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因為母親的遭遇引發了兩個慘案,一個是於歡案,一個是張扣扣案,同樣都是為了母親,同樣都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媒體、輿論波濤洶湧,甚至有的自媒體發出了這樣的呼籲:辱母不衛,辱國可御?
於歡案一審判處無期徒刑,後在網民與媒體輿論的質疑下,二審改判五年。改判前後,刑期懸殊。
張扣扣一審判處死刑,網民與輿論反映也很激烈,但二審依然維持原判,判處死刑。同樣是因為母親引發的命案,為什麼一個改判,一個維持原判呢? 各路專家 與媒體有不同的見解。 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展,近十年通訊網絡技術日新月異,現在人們足不出屋,動動手指,全球動態,新聞熱點,瞬間了如指掌。
縱覽近年來的突發事件,引發起社會關注後,在網絡輿論的監督與影響下,多個案件 得到了改判。
2007 年廣州一家銀行ATM取款機出了故障,許霆趁機取出了17萬元,後來警方根據監控視頻查出是許霆所為,抓捕歸案後,一審認定為偷竊罪,且數目巨大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全部財產。
引發社會很大爭議,網民(其中部分是律師與法學專家)普通認為判刑太重了,在網民的關注與輿論的監督下,二審改判五年,前後量刑相差懸殊,天壤之別。
司法作為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承載著人民對正義與安全的期盼,在輿論的倒逼下,司法很容易成為「影響性訴訟」中的尷尬角色,但因為這種監督力量,輿論的關注反倒成了推動公正的積極力量。
雲南省昭通市大關縣一名4歲女孩,被時任大關縣編辦主任郭玉馳強姦後,郭某隻被法院判處5年有期徒刑,隨即引發網民關注與質疑,經檢察院抗訴,重新再審,判處郭玉馳8年。
2016年4月14日,山東聊城發生一起命案。企業家蘇銀霞因欠高利貸,被債主僱傭的十多人非法拘禁凌辱,杜志浩掏出下體,當眾羞辱蘇銀霞,報案後,警察沒妥善處理好就離開,後來不堪忍受母親被多名催債人欺辱,22歲男子於歡用水果刀刺傷4人,並導致其中一人死亡。
2 017年2月17日,聊城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以故意傷害罪判處於歡無期徒刑。 判決一經媒體曝光,引發全社會關注,輿論波濤洶湧,在中國青年報、人民日報等各大媒體,自媒體網絡新聞輿論的呼籲與監督下,於歡殺人案二審改判五年。
於歡案件是因媒體報導而引發社會廣泛關注的一起刑事案件。雖然媒體、網友們對案件的評論各異、觀點不同,但絕大多數社會公眾都希望二審法院能在查清案件事實的基礎上,依法公正作出處理。
多個案件引發社會關注,媒體、輿論監督後都得到了改判。
同樣是因為母親的遭遇而引發的命案,為何一個得以改判,一個維持原判?
歡迎各路網友留言評論,尤其是律師或法學方面的專家,請發表一下您的精闢見解。
( 原 創 首 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