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非遺巡禮:國家級非遺147項,傳統舞蹈龍舞壓過醒獅舞

2021-01-08 安徽雲際文化傳媒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根據檢查情況,經各地申報,文化和旅遊部同意對793個涉及更名、撤銷、職能調整的保護單位進行調整和重新認定、對14個檢查不合格的保護單位給予限期整改、對38個檢查不合格的保護單位取消其保護單位資格。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已經公布。

從文化和旅遊部公布的名單看,廣東省共有147個項目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涉及10個類別,其中民間文學2項,傳統音樂13項,傳統舞蹈30項,傳統戲劇20項,曲藝4項,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2項,傳統美術31項,傳統技藝15項,傳統醫藥8項,民俗22項。

提到廣東的傳統舞蹈,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醒獅舞。但實際上,在廣東入選國家級非遺的30項傳統舞蹈中,獅舞並非排在第一位。排在第一位的是龍舞,共有9個各具特色的龍舞入選,獅舞有6項入選屈居第二,麒麟舞則有4項入選排名第三,流傳於潮汕地區的英歌有3項入選排名第四。這四項傳統舞蹈已佔據了30項國家級非遺的絕大部分,其他入選的項目均是各地獨特的舞蹈,如湛江的儺舞、深圳的燈舞、鬱南的禾樓舞、汕頭的蜈蚣舞、珠海的鶴舞、化州的跳花棚以及連山和連南的瑤族長鼓舞。

廣東傳統舞蹈類國家級非遺

龍舞(湛江人龍舞) 湛江人龍舞藝術團

湛江人龍舞。

龍舞(汕尾滾地金龍) 陸豐市文化館

汕尾滾地金龍。

龍舞(埔寨火龍) 豐順縣文化館

豐順埔寨火龍。

龍舞(人龍舞) 佛山市順德區杏壇鎮文化站

龍舞(荷塘紗龍) 江門市蓬江區荷塘鎮文體服務中心

江門荷塘紗龍。

龍舞(喬林煙花火龍) 揭陽市磐東喬林公益協會

龍舞(醉龍) 中山市西區宣傳文體服務中心

中山醉龍。

龍舞(香火龍) 南雄市文化館

南雄香火龍。

龍舞(六坊雲龍舞) 中山市古鎮鎮宣傳文體服務中心

獅舞(廣東醒獅) 佛山市南海區博物館

獅舞(廣東醒獅) 遂溪縣文化館

獅舞(廣東醒獅) 廣州市番禺區沙灣文化中心

獅舞(席獅舞) 梅州市梅江區文化館

獅舞(青獅) 揭陽市孫淑強獅藝武術館

獅舞(松崗七星獅舞) 深圳市寶安區松崗街道黨建服務中心

儺舞(湛江儺舞) 湛江市麻章區文化館

英歌(普寧英歌) 普寧市文化館

英歌(潮陽英歌) 汕頭市潮陽區文化館

英歌(甲子英歌) 陸豐市甲子鎮文化站

麒麟舞海豐縣文化館

麒麟舞(坂田永勝堂舞麒麟) 深圳市龍崗區坂田街道文體服務中心

麒麟舞(大船坑舞麒麟) 深圳市龍華區大浪辦事處大船坑麒麟協會

麒麟舞(樟木頭舞麒麟) 東莞市樟木頭鎮文化廣播電視服務中心

燈舞(沙頭角魚燈舞) 深圳市鹽田區沙溪沙頭角魚燈舞藝術服務中心

禾樓舞鬱南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蜈蚣舞汕頭市澄海區文化館

鶴舞(三灶鶴舞) 珠海市金灣區三灶鎮文化服務中心

瑤族長鼓舞連南瑤族自治縣文化館

瑤族長鼓舞(小長鼓舞) 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文化館

跳花棚化州市文化館

相關焦點

  • 嶺南非遺舞蹈該怎麼保護?看看華師怎麼做
    文/圖 金羊網記者孫唯,通訊員李宇紅、王曉兵嶺南地區有豐富的非遺舞蹈資源,據統計,1-4批國家級非遺中,廣東已有龍舞、獅舞、瑤族長鼓舞、英歌等傳統舞蹈大類項目9個,省級非遺傳統舞蹈項目70個,是名副其實的傳統舞蹈大省。
  • 1321項!快手內容已覆蓋96%以上國家級非遺項目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月7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137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其中1321項出現在快手內容中,覆蓋面超過96%。
  • 銅梁龍舞、大足鯉魚燈…… 重慶非遺背後是700億的大蛋糕
    10月1日,在天安門廣場舉行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聯歡活動上,來自重慶的兩個表演項目——銅梁龍舞與大足鯉魚燈驚豔亮相,給全國觀眾留下了深刻印象。 這兩個表演項目,都是重慶獨一無二的「非遺寶貝」。銅梁龍舞是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大足鯉魚燈是首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除了這兩項,在重慶8.24萬平方公裡的廣袤大地上,還有很多類似的「非遺寶貝」。
  • 非遺文化龍舞-城步吊龍
    所以後人也一直沿用這個典故,為了百姓的健康平安,大家都跳起來龍舞,但是你知道城步吊龍嗎。中國城步龍舞有好幾個種類,城步吊龍是龍舞種類之一,並且城步吊龍成為湖南省第二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城步吊龍已是我們最值得驕傲的民族特色文化。
  • 「蒲公英行動番禺外來工子女油畫班」師生家長網上互動 非遺主題...
    其中,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3項,省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2項(含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3項),市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8項(含省級或以上代表性項目名錄12項),區級代表性項目名錄39項(含市級或以上代表性項目名錄18項)。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通過豐富的數據和案例,我們可以看見短視頻和直播如何拓展傳統非遺的生存空間和變現方式,它們不僅能活下去、火起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非遺作者也能收穫更多尊敬,並生活得越來越好。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有記錄,遺忘便能發生得慢一些。很多人喜歡聽相聲,但同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民間說唱曲藝其實也是一項非遺。在快手上,相聲正是熱門國家級非遺項目之一。
  • 銅梁龍舞、石柱玩牛……跟著這些傳統舞蹈,體味重慶的悠久文化
    現在,讓我們用最淳樸的初心,一起去欣賞巴渝大地上的美麗舞蹈,在舞姿舞曲中感受重慶的悠久文化。1、銅梁龍舞銅梁龍舞是一種以龍為主要道具的傳統民俗舞蹈,它起於明,盛於清,繁榮於當代,距今已有六七百年的歷史。它具有伴奏音樂獨特,舞蹈動作豐富,動律節奏諧趣,服飾儉樸大方,群眾參與性強的特點。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通過豐富的數據和案例,我們可以看見短視頻和直播如何拓展傳統非遺的生存空間和變現方式,它們不僅能活下去、火起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非遺作者也能收穫更多尊敬,並生活得越來越好。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有記錄,遺忘便能發生得慢一些。很多人喜歡聽相聲,但同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民間說唱曲藝其實也是一項非遺。
  • 廣東汕尾非遺文化,麒麟舞、西秦戲和漁歌你喜歡哪個?
    汕尾是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擁有9個國家級、29個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其中白字戲、西秦戲、正字戲是國家稀有劇種,還有皮影戲、英歌舞、汕尾漁歌等民間藝術文化。我們這次來到汕尾,走進汕尾非遺文化,發現麒麟舞、蓋仔獅原來與廣東醒獅完全不同,真的漲知識了。
  • 國家級非遺佛山獅頭代表性傳承人黎偉去世
    說起佛山,影視裡的黃飛鴻舞著獅頭與人對打的場面便是歷歷在目。作為佛山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醒獅的自強不息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獅頭也成為佛山的文化名片。2019年12月18日,國家級非遺佛山獅頭代表性傳承人黎偉走完了最後的人生歷程,在其一生的獅頭扎作上畫上句號。
  • 績溪非遺展示展演精彩亮相第八屆徽菜美食文化旅遊節
    在上莊鎮分會場上,國家級非遺「手龍舞」、省級非遺「火馬舞」、「火獅舞」等非遺項目依次上演。據相關資料記載,手龍舞起源於南宋初期,是一種流傳於民間的傳統兒童舞蹈。當時,績溪縣長安鎮的宋家、中屯兩個自然村曾盛行此舞演出。到民國時期,手龍舞在績溪縣內的嶺北地區盛行演出,建國後沿傳至嶺南。
  • 賞陽戲 看龍舞 淘傳統工藝品……第三屆重慶非遺暨老字號博覽會6月...
    賞酉陽的陽戲,看銅梁的龍舞,聽彭水的苗歌,還能淘傳統工藝品……如果能在一個地方,體驗到如此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不是很過癮?22日上午,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在市文化委舉行,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作為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慶主場活動,「第三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將於6月9日至11日,在沙坪垻區磁器口沙磁巷舉行,不僅有國家、市、區縣三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重慶老字號等近300個項目將參展,市民們還可以參與和欣賞到多個非遺項目。
  • 百姓的腰包鼓了 非遺的名片亮了
    廣東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目前有人類非遺項目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47項、省級非遺項目701項。近年來,廣東省以傳統文化項目為依託,將非遺產業送進千家萬戶,在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傳統手工藝振興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不僅讓老百姓有了錢,也讓非遺產品贏得了世界的關注。
  • 深港邊界「非遺」傳承人:傳世三百年魚燈舞煥發生機
    深港邊界「非遺」傳承人:傳世三百年魚燈舞煥發生機 2019-04-」傳承人:傳世三百年魚燈舞煥發生機  中新社深圳4月21日電 題:深港邊界「非遺」傳承人:傳世三百年魚燈舞煥發生機  作者 徐曉美  夜色中閃爍著點點燈光,絢麗多彩的魚燈隨著演員俯身曲背、穿插運行而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呈現出豐富的海底世界……  「這個魚燈舞是沙頭角沙欄嚇村吳氏家族世代相傳的一種民間藝術舞蹈,起源於清朝,歷經民國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蘇繡、泥塑、紫檀雕刻等是快手熱門非遺項目
    通過豐富的數據和案例,我們可以看見短視頻和直播如何拓展傳統非遺的生存空間和變現方式,它們不僅能活下去、火起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非遺作者也能收穫更多尊敬,並生活得越來越好。 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有記錄,遺忘便能發生得慢一些。 很多人喜歡聽相聲,但同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民間說唱曲藝其實也是一項非遺。
  • 非遺廣東|「白眉開口」——獅舞(青獅)
    青獅俗稱「青獅白目眉」,也稱「開口獅」,是潮汕地區獨有的深具地方特色的傳統獅。在潮汕,早期的舞獅除有習武和娛樂功能外,還有驅逐疫鬼的含義,目前,廣東省揭陽市榕城地區仍有舞青獅驅邪的傳統習俗。獅頭重量是一般南獅的醒獅頭的好幾倍,一般人只要舞動幾下,就會氣喘籲籲,所以舞獅者基本功不紮實的話,根本無法表演舞青獅,現存老獅頭,最重的有二十多斤。青獅的傳統表演叫「打獅節」又稱咬蝨或套頭,相傳共有十八節,分別是獅咬腳、獅咬蝨、睡獅、獅翻身、踏七星、踩八卦、獅過橋、耍獅、救獅、桌上工夫、桌上探井、獅切血、咬水果、搶金錢、咬青、獅接禮、拜廟、四門到底。現已無人能將其全套完整表演。
  • 化身「小獅子」跟非遺傳人學醒獅,體驗舞獅樂趣,品嘗特色盆菜!
    2006年5月20日,廣東醒獅更被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次,我們將跟隨廣東醒獅非遺傳人龔桂冬體驗醒獅文化,強身健體、鍛鍊意志的同時,學習祖輩的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一起做傳統文化的繼承者。龔師傅有多年為留守兒童教授武術的經驗,研學過程中孩子們還有機會與留守兒童互動切磋,加強交流。
  • 澳門魚行醉龍節傳遞「非遺」薪火情
    原標題:澳門魚行醉龍節傳遞「非遺」薪火情   新華網澳門5月17日電(記者藺娟)澳門17日迎來傳統節日佛誕節,當地鮮魚行總會舉行傳統舞醉龍巡遊,吸引了大批遊客和市民參觀。
  • 南京公布第三批市級非遺名錄 拔火罐、推拿術等5項「醫療類非遺...
    原標題:南京公布第三批市級非遺名錄 拔火罐、推拿術等5項「醫療類非遺」入選   近日,我市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共有27個非遺項目入選,涉及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7個類別,其中包括拔火罐、推拿術等「醫療類非遺」。
  • 直擊「茂名非遺」拍攝實況→
    攝製組對高州木刻進行拍攝。走!在拍戲現場表演化州《跳花棚》舞蹈。跳花棚省級代表性傳承人翁燕表示:「化州市民俗民間舞蹈跳花棚,是國家級非遺項目,舞蹈的特點是粗獷剛勁、風韻別致。高州木偶戲又名鬼仔戲,是廣東高州民間藝人不斷吸收、改造、發展而形成的傳統戲曲劇種。拍攝期間,國家級單人木偶傳承人朱兆庚換上劇組準備好的服裝,在舞弄木偶時獨自舞、唱、念、敲、打,令現場群演和工作人員嘆為觀止,不禁為其鼓掌喝彩。朱兆庚難掩激動心情,他說:「讓高州木偶戲繼續發揚光大,就是我最大的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