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家有棕樹和油桐,子孫後代不受窮」,啥意思?

2021-01-08 澎湃新農村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農村老人常說:「家有棕樹和油桐,子孫後代不受窮」,啥意思?農村裡面,種植樹木可謂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誰家要是有個大院子,都會在上面種植一些比較茂盛的樹木,這樣能夠在夏天乘涼,很多時候還有美觀的效果。然後院子種植的都只是小規模的,人們喜歡的樹木,真正會進行大規模種植的,肯定都是那些能夠換取到高收益,具有非常高經濟價值的種類。今天小編想介紹一句農村的俗語給大家,而這句俗語就是跟樹木是有關係的。

俗語為「家有棕樹和油桐,子孫後代不受窮」,這裡話裡面就提到了棕樹還有油桐兩種在南方尤為多見的樹木,同時也是經濟價值非常高的種類。俗語的意思就是,只要家裡面種植了棕樹和油桐這兩種樹木,那整個家族,就連子孫後代也都不會受到貧窮的困擾。於是很多人就不理解,種植這兩種樹究竟有什麼大用途,竟然能夠讓後代都不會貧窮。

一、棕樹:說起這種終年常青,極其具有觀賞性的樹木,用途就非常多,當人們還沒有找到棕樹的替代品之前,這種樹木的價值就很高。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用途,最主要的用途就來源於它身上的棕衣,過去的農民,可能家裡面連傘都沒有一把,只能是依靠穿棕衣去進行躲雨,而且棕衣還能夠製作成掃帚等等,運用到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棕衣會給農民帶來源源不斷的收入,因為它是可以反覆收割的,這才導致了有後代不會窮的說法出現。

二、油桐:當油桐樹上的花開了之後,就會開始結果,油桐的果實大家都比較熟悉,那就是含有非常高的油量,這種油還能夠被運用到工業當中。我們仔細想想,可以被用到工業裡的材料,在過去的價值都是非常高的。人們通過種植油桐,然後把結出來的果子用於榨油,出來的油脂品質特別高。再加上這種樹木的壽命非常長,只要一種植,就能夠連續收穫好多年,後代也就不用擔心會沒有收入。

因為棕樹和油桐在過去的確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所以祖輩才總結出這句俗語,但是隨著現在的科技不斷創新,似乎它們的替代品變得非常多,如此一來,兩種樹木的價值也就逐漸下降。棕樹和油桐,兩種曾經處於高高在上地位的樹木,一下子就跌落下來,即便是還在大規模種植的農戶,每年的收益也不算太樂觀。農村老人常說:「家有棕樹和油桐,子孫後代不受窮」,啥意思?

相關焦點

  • 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小不過孝子,大不過新婚」啥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有很多農村俗語,它們能一直流傳到現在,也是因為從俗語本身有著獨特的道理。
  • 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 男招窮,女招富」是什麼意思,說的有道理嗎?我們從小在農村生活,小時候的時候家裡都沒有通電。記得那個時候,沒有手機看,沒有電視看,每天白天都是和泥土做伴,天一黑的時候,家裡的大人就會喊著回家吃飯。吃完飯,洗完澡,早早的上床睡覺。
  • 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啥意思,有何道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以前人們的生活並不富裕。人們吃完飯只能在一起坐著聊聊天,講一些村裡發生的趣事。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說起一些老話,有些老人還會用這些老話去教育自己的晚輩。記得小時候,最喜歡和老人坐在一起,聽她們說一些農村老話。那個時候只要沒事的時候,就會湊到她們身邊,聽老人說起一些古時候的故事。
  • 農村老人常說:「七十瓦上霜,八十不稀奇」,啥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七十瓦上霜,八十不稀奇」,啥意思?農村出現的老話,其實多多少少都是實用的,所以大家在研究一句俗話的時候,就應該理解透徹。那麼經常聽到農村老人講的那些話都是什麼意思呢?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吧!
  • 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常說「肉肥滿口香,媳婦胖好生養」啥意思,有何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在農村,很多地方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唯一不變的就是一些老話。這些老話不僅是我們祖祖輩輩的知識。有一些還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有很多覺得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根本說不出什麼大道理。
  • 俗話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是啥意思?在理嗎?
    俗話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是什麼意思?在理嗎?以前農村基本上是土葬,歷來農民朋友就很重視祖墳風水,尤其是老一輩農民朋友中甚至認為祖墳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家族的興衰,比如地理環境,朝向等等,通常還會請「風水先生」觀察定奪,因此產生很多說法和講究。
  • 農村俗語:千棵棕萬棵桐,子子孫孫都不窮!棕樹和桐樹用處有多大
    誰都想賺錢,都想過上好的生活,尤其是常年靠莊稼只能填飽肚子卻很難富裕的農村來說,有好項目更是一件喜出望外的事情。前人賺到錢,也會總結出一些經驗之談,根據這些前人們留下來的經驗,也許後人也能從中獲得一些賺錢的靈感。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就是很久之前農村老人們留下來的經驗之談。
  • 農村俗語「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怎麼理解?
    「明堂如播米,子孫窮到底」。這是算命、看風水書中的一句話。「明堂」有兩種意思,其一是指帝王祭祀、發布政令、祭天的重要建築物。據說明堂距離上天最近,皇帝在此上聽下達上天的旨意,體現天人合一的神聖之地。這句話中的「明堂」是算命先生所指的陽宅和陰宅地氣聚合的地方。墓地前的「明堂」,這個地方必須聚氣,不能一盤散沙。而【明堂如播米】恰恰是地氣不聚攏的情況,不好的風水會造成後世子孫窮到底。農村老輩人都會手扶播種,在種穀子播種時,通常在谷種裡摻上一把米攪勻。目的有二,其一是節省谷種,其二是避免穀子播的太密,小米經過脫殼後不會發芽。
  • 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在農村,老人說「老人招人嫌,死了欠三年」啥意思,為何這樣說我們國家的歷史文化悠久,在農村有很多老話。這些老話代表著老祖宗的智慧,也能從中告訴我們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老話都是老祖宗根據自己身邊的日常,總結出來的親身經驗。
  • 在農村,老人說「老狗上房,家敗又亡」啥意思?有沒有道理?
    多年前還農村生活時,村裡面流行著這樣一首順口溜「交通基本靠走,通信基本靠吼,治安基本靠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也說明在農村,狗是有多重要!小黑和其他狗一樣,都是拴在門口的樹上,雖然有點不捨得,但是以防出現咬傷他人只好如此,而我每天都會等到早上和天黑帶上它去山邊溜達溜達。對於我來說小黑的不止是看家護院的作用,還有著驅趕人的作用,一些借錢,尋仇的來家,狗便會狂叫,我便會裝著沒聽見,狗汪汪汪的一聲高過一聲,來人朝著家裡吆喝幾聲,自知聲音沒狗聲高便會悻悻離開。
  • 在農村,老人常說「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啥意思?
    農村的老人常常會對年輕一輩的小夥傳授一些耐人尋味的話語,讀來朗朗上口,聽來生動有趣,飽含各種做人做事的道理。這些農村老話是對生活經驗的一種總結,與其說這是老一輩與年輕的一輩的交流,倒不如說這是老一輩對年輕一輩教人做事的經驗之談,一場文化的談資。
  •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農村俗語:「不說36、不提73、不講84」啥意思?老祖宗的經驗之談莊子曾言道:「睡下可起,為生,不可起,為死。如此,是大恐怖」,自呱呱落地之始,死亡便伴隨著人的成長直到最後迎接死亡,儘管這一過程是必然,但大多數人是無法接受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雞過6,狗過8,家裡必定有事發」這話啥意思
    最近這兩天的天氣也是比較寒冷,幾乎從小雪的節氣過後都是陰天,這天氣也是一天比一天冷,在農村裡,到了冬天之後,除了農民在家裡待著以外,多數都是大家聚在一起聊天,畢竟在農村裡,很少有其他的娛樂活動,聚在一起聊天就成為了農村農閒時候的「標配」,要說農民在一起都聊些啥呢?
  • 農村老人常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啥意思?
    今天咱們就來嘮嗑一下,農村老人常說:「來客不擺三盤菜,六人不坐烏龜席,可嘆十人九不知」,看看是啥意思?有什麼含義?雖說這些俗語放到現在,可能已經不適用了,但在招待客人的禮儀上,要是搞錯了,可能會引來尷尬甚至誤會,所以還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的,畢竟這是古人流傳下來的待客之道。先說「來客不擺三盤菜」。
  • 農村老話說「風不刮,樹不搖,老鼠不咬空心瓢」,這是啥意思?
    1.風不刮,樹不搖,老鼠不咬空心瓢 農村老話說的好,沒有風,樹就不會搖,老鼠是不會去咬空心的瓢,因為咬不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不要抱著僥倖的心理。 3.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農村老人常說,河邊的地再肥沃也不要買,因為一旦發洪水,地裡的莊稼都得遭了秧。在以前,封建思想嚴重,農村女子離異是非常遭人忌諱的,這樣的女子有錢也不能娶,因為前夫還在,容易惹來是非。
  • 農村俗語「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絕家資」,原來是這個意思
    在我國農村,風俗文化可以說是影響我們一代代人,人生最重要呢三件事就是出生、結婚、死亡,對於一直很看中風俗的農民來說,一直都是很看中這三件事情的,所以這三件事情也是目前農村存在的「封建思想」比較嚴重的三件大事。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養大一個小孩也是要付出很多的,老人常說,家裡的小孩越多,生活就會越困難,雖然生活過得困難,但是家裡會非常熱鬧。
  • 在農村,老人說「燕雀不落苦寒之門」,什麼意思有何講究?
    行走在鄉間,耳畔常傳來一些「似曾相識」的聲音,我想那是村莊老者在述說俗語的故事。俗語在農村廣為流傳,不僅引起考究的語言形式,尤其是它深處蘊含的哲理,讓人回味無窮!一、燕雀不落苦寒之門記得小時候,每當春暖花開之時,總會有燕子在大門下做巢,而我,每次想要趕它們走時,母親都會對我說,「燕雀不落苦寒之門」,這時對咱家美好的象徵,不要趕它們走!曾記得「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在過去人們對燕子都是很嚮往的,燕子秋去春回,跋山涉水數千裡,不辭辛苦,而且又是一些害蟲的天敵,因而,很具有「靈氣」!常常被比作辛勤,善良的農民!
  • 在農村,老人常說:「馬驢同槽,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
    在農村, 老人常說:「馬驢同槽, 瘦馬不瘦驢」什麼意思?在農村你可以到處看到這種聚在一起的阿婆們閒聊的身影,而在閒聊的時候,老人們也會偶爾蹦出一些俗話老語,不要認為這是他們自己胡編亂造的,這些俗語往往是祖輩勞動人民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總結出來的,可以說是非常的實用,其言簡意賅,非常生動形象,在我們民間廣為流傳。
  • 老人常說:喜鵲叫喳喳,喜事來到家,啥意思?喜鵲有那麼靈麼
    文/老吳老人常說:喜鵲叫喳喳,喜事來到家,啥意思?喜鵲有那麼靈麼?考古學家專門探析過去,而科學家負責預測未來,這兩者的工作聽起來都是比較高大上的,但也有一部分人從事著他們的工作卻上不了臺面,比如一些農村的老人家通過對人體的反應或者動物的反應來預測即將發生的事情。雖然有一些聽起來挺不可思議的,但是他們的預測能力還是槓槓的,這麼長時間來,很多預言都被證實是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