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後人愁」,是什麼意思?在理嗎?
以前農村基本上是土葬,歷來農民朋友就很重視祖墳風水,尤其是老一輩農民朋友中甚至認為祖墳的好壞直接關係到家族的興衰,比如地理環境,朝向等等,通常還會請「風水先生」觀察定奪,因此產生很多說法和講究。農村裡,把已故先人墳墓稱為陰宅,活人居住的房子叫做陽宅,可見人民對先祖墳墓重視程度。
每年清明節,寒食節,中元節,農村大山都是熱鬧的掃墓人群。農村有句俗話「墳頭塌消子孫稀,墳上無草子孫愁」,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祖墳如果有塌陷,這家的子孫後代稀少,寥寥無幾,若是墳墓上光禿禿不長草,說明這家的子孫生活窘迫,難以富裕。那這句話有不有道理呢?
墳頭塌消子孫稀
農村的墳墓多是處於大山裡或者荒蕪的田土中,而通常來說,平常肯定是很少有人去看管的,經過不斷的風吹雨淋,墳墓塌陷的情況會時有發生,這都是正常的自然現象,從這方面說說「墳頭塌消子孫稀」,並沒有特別意義。
這裡是指墳墓塌陷時間過久卻一直無人修葺的情況,農村人認為保護好祖墳是後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因此只要有子孫後代的話,墳墓塌陷肯定很快就會修葺好,畢竟一年中有幾次掃墓的傳統節日。若是墳墓塌陷長年曆月無人管,那說明這座墳墓壓根就沒有人來掃墓,也就是說沒有子孫後代,從這裡說還是有道理的。
墳上無草後人愁
農村很多人認為墳頭上的草越茂盛子孫後代越是興旺發達,這裡的「草」是意味著柴火,也就是同「財」。實際上人民在掃墓的時候,通常會把墳墓上的雜草除掉,雜草太茂盛可能難以分辨,找起來困難,農村老輩人覺得墳墓上不長草反而是不利於子孫富貴的,這只是風水學的一種說法,個人覺得並沒有什麼道理。
當然也有老話說「富修墳,窮拆門」,只就是說很多人發達了就把自家的祖墳修整很豪華,而有些人受窮了就總找一些其它的神話因素,或是覺得自家門沒有裝對位置影響風水等等,實際上這都是不可取的。如今提倡火葬,隨著城鎮化不斷推進,農村祖墳將會越來越少,而這些俗語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至少也要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