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1項!快手內容已覆蓋96%以上國家級非遺項目

2021-01-09 北京商報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月7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137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其中1321項出現在快手內容中,覆蓋面超過96%。

根據報告,快手上的60後更愛拍抖空竹,70後更愛拍滄州武術,80後更愛記錄武當武術,90後和00後則更愛記錄少林功夫。民間舞蹈類的非遺短視頻方面,00後更愛拍英歌,90後更愛拍龍舞,80後更愛拍腰鼓,70後則更愛拍秧歌。最愛發布糖塑視頻的群體是新一線城市的70後和80後。

2020年8月,快手聯合國家京劇院、湖北省京劇院推出《京劇的夏天》專題欄目,2小時的直播,總觀看量近800萬,點讚量超560萬。快手用戶最愛發布的非遺戲劇類型還有秦腔、越調、黃梅戲、豫劇、亂彈、二人臺、川劇、越劇、晉劇等。

以崑曲為例,在所有年齡段的快手用戶中,00後的發布偏好度是最高的,其次是90後。音樂類非遺中,「琵琶」更受90後、00後作者喜愛,而70後、80後作者更愛記錄「古琴」;美術類非遺中,90後、00後更愛發布「面人」相關短視頻,60後、70後更愛發布「金石篆刻」相關短視頻。

在非遺變現方面,嗩吶演奏家陳力寶在快手開設了「百鳥朝鳳」吹奏教學課程,上過這門課的用戶超過1000人,他還在快手賣出超過1萬把嗩吶。

報告顯示,快手非遺相關課程作者中,80後最多,其次是70後和90後;一線城市老師售出的非遺課程最多。幾代人都偏好開設曲藝、傳統美術類非遺課程;相較而言,60後、70後用戶開設傳統體育類非遺課程的偏好度更高,90後、00後用戶開設美食類非遺課程的偏好度更高。數據顯示,在各等級城市的快手非遺課程作者中,三線城市作者收入佔比最高,達27%。

相關焦點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2021 新年伊始,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 2020 快手非遺生態報告》。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通過豐富的數據和案例,我們可以看見短視頻和直播如何拓展傳統非遺的生存空間和變現方式,它們不僅能活下去、火起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非遺作者也能收穫更多尊敬,並生活得越來越好。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有記錄,遺忘便能發生得慢一些。很多人喜歡聽相聲,但同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民間說唱曲藝其實也是一項非遺。在快手上,相聲正是熱門國家級非遺項目之一。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蘇繡、泥塑、紫檀雕刻等是快手熱門非遺項目
    通過豐富的數據和案例,我們可以看見短視頻和直播如何拓展傳統非遺的生存空間和變現方式,它們不僅能活下去、火起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非遺作者也能收穫更多尊敬,並生活得越來越好。 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有記錄,遺忘便能發生得慢一些。 很多人喜歡聽相聲,但同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民間說唱曲藝其實也是一項非遺。
  • 廣東非遺巡禮:國家級非遺147項,傳統舞蹈龍舞壓過醒獅舞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
  • 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示名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入選,彌補了我市沒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空白。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廣東兩個中醫藥項目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公示名單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將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項目名單向社會公示。其中,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嶺南陳氏針法入選。 據了解,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直播+非遺」,《河西寶卷》傳承煥發新活力
    連日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河西寶卷》傳承活動在快手網絡直播平臺上火熱上演,並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消沉。這種通過「直播+非遺」的新媒體形式,為《河西寶卷》的傳承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綻放出不一樣的煙火,令人眼前一亮。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公示 泉州刣獅榜上有名
    來源:泉州網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盧厝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榜上有名。這是石獅繼蚶江海上潑水節之後第二個獲得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
  • 90項國家級及以上大獎,2020這一年,北京交通大學十分「耀眼「!
    組織申報並獲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10項。推進傳統專業升級改造及新興專業建設,機械類升級為機械類(智能裝備與智能製造),土木類升級為土木類(智慧建造與智能工程),同時新增智能裝備與系統等4個新專業。加強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搭建中國大學MOOC、雨課堂、校內課程平臺等多層次教學平臺。對全校182間教室進行智慧化改造,實現線上線下同步教學。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調整 德州一勾勾、雜技、黑陶...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雙雙)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印發,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3154個,山東173個。其中,德州的一勾勾、寧津雜技、黑陶燒制技藝、扒雞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上榜。
  • 詠春拳獲選國家級非遺 張三丰太極拳遭質疑落選
    國務院日前公布了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及擴展項目名錄。盧溝橋傳說、永修丫丫戲、數來寶、詠春拳、上海本幫菜餚傳統烹飪技藝等上榜。此前引起爭議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太極拳」2006年即入選第一批國際級「非遺」名錄,當時只包含楊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而文化部網站今年7月16日公示的推薦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申請共5項。而此次公布的擴展項目名錄中,涉及太極拳的有4項,分別為北京市大興區的吳氏太極拳、天津市武清區的李氏太極拳、河北省任縣的王其和太極拳、河南省溫縣和氏太極拳,只有福建邵武的張三丰太極拳落選。
  • 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獲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原標題: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獲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華龍網5月16日14時30分訊 (通訊員 郭和其 胡永琴)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入圍,這是綦江區首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據了解,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共1113人,僅劉道榮等20人入圍。
  • 重慶5項目入選國家非遺 看不了鬥牛來看"玩牛"
    資料圖片重慶有多少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你知道嗎? 8日,記者從文化部網站獲悉,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已經公布,重慶有5項入選。至此,重慶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達44個。
  • 南京公布第三批市級非遺名錄 拔火罐、推拿術等5項「醫療類非遺...
    原標題:南京公布第三批市級非遺名錄 拔火罐、推拿術等5項「醫療類非遺」入選   近日,我市正式公布了《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次共有27個非遺項目入選,涉及民間文學、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7個類別,其中包括拔火罐、推拿術等「醫療類非遺」。
  • 山東14個項目上榜!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公示
    近日,文化和旅遊部在官方網站公示第五批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337個代表性項目。我省申報的30項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此次共有14項入選,入選率近50%,入選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 銅梁龍舞、大足鯉魚燈…… 重慶非遺背後是700億的大蛋糕
    起底重慶有44個國家級非遺項目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非遺全稱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分為國家級、省級、市級和縣級,非遺項目由各級政府認定,需逐級申報認可,涵蓋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技藝等10個類別。公開資料顯示,目前,國家層面共公布了四批非遺項目,重慶市級層面共公布了六批非遺項目。
  • 國家圖書館上線展映48部非遺紀錄片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記者周瑋)日前,隨著48部非遺紀錄片在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中心的非遺展映專區正式上線,第三屆「年華易老,技·憶永存——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展映月」拉開帷幕。
  • 甘肅非遺數位化煥「新生」: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它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決策諮詢研究所研究員魏學宏9日表示,對非遺的數位化保護,不僅要尊重和保護非遺的原始形態,更要使其獲得更為長久的「生命」。自古以來,甘肅就是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橋梁和藝術匯集融合的重鎮,也有絲綢之路黃金段的美名。
  • 「蒲公英行動番禺外來工子女油畫班」師生家長網上互動 非遺主題...
    截止2020年4月,番禺區共公布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共39項。其中,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3項,省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2項(含國家級代表性項目名錄3項),市級代表性項目名錄18項(含省級或以上代表性項目名錄12項),區級代表性項目名錄39項(含市級或以上代表性項目名錄18項)。
  • 重慶巴南擺「非遺」大戲迎中秋 18名「老外」學非遺做月餅
    頒獎合影巴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密,巴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田榮盛,魚洞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明勇等為四組外國友人頒發最佳快手、最佳巧手、最具創意以及最具人氣獎。《高粱杆節節甜》表演「洋弟子」學非遺魚洞亂針繡、重慶麵塑、重慶樹葉製作、重慶糖畫、重慶剪紙、王氏火疚療法等10個非遺項目展示引得市民排起長龍,爭著向民間藝人學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