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率25000將士及數百艘戰艦,從金門出發經澎湖進軍臺灣。與荷蘭軍隊展開多次激戰,1662年2月1日荷蘭投降,中國人民收腹了被荷蘭殖民38年的寶島臺灣。
【第二次】鄭成功收腹臺灣後,開啟了治理臺灣的時代,明末時期臺灣人口將近20萬。1644年清軍入關,成為中原正統王朝,南明統治下的臺灣與清政府處於軍事對峙狀態。
1683年7月8日,清政府派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率水陸官兵2萬多人,戰船200餘艘,進軍臺灣,南明鄭軍戰敗。至此,臺灣納入清政府直接統治之下。1684年清政府設置臺灣府。
【第三次】在清政府統治下臺灣獲得了相當程度的發展,到1811年臺灣居民超過200萬人。1860年起臺灣南平,新北淡水,基隆,高雄相繼開港。
1874年日本首次入侵臺灣,但清政府仍對臺灣行駛主權。1883年中法戰爭,把侵略目標指向臺灣,抗法將領劉銘傳成功保衛臺灣。但中法戰爭後臺灣升格為臺灣省,1894年省會移至臺北。劉銘傳在臺灣推行洋務運動,清田賦,增財收,架電報線,設郵電局,造鐵路;買軍艦,增炮臺,設機器局造武器;成立煤務局,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培養建設人才。在馬關割臺前已是中國現代化最進步的省份之一。
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清朝戰敗,1895年《馬關條約》割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臺灣人民拒做亡國奴,建立臺灣民主國,推舉唐景崧為大總統,劉永福為大將軍,抵抗日本侵佔。經歷五個月的慘烈戰鬥,重創日本,至1895年6月7日日軍佔領臺北。6月17日建立統治政府,10月23日全臺灣淪為日本殖民地。
1937年7月7日中日全面戰爭爆發,臺灣在日本殖民四十多年下飽受歧視和壓迫,強制普及日語,養成日式生活。1942年12月9日國民政府發布《中華民國政府對日宣戰布告》,明確昭告中外:「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即《馬關條約》廢止 。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臺灣重回祖國懷抱。仍設臺灣省,省會臺北。
【第四次】1949年國民黨內戰失敗,12月7日國民黨政府遷到臺北。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到臺北。至此臺灣與大陸再次分離。蔣中成為終身總統。1960年起臺灣進入高速發展時期,1980年成為亞洲四小龍之首,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個人電腦產量世界第一,教育科技蓬勃發展。
987年7月15日蔣經國解除38年之久的戒嚴體制,開始全民普選,開放與大陸交流。2000年執政50多年的國民黨敗選民主進步黨陳水扁當選。2001年金門與連江實現直接往來。2004陳水扁連任。2008馬英九當選,國民黨執政,並與大陸實現通郵、通航、通商。2016蔡英文當選,2020連任。
兩岸總會統一,而且是被大陸統一。
你認為是什麼方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