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歲小夥喝下一瓶52度白酒後休克!醫生:人工呼吸也沒用!昨晚一個人就喝沒了……
昨晚8:36,應女士發微信朋友圈:一個小夥子在杭州新白鹿新塘店喝多了,休克了,嚇死人了,我從沒有看見這種場面!我老公給他做人工呼吸,醒了!
昨晚9點,記者聯繫上應女士,她還原了事發過程——
(以下為應女士口述內容)
晚上8點左右,我們一家在新白鹿新塘店的一個包廂吃飯,兒子吃好就去外面大廳玩,後來我們聽外面在叫,兒子跑回來說,有人在那邊「倒了」,我就跑出去看。
他們(喝酒的一撥人)也是一個包廂,有三四個人,在給小夥子搶救,掐人中的掐人中,掐虎口的掐虎口,還有人拉著小夥子的手叫他名字。 當時小夥子眼睛閉著,兩隻腳蹭來蹭去。
我看到地上有嘔吐物,包間小,人那麼多,比較悶,我說這裡空氣不好,抬出去吧,他們就抬出去了,抬到門口叫號子的大廳沙發上,旁邊服務員在叫120,說我們店在哪裡哪裡。
這時候我老公還在吃飯,不知道怎麼回事,我回到包廂,跟他說有個小鬼喝多了,他說我去看看。大概十分鐘後,我老公回來了,他說,小夥子醒了!我去給他人工呼吸了十多次,加上胸部按壓,他都吐出來了,有知覺了,我還給他拍拍拍拍一直拍…… 我老公說,小鬼應該不是心肌梗塞,應該是酒精中毒。
應女士老公姓王,48歲,應女士稱他是個蠻敬業熱心的人,「之前我老公也是用人工呼吸救過兩個出車禍的人。」
昨晚10點,邵逸夫醫院急診室,四五個人圍著一個小夥子,有的叫他名字,有的拍他胸口。小夥子側躺,皮膚泛黃,身材瘦削,一身黑衣。看去很年輕。
護士過來,準備給他掛鹽水。小夥子突然滾來滾去。
「阿超別動!給你掛鹽水了,手別動啊,痛的啊!」說話的男人,左手託住小夥子後腦勺,右手輕撫小夥子身體——他是小夥子的老闆。
阿超醉得不省人事,他的老闆一直用手託著阿超的頭。 記者 羅傳達 攝
老闆從頭頂到耳朵脖子,一片深紅,看來也喝多了。他鎮定了一下,告訴了記者他喝酒的情況——
「我們公司是經營小孩子玩具的,有三個員工,都是河南人。馬上要過年了,我們準備搞年會,說是年會,其實也沒什麼準備,就是今晚吃個飯。」
「阿超是河南人,20歲,跟了我一年,以前沒跟他吃過飯,不知他酒量。現在看來,他還是年輕,不懂事啊! 一上來可能是餓了,喝酒喝不停,最後想站起來時,突然倒下了,一動不動,休克了! 當時我也蒙了!」
「還好搶救及時,才沒有『過去』,當時有個人,還給他做了人工呼吸。」
「我們吃飯的5個人,我、我老婆、阿超、還有另外兩個員工。喝酒的是我、阿超,還有另一個員工。我們喝的瀘州老窖,52度,三個人一共喝了兩瓶,阿超一個人喝了一瓶,一瓶就是一斤 !
本來我跟服務員說,來一瓶30幾度的白酒就好了,但這種酒賣完了。後來就要了瀘州老窖,要了兩瓶,我以為阿超挺能喝的……他喝太急了,一個小時下來喝光一瓶。
這時阿超爸爸打電話來,老闆娘拿起阿超的手機,慌亂中按錯了,掛了。阿超媽媽又打過來,老闆娘定了定神,走到一邊去接電話。
掛鹽水時,阿超安靜地睡著,不料突然嘔吐起來。護士說要紙巾,大家都沒帶,我拿出一包紙巾遞給老闆娘,她慌忙抽出來墊在阿超下巴處,嘔吐物把紙巾浸滿……
正在掛鹽水的阿超突然一翻身,嘔吐起來。 記者 羅傳達 攝
醫生走過來,看了看情況,淡定地說:「不要太緊張,沒個幾個小時是醒不來的。前晚來了一個,第二天早上才醒……不要再喝了,昨天一個人已經喝沒了,就在昨天晚上,嘔吐物吐不出來,窒息死的……」
我問醫生,小夥子之前昏迷,對他做人工呼吸有沒有用?
醫生說,酒精引起的休克,人工呼吸也沒用的,因為很難判斷是心臟驟停、缺氧還是別的原因。 但是如果能間接幫助他排出體內酒精,比如促使他嘔吐,還是有作用的。
昨晚11點多我離開時,阿超還沒醒。滿臉通紅的老闆一直託著阿超的後腦勺,著急的老闆娘躲在不遠處的角落接打電話。阿超的老鄉、50多歲的老王喃喃自語:「阿超不會再來了……」
阿超終於安靜地睡著了。記者 嚴嘉俊 攝
最後,希望大家能記住下面這些飲酒相關的事項,平平安安過個好年!
酒後不能做的事
不要立刻睡覺
雖然看起來喝完就睡的同學酒品好,但酒精靠肝消化,立刻睡覺,新陳代謝緩慢對肝臟消化不利,易患酒精肝。
不要泡澡
酒後會出現血壓上升,而熱水泡澡會讓血流更加急促,導致熱氣聚集體內不散,加重酒醉並引起嘔吐或暈厥。
不要用濃茶解酒
一直以來都有喝濃茶解酒的傳說,實際上,茶鹼可迅速發揮利尿作用,尚未分解的乙醛從而過早地進入腎臟,打亂了解酒進程。
乙醛是一種有害物質,對腎臟刺激很大,腎臟沒有解毒功能,長久以往容易患上腎病。
不要吹風
也許酒後吹吹涼風很舒服,能讓自己更清醒。
實際上,酒後血液循環加快,皮下毛細血管充血,吹風后會加劇身體熱量損失,從而讓人更容易醉倒。
不要服藥
酒後服藥徒增毒副作用,包括醒酒藥,這種藥能暫時讓人擺脫醉酒症狀,但會將醉酒時間延長。
退燒藥中的羥苯基乙醯胺更會產生有毒物質,導致肝臟發炎,甚至產生不可逆的永久傷害。
不要運動
醉酒後體內水分流失很多,容易發生脫水,此時鍛鍊會加重脫水危險。
重要提醒:服用抗生素期間不宜喝酒
臨近過年,一條內容為「服用抗生素期間不能飲酒」的消息又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廣泛轉發。
昆明市延安醫院門診部主任孫杏娟表示,這是真的,服用抗生素等藥物期間飲酒或接觸酒精,患者的確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心率增快、血壓下降等雙硫侖樣反應,嚴重時可造成心肌梗塞、心衰、休克甚至死亡。
「這些藥物中與我們關係比較密切的主要是一些頭孢菌素類的抗生素,包括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等,另外硝咪唑類藥物如甲硝唑、酮康唑、奧硝唑等一些藥物也可引起類似的反應。」
吃完頭孢類藥物,一個星期後再飲酒,這樣相對比較安全。
同桌的人出意外,你要負什麼責任?
1.聚餐組織者的注意義務強於一般陪酒者;
2.如有勸酒,那麼,勸酒者的注意義務強於其他人;
3.明知對方身體不宜飲酒,比如高血壓等,注意義務也高於一般的陪酒者;
4.如已醉酒或行動不便,送行者注意義務高於同桌其他人。
(註:民法上的「注意義務」就是行為人在做出某種行為時,應能預見到自己的行為有可能產生的某種損害後果,並且做好防範措施,避免損害後果的發生。)
這些行為,可以幫你減責!
1.從根源杜絕:文明喝酒,健康喝酒,摒棄舊的、不好的習俗和風氣,做到不勸酒,不以酒作為聚會的主角,從根本上杜絕飲酒安全隱患。
2.交給家人處理:若席間已經有人飲酒過量,同席的人一定要做好安全注意工作。
對醉酒者,應安全護送其到家,並通知其家屬進行陪護。
若沒有家屬在場,應安排好人在場陪護到酒醒,或者通知其家屬領回。
3.保存好證據:聚會的組織者可以提供消費清單,證明上面沒有足以使人醉酒的酒水,以此主張免責。
聚會的參與人也要注意保留自己沒有強制性勸酒的證據,以及聚會後已經盡到相應的安全注意義務的證據,如護送回家的計程車發票,通知家屬的電話通話清單等。
再強調一次
春節喝酒
請量力而為
別讓自己成為我們的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