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和羊駝親密接觸。
什麼算是真正的「人生贏家」?喜歡寵物的人會不假思索地說「有貓有狗」。
而在一隻只可愛的貓貓狗狗背後,隱藏著一個超過2000億元的大市場。年輕人可以一下子為它花六七千元,還有人「貢獻出」三分之一的月薪。
根據日前發布的《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消費報告),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消費市場突破2000億元的關卡。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比2018年增長了18.5%。人均單只寵物犬年消費達6082元,寵物貓年消費達4755元。
而家裡沒養寵物,也不意味著就沒有這方面的支出。
眼下昆明悄然興起的寵物咖啡吧、室內動物園,就為沒有養寵物的人提供了一個「擼狗」「吸貓」以及和小浣熊、羊駝等「異寵」近距離接觸的機會,相較自己養寵物需要付出的時間、金錢,寵物咖啡吧、室內動物園以更低的門檻吸引著廣大愛寵人群。
室內動物園
小動物半圈養 有些能零距離接觸
沒有刺鼻難聞的氣味,也沒有樊籠的阻隔,逛商場購物的同時還能帶著孩子來一次自然之旅。眼下,這樣的室內動物園成為昆明人的新消遣。
在這些室內動物園裡,幾十種動物分散在各自的「領地」內:有「乾脆麵君」小浣熊,有微信表情包裡張嘴大叫「啊」的旱獺,還有會「飛」的蜜袋鼯、軟萌可愛的羊駝……牆面上,原始森林的布景讓人仿佛身臨其境;頭頂上,偶爾跑過的松鼠和鳥兒,也為觀賞平添了幾分動態情趣。
在位於白雲路愛琴海購物中心的牛仔兔寵物天地,有包括羊駝、矮種馬、狐狸、貂、蜜袋鼯、小浣熊等在內的30多種動物。它們中的絕大部分,都處於半開放的圈養狀態,顧客可以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與它們親密接觸。這家室內動物園的園長周沫原本是一位銷售雲南鮮切花的淘寶主播,但十分喜愛小動物的他最終放棄了這份待遇優厚的工作,改行成為一名室內動物園的園長。「進入這個行業,一方面是自己喜歡,另一方面是市場有著很大需求。現在城裡的孩子都比較缺乏接受自然教育的機會、與小動物接觸的機會,而室內動物園可以提供自然知識科普,我們還會舉辦小小飼養員等活動,來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周沫介紹。目前,這家室內動物園的消費主力軍是年輕人和帶孩子的家庭。
自然知識科普、近距離乃至零距離體驗,是這類室內動物園區別於傳統動物園的最大不同。
另一家位于欣都龍城的室內動物園——My Zoo 萌寵科普樂園也是昆明眼下的「網紅」打卡點。這家由湄公河集團攜子公司雲南野生動物園打造的全生態環境都市室內動物園,佔地超過2000平方米,擁有《獅子王》裡的「丁滿」狐獴、「動物界社交官」水豚等百餘種網紅萌寵,並根據不同種類分為11個主題區域。除了常規的萌寵親密互動,教育科普也是My Zoo的主打賣點。該園負責人介紹,園內每個區域都配備了工作人員,對各類動物的生存環境、生活狀態進行專業講解,各主題區都有趣味科普項目,園內還專門設置了用於科普的萌寵劇場和萌寵食堂。工作人員說,園內的主要消費群體也是年輕人和帶孩子的家庭。在消費價格方面,牛仔兔寵物天地雙人票價為85元、單人票價為45元,My Zoo 萌寵科普樂園的成人票單價為98元、兒童票為88元,二者均不限時長。
寵物咖啡吧
右手咖啡左手擼貓 有人點讚有人憂
除了商場內的室內動物園,開在昆明各類住宅樓、公寓裡的「貓吧」「柴犬吧」等寵物咖啡店也生意火爆,右手端咖啡、左手「擼」貓的體驗,成了許多年輕人解壓、休閒的新方式。
打開某團購平臺App,搜索「貓吧」,彈出60餘個搜索結果,銷售量最多的一家店鋪,「雙人吸貓2小時+2甜品+2飲品」項目銷售量達3776單。
「右手咖啡,左手擼貓,還可以俯瞰昆明夜景,這樣的生活可真愜意啊!」「貓貓都很親近人,品種也很多,有美短貓、暹羅貓、布偶貓……顏值都超級高。」……某團購平臺上寵物咖啡館的用戶評價,透露出消費者對這些小動物的喜愛。
與此同時,也有消費者表達了自己對寵物咖啡館的一些擔憂。
市民趙融曾到一家位於公寓樓裡的「貓吧」消遣,在花費68元購買雙人擼貓套餐後,又購買了10元的貓貓零食。「貓咪很多,有的比較熱情,有的比較高冷不給摸,買了貓零食就有很多貓圍過來,有幾隻貓貓為了吃東西可能會伸爪子扒你的手,容易被貓爪子刮到。」趙融比較擔心貓貓的免疫問題,「去這家貓吧的人非常多,為了人和貓的安全,一進門就要用免洗消毒液搓手,還要穿上鞋套,但說實話,這些措施能產生的保護作用比較有限。此外,雖然老闆說會定期給貓貓打疫苗,但我還是發現有兩隻貓有皮膚問題,而貓癬是會傳染給人的,所以心裡還是有點不踏實。」
趙倩是一名3歲女孩的母親,她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無論是貓狗還是其他小動物,小孩子跟它們肌膚相親地接觸,還是有一定風險的。我就不會帶我女兒去貓吧,因為不太了解貓貓的免疫、驅蟲工作。據我所知,貓是弓形蟲宿主,貓從貓沙中出來之後,身上或多或少可能會攜帶一點髒東西,孩子萬一染上了弓形蟲,就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
市民伯恩曾在一家「貓吧」中被寵物貓抓到。「後來看了抓我那隻貓的疫苗本,發現只接種了妙三多疫苗,沒有單獨接種狂犬疫苗。我感覺絕大多數開在公寓樓裡的『貓吧』都像黑戶,好像沒有哪個部門來監管。」
此外,眾多開在公寓樓中的「貓吧」還存在一定食品衛生安全隱患。除了提供「擼貓」「擼狗」服務,這些「貓吧」「犬吧」還提供飲料、餐點服務,開放式的廚房餐檯上,喵星人時不時就會跳上去。曾到南屏街一家「貓吧」消費的李欣就認為「環境太差了」:90平方米的躍層裡養了十幾隻貓,味道濃,貓毛滿天飛。
根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7月發布的《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餐飲服務場所內不得飼養禽、畜等動物。許多餐廳明確規定禁止寵物入內。但記者詢問相關部門後發現,這類新興的寵物咖啡館似乎處於各部門職權的真空地帶,目前並沒有明確的管理規定。
環境比較
室內動物園 衛生條件要好些
對悄然興起的寵物咖啡吧、室內動物園,有人提出了質疑:在相對密閉、狹小的空間裡飼養動物,不會有異味嗎?人與動物接觸,如何避免發生意外傷害?這些動物的衛生免疫工作又做得如何?
寵物醫生王優介紹:「貓應當從兩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打貓三聯和狂犬疫苗,此後每年要分別加強一針。至於驅蟲,在1歲以前都是一個月一驅,1歲以上三個月到半年一驅。對貓的疫苗和驅蟲做得是否全面,非常重要。」她說,貓能傳染給人的基本就是狂犬病和一些寄生蟲,疫苗可以基本杜絕狂犬病的風險,但寄生蟲和細菌則要看個人的免疫能力。
記者走訪發現,比較而言,商場內的室內動物園和公寓裡的寵物咖啡店,前者的衛生、安全工作要規範得多。
昆明的室內動物園,動物展覽區大致分為三種:一種是全封閉的玻璃房,有蜥蜴、旱獺、狐狸等動物住在其中。另一種是半封閉的玻璃圍欄或柵欄,飼養的動物以兔子、香豬等溫順的哺乳動物為主。此外,還有全開放的區域,以小型鸚鵡等鳥類為主。看到有人前來,小動物們會主動湊上前討要食物;位於全開放區域時,小鳥也可能「大搖大擺」地走在市民前頭。
這樣與萌寵「零距離」接觸的機會,衛生、安全怎麼保障?牛仔兔寵物天地店長周沫介紹,為了做好安全措施,他們要求消費者在進入參觀互動區域時,要進行手部清潔消毒,戴上成人、兒童的專用手套,並在專區專人的指導下才能與小動物進行親密接觸。此外設置有新風系統,保障店內空氣清新,動物們產生的排洩物也由專人第一時間進行清理。「我們的小動物都進行過相關免疫,專區專人發現有狀態不對勁的小動物時,會第一時間送到與我們合作的獸醫那裡進行檢查、治療。」周沫說,不僅如此,出於人與動物的安全考慮,動物觀賞互動區域內是不允許攜帶飲食入場的。
而在My Zoo 萌寵科普樂園,為了衛生起見,園內設置了室內新風系統,場館每天消毒兩次,還有動物醫生定期給每隻動物進行檢查。在保證動物健康與生存環境的同時,也不殘留異味,避免給周邊商鋪或購物中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記者 李雙雙 報導 宋瀟 攝影)