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人感染布魯氏菌病!——別怕,中醫解讀來了!

2021-01-21 傳統文化與健康


據蘭州衛健委通報,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4人確認布魯氏菌病隱性感染,共65人(含前述4人)呈現血清學陽性。

布魯氏菌病一種傳染病。而中醫在歷史上對抗各種傳染病成績斐然,所以本人從中醫角度,解讀本病的性質和治法,為讀者提供參考。

首先,我們需要對布魯氏菌病有一個基本的了解。我們不妨從權威部門提供的資料來解讀。

1.什麼是「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是西醫病名,是一種由布魯氏菌侵入機體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群眾稱之為蔫巴病、懶漢病。人類對布氏菌屬中的大多數細菌都是易感的。

2.布病的傳染源有哪些?

目前,已知有60多種動物可作為布魯氏菌貯存宿主。羊、牛、豬作為傳染源最為常見,其中羊是人類布病的最主要傳染源。除了病羊、牛、豬外,其他患病動物也可作為人類布病的傳染源,但一般只引起個別病例,人與人之間不會傳播。

由此可見,這種疾病大規模流行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所以,如果您與各種動物接觸不多,就可以放寬心了。

3.布病是怎麼傳播的?

(1)經直接接觸傳播:直接接觸病畜或其排洩物,或在飼養、擠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過程中沒有注意防護,可經皮膚微傷或眼結膜感染。

(2)經消化道傳播:主要是通過食用被布魯氏菌汙染的食品、水或飲用生奶以及未熟的肉、內臟等感染。有的人喜歡喝生奶,吃生奶製品及生肉或做飯過程中生熟案板不分,均有可能引起感染。

(3)經呼吸道傳播:常見於吸入被布魯氏菌汙染的飛沫、塵埃。皮毛加工企業職工、圈舍打掃以及布魯氏菌實驗室操作人員容易通過該種途徑感染。

4.什麼是布魯氏菌隱性感染?

隱性感染是指由與疑似布魯氏菌感染的家畜、畜產品有密切接觸史,或生食過牛、羊乳及肉製品,或生活在布魯氏菌病疫區;或從事布魯氏菌培養、檢測或布魯氏菌疫苗生產、使用等流行病學史,且符合實驗室確診結果。

隱性感染期間無發熱(包括低熱)、多汗、乏力、肌肉和關節疼痛等臨床症狀。

布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比較複雜,其臨床表現多種多樣,很難以某一種症狀來確定診斷。對布病的診斷,應結合病人流行病學接觸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等情況綜合判斷。

5.如何預防布病?

(1)養殖戶要做到科學養殖、規範屠宰。養殖區與生活區要分開,牲畜圈舍要定期消毒處理,清理圈舍要溼式作業,做好個人防護,防止氣溶膠傳播。

(2)購買牲畜要檢疫,飼養牲畜要免疫,嚴格控制病畜流動,避免患病和未患病的牲畜混養。嚴禁徒手直接接觸病畜流產物和死胎,病畜流產物、胎盤等應消毒或焚燒後,挖坑深埋,病畜要及時撲殺處理。

(3)對普通民眾而言,儘可能減少與牛羊等家畜接觸,牛羊肉要煮熟後食用,特別是吃烤肉、涮肉時,一定要烤熟煮透,家庭加工過程中案板、刀具等做到生熟分開。布魯氏菌在乳及乳製品、皮毛中能長時間存活,但不耐熱,在高溫下即可殺死,因此,生鮮奶要「煮沸」後才可以放心飲用。

6.中醫對布魯氏菌病的認識和治法

由於本病是由病菌引起的,那麼西醫的治療思路主要是從殺菌入手。但是,中醫對此病的認識是截然不同的。

本病確實是由布魯氏菌感染引起的。但是,中醫認為病菌只是疾病的誘因,而不是病根。

那麼,此病的病根是什麼?答案是經絡瘀滯,尤其是少陽經瘀滯不通。

少陽經瘀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且可能是長期形成的體質。

少陽經瘀滯的人,感染布魯氏菌後,人體免疫系統發現病菌,必然有一種驅逐病邪的努力。但是,由於此人少陽經瘀滯,氣血不能暢通,所以不僅不能驅邪外出,反而會引起發燒、疼痛、發力和淋巴結髮炎等等。這些症狀的存在,說明患者的免疫功能在發揮作用。

從布魯氏菌病發病的症狀來看,主要都是少陽經病的特徵,因此按照中醫六經辨證的理論體系,一般應該屬於少陽病的範疇。當然,有些患者會合併太陽病或陽明病,但主要還是屬於少陽病的性質,因此,應該按照治從少陽的原則治療。

按照本病的症狀特徵,一般應該屬於少陽病中的小柴胡湯證,因此要以小柴胡湯為底方,然後再根據具體患者的具體情況,有太陽病或者陽明病特徵者,適當做一下調整即可。

小柴胡湯方劑組成:

柴胡24克,黃芩9克,半夏9克,黨參9克,炙甘草6克,生薑三五片,大棗五六枚。

此方劑量採用常規劑量,僅供中醫從業者參考。普通患者最好不要輕易試藥。

此病也可以通過針灸理療等方法治療,當然更需要專業人士操作。

總之,此病是有確切治療方法的,因此大家不必驚慌。



相關焦點

  • 天冷了布魯氏菌病多發!市疾控:杭州不是布魯氏菌病疫區
    天冷了布魯氏菌病多發!市疾控:杭州不是布魯氏菌病疫區發布時間:2019-12-12 17:41:07 Thu  來源:杭州網杭州網訊 近段時間,國內發生多起布魯氏菌病群體感染事件。杭州市疾控發出健康提醒:杭州不是布魯氏菌病疫區,一般不會引起傳播,市民不必恐慌。什麼叫布魯氏菌病?有網民稱,最近群體性感染的病為什麼用這麼高大上的名字,不就是口蹄疫吧。疾控部門回復,其實不是,這個病稱「布魯氏菌病」。
  • 關於布魯氏菌病,我們該知道些什麼?
    談到布魯氏菌病,大多數人可能還有些陌生,但其實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一種乙類傳染病,長期以來它都在嚴重威脅著我國人民健康安全與畜牧業發展。顧名思義,布魯氏菌病是一種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性疾病,簡稱布病,又稱地中海弛張熱,馬爾他熱,波浪熱或波狀熱。
  • 有關部門通報東北農大布魯氏菌病感染事件新進展
    事件回放     28名師生感染布魯氏菌病    經查實,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為:一是購買實驗山羊時,相關教師未要求青喜養殖場出具相關檢疫合格證明;二是實驗前相關教師未對實驗山羊進行現場檢疫;三是在指導學生實驗過程中,相關教師未能嚴格要求學生遵守操作規程、進行有效防護。
  • 萊西市穩步推進牛羊布魯氏菌病淨化示範場創建工作
    為切實做好牛羊布魯氏菌病防控工作,萊西市畜牧獸醫服務中心以創建山東省、青島市級牛羊布病淨化示範場為抓手,以點帶面,以點促面,穩步推進萊西2020年度布魯氏菌病淨化示範場創建工作。發揮資金引導作用,助力布病淨化示範場創建。
  • 大安市畜牧局職工教育學校開展布魯氏菌病防控培訓
    自入冬以來,大安市畜牧局職工教育學校組織高級獸醫師、高級畜牧師,深入建檔立卡貧困村開展布魯氏菌病知識防控培訓,截止12月30日,共舉辦《布魯氏菌病防控培訓班》94期,培訓群眾2700人,發放布魯氏菌病防控手冊2700冊,宣傳單3000餘張。
  • 布魯氏菌病
    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是由布魯氏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長期發熱、關節痛等,且易成慢性。流行特徵◆ 主要分布在牧區和半農半牧區,有向農區甚至城市蔓延的趨勢。◆ 傳染源主要為各種飼養動物和野生動物,以羊、牛、豬為主。
  • 蘭州獸醫研究所防控措施已落實 布魯氏菌病不會對周圍人群構成新威脅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蘭州12月7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見習記者 王豪 記者 馬富春)針對網曝「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多名同學疑似感染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一事,12月6日,蘭州衛健委發布官方消息顯示,2019年12月2日,蘭大一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魯氏菌病病例,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人員
  • 蘭州獸醫研究所布魯氏菌陽性人數增至96人
    記者從蘭州市疾控中心了解到,截至12月7日中午12點,已經對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目前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專家提示,布魯氏菌病人與人傳染機率極低,目前沒有過人間傳染病例。
  • 中國農業科學院通報疑似布魯氏桿菌感染事件:65人呈陽性
    12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通報疑似布魯氏桿菌感染事件,截至目前,共檢測263人份,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血清學陽性人員中個別人員自感有身體不適現象,其餘人員未出現明顯臨床症狀。
  • 蘭州布病事件最新調查:多名被感染者被醫院確診 卻收到衛健委...
    根據蘭州市衛健委網站消息,截至2020年9月14日,累計檢測21847人,初步篩出陽性4646人,省疾控中心覆核確認陽性3245人。蘭州市衛健委強調,這次事件為「布魯氏菌抗體陽性事件」,與「感染布魯氏菌病」不同。抗體陽性是由於布魯氏菌進入機體激發體液免疫反應產生的血清抗體,一般在3-6個月達到高峰值,6個月後抗體開始衰減,1年後不易檢出。臨床上沒有症狀,專家建議不需要治療。
  • 蘭州獸醫研究所布魯氏菌隱性感染事件監測處置有序推進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截至12月7日中午12時,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317名師生已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呈血清學陽性,目前均為隱性感染,無明顯症狀。目前各項監測處置工作正有序推進。  據蘭州市衛健委官網消息,12月2日,蘭大一院西站院區上報4例疑似布魯氏菌病(簡稱布病)病例,均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人員。蘭州市衛生健康部門及時做出響應,協調國家、省、市、區四級專家前往現場進行指導和調查核實。經流行病學、實驗室檢測和臨床專家綜合研判,確定為布病隱性感染。
  • 9個月後,超3000人感染:這種「動物細菌」還是被人類低估了
    去年11月28日,蘭州獸研所突然有多名學生檢出布魯氏菌病抗體陽性;12月26日,調查結果公布:2019年7月24日至8月20日,蘭州獸研所附近「中牧蘭州生物藥廠」 在獸用布魯氏菌疫苗生產過程中使用過期消毒劑,導致滅菌不徹底,造成含菌氣溶膠洩露[7]。 截至12月25日,蘭州獸研所學生和職工抗體陽性人數共181人。
  • 蘭州布魯氏菌感染續|學生稱:動物實驗僅做最基礎防護
    據央視報導,12月7日下午,蘭州市疾控中心已對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下稱「獸研所」)的317名師生進行布魯氏菌檢測,其中96人血清檢測為陽性,均為隱性感染。目前,感染者暫無典型症狀,仍在進行醫學觀察。對此,蘭州市肺科醫院感染科主任周瑩荃表示,經過專家組共同協商,還是建議感染者們進行治療。12月7日下午,新京報記者走訪了獸研所宿舍區。
  • 蘭州獸研所多名學生布魯氏菌抗體呈陽性 親歷者:兩周前懷疑小鼠有...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宋思艱12月6日晚,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的一則通報印證了多名學生疑似感染布魯氏桿菌的消息。中國農科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在公告中稱,截至目前,該研究所共檢測263人份,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
  • 東北農業大學28名師生因動物實驗感染嚴重傳染病
    這一切,都源於王永傑患上了一種名為布魯氏菌病的乙類傳染病。「我與其他26名同學便是在那幾次動物實驗的課程中,因為學校的過失,感染了此病。」王永傑說。 28名師生因實驗課感染乙類傳染病2010年12月19日下午,東北農業大學應用技術學院畜禽生產教育0801班30名學生在動物醫學學院實驗室進行「羊活體解剖學實驗」,對於這些20來歲的男孩女孩來說,這樣的課程是他們學習生活的一部分。
  • 蘭州獸醫研究所疑似布魯氏桿菌感染事件通報:65人呈陽性
    11月28-29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報告有4名學生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接到報告後,蘭州獸醫研究所立即派人陪同學生前往醫院診治,同時成立調查小組,關閉相關實驗室並開展調查。截至目前,共檢測263人份,經甘肅省疾控中心確認呈現血清學陽性65人。
  • 與羊頻繁接觸感染這種細菌 他的頭像被針猛刺一般疼 醫生:吃烤串涮...
    趙先生輾轉來到浙江省人民醫院,醫生從患者的生活軌跡入手追根溯源,多學科協作,經實驗室檢測結果證實,他原來患了一種在浙江少見的細菌感染病。莫名其妙發燒原來是感染上了少見的細菌不久前的一天晚上,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男子,苦著臉、捂著頭,在女兒攙扶下走進省人民醫院急診室。「頭部像被針不斷猛刺一樣疼痛,到底是什麼病啊,實在受不了!」趙先生痛苦地對醫生說。
  • 蘭州獸研所布病疫情事件:有外售小動物,感染風險待查
    (視覺中國/圖)12月6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以下簡稱蘭州獸研所)發布信息,11月28—29日,該所口蹄疫防控技術團隊先後報告,有4名學生呈布魯氏菌病血清學陽性。布魯氏桿菌病(以下簡稱「布病」)是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中國疾控中心官網信息稱,布病的臨床表現多種多樣,男性病例可伴有睪丸炎,女性病例可見卵巢炎。
  • 釋新聞|蘭州布病感染敲響警鐘:生肉生奶風險高,應避免食用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近百名師生查出「布病」隱性感染。隨著事件不斷發酵,布魯氏桿菌病(以下簡稱「布病」)這種人畜共患疾病逐漸為普通人所知。布病由布魯氏桿菌引起,是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布氏菌常貯存在羊、牛身上,受感染的動物,同時可以通過後者的分泌物和排洩物進行傳播。
  • 東北農大實驗室感染事件:實驗室忽略了什麼?
    4隻羊,28名師生,一場罕見的實驗室感染中國近年來陸續發生實驗室感染事件,東北農業大學實驗室感染事件僅為冰山一角。「在全國,不光是大學,研究機構也存在實驗室管理問題,管理不夠嚴格。」2010年12月,東北農業大學28名師生因做實驗而被感染布魯氏菌病(以下簡稱「布病」),近日被媒體曝光,動物醫學學院院長鄭世名、黨總支書記魏萍被免職。因麻痺進而疏忽、管理不善的實驗室安全問題浮出水面,而這起事故所引發的問題,不僅僅是東北農業大學的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