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不到4000隻!鳥類「活化石」白鶴再次做客麗水

2020-12-20 浙江日報

秋冬時節,候鳥南飛,一年一度的「春運」模式又被開啟。

近日,在麗水縉雲縣,發現幾隻自帶仙氣,氣質出眾的白色「大鳥」。經專家鑑定後,確認該物種為世界級瀕危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鶴

白鶴(學名:Grus leucogeranus),大型涉禽,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體長130-140釐米。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虹膜棕黃色,嘴、腳暗紅色。2齡腳變紅色,3齡嘴亦變為紅色。

棲息於開闊平原沼澤草地、苔原沼澤和大的湖泊巖邊及淺水沼澤地帶。常單獨、成對和成家族群活動,遷徙季節和冬節則常常集成數十隻、甚至上百隻的大群,特別是在遷徙中途停息站和越冬地常集成大群。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這次縉雲發現的7隻白鶴中有2隻幼鳥,5隻成鳥,這也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在壺鎮赤溪岙的荷花田中,7隻瀕危動物白鶴,或在荷花田吃小魚、小螺螄、殘荷莖,或一起在荷花田上空展翅飛翔,與周圍青山、好溪、荷田構成一幅亮眼的生態美圖。

白鶴站立時通體白色,嘴和腳呈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雪白的白鶴與瓦藍的天空、翠綠的青山相稱,令人心曠神怡。

據悉,這群白鶴已在壺鎮棲息了一周。藕田裡的白鶴,閒庭信步,時而伸出腦袋四處探望,見無人打擾便撥開藕梗啄食淤泥中的蓮藕。

據麗水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介紹,中國是鶴類分布最多的國家,全球15種鶴,其中有9種的故鄉都在中國,而白鶴就是其中數量最少的一種。

白鶴此次出現在麗水,基本上是遷徙路線有些偏離,停下補充體力的。

近年來,麗水市委、市政府不斷加強生態文明建設,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越來越多的珍貴鳥類到麗水「做客」啦!據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牽頭的生物多樣性調查結果顯示,目前麗水已記錄到國家一級保護鳥類5種,二級保護鳥類50多種。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觀賞時千萬別去驚動它,拍照也要記得離遠一些噢。

相關焦點

  • 七隻白鶴來麗水「做客」,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不到4000隻!
    全球不到4000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麗水啦最近一周在麗水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裡有七隻白鶴來「做客」秋冬時節,白鶴南飛。近日,有攝影愛好者在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拍攝到七隻白鶴,它們一起在藕田覓食,一起在天空飛翔,時而呈一字形,時而呈V形,鳴聲清脆響亮。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有鳥類的「活化石」之稱。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這是第二次在麗水發現白鶴,第一次發現是在2013年的松陽。
  • 鳥類「活化石」白鶴首度造訪石獅 全球不到4000隻
    「白鶴到時節,霜信滿南州。」秋冬時節,白鶴南飛,維度最南到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11月17日,本報記者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使「白鶴不入閩」成為歷史。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好生態引來珍稀鳥,鳥類「活化石」白鶴首次來閩「做客」
    初冬時節,白鶴優雅曼妙的英姿出現在石獅溼地公園,這是白鶴首次來閩「做客」。白鶴氣質出眾,在民間被稱為「仙鶴」,也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臨滅絕的鳥類之一,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省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志願者委員會主任委員、泉州市觀鳥學會會長吳軻朝說,白鶴對棲息地或越冬地要求非常高,只有水草豐茂、食物充足、溼地面積較大的地區才能吸引它們。此前,白鶴最南到江西鄱陽湖越冬,這次「破冰之旅」,打破了「鶴不入閩」的歷史。
  • 麗水發現神秘動物,就在……
    全球不到4000隻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來麗水啦  最近一周  在縉雲壺鎮赤溪外的藕田裡  有七隻白鶴來「做客」  白鶴氣質出眾、自帶仙氣,有鳥類的「活化石」之稱。全球不到4000隻,是極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鳥類「活化石」白鶴做客桃江
    華聲在線益陽頻道11月26日訊(通訊員 李成剛 楊勇 劉雨欣 記者 邢玲)近日,桃江羞女湖國家溼地公園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白鶴。這隻白鶴約40釐米高,上體羽毛呈黃褐色,腹部呈白色,體形修長,處於幼鳥階段。
  • 全球不到4000隻,這種鳥類首次在福建被記錄到
    「白鶴到時節,霜信滿南州。」秋冬時節,白鶴南飛,在中國南部的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筆者日前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使「白鶴不入閩」成為歷史。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臨滅絕的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鳥類「活化石」白鶴首度造訪石獅
    「白鶴到時節,霜信滿南州。」秋冬時節,白鶴南飛,維度最南到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11月17日,本報記者在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使「白鶴不入閩」成為歷史。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首度造訪石獅!」
  • 鳥類「活化石」白鶴首度造訪福建石獅「圖」
    臺海網11月17日訊 據石獅日報報導 秋冬時節,白鶴南飛,在中國最南到江西鄱陽湖越冬,從未在福建被記錄到。11月17日,記者在福建石獅溼地公園拍攝到了白鶴,「白鶴不入閩」的歷史成為過去。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滅絕的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鳥類「活化石」白鶴來了
    經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  「鶴鳴於九皋,聲聞於野。」白鶴以其優雅的體態,走進了中國古代的詩歌之中。白鶴體羽為白色,初級飛羽為黑色,次級和三級飛羽為白色,三級飛羽呈鐮刀狀覆蓋初級飛羽,故而白鶴站立時通體白色,唯有飛翔時能見黑色初級飛羽。
  • 山東煙臺:吉祥如意,白鶴「做客」蓬萊
    2021年1月14日下午,山東煙臺,一隻遷徙經過的白鶴正悠閒地在煙臺市蓬萊區戰山水庫覓食、棲息,不時有秋沙鴨從身邊飛過,勾勒出一幅生態和諧的唯美畫卷。白鶴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其對越冬棲息地要求極為苛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並處於「極危」狀態,被譽為 鳥類「活化石」,全球白鶴種群數量約4000隻。鶴翔萬裡,來去千年。白鶴是吉祥如意的象徵,在民間常被稱為「仙鶴」 ,寓意延年益壽、吉祥如意。
  • 鳥類活化石!國家一級瀕危動物白鶴首飛縉雲越冬
    1月2日,七隻國家一級瀕危動物白鶴首次在浙江省麗水市縉雲縣壺鎮越冬
  • 鄭州黃河溼地首次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全球僅4000隻左右
    經過確認,該鳥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在鄭州黃河溼地屬於首次發現。白鶴體型與丹頂鶴相似,略小於丹頂鶴,略大於白鷺,站立時通體白色,胸和前額鮮紅色,嘴和腳暗紅色;飛翔時,翅尖黑色,其餘羽毛白色。白鶴是極度瀕危物種,是在地球上生存了6000萬年的「活化石」,目前全球僅4000隻左右,主要在長江中下遊鄱陽湖區域越冬。據悉,全世界鶴類共有15種,其中中國有9種。
  • 全球罕見!麗水驚現「愛情鳥」,一輩子只娶一個,配偶死了,就孤獨終老
    宋世和趕緊拿出相機,遠遠追隨著這隻精靈飛快地按下快門。   宋世和告訴記者,白頭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易危鳥類,在浙江,這還是第三次被觀測到。   數十位觀鳥人都悄悄地拍鳥   宋世和確認是白頭鶴後,在朋友圈發出了消息,麗水發現白頭鶴的消息馬上傳開了。
  • 數千白鶴提前飛抵江西越冬
    數千白鶴提前飛抵江西越冬】11月18日,南昌市高新區鯉魚洲(五星農場)白鶴保護小區千畝藕塘內,2000餘只白鶴歡聚於此追逐嬉戲。 白鶴是江西的「省鳥」,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每年全球98%的白鶴會飛往鄱陽湖越冬,並停留5個多月。為給白鶴創造更好的越冬覓食環境,2020年初,鯉魚洲(五星農場)白鶴保護小區將原來的300畝藕田擴大到了1045畝。
  • 尋找白鶴「愛愛」
    新華社南昌12月31日電(記者陳毓珊、程迪)江西省林業局31日啟動為期1個月的「尋找白鶴『愛愛』」主題活動,尋找一隻「失聯」白鶴。一隻白鶴2018年曾在遷徙途中不幸「落單」。在江西各界人士聯手救助下,這隻白鶴與工作人員一道搭乘飛機,前往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追趕上了已遷徙的白鶴種群。這隻白鶴「歸隊」的故事,在江西乃至全國引發廣泛關注。隨後,這隻凝聚了各界愛心的白鶴,被人們暱稱為「愛愛」。據介紹,白鶴「愛愛」是江西省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它的右腳腳環編號為S26,左腳套有金屬環。放飛後不久,身上的衛星跟蹤器失效。
  • 快看 ▏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白鶴現身赤壁
    、1350多隻小天鵝、2000餘只灰雁、豆雁、鴻雁、綠頭鴨、黑水雞等19個種群在此盡情享受著冬日暖陽的溫馨滋味,白鶴在「一湖清水」中引頸高歌,小天鵝遊弋在碧綠湖波上灑脫休閒,好一副壯美的生態畫卷。氣質出眾、自帶仙氣的白鶴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是瀕危鳥類之一,屬我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朱虹:白鶴來了美了天
    朱虹:白鶴來了美了天 2020-12-25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這種鳥來浙江過冬了 全球數量不到4000隻
    近日,今年首批來台州遷徙越冬的「貴賓」——黑臉琵鷺種群,做客玉環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此次發現的琵鷺共有15隻,其中4隻為黑臉琵鷺,其餘為白琵鷺。相較2016年,今年它們的越冬時間提早了近半個月。據了解,黑臉琵鷺作為珍稀程度僅次於朱䴉的瀕危水禽,2016年全球數量不到4000隻,國際自然資源物種保護聯盟、國際鳥類保護委員會均將其列入瀕危物種紅皮書中。同時,由於這種珍稀鳥類對生存環境十分敏感,國際上還將黑臉琵鷺列為溼地環境質量的指示性物種之一,從某種意義上看,黑臉琵鷺的年年到來,也是對漩門灣國家溼地公園生態環境的給力肯定。
  • 自在雲間白鶴飛
    ▲在南昌五星白鶴保護小區,白鶴們有的展翅翱翔,有的追逐戲水,嘹亮的鳥叫聲不絕於耳。五星白鶴保護小區供圖▲上千隻白鶴聚集在一起,呈現出一幅美麗動人的畫卷。 晨報記者 蘭春 圖▲或引吭高歌,或涉水漫步,白鶴和其他候鳥自由自在。
  • 越冬遷徙竟迷路 白鶴吉吉一家到訪鎮江
    白鶴,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也是瀕危動物,被譽為鳥類「活化石」,全球不到4000隻。最近,就有一家三隻白鶴在越冬遷徙途中迷路,首次來到了江蘇鎮江,被當地鳥類保護志願者用鏡頭捕捉下來。1月7日,記者跟隨志願者們踏入了白鶴棲息的鎮江長江焦北灘,一探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