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試題,一題一解:山東省煙臺市2019年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生物第1題,原題如下。
1. 「芳林新葉催陳葉」。說明植物( )
A.能進行呼吸 B.需要營養 C.能排出體內的廢物 D.能生殖
解析:此題考查生物的特徵。
生物的共同特徵,生物專家們總結了七條。
(1)生物的生活需要營養
植物的生活需要營養:植物不斷地從外界吸收水、無機鹽和二氧化碳,通過光合作用製造出自身需要的葡萄糖、澱粉等有機物,這些有機物一部分被植物利用進行各項生命活動,一部分儲藏在根、莖、葉、果實和種子內。
動物的生活需要營養:動物和植物不一樣,不能自己製造有機物,只能以植物或別的動物為食,從中獲取營養物質,維持生存。動物從外界攝取的有機物,一是滿足身體生長發育的需要,二是被生命活動所消耗。
細菌、真菌的生活需要營養物質:一般來說,細菌、真菌也需要從外界獲得營養物質才能生存,它們可以通過分解動植物的遺體、遺物中的有機物來獲取滿足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

(2)生物能進行呼吸
生物體進行各種生命活動,都需要消耗能量,這些能量是通過分解生物體內的有機物獲得的。分解有機物的過程,一般還需要氧氣的參與,還會產生二氧化碳等廢物。所以,大部分生物需要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這就是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體內產生的廢物
生物在進行生命活動過程中,體內會不斷的產生多種廢物,並且把這些廢物及時的排出體外。動物和人通過多種方式排出體內的廢物,例如人可以通過排尿、流汗和呼出氣體將廢物排出體外;植物也能產生廢物,例如通過落葉帶走一部分廢物。

(4)生物能對外界的刺激作出反應
無論是植物還是動物、細菌和真菌,都能對來自環境中的各種刺激作出一定的反應,這種反應叫做應激性。例如,當草履蟲身體的前端遇到棉花纖維的阻礙時,會採取後退的方式,改變方向後,再試探著前進,起到避開阻擋物;葵花朵朵向太陽等。
(5)生物能生長和繁殖
組成生物體的細胞經過生長、分裂和分化,生物體由小長大,生物體發育成一定階段後,就會開始繁殖下一代。例如把一粒玉米種下去,如果條件適宜,會萌發成玉米幼苗,玉米幼苗不斷生長,長到一定階段然後會開花、結果,把收穫的玉米果實種下去又可以繼續生長發育。

(6)生物都有遺傳和變異
生物體的親代和子代之間,在很多方面有相同的特徵,這是遺傳;但也會有一部分特徵不相同,這是變異。例如父母是雙眼皮,孩子也是雙眼皮,這是遺傳;如果孩子是單眼皮,這是變異。

(7)除病毒外,生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總結完這七條,感覺自己還是……回歸正傳,「芳林新葉催陳葉」這句詩字面上的意思是什麼呢?春天到了,樹木長出了新葉,老葉、舊葉被新葉換掉了。落葉能帶走植物體內的一部分廢物,反映的生物特徵是能排出體內的廢物。選項C符合題意。
「芳林新葉催陳葉」出自唐朝詩人劉禹錫的《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原詩如下,以饗讀者。
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
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萬古到今同此恨,聞琴淚盡欲如何。
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