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1月8日電 日前,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在2020年快手和江蘇衛視聯合打造的「一千零一夜」晚會上,九位非遺短視頻作者和當紅明星一起亮相——抽象的「非遺」落實為臺上的嗩吶、麥秸畫、面人郎、油紙傘等具象,很多人意識到,原來非遺在快手上如此受歡迎。

這份報告亦是一個窗口。通過豐富的數據和案例,我們可以看見短視頻和直播如何拓展傳統非遺的生存空間和變現方式,它們不僅能活下去、火起來,更重要的是,背後的非遺作者也能收穫更多尊敬,並生活得越來越好。

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有記錄,遺忘便能發生得慢一些。

很多人喜歡聽相聲,但同時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種民間說唱曲藝其實也是一項非遺。在快手上,相聲正是熱門國家級非遺項目之一。

其實,春天的清明節、夏天的賽龍舟、秋天的中秋月餅、冬天的查幹湖冬捕;胡同裡的四合院,小河上的木拱橋,家裡的硬木家具,餐桌上的烤鴨、粽子、燒麥……流轉的一年四季、日常的衣食住行,非遺就圍繞在你我身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137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快手涵蓋1321項。

只需一部手機,每個人就能隨手記錄下身邊的非遺。京劇、蘇繡、太極拳、秧歌、秦腔、豫劇、嗩吶藝術、面人、相聲、火把節、民間社火、燈會、廟會、琵琶藝術、賽龍舟、象棋、東北二人轉、泥塑、紫檀雕刻、剪紙、挑花、彝族年、馬戲等都是快手上的熱門國家級非遺項目。快手女性用戶最愛記錄的非遺類型是京劇、剪紙、挑花;快手男性用戶最愛記錄的非遺類型是木雕、象棋、太極拳。

廣場的角落裡,60後更愛拍抖空竹,70後更愛拍滄州武術,80後更愛記錄武當武術,90後和00後則更愛記錄少林功夫。民間舞蹈類的非遺短視頻方面,00後更愛拍英歌,90後更愛拍龍舞,80後更愛拍腰鼓,70後則更愛拍秧歌。最愛發布糖塑視頻的群體是新一線城市的70後和80後——或許,糖塑是他們童年裡最喜愛的甜。

短視頻和直播讓非遺的記錄成為日常,也讓非遺的觸達更加廣泛。在快手,京劇是作者數和觀眾數最多的非遺戲劇短視頻類型。2020年8月,在文化和旅遊部藝術司指導下,快手聯合國家京劇院、湖北省京劇院推出《京劇的夏天》專題欄目,全國16家京劇院團參與,通過直播呈現京劇精品,2小時的直播,總觀看量便達到近800萬,點讚量超560萬。傳統劇、現代京劇、新編劇目,多樣劇目同時滿足了年輕觀眾和資深戲迷的需求。同時,快手上還匯聚了多家非遺相關的文藝機構。

除此,快手用戶最愛發布的非遺戲劇類型還有秦腔、越調、黃梅戲、豫劇、亂彈、二人臺、川劇、越劇、晉劇等。

非遺年輕化:琵琶、面人、崑曲等備受90、00後喜愛

「沒有不酷的非遺項目,只有不酷的非遺傳承人。」95後男孩郎佳子彧這樣說。除了北京大學研究生,他還有另一個身份——出身麵塑世家的非遺傳承人。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麵塑作品也帶上了年輕人的趣味:既有哆啦A夢、哪吒等形象,也有少女歌手「碧梨」、NBA球員林書豪等文體界明星,還有這個男孩心愛的限量版球鞋。

果不其然,郎佳子彧讓麵塑在年輕人中「出圈」了。與同樣來自北京麵塑世家、如今已62歲的藝術家蕭佔行相比,郎佳子彧的快手粉絲中00後佔比最高,蕭佔行粉絲中比例最高的群體是80後。

這並不是個例。就崑曲而言,在所有年齡段的快手用戶中,00後的發布偏好度是最高的,其次是90後。音樂類非遺中,「琵琶」更受90後、00後作者喜愛,而70後、80後作者更愛記錄「古琴」;美術類非遺中,90後、00後更愛發布「面人」相關短視頻,60後、70後則更愛發布「金石篆刻」相關短視頻。

還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主動傳承家鄉非遺。90後羌族姑娘張居悅回鄉創業,召集60多位當地婦女製作羌繡創意產品,讓大家居家靈活就業之餘共同致富;95後苗族大學生潘雪在畢業後選擇回鄉學習苗族銀飾鍛造技藝,打造出一款款兼具民族風情與時尚的精美首飾;80後女孩楊麗麗回鄉學習麥秸畫非遺技藝,開設工作室年入百萬元,還培訓30多位貧困村民及殘障人士製作麥秸畫,幫助他們人均月收入增加近千元。

非遺變現:快手非遺課程作者中80後最多,三線城市作者收入佔比最高

傳承難、變現難,是非遺人的兩大困境,而短視頻和直播正在改變這一處境。

嗩吶演奏家陳力寶,在快手開設「百鳥朝鳳」的吹奏教學課程,據悉,上過這門課的用戶已經超過1000人,年齡最大的學員72歲,最小的僅有5歲。同時,他還在快手賣出超過10000把嗩吶。

報告顯示,快手非遺相關課程作者中,80後最多,其次是70後和90後;一線城市老師售出的非遺課程最多。幾代人相比,大家都偏好開設曲藝、傳統美術類非遺課程;相較而言,60後、70後用戶開設傳統體育類非遺課程的偏好度更高,90後、00後用戶開設美食類非遺課程的偏好度更高。從單價1元的「秦腔板胡簡譜練習」,到單價500元的「山西絳州鼓樂教學」,同樣有快手用戶為知識買單。數據顯示,在各等級城市的快手非遺課程作者中,三線城市作者收入佔比最高,達27%。

非遺藝術產品化和市場化,在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大有可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窘境正在改變。

「建窯」——宋代八大名窯之一,建盞更是皇室御用的珍稀茶器。由於歷史變遷,這門燒制技術曾失傳八百多年;上世紀70年代,福建省才開始恢復這門技藝。而現在,快手正記錄著建盞拉胚、上釉、燒制的全過程,還讓小小茶盞通過「快手小店」走入更多人家,非遺傳承人也由此獲得豐厚收入:快手用戶「宋緣茶盞」在快手售賣自家燒制的建盞,僅2020年9月,其快手電商GMV便達到34.1萬元。

快手用戶「泥巴哥」朱付軍,是河南濬縣非遺泥塑技藝的傳承人。他所在的楊玘屯村,還有許多像他一樣的泥塑手藝人。兩年來,藉助短視頻的力量,他幫助手藝人們賣出泥塑10萬件,銷售額約120萬元。

除此,入駐快手的MCN同樣在以更系統化、商業化的方式助力非遺藝術傳播,讓非遺傳承人們獲得更多關注和收入。據悉,在快手MCN伯樂計劃扶持下,MCN「匠林風華」旗下的油紙傘非遺傳承人許學明兩個月漲粉45萬;另一MCN「奇人匠心」旗下的非遺藝術家們,在快手售賣的商品中不乏單價達2199元的銅雕擺件、1880元的皮雕小香包、1280元的雙面蘇繡扇。

短視頻+直播,讓非遺技藝被看見、被傳承,讓非遺人勞有所獲。更重要的是,平臺提供了「授人以漁」的途徑,讓非遺傳承人更好地「觸網」,適應新時代。2020年7月,「快手非遺學院」正式上線,快手利用直播課程,從專業技能、文化視野、品牌建設、網際網路技能等維度幫助非遺傳承人生活得越來越好。

短視頻+直播,正讓非遺煥發新活力。

相關焦點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快手國家級非遺項目覆蓋率達96.3% 2021 新年伊始,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 2020 快手非遺生態報告》。
  • 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蘇繡、泥塑、紫檀雕刻等是快手熱門非遺項目
    2021新年伊始,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記得在2020年快手和江蘇衛視聯合打造的「一千零一夜」晚會上,九位非遺短視頻作者和當紅明星一起亮相——抽象的「非遺」落實為臺上的嗩吶、麥秸畫、面人郎、油紙傘等具象,很多人意識到,原來非遺在快手上如此受歡迎。 這份報告亦是一個窗口。
  • 快手內容已覆蓋96%以上國家級非遺項目
    北京商報訊(記者 魏蔚)1月7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與快手非遺學院聯合發布《2020快手非遺生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1372項國家級非遺項目中,其中1321項出現在快手內容中,覆蓋面超過96%。
  • 麒麟競舞 非遺傳承
    :鎮市民休閒廣場→銀河中路→帝豪路→東城路→柏興三路→銀河中路(在鎮行政廣場集中)  (三)「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2020年第三屆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少年麒麟舞邀請賽  時間:12月15日19時30分-22時  地點:東莞市樟木頭鎮市民休閒廣場舞臺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 15支隊伍同臺競技  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青年麒麟舞邀請賽以
  • 「直播+非遺」,《河西寶卷》傳承煥發新活力
    連日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河西寶卷》傳承活動在快手網絡直播平臺上火熱上演,並未因新冠肺炎疫情而消沉。這種通過「直播+非遺」的新媒體形式,為《河西寶卷》的傳承打開了一扇新的窗戶,綻放出不一樣的煙火,令人眼前一亮。
  • 南靖土樓上演非遺大戲
    2020年06月14日 09:58:10 來源:東南網 6月13日,非遺傳承人在福建土樓(南靖)景區展示非遺項目布袋木偶。張夢帆 攝  6月13日為中國第15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 重慶巴南擺「非遺」大戲迎中秋 18名「老外」學非遺做月餅
    頒獎合影巴南區委常委、宣傳部長周密,巴南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田榮盛,魚洞街道黨工委書記朱明勇等為四組外國友人頒發最佳快手、最佳巧手、最具創意以及最具人氣獎。《高粱杆節節甜》表演「洋弟子」學非遺魚洞亂針繡、重慶麵塑、重慶樹葉製作、重慶糖畫、重慶剪紙、王氏火疚療法等10個非遺項目展示引得市民排起長龍,爭著向民間藝人學技藝
  • 廣東非遺巡禮:國家級非遺147項,傳統舞蹈龍舞壓過醒獅舞
    記者從文化和旅遊部獲悉,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近日發布《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管理暫行辦法》等有關規定,文化和旅遊部組織開展了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檢查和調整工作。
  • 中國非遺音樂在新媒體時代迎來傳承傳播新機遇
    2020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供圖  中新網北京10月13日電 (記者應妮)抖音、快手能多大程度助力中國非遺音樂有效傳播?非遺音樂和當下生活有什麼勾連?非遺音樂的傳承發展如何能反哺現在的音樂?  由摩登天空和中國傳媒大學戲劇影視學院、中國傳媒大學科學研究處聯合主辦2020中國非遺音樂高峰論壇10月10日至12日在京舉行,與會者以自己的實踐來闡釋各自對這些問題的想法。
  • 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公示 泉州刣獅榜上有名
    來源:泉州網臺海網12月23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官方網站近日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以盧厝獅陣為代表的泉州刣獅榜上有名。這是石獅繼蚶江海上潑水節之後第二個獲得國家級非遺名錄的項目。
  • 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獲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原標題: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獲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華龍網5月16日14時30分訊 (通訊員 郭和其 胡永琴)近日,文化部公布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綦江永城吹打班主劉道榮入圍,這是綦江區首獲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稱號。據了解,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共1113人,僅劉道榮等20人入圍。
  • 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入選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公示名單
    日前,文化和旅遊部對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進行公示,北海貝雕、合浦角雕入選,彌補了我市沒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的空白。文化和旅遊部關於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推薦項目名單的公示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加強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建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2019年,文化和旅遊部開展了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推薦申報工作。
  • 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20快手寵物生態報告
    8月18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2020快手寵物生態報告》,系快手首次系統盤點平臺寵物生態的發展情況。從快手寵物生態的大盤數據,到豐富多樣的寵物內容、人寵互動的暖心故事,再至寵物行業在快手拓展產業邊界的各種玩法,這份報告為寵物行業在「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
  •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調整 德州一勾勾、雜技、黑陶...
    德州新聞網訊(德州晚報全媒體記者張雙雙)日前,《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關於公布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的通知》印發,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共3154個,山東173個。其中,德州的一勾勾、寧津雜技、黑陶燒制技藝、扒雞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上榜。
  • 「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在海南舉辦
    王子謙 攝中新網海口12月27日電 (記者 王子謙)「2020海南自貿港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暨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大會」27日在海南省博物館舉辦,展示多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手工技藝的風採。圖為展出的海南黃花梨家具。 王子謙 攝該珍品展為期五天,以「互鑑交流、創新發展、共享未來」為主題,圍繞大國非遺工匠藝術珍品展和技藝傳承展兩大展區進行布展。
  • 甘肅非遺數位化煥「新生」:讓更多年輕人愛上它
    甘肅省社會科學院決策諮詢研究所研究員魏學宏9日表示,對非遺的數位化保護,不僅要尊重和保護非遺的原始形態,更要使其獲得更為長久的「生命」。自古以來,甘肅就是絲綢之路上文化交流的橋梁和藝術匯集融合的重鎮,也有絲綢之路黃金段的美名。
  • 建立474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森林覆蓋率提升了近3倍——生態奇蹟...
    「這是美麗的祖國,是我生長的地方,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到處都有明媚的風光……」神州大地上,還有許許多多這樣的嬗變已然發生:瞧,寧夏沙坡頭,草方格治沙保障包蘭鐵路暢通,「中國魔方」享譽世界;瞧,太湖之濱的江蘇無錫,推行河長制,讓河長治水長清;瞧,海岸線長達669公裡的廣西北海,將生態視為「金不換」,「養海」護灘;瞧,北京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 百姓的腰包鼓了 非遺的名片亮了
    廣東省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大省,目前有人類非遺項目4項、國家級非遺項目147項、省級非遺項目701項。近年來,廣東省以傳統文化項目為依託,將非遺產業送進千家萬戶,在助力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傳統手工藝振興中走出了一條獨特的發展之路,不僅讓老百姓有了錢,也讓非遺產品贏得了世界的關注。
  • 為非遺賦能 為脫貧助力——河北豐寧「非遺+扶貧」就業工坊調查
    2018年6月,豐寧被文化和旅遊部確定為全國十個「非遺+扶貧」試點縣之一。作為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河北省十個深度貧困縣之一。全縣309個行政村,其中貧困村171個、深度貧困村27個、貧困戶25212戶、貧困人口5490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3.7 %,貧困發生率16.27%。如何讓貧困人口持久穩定脫貧?「我們想到了自己的非遺寶庫。」
  • 《2020快手寵物生態報告》發布:每兩位快手寵物作者就有一位在快手...
    8 月 18 日,快手大數據研究院發布《 2020 快手寵物生態報告》,系快手首次系統盤點平臺寵物生態的發展情況。從快手寵物生態的大盤數據,到豐富多樣的寵物內容、人寵互動的暖心故事,再至寵物行業在快手拓展產業邊界的各種玩法,這份報告為寵物行業在「短視頻+直播」平臺的探索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