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鶴信奉「一夫一妻」制,如果配偶死了,就孤獨終老,也被稱作「愛情鳥」。
白頭鶴|宋世和攝
「白頭鶴,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麗水鳥種第372種,今天攝於松陽。」11月24日上午,浙江野鳥會理事、松陽著名「鳥人」宋世和在朋友圈發出了一張美麗的「鳥圖」——一隻灰衣素裳,頭頸雪白,眼睛前面和額部密被黑色剛毛,有著大長腿和大長嘴的大鳥站在一片田野裡。
「這是麗水首次發現白頭鶴。」宋世和說。
紹興攝影師驚鴻一瞥發現一隻鶴
發現這隻白頭鶴,過程還是比較偶然的。
周六上午10點,在家休息的宋世和突然接到一位「攝友」電話:「老宋,松陽趙圩壩村附近說是有一隻『丹頂鶴』,很大隻,要不要去看一下?」宋世和一聽,嚇了一跳,北方的丹頂鶴怎麼會出現在松陽?來不及多想,他收拾起裝備,就趕往趙圩壩。
路上,他了解到,趙圩壩有隻鶴的消息是一位紹興的攝影師發現的,當時這名攝影師在松陽前往石倉攝影基地的大巴上,在路邊的田裡瞥到了這樣一隻大鳥。
白頭鶴|宋世和攝
很快,宋世和趕到了現場,老遠就看到,真的有一隻「大鳥」!就在路邊不遠的田裡,身體大部分是灰色的羽毛,脖子是白色的,又長又細,靠近額部有黑色剛毛,標誌性的長喙和長腿。「這不是丹頂鶴,這是一隻白頭鶴啊。」宋世和趕緊拿出相機,遠遠追隨著這隻精靈飛快地按下快門。
宋世和告訴記者,白頭鶴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全球易危鳥類,在浙江,這還是第三次被觀測到。
數十位觀鳥人都悄悄地拍鳥
宋世和確認是白頭鶴後,在朋友圈發出了消息,麗水發現白頭鶴的消息馬上傳開了。當天下午,來自市區、溫州等地的觀鳥人紛紛聯繫宋世和,前往松陽觀鳥。
下午第一批到達現場的是麗水野生動物保護協會常務理事李烜一行人,可一開始他們並沒有看到這隻白頭鶴,「鶴不會飛走了吧?」大家心裡有些著急,誰知,等了一會,這隻白頭鶴以奪目的方式出現在了眾人面前:
「這隻鶴就像大明星出場一樣,非常有氣勢。天空中閃過一團黑影,可以看到是一隻大鳥,在我們頭頂霸氣地轉了無數個圈,最後一個炫酷的降落,停在那片綠油油的農田中。白頭鶴!它就這樣來了!」
在原地警惕地觀察了一番之後,白頭鶴確認四周沒有危險,開始在水草間覓食,足足吃了一整個下午,隨後紛紛趕到的攝影師們把快門都快摁碎了。直到太陽西下,它終於起飛,停到對面的山坡上休息去了。
周日上午,這隻白頭鶴還在那片區域覓食,又來了一批外地的攝影師。「大家都挺好的,離得遠遠的,悄悄地拍鳥,生怕驚到這隻白頭鶴。」宋世和說。
「愛情鳥」為何形單影隻?
宋世和介紹,白頭鶴在鶴家族中算是小個子,身長一般90釐米左右,比我們熟知的丹頂鶴要矮得多。1996年《世界瀕危物種紅皮書》把白頭鶴列為「易危動物」,全球目前僅存不到一萬隻。因為穿著似修女的「黑袍白巾」,羞答答的樣子,白頭鶴又被稱為「修女鶴」。它走路姿態很優美,而且有良好的衛生習慣,每天用大量的時間梳理羽毛,確保「衣冠整齊」。
白頭鶴|網絡圖
鶴的家庭觀念比較重,每次出現都是拖家帶口的,一般繁殖都選擇溼地、沼澤,只有它選擇在白樺林,膚色相近。遇到天敵時,父母會隻身誘敵,小白頭鶴則是用「裝死」來自我保護。
所以,還有一種說法,白頭鶴信奉「一夫一妻」制,如果配偶死了,就孤獨終老,也被稱作「愛情鳥」。
那麼,這隻白頭鶴怎麼孤零零地飛到麗水了呢?
李烜認為,白頭鶴在中國長江中下遊流域越冬,距離麗水很遠,即便在整個浙江省,此前也僅在餘杭北湖發現過2次。一般來說,遠離分布區出現的鳥類被列為迷鳥,即「迷路的鳥」,純屬偶然。但是李烜聽附近的村民說起,前幾天這種「大鳥」有3隻。「如果屬實,都是白頭鶴,那麼說明存在一個小群體,那就有可能是白頭鶴的遷徙地正在南擴。所以,這次發現,對白頭鶴的保護來說或許很有科研價值。」李烜說。
宋世和則告訴記者,白頭鶴冬天的越冬地一般只在長江中下遊的江西、上海一帶,但按照之前的一些資料,最南也可以到達金華,這隻落單的白頭鶴,即使是「迷鳥」,也沒有跑很遠,當然也更有可能是越冬地擴大了。
連結 麗水還曾出現更為珍貴的白鶴
宋世和告訴記者,這不是麗水第一次發現鶴類,早在2012年,松陽松陰溪來了一群更為珍稀的國際一級保護動物——白鶴。
2012年宋世和拍攝的白鶴
2012年宋世和拍攝的白鶴(右一為幼鶴)
那是2012年11月12日早上,宋世和在中華秋沙鴨越冬棲息保護地松陰溪上「巡河」,首次發現9隻白鶴正在安靜地覓食,其中8隻是成年鶴,1隻是幼鶴。
白鶴屬大型涉禽,目前全球數量僅有3000多隻,屬全球瀕危動物。浙江省僅在杭州和開化曾有發現,數量均為1隻。在松陽一次發現9隻群體白鶴,在全省也屬罕見。
記者 藍倞 李煊
校對 麻凱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